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演示文稿PPT课件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演示文稿PPT课件


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 下端平2腰椎下缘

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三)肾脏的毗邻

左、右肾不相同,两肾的后 方均贴近腰方肌、腰大肌

右肾上2/3接触肝右叶,下 1/3接触结肠,内缘接十二 指肠

左肾上1/3接触胃,中1/3
贴靠胰,下1/3接触空肠, 外缘上可接触脾,下可接触 结肠
(四)肾脏的结构

探查方法 正常声像图
仪器与检查方法


成年人的探头频率为3.0-3.5MHz 儿童为5MHz 俯卧位 仰卧位 侧卧位
正常声像图
肾脏超声图像的形状大小随超声扫查部位和切面不同而有很大的 差别。肾脏纵断面呈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肾的包膜光滑、清晰。 与肝实质回声相比肾皮质呈均匀中低回声。肾锥体呈圆形或三角 形,为弱回声区。青少年和婴儿的锥体可近似无回声,但增益后 呈微细回声,勿将它误认为小囊肿。肾皮质和锥体之间有时可见 短线或点状高回声代表肾内弓形血管。肾中心部分为肾窦区 , 肾窦回声是肾窦内各种回声的综合,它包括肾盏、肾盂、血管和 脂肪等组织的回声,所以又称为肾中央符合或集合系统回声。肾 窦回声呈不规则的高回声团。肾盂无回声区有时宽达1-2cm。肾 脏横断面在肾门部呈马蹄形,在肾门部常见肾血管的图像。肾内 血管的血流显示清晰与否与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器的质量密切 相关。现代全数字化彩色超声仪,能够清晰显示从肾叶、肾段到 弓形小血管的分布。

肾结石声像图表现。在肾窦区内出现点状 或团块状强回声,通常有声影。鹿角状结 石在声像图上依其断面不同可呈不规则分 支或数个分散的强回声。肾结石继发肾积 水时,出现扩张的肾盂肾盏图形。

本病应与先天性海绵肾(双侧肾小管扩 张伴细小结石)和肾钙质沉着症(双侧 性,多见于高钙症和肾小管酸中毒)鉴 别,二者皆发生在肾锥体部,通常不伴 声影。

肾脏超声检查ppt课件

肾脏超声检查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
四、肾脏的解剖要点
(一)形态: •上下两极 •内外两缘 •前后两面
(二)位置与比邻: • 腰部脊柱两侧,腹膜后肾窝 • 右肾略低于左肾约一个椎体 • 肾脏并非与脊柱平行
可编辑课件PPT
4
肾脏前后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肾周围组织器官覆盖肾脏前后表面示意图)
可编辑课件PPT
5
(三)肾脏结构
点状回声,纤维化时可见高回声光点、光带;
钙化时为斑点状强回声伴声影。
(3)肾窦
受压,变形,显示不清。
可编辑课件PPT
48
肾结核超声
可编辑课件PPT
49
肾结核超声
可编辑课件PPT
50
肾结核超声
可编辑课件PPT
51
(七)肾外伤 肾外伤可因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引起。主
要临床症状疼痛、腰腹部肿块、血尿、休克等 【超声表现】 (1)肾挫伤 包膜完整,肾实质内局限性 的不规则回声增强区,可见小片状低回声或无 回声区;包膜下血肿表现为包膜下与实质间新 月形或梭形低回声区。
可编辑课件PPT
18
轻度肾积水
重度肾积水
可编辑课件PPT
19
鉴别诊断: (1)轻度肾积水与正常肾盂鉴别
当大量饮水、使用利尿剂或膀胱过度充盈 时,肾盂内会有尿液存留,肾窦回声分离,呈 平行无回声区,但一般不超过15mm,排尿后 复查无回声区明显减小或消失。
妊娠期输尿管蠕动减弱或受压时均会出现 肾窦回声分离,属生理性改变,产后会自行恢 复。
可编辑课件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2
右肾上极血肿
可编辑课件PPT
53
左肾皮质内血肿声像
可编辑课件PPT

