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合集下载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读书笔记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读书笔记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读书笔记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是一本系统介绍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伊朗(雅利安人)文明演进轨迹的书籍。

通过阅读,我对这三个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文化和影响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两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兴
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这个文明的特色在于其发
达的灌溉系统和独特的法律、数学、天文学知识。

书中详细
介绍了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在这一文明
中的贡献,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不断的战争和融合,推动了这
一地区的发展。

其次,埃及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明,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尼
罗河紧密相连。

古埃及人在建筑、艺术、宗教和科技方面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

书中描述了埃及文明的各个时期,包括旧
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以及它们之间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

最后,古代伊朗(雅利安人)文明也是一个重要的文明,
它对后来的波斯帝国和伊斯兰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详
细介绍了伊朗的宗教、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以及它们如
何与周边文明相互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伟大和多样性。

这些文明虽然已经消失,但它们留下的遗产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文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大权。
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主要代表金字塔 (1)建造目的: 显示法老的威严及其与天上神灵的密切联系。 (2)用途: 法老的坟墓。 (3)代表: 胡夫金字塔。 (4)地位: 古埃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古代世界七大奇
2.
迹之一。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 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2. 的成文法典

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 比伦时期的社会生活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
古代埃及
(1)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2)统一: 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3)最高统治者及其权力
①最高统治者: 法老。
②权力: 垄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
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苏美尔文明与古代巴比伦 ⑴发源地: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两河流域)
1.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苏美尔文明与古代巴比伦 ⑴发源地: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两河流域) ⑵向文明过渡: 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
1.
的过渡。苏美尔文明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
(3)建国: 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古
巴比伦王国。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文明标志 (1)楔形文字:
2.
公元前3000 年左右,苏美 尔人创造了楔 形文字。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文明标志 (2) 《汉谟拉比法典》 ① 颁布者 汉谟拉比 ② 目的 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③ 地位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

02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02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古代埃及的历史约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建国到公元前332 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中间包括31个王朝。在这漫长的 历史中,除了中间几段时期出现过动荡和紧张之外,古代 埃及人在很长时间里享有和平与安宁。从现存埃及雕刻和 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安详的神态和怡然的微笑。在 近3000年的时间里,埃及人习惯于回顾往事,相信宇宙 不变,因此,追求永恒,尊重永恒的化身——制度、传统 和权威成了埃及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大约在一万年前,距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即第四纪冰期结 束,大地转暖,人类在经历漫长的野蛮时代后开始进入文 明社会。 人类文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标志 的城市先后出现在西亚、北非、南亚、东亚、地中海、拉 美和南部非洲等地。各地的上古文化各具特色,在产生时 间上前后不一,发展也不平衡,但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 重要的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形成了成熟的文字,被称为“楔 形文字”,因为它是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 在湿泥板上刻划而成的楔形符号组成的。这些泥板凉干或 烧制后保存了下来。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在两千年 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 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 的商业交往媒介。

