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4课《生物生存的环境》粤教版
《生物生存的环境》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物生存的环境》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生物是地球上最具生命活力的存在,它们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环境不仅是生物生存的基础,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 掌握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3. 探究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三、知识探究1.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质、光照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比如,极端的气温或者污染严重的水体都会导致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会对生物的生长、繁殖、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水生生物需要湿润的环境,而沙漠生物则需要干燥的环境。
3. 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生物通过进化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极地动物拥有厚厚的皮毛来御寒,沙漠植物则具有节水的特性。
生物的适应性让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繁衍。
四、拓展延伸1. 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与环境的关系;2. 研究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3. 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五、课堂检测1. 地球上最极端的生存环境是哪里?2. 请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为什么生物需要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探究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并珍惜与环境共生的生物多样性。
第二课时一、导言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一门学科,生物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生命体,它们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生物能够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陆地、水域、空气等。
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可以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
本次学习的主题是《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生物的适应能力以及不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生存的环境》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生存的环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生物生存的环境》。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方式。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
b. 掌握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c. 理解环境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b. 能够分析和解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c. 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a. 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
b. 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础知识,对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方式还不够清楚。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a. 教师展示一张关于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生存的图片,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你们能从中看到什么?你们知道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是如何生存的吗?请举例说明。
b. 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学生1:我知道企鹅生活在南极,它们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有特别的羽毛来保暖。
学生2:沙漠中的蝎子可以在高温下生存,它们的外壳可以防止水分流失。
学生3:鱼类适应了水中的生活,它们有鳞片和鳃来帮助呼吸和游泳。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a. 介绍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方式。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三单元能量及其转换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7各种各样的能量2生物生存的环境18来自太阳的能量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9设计与制作:简易太阳灶4隐藏在环境中20声音的能量5生物间的食物关系21风的能量6相互联系的食物网22 神奇的电磁铁7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23探究技能:控制变量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24电能的转换第二单元我是小小设计师第四单元守护家园9设计师怎样工作25保护空气10不一样的饮水瓶26保护水资源11功能的组合27珍惜土地资源12材料的选择28合理利用矿产资源13雨伞的改进29合理开发海洋资源14大自然的启示30网络课堂:保护生物多样性15巧改废弃物31变废为宝16技术进步与设计创新32绿色生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过程与方法: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新授课探究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探究活动2: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1、教师: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4课《生物生存的环境》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14 课《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是《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分析了环境为生物生存所提供的具体条件,引导学生形成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或生长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点。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湿地提供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湿地的资料,分析湿地为丹顶鹤等动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第二个活动是“动物的栖息地”,引导学生搜集不同生态环境的资料,分析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都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学生也知道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然而,学生对是什么提供满足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比如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并不清晰。
同时,学生经历上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丹顶鹤适宜在湿地生活,但他们并不一定会系统地考虑湿地能为丹顶鹤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
教学目标1. 以湿地为例,知道自然环境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条件。
了解在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着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之相适应的生物2. 搜集有关湿地的资料,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3.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4. 感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生活着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之相适应的生物。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湿地的资料(文字、图片或视频)、不同生态环境的动物资料(文字、图片或视频)、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在参观湿地公园时,小朋友们观察到丹顶鹤在湿地栖息、觅食的场景。
问题:丹顶鹤适宜在湿地里生活,湿地为丹顶鹤的生活提供了什么?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生物生存的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物生存的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方式。
2.精通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培育同砚保卫环境、珍惜生态资源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土壤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方式。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改造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引发同砚爱好。
2.观点讲解:讲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同砚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互相干系。
3.试验探究:设计试验,让同砚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培育他们的观察和试验能力。
4.案例分析:以详尽的案例分析来展示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让同砚深度了解生物生存的玄妙。
5.谈论与分享:组织同砚进行谈论与分享,引导他们沉思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干系,增进思维的碰撞与启发。
6.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同砚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设计:1.阅读文章:安置阅读题目,让同砚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实地考察:要求同砚选择一个生物,观察其生存环境并记录相关数据,撰写观察报告。
3.小组谈论:组织同砚分组,谈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4.写作业:要求同砚撰写关于生物生存环境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环境和生物之间干系的理解。
五、评判方式:1.参与度:包括教室表现、谈论贡献等。
2.作业完成状况:阅读文章笔记、实地考察报告、小组谈论效果、作文质量等。
3.综合评判:综合思量同砚在教室进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完成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判。
六、延伸拓展:1.组织生物实地考察活动,让同砚近距离感受生物与环境的亲近干系。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培育同砚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2 生物生存的环境 (1)

沼泽地为丹顶鹤提供了什么?
• 沼泽地有大量的水源,丰富的 水生生物能满足丹顶鹤基本的 食物需求;开阔的环境能满足 丹顶鹤的群体生活所需,较高 的水生植物(芦苇)还可以作 为丹顶鹤的隐蔽场所来防御敌 害。
活动2 湿地里藏着哪些生物?
活动1 环境提供了什么
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 存。由于环境不同,影响生物生存 的各种因素也会有很大差异。
动物的生活环境?
• 气候、栖息地、食物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
• 阳光、温度、空气、土壤,以 及生活在同样环境中的其他生 物等。
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
• 丹顶鹤适宜在 沼泽地生活。
沼泽地的环境特点:
活动3 动物的栖息地
• 从深不可测的海底到高耸如云的山巅, 从干旱贫瘠的沙漠到冰天雪地的极 地……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动物的踪 迹。除了湿地之外,还有草原、森林、 沙漠、池塘、河流、海洋等多种类型 的生态环境。
思考:
• 1、热带雨林、草原、高山草甸、 沙漠、海洋这五种典型的生态环境 各有什么特点?
