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的艺术
6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复习思考题
1.五代两宋有哪些知名宫廷画家?各有什么代表作
品?
答案:(1)(西蜀):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黄筌,代表
作品《写生珍禽图》,代表作品黄居寀《山鹧
棘雀图》。
(2)五代(南唐):顾闳中,代表作品《韩熙载
夜宴图》。
(3)(北宋):皇帝画家赵佶,代表作品《芙蓉锦
鸡图》,《瑞鹤图》,《听琴图》。
王希孟,代
表作品《千里江山图》。
人物画家武宗元,
代表作品《元朝仙杖图》。
风俗画家张择端
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
(4)(南宋)马远,代表作品《踏歌图》。
夏珪,
代表作品《溪山清远图》。
(5)(宋代)白描大师李公麟,代表作品《五马
图》。
“减笔”写意画家梁楷,代表作品《泼墨
仙人图》。
2.《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与内容是
什么?
答案:(1)《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五代南唐的顾闳中,其内容是描绘南唐被皇帝猜忌的大臣韩熙
载,在一次夜宴中的活动场面。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
端,其内容是通过对清明节汴河两岸人物情
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
一些侧面。
2.试述宫廷画院的始兴过程和院体画的特点及其对它
应有有的态度?
答案:(1)宫廷画院的始兴过程:
(2)院体画的特点:a.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b.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对后来的传统绘画带来很好的影响;
c.但由于讲求严格的法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
了一些画家的思想。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概述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概述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概述。
一、唐代文学艺术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文学成就辉煌。
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和戏剧。
唐诗是唐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形式,以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为代表的众多诗人成就了千古传世的佳作。
散文方面,韩愈、刘禹锡是著名的散文家,他们的散文作品表达了对时代悲悯、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外,唐代的戏曲艺术也很发达,如《长恨歌》、《王胡马》等都是当时的经典作品。
二、宋代文学艺术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宋代诗坛上,诗人们提倡咏史抒怀,注重结构技巧和审美效果,以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的文人诗派在这一时期形成。
除了诗歌,宋代也产生了大量的散文,如欧阳修、陆游、苏轼等人的散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小说,代表作是《红楼梦》和《水浒传》,这些作品塑造了众多具有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人物形象。
三、元代文学艺术元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转折点,由于蒙元政权的崛起,文学艺术呈现出新的面貌。
元代以沈括、赵长卿等人为代表的文人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风格,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追求艺术上的变革。
元代的戏剧艺术也有重要的发展,其中元杂剧是元代剧种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方式在当时备受欢迎。
四、明代文学艺术明代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一批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明代的诗歌以汤显祖、杨基等人为代表,他们以清新明丽的风格和典雅华美的语言吸引了大量读者。
明代也是散文的繁荣时期,杨慎、冯梦龙等人的散文作品受到了广泛赞誉。
戏剧方面,明代的京剧和昆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形成了优秀的表演传统。
五、清代文学艺术清代文学艺术以古文复兴和戏曲改良为特点。
清代文坛上的代表作有纪昀的《四库全书》和郑燮的《杂剧》,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从“全景”到“边角”——论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特点

从“全景”到“边角”——论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特点
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构图艺术呈现出从“全景”到“边角”的
发展变化。
全景构图是在唐代已有的构图方式基础上扩大了视角,尝试将整个自然景观呈现出来。
而在五代时期,出现了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即“突出边角”,使画面更具深度和立体感。
全景构图追求的是全景和气势,展示自然风光的壮美和壮阔。
五代山水画家如秦观、冯延巳等都善于利用全景构图表现出云岭峰峦的气魄和天地的广袤。
例如秦观的《巨屏山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全景构图作品,画面中数十座峰峦错落有致,极尽天地间的壮阔之美。
在较为复杂的山水画构图中,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更能表现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宋代山水画家如范宽、郭熙等就善于利用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通过布局来达到画面的深远感和空间感。
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寒山拾得图》都是用“突出边角”的构图方式,突出山水画中的某一角落,使整个
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呈现出从“全景”到“边角”的
发展变化。
全景构图追求自然风光的壮美和壮阔,而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则更具深度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雕塑与建筑艺术
雕塑
北宋雕塑以陵墓雕塑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节刻画。同时,佛教雕塑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 山西晋祠的圣母殿彩塑等。
建筑
北宋建筑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营造法式》等建筑著作。北宋建筑注重斗拱的运用 和屋顶曲线的优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园林建筑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苏州的沧浪亭等 。
