第1课 北非和西亚的古代文明

合集下载

02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02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古代埃及的历史约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建国到公元前332 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中间包括31个王朝。在这漫长的 历史中,除了中间几段时期出现过动荡和紧张之外,古代 埃及人在很长时间里享有和平与安宁。从现存埃及雕刻和 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安详的神态和怡然的微笑。在 近3000年的时间里,埃及人习惯于回顾往事,相信宇宙 不变,因此,追求永恒,尊重永恒的化身——制度、传统 和权威成了埃及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大约在一万年前,距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即第四纪冰期结 束,大地转暖,人类在经历漫长的野蛮时代后开始进入文 明社会。 人类文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标志 的城市先后出现在西亚、北非、南亚、东亚、地中海、拉 美和南部非洲等地。各地的上古文化各具特色,在产生时 间上前后不一,发展也不平衡,但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 重要的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形成了成熟的文字,被称为“楔 形文字”,因为它是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 在湿泥板上刻划而成的楔形符号组成的。这些泥板凉干或 烧制后保存了下来。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在两千年 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 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 的商业交往媒介。

当公元前6世纪以后,波斯人、希腊-马其顿人先后征服和 统治了两河流域,这一地区的古代宗教逐渐走向消亡。但 是,后来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 斯兰教都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中吸收、继承了一些因素。 如上帝创世、上帝造人、洪水毁灭世界、诺亚方舟等故事 及天堂、地狱的观念都可以从两河流域的神话中找到其渊 源。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石 柱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巴比伦文化 1、建立: 公元前19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 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 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古巴 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 法典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达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第一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位置
约公元前 4300年, 苏美尔人 开始了向 文明的过 渡。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苏美尔文明 1、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 该文字用削成尖头的芦苇秆或骨 棒、木棒刻在软泥版上、落笔之 后画笔呈楔形,故而得名。
――《汉谟拉比法典》
同态复仇
旨在维护奴隶主制的等级制度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贯穿埃及全境 水量充沛、土壤肥沃
一、地理位置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古埃及
建立:约公元前3100年,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最高统治者:法老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司 法
宗 教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风 146.5米 化
136.5米
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 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的。

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了解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与大河的关系。

大量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构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介绍、互动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探究问题。

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人到现实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生疑、生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历史源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既培养协作学习的精神,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观。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上古文明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五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上古文明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五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上古文明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五第1题【单选题】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通过对下图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地区的文明( )A、古代希腊B、古代印度C、古代埃及D、古巴比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 )A、象形文字B、巴黎圣母院C、金字塔D、《古兰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下列哪一个图片反映了这一史实( )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较早的成文法典,其中一条法令规定:“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这条法令所反映的《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保护奴隶人权B、维护奴隶制度C、同态复仇思想D、理性补偿观念【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象形文字大约形成于何时( )A、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2500年C、公元前2000年D、公元前1500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表意文字C、象形文字D、甲骨文【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既比较全面地反遇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又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大权宣言》B、汉谟拉比法典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伊拉克所在地曾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下列关于这一地区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河文明主要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组成,又称大河文明B、使用的文字是由一头粗,一头细的直线构成C、两河文明的“两河”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D、两河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9上1.2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南亚和西亚的古代文明

9上1.2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南亚和西亚的古代文明

发源地 尼罗河 流域 两河 流域 印度河 恒河流域 黄河长 江流域
建国时间和国名
古代埃及 公元前3100年统一 古代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94年建立
文明象征 神奇的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 体系完备的法典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佛教
大 河 流 域 的 文 明 曙 光
古代印度字 塔 空 中 花 园
长 城
泰 姬 陵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印度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古巴比伦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体 系完备的成文法
古代印度的文明代表有哪些?
古代印度 雅利安人:确立了种姓制度 乔大摩悉达多:创立佛教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 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 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 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 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 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 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 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 人”。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 步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1)种性制度 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首陀罗
(2)佛教
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
莫 高 窟
云 岗 石 窟
中亚 印度
朝鲜半岛、 中国 日本
龙 门 石 窟 仰 光 寺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3)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 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 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种姓的 国度
古代中国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印度
思考:为什么大河流域会孕育出 灿烂的文明?

教学设计1: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1: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分析】(一)课标内容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课标分析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

最初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等地。

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地区性奴隶制帝国的产生。

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把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逐渐连成一片。

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

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专题《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第一课,作为世界史部分的开篇,本课将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中国史,转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史。

对于上下册知识之间的衔接,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本课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以借助中国史部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为理论基础,讲解世界各文明的诞生,并注意分析各文明之间的异同,认识人类文明的多元化特征,及其对世界各区域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一共两个子目,分别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第一目主要讲述了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第二目意在说明,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古代西亚、埃及和印度先后建立地区性大国,希腊城邦成为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

以文明史观的画卷作为解读历史的视角,以合作探究式为灵魂,对两目内容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高度所在。

【学情分析】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世界上古史有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世界各区域早期文明的基本认识。