当公元前6世纪以后,波斯人、希腊-马其顿人先后征服和 统治了两河流域,这一地区的古代宗教逐渐走向消亡。但 是,后来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 斯兰教都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中吸收、继承了一些因素。 如上帝创世、上帝造人、洪水毁灭世界、诺亚方舟等故事 及天堂、地狱的观念都可以从两河流域的神话中找到其渊 源。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石 柱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巴比伦文化 1、建立: 公元前19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 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 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古巴 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 法典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达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第一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位置
约公元前 4300年, 苏美尔人 开始了向 文明的过 渡。
Part1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苏美尔文明 1、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 该文字用削成尖头的芦苇秆或骨 棒、木棒刻在软泥版上、落笔之 后画笔呈楔形,故而得名。
――《汉谟拉比法典》
同态复仇
旨在维护奴隶主制的等级制度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贯穿埃及全境 水量充沛、土壤肥沃
一、地理位置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古埃及
建立:约公元前3100年,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最高统治者:法老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司 法
宗 教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Part2
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风 146.5米 化
136.5米
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 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的。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上古文明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五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上古文明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五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上古文明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五第1题【单选题】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通过对下图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地区的文明( )A、古代希腊B、古代印度C、古代埃及D、古巴比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 )A、象形文字B、巴黎圣母院C、金字塔D、《古兰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下列哪一个图片反映了这一史实( )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较早的成文法典,其中一条法令规定:“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这条法令所反映的《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保护奴隶人权B、维护奴隶制度C、同态复仇思想D、理性补偿观念【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象形文字大约形成于何时( )A、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2500年C、公元前2000年D、公元前1500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表意文字C、象形文字D、甲骨文【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既比较全面地反遇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又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大权宣言》B、汉谟拉比法典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伊拉克所在地曾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下列关于这一地区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河文明主要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组成,又称大河文明B、使用的文字是由一头粗,一头细的直线构成C、两河文明的“两河”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D、两河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1.1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1.1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衰 弱
前1595年被外族灭亡。
1、苏美尔人的文明成就
(1)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2)苏美尔人制定阴历,设置闰月。 (3)60进位制。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意义: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2、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
狮身人面像
哈佛拉将“狮身人面像”作为他陵墓的守护者。整个雕像 是由一块大岩石刻成的,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观看图片, 发现雕像的鼻子没了。原因是: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 曾用大炮轰击其面部,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寻找宝藏。
颁布了世界上
第一部体系完备的
成文法典,即后人所 称的《汉谟拉比
法典》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 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兴 起
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最早 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 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强 盛
大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两河流 域南部的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了古巴 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建立统一、 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 地位: 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埃及处在亚非 大干旱带的中部, 有一条尼罗河从 南到北贯穿全境。 尼罗河每年定期 泛滥,洪水退后, 在当地留下一层 肥沃的淤泥,十 分适宜农作物的 生长。她孕育了 古埃及人民,也 孕育出辉煌的古 埃及文明。

西亚和北非知识点总结

西亚和北非知识点总结

西亚和北非知识点总结一、地理西亚和北非地区位于亚洲大陆西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地形上,西亚和北非地区几乎全是沙漠和高原,气候多为炎热干燥。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赤道山脉、也门高原等等。

而且,西亚和北非地区的沿海地带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如亚历山大港、达曼港、迪拜港等,这些港口是世界贸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二、历史1、古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体系。

古埃及的早期统治者被称为法老,他们建造了许多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如开罗金字塔和卢克索神庙。

古埃及人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并且在数学、医学、建筑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就。

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成为了希腊和罗马的殖民地。

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西亚的一个重要地区,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居民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城市和寺庙,如乌尔、巴比伦、尼尼微等等。

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并且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也有很多成就。

3、波斯帝国波斯是西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古国,曾经统一了整个西亚地区和埃及。

波斯帝国的建立者是居鲁士大帝,他统一了波斯高原,并在公元前6世纪征服了古埃及。

波斯帝国是一个宽容多元的帝国,它融合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如波斯祆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等等。

波斯帝国的宽容政策为西亚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交流奠定了基础。

4、伊斯兰教的传入伊斯兰教是西亚和北非地区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传入西亚和北非地区后迅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接受。

穆斯林征服了整个西亚和北非地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穆斯林对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多成就,他们建立了许多伟大的城市,如巴格达、开罗、大马士革等。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由于这种笔笔尖细、笔尾粗,所
楔形文字泥板(大英博物馆藏)
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压就形成一个 笔划,而且呈楔形或钉子型。— —《世界文明之旅》,中国档案 出版社2005年P52
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的那样,“文字并不是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 而是伴随强烈的对私有财产的占有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 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全球通史》
地理
南欧古希腊文 明
文明概况
成就
政治
文化
文明类型
9%
地理
南欧古希腊文 明
文明概况
91%
成就
政治
文化
公民 全体居民
文明类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备课思考
地理
西亚两河流域 文明
北非古埃及 文明
南亚古印度 文明
东亚中华 文明
南欧古希腊 文明
文明概况
成就
政治
文化
文明类型
农业文明 城市文明
农业文明 帝国文明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文明起源的标志
1、“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
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
西方标准
阶 下人中级》类心的P学,2产者由生指制、出度国了确家区立的分的形文国成明家和与政文新治字石权的器力出时,现代纳是部贡文落或明文税诞化收生的,的一文基些字本文,标明社志的会。特分—征为—:阶《城级中市或外成等历为级史社,纲会巨要的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P278
三、心中尚有问——课后的疑惑
01.广度 •时空观念 上的困惑
源于教 材的时 空跳跃
02.深度 •历史解释 上的困惑
源于知 识的高 度凝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了解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与大河的关系。

大量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构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介绍、互动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探究问题。

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人到现实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生疑、生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历史源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既培养协作学习的精神,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