关注现实生活与人 文关怀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作品多关注 现实生活和人文关怀,对当代 艺术创作启示在于要关注社会 现实和人类命运,创作出具有 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的艺 术作品。
THANK YOU
多元文化的融合
五代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民 族融合的加深,美术也呈现出多元文 化的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美 术风格相互交融。
五代两宋时期概述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但在这个时期里,美术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方和北方的美术风格 开始出现差异,南方以细腻、柔美为主,而北方则以粗犷、豪放为主。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上承唐、五代之余绪,下开元、明、清之先河, 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风格多样,既有继承前代的传统风格,也有创新 发展的独特风格,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推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在技法、题材和审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 新,推动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
新。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 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南唐官员韩 熙载家中的一次夜宴,画面构图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精选可编辑ppt
65
写生蛱蝶图 宋 赵昌
精选可编辑ppt
66
写生蛱蝶图局部
精选可编辑ppt
67
写生蛱蝶赏析
纸本设色,纵27.7厘米 横91厘 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 画,在构图布局上,作者将景物 集中在下半部,上方留下很大的 空白,岸边长有荆棘、野菊、霜 叶和偃伏的芦苇等,错落有致;
精选可编辑ppt
38
宋代定窑孩儿枕
精选可编辑ppt
39
宋定窑黑釉鹧鹄斑纹碗
精选可编辑ppt
40
精选可编辑ppt
宋 定 窑 酱 釉 窑 变 梅 瓶
41
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 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 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
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
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
精选可编辑ppt
14
第一节
瓷器 五大名窑: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概述
精选可编辑ppt
15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 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 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 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 制也少能匹敌。
精选可编辑ppt
16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 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 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 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精选可编辑ppt
61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繁荣时期。作为 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流,是强调写生, 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宋徽宗赵佶控制 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画家研究 孔雀升墩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画不同 时间的月季花要画出花蕊、叶子的不同 变化。现存的崔白的《寒雀图》、李嵩 的《花篮图》、佚名的《出水芙蓉图》 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一)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一)
绘画
一、概述
1,宫廷对于绘画的爱好和重视,促进宫廷画院的开办和兴盛。 2,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鼎足发展。 3,文人士大夫绘画及其理论的兴起,推动了水墨画的发展,
五马图(二) 宋 李公麟
五马图(三) 宋 李公麟
五马图(四) 宋 李公麟
五马图(五) 宋 李公麟
李公麟及其白描绘画
• 李公麟能诗善文,绘画技巧全面扎实,人 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都很精通。 个人创作多以墨笔在纸上作画,这种不着 彩色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 白描。其《五马图》以其遒劲秀雅而富有 表现力的线描,表现五马毛色状貌的各不 相同,或静止,或徐行,骨骼健朗,神完 气足,五个牵马人的民族特色也真实传神, 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
诗、书渗入绘画。 4,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兴盛。 5,对“真”的致力与“形似”能力的提高,宋画成为写实性绘画
成熟代表。
二、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一)人物画 延续唐代的传统,以描绘贵族生活题材多。 主要画家和作品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重 屏 会 棋 图 五 代 周 文 矩
匡 庐 图
关 山 行 旅
五
图
代
五
荆
代
浩
关
仝
潇湘图 (局部) 五代 董源
潇湘图 (局部) 五代 董源
(三)花鸟画
• 出现以黄筌与徐熙为代表的两种不同风格。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徐黄异体
主要画家和作品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徐熙 《雪竹图》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父亲》作者简介:罗中立,1948 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 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 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 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 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 动:在当代美术史上,除了文革时期 有几件表现领袖丰功伟绩的作品外, 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 《父亲》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就 这点而言,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父 亲》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