肾脏肿瘤影像学PPT课件

肾脏肿瘤影像学PPT课件
第22页/共56页
肾癌钙化
第23页/共56页
小肾癌(直径小于3cm)
第24页/共56页
CT扫描右侧肾体积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上极可见一巨大不规则形占位,边界欠清,平扫 (A)呈略低密度(↑),内有坏死及钙化,正常肾实质受压变薄,增强后(B、C、D)病灶不 规则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C,↑)
第40页/共56页
CT平扫(A)示右肾窦内肿块(↑),其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但高于尿液;增强扫描 (B)肾窦肿块仅有轻度强化(▲)
第41页/共56页
肾 盂 癌
第42页/共56页
三.肾母细胞瘤( Wilms瘤,WT)
Wilms瘤是一种婴幼儿恶性胚胎性混合瘤, 发病率为1/100000,发病年龄为6m-7y,发病 高峰为3-3.5y。 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 Wilms瘤如伴有无虹膜,泌尿生殖道畸形,智力 低下,则称为WAGR综合征。该综合征患者有11 号染色体短臂的中间缺失
第48页/共56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肿瘤内脂肪成分: ⑴ 脂肪性低密度 ⑵ CT 值:-40~-120Hu ⑶ 增强扫描无强化
肿瘤内血管、平滑肌成分:增强+ 钙化:高密度
第49页/共56页
CT平扫(A)双肾见多个不规则形病灶(↑),大小不等,密度混杂,内有明显脂肪密 度,增强后(B)病灶呈斑片状强化
侵及Gerota筋膜 III 期:浸润肾静脉或下腔静脉(IIIA),转移至
局部淋巴结(IIIB) IIIA+ IIIB=IIIC Ⅳ 期:侵犯周围肌肉及/远处转移,穿透Gerota筋
膜,侵犯周围肌肉及/远处转移 • 准确的分期对临床的处理和估计病人的预后有
着重要的价值,经过有效的治疗后,Ⅰ期病人5 年生存率为95%,Ⅱ期为88%,Ⅲ期为59%, Ⅳ期为20%。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肿瘤出血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fat
fa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பைடு நூலகம்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肾脏肿瘤PPT课件

肾脏肿瘤PPT课件

精选ppt
43
RMC
精选ppt
44
精选ppt
45
7,Xp11.2错位/TFE3 基因融合的肾癌 这是具有染色体Xp11.2的不同易位,并产生
TFE3基因融合的一类肾细胞癌。多见于儿童 和年轻人。
大体肿瘤呈黄褐色,常伴出血和坏死。
镜下可见透明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并伴有 嗜酸性癌细胞组成的实性巢状结构。
嫌色性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集合管癌(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ducts of Bellini)
肾髓质癌(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肾细胞癌(Ren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肾脏肿瘤
精选ppt
1
肾脏肿瘤的来源和病理发生:
肾脏由胚胎期的生肾组织演变而成, 属于间胚叶组织。经前肾、中肾和后肾 等发育阶段,所以肾脏是后肾的产物。
胚胎发育异常常导致瘤样病变。
胚胎组织遗留可导致胚型肿瘤。
上皮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肾小管上 皮。
间叶性、内分泌性等肿瘤与其他 器官基本相同。
精选ppt
2
肾脏肿瘤的组织学分类(WHO,2004)
精选ppt
94
15,肾源性残余
肾内出现灶状胚性肾组织成分,具有发 展为肾母细胞瘤的潜能。所谓肾母细胞 瘤病是指浸润性肾源性残余和不成熟的 肾胚芽组织弥漫性或多灶状分布于肾实 质内时肾母细胞瘤。
镜下可见癌细胞立方状,胞浆嗜酸性,有的嗜碱或 嫌色,细胞核大,核仁明显,高恶性分级。癌细胞呈 小管状或乳头状排列,少数呈肉瘤样结构。纤维性和 胶原性间质较多。

