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影像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肿瘤出血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fat
fa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பைடு நூலகம்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肿瘤出血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fat
fa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பைடு நூலகம்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肾癌影像学ppt课件

病理
转移途径:局部浸润、血行转移、淋巴转
移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三联症”: 血尿 腹部包块 疼痛
影像学表现
KUB平片
钙化,少数肿瘤可出现不同形状的钙化影,发
生率约5%~30%。呈不规则斑片状, 泥沙样 或团块状,有时呈“囊壁状钙化”
影像学表现
IVU:
肿瘤对肾盂、肾盏的外压性改变:肿瘤的压迫、 包绕,可使肾盏伸长、狭窄和受压变形,肾盏可 封闭或扩张 如肿瘤范围较大而波及多个肾盏,可使肾盏互 相分离与移位,形成“手握球”或“蜘蛛足”征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T1WI:①肿瘤表现为低信号。如肿瘤 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 ②正常皮髓质差异在肿瘤区消 失。 ③有时可见“假包膜”征
影像学表现
T2WI:肿瘤呈高信号,信号常不均匀。 Gd-DTPA:增强扫描同CT。 其它:肾静脉、下腔静脉受侵,或流 空信号内有癌栓。
影像学表现 B超: ①大多数肾癌表现为低回声实质 性肿瘤,少数表现为强回声。 ②超声还可观察肾癌向周围侵犯 情况以及肾门和其它脏器有无 转移。
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与合并出血、感染的肾囊肿鉴
别 与侵犯肾实质的肾盂癌鉴别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 分析
多囊肾、长期肾透析患者,肾癌 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多为单侧,双侧者不到2% 常发生于上极或下极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病理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病理 (Pathological )
细胞类型: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颗粒细胞癌(granular cellcarcinoma)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肾肿瘤的CTPPT课件

肾肿瘤的CT表现
肾脏的CT扫描
1、范围:自肾上缘至肾下缘 2、扫描方法:
平扫: 增强扫描:
皮髓质期、实质期、延迟期 3、图像后处理:MPR、MIP、VR
常肾脏的CT
肾肿瘤的CT表现:
肾透明细胞癌: 皮髓质期高强化 实质期低密度 实质期观察肾静脉有无瘤栓
肾透明细胞癌-1
肾透明细胞癌-2
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关键是脂肪成分的存在
肾嗜酸细胞瘤:
RCC with Hemorrhagic & Necrotic Degeneration (thickening & irregular wall)------case 3
A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with Marked Cystic Degeneration (case 4)
Enhanced
C四omplicated Cysts
Cyst with infection Thickening wall with smooth inner verge & dim out margin
Chronic
A
infectious cyst
B
Acute Hemorrageric Cyst
AA
B
After 2 weeks
C
D
MPR鉴别意义
谢谢
B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with Marked Cystic Degeneration (case 5) B
multilocular cystic nephroma (case 1)
multilocular cystic nephroma (case 2)
肾脏的CT扫描
1、范围:自肾上缘至肾下缘 2、扫描方法:
平扫: 增强扫描:
皮髓质期、实质期、延迟期 3、图像后处理:MPR、MIP、VR
常肾脏的CT
肾肿瘤的CT表现:
肾透明细胞癌: 皮髓质期高强化 实质期低密度 实质期观察肾静脉有无瘤栓
肾透明细胞癌-1
肾透明细胞癌-2
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关键是脂肪成分的存在
肾嗜酸细胞瘤:
RCC with Hemorrhagic & Necrotic Degeneration (thickening & irregular wall)------case 3
A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with Marked Cystic Degeneration (case 4)
Enhanced
C四omplicated Cysts
Cyst with infection Thickening wall with smooth inner verge & dim out margin
Chronic
A
infectious cyst
B
Acute Hemorrageric Cyst
AA
B
After 2 weeks
C
D
MPR鉴别意义
谢谢
B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with Marked Cystic Degeneration (case 5) B
multilocular cystic nephroma (case 1)
multilocular cystic nephroma (case 2)
肾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鉴别诊断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 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CT 值的测量和MR脂肪 抑制序列更有优势。 肾盂癌:病变主要位于肾窦内,一般不造成 肾轮廓的改变,且强化程度不及大多数肾细 胞癌。
鉴别诊断
复杂性肾囊肿:其壁和分隔薄而均一,无确切 强化的壁结节或明显的实性部分。 肾脏黄色肉芽肿:常并有肾结石,病变呈浸润 性生长,内有不规则环状强化的脓肿壁及低密 度脓腔。 肾脏转移瘤和肾脏淋巴瘤:表现可类似多灶 性乳头状细胞癌,但转移瘤常可发现原发灶和 (或)其他部位转移灶,而肾脏淋巴瘤多伴有 腹腔和腹膜后多发显著肿大或融合成团的淋巴 结。
肾盂癌
错构瘤
肾 脏 黄 色 肉 芽 肿 肾 盂 肾 炎
Thank you!!!