1.1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1.1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衰 弱
前1595年被外族灭亡。
1、苏美尔人的文明成就
(1)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2)苏美尔人制定阴历,设置闰月。 (3)60进位制。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意义: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2、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
狮身人面像
哈佛拉将“狮身人面像”作为他陵墓的守护者。整个雕像 是由一块大岩石刻成的,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观看图片, 发现雕像的鼻子没了。原因是: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 曾用大炮轰击其面部,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寻找宝藏。
颁布了世界上
第一部体系完备的
成文法典,即后人所 称的《汉谟拉比
法典》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 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兴 起
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最早 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 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强 盛
大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两河流 域南部的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了古巴 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建立统一、 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 地位: 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埃及处在亚非 大干旱带的中部, 有一条尼罗河从 南到北贯穿全境。 尼罗河每年定期 泛滥,洪水退后, 在当地留下一层 肥沃的淤泥,十 分适宜农作物的 生长。她孕育了 古埃及人民,也 孕育出辉煌的古 埃及文明。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 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 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
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C.市民阶层
B.封建贵族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
创立。
伊斯兰教 的创立
教义:宣布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
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的共同点有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 都建造了巨大的陵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形成: 雅利安人 侵入印度,建立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了 森严的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和 印度河和 东 恒河流域
内容: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 尊 号: 释迦牟尼

主 张: 反对种姓制度,众生平等P9


文 明
长江和黄河流域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 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希腊地区出现了国家。
至今仍屹立在士耳其第一大城市
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 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 现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 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 家的兴衰 A.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 精神支柱分别是
A.道家思想、佛教 B.法家思想、基督教 C.儒家思想、佛教 D.儒家思想、基督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 河 流 域 尼 罗 河 流 域
两河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 埃及统一及法老统治
金字塔及象征意义
1.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⑤印度河 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①④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过奴隶主同意,就把属 于他的奴隶的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项规定突出说明 A 该法律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 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 C 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 D 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根据这些法典条文,想一想体现了什么特点?
特点1:“同态复仇法”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 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特点2: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 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法典? 实质: 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 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 播下种子的200倍。 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 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 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 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 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 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 砖的粘土。 — —H· G· 韦尔斯 《世界史纲》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许多 古代民族相继在此登台亮相, 演出一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胡夫金字塔
曾有学者认为是胡 夫金字塔是10万人以20 年的时间建成的。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 上。” ——《金字塔铭文》
古 埃 及 斯 芬 克 司 像
无上的权威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
政治
经济
军事
司法
宗教
北 非 和 西 亚 的 古 代 文 明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同态复仇法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 第二 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 0五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度,比较全面地反应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生活, ——《汉谟拉比法典》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四个国家的象征性建筑?
金 字 塔
空 中 花 园
长 城
泰 姬 陵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印度
底 幼 格 发 拉 里 底 斯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河 河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两河流域 的古代文明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称“美索不 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平原,这 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 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尼罗河谷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下列有关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世界奇迹之一 B 它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 C 它是古代埃及的宫殿 D 它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的见证 )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至此终结。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尼罗河流域 的 古代文明
Egypt is “the gift
尼罗河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希罗多德
思考:为什么尼罗河流域会 孕育出灿烂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 及带来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 由于它的定期泛滥,从上游带 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 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 粮仓。
空 中 花 园
位于现在巴格达附近,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 前600年左右建造的。它是一座层叠的平台建筑,每一 层上种植了棕榈和其他树木。大约120米见方,高出地 面20多米。据说它要由奴隶们转动机械装置从下面的幼 发拉底河里抽上大量的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 人工河流返回地面,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
苏美尔人
楔 形 文 字
《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上部的浮雕是巴 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与 汉穆拉比。 太阳神形体高大,胡 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 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 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 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 的魔标和魔环; 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 地位: 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誓。
主要文明
建立者
时间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
公元前2371年-公元前 2228年 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06年 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 公元前934年公元前610年 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
苏美尔城邦
阿卡德王国 乌尔第三王朝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苏美尔人
阿卡德人 苏美尔人陶俑 苏美尔人 阿摩利人 亚述人 迦勒底人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北滨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 干旱、少雨。
古埃及文明
大约是在公元前 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 2 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 过古王国时代、中王国 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 时代。到新王国时代图 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 国。之后埃及又几度分 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 侵。



文 明
古埃及文明
从公元前 3500年到公元 前332年亚历山 大大帝征服埃及 为止,古代埃及 人创造了连续三 千多年的辉煌历 史。史学界把这 一历史时期称为 “法老时代”。
2



文 明
金字塔的建造 方式一直是所有 考古学家们想破 解的千古谜题。 甚至有人怀疑当 中借助了外星人 的力量。
作为古埃及高度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 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 聪明才智。
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由民甲不小心打瞎了自由民乙的 眼睛;自由民乙的奴隶却打伤了自 由民甲。
1.怎样处理自由民甲?2.怎样处理自由民乙 的奴隶?你判案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0五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