肾脏超声ppt课件

肾脏超声ppt课件
(一)声像图特点:
• 双肾体积增大。 • 肾内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囊肿。 • 声像图上找不到正常的肾实质,布满囊肿
或回声增强。
• 肾窦回声明显缩小,变形或不能显示。 • 可合并其它脏器(肝、脾等)囊肿。
10
四、肾积水 (一)声像图特点:

集合系统的强回声带分离,出现无回
声区。

肾积液的多个囊腔相互连通。
1.囊壁钙化型肾囊肿
囊肿的被膜可因感染、组织变性等原因出现 钙化。声像图表现为囊壁有强回声光斑或光
团,可单发也可多发。
8
2.出血性肾囊肿
因囊内出血,声像图发生多种变化:①声像 图可无变化或囊内出现点状、絮状回声;② 囊肿呈低回声,囊壁模糊;③在无回声内出
现高回声或强回声,呈囊实混合性改变。
9
三、多囊肾
23
24
5
(二) 肾数目异常
临床上以单侧肾缺如常见:声像图表现
为一侧肾区扫查不到肾声像图;对侧肾增
大,但形态和内部回声正常。
6
二、肾囊肿
(一)超声图像特征:

肾内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 区。囊 壁薄光滑,边界整齐清晰。


后方回声增强。
肾切面局部可增大。

不典型囊肿:合并有出血,钙化,感 染。
7
不典型肾囊肿
22
八、肾外伤
声像图表现:
1.轻度肾挫伤时,肾包膜线尚光整,仅在肾实质局 部显示片状不规则低回声区。 2.肾破裂时,肾包膜线显示不清或出现中断,中断 处可见无回声裂隙向肾内延伸,肾盂、肾盏点状 回声散乱,肾盂积血时可见肾盂、肾盏带状回声 分离。
3.肾周围血肿:肾包膜下或肾周围显示低回声或无 回声区。

肾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肾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1
右肾单囊性CRCC:囊腔内见大片状高回声凝血块,CDE显 示壁结节内血流信号;CT增强显示壁结节明显强化
可编辑课件PPT
32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在增厚的囊壁、分隔、壁结节、附隔结节或肾
癌坏死囊变的实性成分中可探及点状、条状血流信 号,大多数呈动脉血流频谱, 极少数难以探及明显 的血流信号。小囊性肾癌实性成分周边可见典型的 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动脉阻力指数差别较大, 似无明显的规律。
可编辑课件PPT
22
CRCC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 状,常为查体偶然发现 。CRCC可发生在任何年 龄,但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
可编辑课件PPT
23
(一)二维超声表现: (1)囊壁:囊壁不规则增厚为多数CRCC的特点, 少数囊壁薄而规整。如表现为囊壁薄而规整,易误 诊为单纯性肾囊肿,此时应结合囊液回声特点综合 判断。
可编辑课件PPT
46
肾嫌色细胞癌的定性仍然是超声诊断的难 题,必要时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
可编辑课件PPT
47
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高 度恶性的肿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多见 于四肢,发生于肾脏的MFH相当罕见。肾MFH临床 表现无特异性,一般为低热、进行性消瘦、患侧腰 腹痛和血尿。诊断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试验。
可编辑课件PPT
13
在临床超声检查中,若发现肾内或肾外有 类圆型无回声区,且形态较规则,边缘较 清晰,CDFI显示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 信号,脉冲多普勒超声显示为动脉血流频 谱时,肾动脉瘤的诊断即可确定。
可编辑课件PPT
14
女,31岁,右肾门区囊性肿物,囊液旋 动,右侧输尿管无扩张