精品课件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学习目标
• 1、科学知识 • (1)了解生物的生存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 (2)以沼泽地为例,知道自然环境能为动物
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条件。 • (3)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生活着形态结
构、生活习性与之相适应的生物。
2、科学探究 (1)搜集有关沼泽地的资料,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 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 活环境。 3、科学态度 感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培养爱 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5.31】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2《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1.2《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设计课题生物的生存环境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1、生物的存在需要依赖生存环境2、生存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条件3、生物的身体体征、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相适应4、理解生物间之间是合作或天敌5、培养爱护生态的情感重点1、理解生物的生存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2、理解生物间的合作或天敌关系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生态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搜集沼泽地有关资料,说说沼泽环境为丹顶鹤提供哪些生存条件?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沼泽地为丹顶鹤生存环境提供:①丰富的水生生物②充足的阳光③适宜的温度④大量的水源通过活动设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科学探究的气氛讲授新课交流:你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内容:①麻雀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
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
②蚂蚁蚂蚁是昆虫,属于节肢类,蚂蚁的家一般在土壤里,他们自己打的洞穴,山里的居多,还有在岩缝中也能找到③蚯蚓《生物的生存环境》习题一、填空题1、沼泽地是一种常见的典型________环境。
2、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是各种动物的_______地。
3、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等。
4、生态环境的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湿地水量丰富,水温适中,阳光充足,为许多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3、由于环境不同,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不会因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生物生存的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物生存的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对其生长和繁衍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2. 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设计内容1. 实地调查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环境特点,比较它们的差异。
2.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对某种生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3. 组织学生小组,进行综合实践,总结成果。
四、设计步骤1. 前期准备:提前安排学生实地调查,了解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做好实验所需材料的准备。
2.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明确实验流程。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观察生物生长状况。
4.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组的结果,总结影响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5. 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
五、作业要求1. 按照要求认真完成实地调查和实验操作。
2.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合理分析数据。
3. 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论。
4. 参与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心得体会。
六、评价方式1. 实地调查和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
2. 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的内容和结论。
4.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七、设计收获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同时,也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认识。
希望学生在本次作业设计中获得丰富的收获,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生物生存的环境是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环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14 课《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物生存的环境》是《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分析了环境为生物生存所提供的具体条件,引导学生形成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或生长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点。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湿地提供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搜
集有关湿地的资料,分析湿地为丹顶鹤等动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第二个活动是“动物的栖息地”,引导学生搜集不同生态环境的资料,分析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学生也知道动物的
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然而,学生对是什么提供满足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比如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并不清晰。
同时,学生经历上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丹顶鹤适宜在湿地生活,但他们并不一定会系统地考虑湿地能为丹顶鹤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
教学目标
1. 以湿地为例,知道自然环境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条件。
了解在不
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着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之相适应的生物
2. 搜集有关湿地的资料,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3.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4. 感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生活着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之相适
应的生物。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湿地的资料(文字、图片或视频)、不同生态环境的动物资料(
文字、图片或视频)、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在参观湿地公园时,小朋友们观察到丹顶鹤在湿地栖息、觅食的场
景。
问题:丹顶鹤适宜在湿地里生活,湿地为丹顶鹤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
引导:环境需要提供能满足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比如食物、水、空气和
适宜的温度等。
湿地为丹顶鹤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
(二)活动探究
1. 活动1 湿地提供了什么
讲述:通过上一节课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丹顶鹤适宜在湿地里生活。
媒体:出示一张湿地环境的图片。
图片中,水草丰茂,还有两只游禽(凤
头䴙䴘)在水上觅食。
任务:说说湿地有什么。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介绍与分享。
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分析湿地环境为丹顶鹤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活动:学生利用教科书的图片或通过搜集有关湿地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
湿地能给丹顶鹤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引导:教师从丹顶鹤的觅食、栖息、繁殖、避害等方面进行提示,让学生
尝试分析、归纳要点。
活动: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展开活动,并作记录。
汇报:学生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
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小结:湿地有大量的水源,丰富的水生生物能满足丹顶鹤基本的食物需求;
开阔的环境能满足丹顶鹤的群体生活需要,较高的水生植物还可以为丹顶鹤提供隐蔽场所来防御敌害。
问题:湿地里还藏着哪些生物?
任务:说说湿地里还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是否也像丹顶鹤一样生活在湿
地,湿地又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
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汇报: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
导。
小结:湿地能够为丹顶鹤提供多种生存条件,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
性与湿地的环境特点相适应。
2. 活动2 动物的栖息地
问题:其他环境中的生物与生活环境是否也存在联系?
交流: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进行回答。
任务:搜集不同生态环境的资料,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的身体特征、
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的图片。
图片分别呈现了几种典型的生态环境——森
林、草原、沙漠、海洋。
引导:①这些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②生活在这种环境的生物的身体特征、
生活习性等与其生态环境有什么联系?
活动: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生态环境(如热带雨林),从环境的气候条件(
降雨、温度、湿度等)、植物的种类和动物的种类等进行分析,分组展开活动。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整理:热带雨林常高温、多雨,环境潮湿,生物种类丰富且数量多。
在这
种环境中,树木高大,且多攀缘着多种的植物。
在雨林里,生活着多种小型、树栖动物,如猕猴、树懒、长臂猿、蜥蜴、树蛙以及各种鸟类等动物,而大象、
河马等大型动物一般活动于雨林边缘或稍开阔的河谷地区。
小结:各种动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实践:观察附近的花园,了解在花园里生活的小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七、板书设计
生物生存的环境
环境提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