组织学分类
• 透明细胞癌(占70%) • 乳头状癌(占10%—20%) • 嫌色细胞癌(占5%—10%) • 集合管癌(占1%) • 未分类癌(罕见)
临床分期
肾癌的CT诊断
• 肾癌CT平扫时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极少为高 密度,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状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较大时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可有分叶,常 使肾的外形扩大或局部隆起。部分肾癌有包膜, 边界较为清楚,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癌灶内可囊变,出血、坏死、钙化,尤其坏死改变 最为常见。据Beernard统计肾癌内含有坏死占 49%,囊变占11. 3%,钙化占11.3%,出血占 3.7%。癌灶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 血、坏死、钙化结果
CT表现
透明细胞型和乳头状型肿瘤尤为较大者,密度常 不均,内有代表陈旧性出血和坏死的不规则低密度区, 偶可呈囊性表现。
嫌色细胞癌或其他亚型小肿瘤,密度常均一, 类似或略高于临近肾实质,10%—20%肿块内可见点 状或弧线状钙化。
肾脏肿瘤CT诊断 PPT

以老年男性多见; • CT: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中央星状疤痕延
迟强化以及“轮辐状”强化 ,动脉期强化程度不及肾癌。
嗜酸细胞腺瘤
男,54岁,腹疼就诊
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三、肾 癌 (renal adenocarcinoma )
分类: • 肾透明细胞癌(60-85%) • 乳头状肾细胞癌(7-14%) • 肾嫌色细胞癌(4-10%)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 肾集合管癌(1-2%) • 肾髓质癌 •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嗜色肾细胞癌 )
• 年龄、男女比例以及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 ;
• 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RCC的7%~14%; • 病变累及双侧肾脏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 • 坏死、囊性变多见; • 乏血供,肿瘤强化不明显。
肾髓质癌
• 常见于患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 龄10~40岁,平均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
• 动脉期:30秒 • 实质期:50-60秒 • 排泄期:20-30分 肾动脉、静脉、肾盂输尿管的显示
增强扫描
• 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 有助于肾盂、肾盏的显示 • 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显示 • 肿瘤性病变都应当增强
后处理
• MPR • MIP • CTU • 3D
三期扫描
Von Hippel-Lindau病
、移行细胞癌
• 常见于男性,是女性的3-4倍 • 50-80岁多见 • 临床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 • 可种植于输尿管和膀胱。
肾盂癌
移行细胞癌
66
血凝块
对血尿的病人,如果 出现肾盂.肾盏内肿 块 应首先除外血块
迟强化以及“轮辐状”强化 ,动脉期强化程度不及肾癌。
嗜酸细胞腺瘤
男,54岁,腹疼就诊
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三、肾 癌 (renal adenocarcinoma )
分类: • 肾透明细胞癌(60-85%) • 乳头状肾细胞癌(7-14%) • 肾嫌色细胞癌(4-10%)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 肾集合管癌(1-2%) • 肾髓质癌 •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嗜色肾细胞癌 )
• 年龄、男女比例以及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 ;
• 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RCC的7%~14%; • 病变累及双侧肾脏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 • 坏死、囊性变多见; • 乏血供,肿瘤强化不明显。
肾髓质癌
• 常见于患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 龄10~40岁,平均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
• 动脉期:30秒 • 实质期:50-60秒 • 排泄期:20-30分 肾动脉、静脉、肾盂输尿管的显示
增强扫描
• 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 有助于肾盂、肾盏的显示 • 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显示 • 肿瘤性病变都应当增强
后处理
• MPR • MIP • CTU • 3D
三期扫描
Von Hippel-Lindau病
、移行细胞癌
• 常见于男性,是女性的3-4倍 • 50-80岁多见 • 临床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 • 可种植于输尿管和膀胱。
肾盂癌
移行细胞癌
66
血凝块
对血尿的病人,如果 出现肾盂.肾盏内肿 块 应首先除外血块
肾肿瘤CT影像表现课件

06
4
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包括部分肾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
02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03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04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05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
肿瘤密度
密度变化:肿瘤密度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增大、缩小或消失
密度分布:肿瘤密度在CT影像上可能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与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有关