肾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肾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一)检查前准备
一般无特殊准备,空腹条件下效果最好。
(二)仪器与调节 1.成年人的探头频率为2.5-7.0MHz,儿童或消瘦体 型者选用频率较高的探头。 2.彩超需选用较高质量、对低速血流敏感的仪器。
(三)体位 1)仰卧位经腰部冠状切面: 2)俯卧位经背部纵切面和横切面: 3)仰侧卧位: 4)仰卧位其它切面:
肾窦
最新版整理ppt
15
肾脏的正常声像图——肾血管
肾脏动静脉彩色图像
最新版整理ppt
16
肾脏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值
(一)肾脏径线的测量和正常值 1、肾脏径线的测量 • 长径:由肾脏上极的顶端之下极的顶端。
• 宽径:自肾门至对侧的外侧缘。
• 厚径:自肾脏中部前侧面至后侧面。 2、正常值 • 一般来讲,正常成人肾脏长径10-12cm,宽 径5-6cm,厚径4-5cm。 • 男性较大于女性,左肾较大于右肾。 • 在径线测量中,厚径很有价值。一般认为 厚径或宽径两侧对比相差超过1cm才有意义。
最新版整理ppt
21
正常肾动脉的频谱多普勒表现
• 正常肾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型, 收缩早期频谱上升陡直,而后缓慢下 降,在收缩早期可有一切迹称为收缩 早期切迹。此切迹使收缩期频谱形 成双峰,第一峰为收缩早期波峰,第 二峰为收缩晚期波峰。
• 正常肾动脉峰值流速存在较大 的个体差异。对于正常肾内动脉血 流频谱,一般认为阻力指数为0.550.7,收缩早期加速时间<0.07s,收缩 早期加速度>3m/s。
【超声表现】一为圆形强回声结节,边界清,强光点分布均 匀,后方无明显声衰减;另一类为类圆形团块组织,似洋 葱状,由一层层高回声间隔一层层低回声组成
最新版整理ppt
29
肾错构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表现为边界清 楚的不均匀密度肿块,其中含有脂肪密度 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增强扫描亦可发现明 显强化的部分可资鉴别。
12
肾动脉瘤:
肾动脉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肾血管疾病,其病因主 要是由于肾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其 次为后天性疾病如肾动脉硬化、肌纤维性疾病等所 致。根据肾动脉瘤的发生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肾内 型(肾实质内2-3级以上小动脉)和肾外型(肾动脉主 干和1级分支)动脉瘤。
5
男,65岁,左肾下极肾窦内低回声结节
6
同一患者,增强CT扫描示:左肾肿瘤,来源于肾盂 可能性大。病理结果:(左肾)神经鞘瘤;免疫组 化示肿瘤细胞:CD34(-)、CD117(-)、Desmin (-)、S-100(+)、SMA(-)、EMA(-)、MBP (-)、Ki-67小于5%。
7
肾脏少见肿瘤样病变
13
在临床超声检查中,若发现肾内或肾外有 类圆型无回声区,且形态较规则,边缘较 清晰,CDFI显示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 信号,脉冲多普勒超声显示为动脉血流频 谱时,肾动脉瘤的诊断即可确定。
14
女,31岁,右肾门区囊性肿物,囊液旋 动,右侧输尿管无扩张
15
同一患者, CDFI示其内充满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显示为紊乱的动脉血流信号
16
肾脏CT强化扫描动脉期显示右肾动脉瘤(肾外 主干型)的入口(弯箭头),左肾动脉瘤(肾 外主干型)(直箭头)
17
图2
图3 图1
图1、2为动脉期,图3为静脉期
18
下图:CT增强示左肾外1 级分支型动脉瘤
上图:左肾下半部近肾 门侧无回声,透声稍差, CDFI示未见血流信号
19
肾动脉瘤需与假性肾动脉瘤相鉴别。假性动脉 瘤是由外伤或经皮细针穿剌所致动脉壁损伤破裂, 瘤壁为周围增生的结缔组织及机化的血栓。由于它 仅有一个与肾动脉交通的“颈”,在CDFI“颈”部
9
下图:CDFI示肿物内及周 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理 结果:(左肾)炎性假瘤伴 粘液变及淋巴组织增生
男,65岁,二维超声显示肾 窦内靠近肾门区不均质回声 包快,边界欠清
10
肾炎性假瘤须与以下两种性质的肿块鉴别: ( 1) 早期肾癌( 尤其< 3 cm 的小肾癌),因肾细胞癌大 多血供丰富,增强扫描的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 瘤体强化迅速减弱,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 。