密度对比:肿瘤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通常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肿瘤密度:CT影像上,肿瘤的密度与正常组织相比,通常较高
肿瘤边界
清晰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肾肿瘤概述
CT影像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1
肾肿瘤类型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肾肿瘤类型,占肾肿瘤的80%-90%
肾盂癌:起源于肾盂上皮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母细胞瘤: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肉瘤:起源于肾间质细胞,占肾肿瘤的1%-2%
01
01
02
03
04
不规则边界:肿瘤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或毛刺状
模糊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模糊,难以区分
浸润边界: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02
03
04
3
诊断依据
影像表现:肾肿瘤在CT影像上的表现,如大小、形状、密度、边缘等
4
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包括部分肾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
02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03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04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05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
肿瘤密度
密度变化:肿瘤密度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增大、缩小或消失
密度分布:肿瘤密度在CT影像上可能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与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有关
密度对比:肿瘤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通常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肿瘤密度:CT影像上,肿瘤的密度与正常组织相比,通常较高
肿瘤边界
清晰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肾肿瘤概述
CT影像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1
肾肿瘤类型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肾肿瘤类型,占肾肿瘤的80%-90%
肾盂癌:起源于肾盂上皮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母细胞瘤: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肉瘤:起源于肾间质细胞,占肾肿瘤的1%-2%
01
01
02
03
04
不规则边界:肿瘤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或毛刺状
模糊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模糊,难以区分
浸润边界: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02
03
04
3
诊断依据
影像表现:肾肿瘤在CT影像上的表现,如大小、形状、密度、边缘等
肾脏占位的影像诊断课件

肾脏占位的影像诊 断课件
目录
• 肾脏占位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肾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临床意义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肾脏占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脏占位是指肾脏内出现异常肿 块或病变,导致肾脏形态、结构 和功能发生改变。
分类
肾脏占位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 类,良性占位包括肾囊肿、肾错 构瘤等,恶性占位则包括肾细胞 癌、肾盂癌等。
结石可单发或多发,位于肾盂或 肾盏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结石密度较高,与钙化灶不同, 钙化灶通常较小且形态单一。
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
肾盂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
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 强化,而坏死部分无强化。
肿瘤可侵犯肾实质,导致肾脏形态改 变和局部浸润。
02
X线平片检查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对于结石和 钙化等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肾脏形态、大 小及内部结构。
B超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筛 查和监测肾脏肿瘤。
CT检查
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可以清晰显示肾 脏占位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血尿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
变红或含有血块。
腹部肿块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腹部肿块,恶性占位通 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
高血压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功
能受损有关。
02
CATALOGUE
影像学检查方法
目录
• 肾脏占位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肾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临床意义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肾脏占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脏占位是指肾脏内出现异常肿 块或病变,导致肾脏形态、结构 和功能发生改变。