24
左肾单囊性CRCC伴壁结节
25
右肾单囊性CRCC:可见细密点状回声沉积于囊腔后 壁,超声误诊为肾囊肿
26
(2)分隔:如果分隔多且较厚,则超声影像主要表 现为较多粗细不一的带状高回声,可呈典型的“蜂
窝 状”;如分隔少且较细,则易与多房性肾囊肿混淆。 相关报道显示 CRCC也可表现为囊中囊,囊内小囊 的囊壁增厚,可见环形彩色血流信号。
血流 为经典的机械样往复血流,红蓝交替变化;而肾动 脉瘤出、入口各一,并且瘤口均为收缩期单向前向 血流,可资鉴别。
20
肾脏少见恶性肿瘤
囊性肾癌(CRCC):是指影像学上显示以液性为 主伴或不伴实性成分的一类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肾 细胞癌。
21
CRCC发病机制:Hartman等认为CRCC形成的原 因可能为:(1)肿瘤呈单房或多房囊性生长;(2) 肾癌病灶中心部位的出血、坏死;(3)肿瘤细胞起 源于囊肿上皮细胞;(4)肾癌阻塞肾小管或小动脉 所形成囊肿。其中,以前两种病理基础多见。
肾脏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的超声诊断
张云
1
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 管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声像 图多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少数为高回声。
2
肾脏的良性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又称错构瘤是一种由成熟或不成熟脂肪、厚壁血管 和平滑肌以一定比例组成的良性肿瘤,通常病变较 小,无包膜。声像图分三型:高回声型、低回声型 及混合回声型。当肿瘤脂肪含量低或伴发出血、坏 死时,可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应与囊性 肾癌相鉴别。
22
CRCC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 状,常为查体偶然发现 。CRCC可发生在任何年 龄,但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
23
(一)二维超声表现: (1)囊壁:囊壁不规则增厚为多数CRCC的特点, 少数囊壁薄而规整。如表现为囊壁薄而规整,易误 诊为单纯性肾囊肿,此时应结合状高回声凝血块,CDE显 示壁结节内血流信号;CT增强显示壁结节明显强化
32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在增厚的囊壁、分隔、壁结节、附隔结节或肾
癌坏死囊变的实性成分中可探及点状、条状血流信 号,大多数呈动脉血流频谱, 极少数难以探及明显 的血流信号。小囊性肾癌实性成分周边可见典型的 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动脉阻力指数差别较大, 似无明显的规律。
3
女,31岁,超声示左肾囊性为主的混合回声肿物, CDFI显示肿物内及增厚的囊壁均无明显血流;CT增 强扫描肿物不均匀强化。病理结果:左肾上极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伴片状出血、坏死和异物性肉芽肿 反应。
4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外周神经鞘细胞发生的肿瘤,发生在肾 脏罕见。肾神经鞘瘤可无特殊的临床表现。超声、 CT及肾盂造影等辅助检查不易与肾恶性肿瘤相鉴别。 病理诊断虽与其他处神经鞘瘤相同,但更应借助免 疫组织化学技术,与其他肾叶间性肿瘤鉴别。
肾脏炎性假瘤:
亦称肾脏浆细胞性肉芽肿, 是一种肾实质非特异性炎 症。根据细胞成分不同, 可分为浆细胞性、组织细胞 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等不同病理类型。
8
本病临床比较少见, 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实质的 慢性非特异性感染、免疫反应及结石的长期刺激 有关系。患者通常有患侧腰痛、发热、镜下血尿、 血沉增快等非特异性表现。该病可发生在肾实质, 也可发生在肾盂内。
27
右肾多囊性CRCC
右肾多房性肾囊肿
28
(3)壁结节和/或附隔结节: 囊壁和/或分隔上可 见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略高回声结节 。壁结节和/或附 隔
结节也可发生囊变 。
29
30
(4)囊液:可见片絮状物、细密点状弱回声或不均 质略高回声,也可透声良好;其中高回声的凝血块 应与壁结节、附隔结节相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