分类
肾脏占位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 类,良性占位包括肾囊肿、肾错 构瘤等,恶性占位则包括肾细胞 癌、肾盂癌等。
结石可单发或多发,位于肾盂或 肾盏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结石密度较高,与钙化灶不同, 钙化灶通常较小且形态单一。
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
肾盂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
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 强化,而坏死部分无强化。
肿瘤可侵犯肾实质,导致肾脏形态改 变和局部浸润。
02
X线平片检查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对于结石和 钙化等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肾脏形态、大 小及内部结构。
B超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筛 查和监测肾脏肿瘤。
CT检查
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可以清晰显示肾 脏占位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血尿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
变红或含有血块。
腹部肿块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腹部肿块,恶性占位通 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
高血压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功
能受损有关。
02
CATALOGUE
影像学检查方法
肾肿瘤讲课PPT课件

检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肾脏疾病
进行鉴别
疾病进展:肾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但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预后:肾肿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早期发现并进行治 疗的患者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生存率:肾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患者 五年生存率较低。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发:研究更准确、无创的检测手段,提高肾肿瘤的早期 发现率。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生活方式的研究:探讨肾肿瘤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 科学依据。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肾肿瘤的定义: 肾肿瘤是指发生 在肾脏部位的肿 瘤,可以分为良 性和恶性两类。
肾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 肾肿瘤可以分为 肾细胞癌、肾盂 癌、肾母细胞瘤 等类型。其中, 肾细胞癌是最常 见的肾恶性肿瘤, 占所有肾肿瘤的 80%以上。
肾肿瘤的病因: 肾肿瘤的病因尚 未完全明确,但 与遗传、吸烟、 肥胖、高血压等 危险因素有关。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肿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降低肾肿瘤发生风险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 肿瘤
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医生建 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肾肿瘤的症状: 肾肿瘤早期症状 不明显,常见的 症状包括血尿、 腰痛、腹部肿块 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肾脏疾病
进行鉴别
疾病进展:肾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但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预后:肾肿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早期发现并进行治 疗的患者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生存率:肾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患者 五年生存率较低。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发:研究更准确、无创的检测手段,提高肾肿瘤的早期 发现率。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生活方式的研究:探讨肾肿瘤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 科学依据。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肾肿瘤的定义: 肾肿瘤是指发生 在肾脏部位的肿 瘤,可以分为良 性和恶性两类。
肾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 肾肿瘤可以分为 肾细胞癌、肾盂 癌、肾母细胞瘤 等类型。其中, 肾细胞癌是最常 见的肾恶性肿瘤, 占所有肾肿瘤的 80%以上。
肾肿瘤的病因: 肾肿瘤的病因尚 未完全明确,但 与遗传、吸烟、 肥胖、高血压等 危险因素有关。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肿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降低肾肿瘤发生风险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 肿瘤
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医生建 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肾肿瘤的症状: 肾肿瘤早期症状 不明显,常见的 症状包括血尿、 腰痛、腹部肿块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平扫示左肾下极实质内一占位性病变,T1WI(A)呈略高信号(▲), T2WI(B)呈等高混杂信号(▲),肾盂受压变形,下腔静脉内可见癌栓形成
(A、B,↑),增强扫描(C、D)病变呈不规则明显强化
右肾癌--T1WI
右肾癌—T2WI
右肾癌 T1WI 增强扫 描
二 肾盂癌
肾盂乳头状瘤与膀胱乳头状瘤类 似,也有恶变倾向。肾盂癌占肾 恶性肿瘤的10%左右,其中80%为 移行细胞癌。肿瘤可向下种植至 输尿管和膀胱
[X线]
一、平片:肾轮廓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大, 可见不规则斑点状。
二、尿路造影
(1)一个或多个肾盏颈部 受压,伸长
边缘不规则,或完全 破坏消失。
(2)广泛的肿瘤,有时肾 盂肾盏无明
显异常或仅见肾盏颈 部伸长扭曲。
三 肾癌CT表现
(1)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 分叶状,大的肿瘤明显突向肾 外,肿块密度均一/不均一,可 有钙化和液化坏死。
肾细胞癌
囊性肾癌
CT平扫(A)示左肾中下极一不规则低密度占位(↑),呈多囊状,突出 肾实质外,增强扫描横断面(B)、MPR冠状面(C)及MIP冠状面(D)
显示病灶内不均匀分隔状强化(↑),左肾盂受压变形
概念
囊性肾癌是肾细胞癌中的一种非常少见的 囊性肿瘤,约占肾癌的2%。囊性肾癌的 定义从不同专业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病 理学角度囊性肾癌是囊壁和囊间隔覆盖肿 瘤细胞或囊壁上的癌变,又称囊腺癌。
★ 转移表现:肾癌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肺,骨,脑, 肾上腺。
4 肾癌的病理分型
传统分型
新分型(1997年)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腺癌 肾颗粒细胞癌 肾肉瘤样癌
肾透明细胞癌 (60%~85%)
乳头状肾细胞癌 (7%~14%)
肾嫌色细胞癌 (4%~10%)
肾集合管癌 (1%~2%)
5 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检出病变,肿瘤 定性,分期。
(2)增强扫描;动脉期多有明 显不均一强化,实质期和延迟 期由于周围肾实质强化而呈相 对低密度的不均一肿块
(3)肿瘤外侵:肾包膜密度增 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
(4)血管受累:肾静脉和下腔 静脉发生瘤栓时,管径增粗,
肾细胞癌分期(改良Robson分期)
Ⅰ 期:肿瘤限于肾被膜内 Ⅱ 期:肿瘤穿透肾被膜或浸润同
一 肾细胞癌
1 概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 是肾实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发病率在泌尿系肿瘤中仅次于 膀胱癌而占第二位,占成人肾恶 性肿瘤的80~85%。好发于 50~70岁,20岁以下者很 少见,罕见于儿童。男性与女性
的比例为2∶1。
2 病因学
★肾癌的病因未明 ★相关因素:吸烟、肥胖、糖尿病、长期血
液透析、 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物、某些
病毒感染等有关 ★相关职业:石油、皮革、石棉等产业工人
患病率高 ★遗传因素:占肾癌总数的2~4% ★下列疾病可合并肾癌(1)Von Hippel-
Lindau综合症病人中,40-50%发生肾癌。 特点:年轻,有家族性,可多发并常合并 肾囊肿。(2)获得性肾囊肿病:长期透 析患者常有多发性囊肿形成,部分患者可
②肾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和坏死形成假 囊肿。“囊肿”壁厚且极不规则,多为单 房。
病因
③肾癌起源于囊肿壁上的上皮细胞,结节 常位于囊肿的基底部。
④。 肾癌引起肾小管或肾小动脉阻塞导致囊 肿形成。当囊肿增大时,肿瘤嵌入到囊肿 内,此型少见。
肾细胞癌MRI
(1)肿瘤外形:肾脏体积增 大变形,局部可见软组织肿 块,较小肿瘤内部信号可均 匀,肿瘤较大时常因内部出 血坏死液化囊变等而使信号 不均匀
肾脏肿瘤影像学
台州医院放射科 曾春光
肾脏的解剖
肾脏属于腹膜后脏器,位于脊柱两旁,在 肾周脂肪组织对比下,显示为软组织密度 影(CT值30-50Hu ) ,外缘光滑锐利
肾的中部层面肾门内凹,肾静脉和动脉自 肾门向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走行,静脉在 前
肾周脂肪的前后方可见Gerota筋膜
泌尿系统解剖 图
侧肾上腺,但未侵及Gerota筋 膜 III 期:浸润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IIIA),转移至局部淋巴结 (IIIB) IIIA+ IIIB=IIIC Ⅳ 期:侵犯周围肌肉及/远处转移, 穿透Gerota筋膜,侵犯周围肌
肾癌钙化
小肾癌(直径小于3cm)
CT扫描右侧肾体积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上极可见一巨大不规则形占位,边界 欠清,平扫(A)呈略低密度(↑),内有坏死及钙化,正常肾实质受压变薄,增 强后(B、C、D)病灶不规则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C,↑)
3 肾癌的临床表现
★近半数病人在诊断时无肉眼血尿,多为偶然发 现病变。国内文献报告无症状肾癌占33%,国外 约50%
★ 肾脏表现:传统的“肾癌三联征”-血尿,疼 痛,腰肋部肿块,仅占10%左右,且多已属晚期。
★ 副瘤综合症: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 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血症、 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 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影像检查技术
X线检 查
USG检 查
CT检查
肾脏肿瘤
一 恶性肿瘤
1 肾细胞癌
2 肾盂癌
3 肾母细胞瘤
4 其它恶性肿 瘤:淋巴瘤、 转移瘤,各种 肉瘤等。
二 良性肿瘤
1 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
2其它少见良性 肿瘤:腺瘤, 大嗜酸粒细胞 瘤、多房囊性 肾瘤、间质瘤 等
(2)肿瘤信号:T1WI上肿 瘤呈等或偏低信号,皮髓质 分界消失;T2WI上肿瘤呈不
(3).Gd-DTPA增强扫描:动脉期强 化明显,平衡期以及延迟期肿 瘤强化不如正常肾实质,呈相 对低信号
(4).分期: 周围侵犯及转移征象: 肾周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癌栓,肾门腹主动脉及下腔静
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为肾 偶发癌,病理分期分级低,预后与肿瘤大 小无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手 术可采用肾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或 肿瘤摘除术。 Nhomakorabea病因
①肿瘤呈囊性生长:肾细胞癌起源于近曲 小管上皮细胞,其中一些以囊性形式生长, 逐渐形成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多房性肿块, 囊内有含量不等的新鲜血液,肿瘤常有假 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