潇潇暮雨 傅抱石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 之一,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
罗中立《父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 《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 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 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 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 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 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 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 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 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 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 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 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 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 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 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 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八、明清时期美术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中国五朝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时期之一。
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五个阶段,这五个时期各自都拥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风格。
本文将比较这五朝的美术形态差异和变化。
唐朝美术形态唐朝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美术形态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代的画家们在绘画中掌握了充分的造型技巧,呈现了优美和谐的画面。
唐代的绘画风格非常娴熟,强调笔墨的精髓,并且显示了古代绘画审美爱好的特点。
唐造像以石刻和铜雕为主,铜制品造型更加飘逸,线条柔美,流畅自然,更加触人心灵。
宋朝美术形态宋朝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
宋朝美术以细致、富有几何学特点的线条、明亮的色彩结构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为特征。
宋代著名的绘画家、书画家,如张择端、范宽、李唐、司马光、苏轼等人,均有卓越的表现力和内在情感。
宋代的青瓷是世界上最出名的瓷器之一,采用的是薄胎、少釉、淡雅的颜色和深绿色釉料,形成深刻的艺术气质。
元朝美术形态元代的美术形态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更加鲜明,表现力更富于生动性,注重把握题材,强调表现温情、淳朴的生活。
元代的造物和意象是丰富的,其中具有叙事性和感性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
元代书法之精美技法之端,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
元代的青花瓷器采用了大量的蓝色涂料,更加注重画面的装饰性和固定的构图艺术。
明朝美术形态明代艺术风格表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明代绘画宏大、空灵、秀美,以笔墨、构图优美而著称。
它的艺术风格追随了北方实用主义的风潮。
明代民间文化的兴起对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展了不少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
明代瓷器采用了多种釉料,如青花、嘉靖五彩、绿釉等,达到新高度。
清朝美术形态清代艺术形态是继明代之后的一个时期,与宋元明相比,清代的艺术形态更加天然、朴素,表现了一种朴实、恬静、穆然、含蓄的艺术气质。
清代的绘画风格又一次变得宏大、流畅,造型更大胆而具有冲击力。
清代的陶瓷器相对其他时代而言,它的瓷器的形状朴实而不凡,釉色清雅而幽深,也具备高度的装饰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文人画之一
北宋中期,苏轼、文同等人极力提倡抒情写意、 追求神韵的文人画,他们多以枯木、竹石之类 为题材,在作品中注入书法技巧和文学趣味, 其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皆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左图为文同的《墨竹图轴》;右上图为苏轼的 《枯木怪石图卷》。
图片8-2-30
宋代文人画之二
北宋的李公麟是位具有深厚写实功夫的文人画 家,他擅长各科绘画,尤精人物、鞍马,左图 为其名作《五马图卷》。北宋米芾、米友仁父 子创立水墨大写意山水画法,以横点积叠的技 法描写峰峦起伏,云雾出没的江南景色,人称 “米氏云山”,右图上为米友仁的名作《潇湘 奇观图卷》。南宋末年的郑思肖以善画墨兰著 称,其作品也体现了典型的文人画风格,右图 下为其《墨兰图卷》。
五代两宋的瓷器:
五代时期的制瓷工艺继承发扬唐代传统,并为两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宋时期,中国瓷业臻于空前繁荣。制瓷工艺在前代基础上有长足发 展,技术手段更为丰富而精湛。官窑与民窑、南方与北方,皆在互相 影响和促进的基础上,发展至极为成熟的阶段。不同的瓷窑体系,既 各具风格特色,又互相仿效与融合,形成名窑并列,百花争艳的新局 面。 宋代瓷窑最著名的是所谓的“五大名窑”,即宋朝廷在开封和杭州设 立的官窑、相传在浙江龙泉的哥窑、河南汝州境内的汝窑、河北曲阳 的定窑、河南禹县的钧窑。五大名窑虽不能包括宋代瓷业的全部成就, 但确实代表了当时瓷器烧制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宋代除五大名窑之外的著名瓷窑还有河北磁县的磁州窑、陕西铜川的 耀州窑、浙江龙泉的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的景德镇窑、福建建阳的建 窑、江西吉安的吉州窑等,诸窑各有特色,都取得很高成就,其中, 景德镇窑更是后来居上,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全国瓷业中心。
宋代名窑瓷器之四
图片7-1-20
钧窑烧制的宫廷用瓷相当精致,施釉时加入适当铜金属,通过窑变,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 紫红色釉,自然成趣,美若彩霞。龙泉窑以善制青瓷闻名,装饰有刻花、划花等,南宋时还 烧制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器,此类青瓷多无装饰,主要以釉色之美而取胜。左图为钧窑 尊,右图为龙泉窑堆塑蟠龙盖瓶。
五代两宋花鸟画之二
南宋的院体花 鸟画仍以精致 周密,形神皆 备为宗,左图 为南宋画师李 嵩所作的《花 篮图》,很典 型地反映了当 时的花鸟画风 格。
五代两宋的人物画
五代的工笔人物画主要继承唐代后期的画风,最著名的画家有顾闳中、周文矩等。北宋时,李 公麟、武宗元等人继承发展了唐代吴道子创立的白描画法,将人物画人物画,对后世有不小影响。上图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 宴图卷》。
五代、宋初的北方山水画派
五代的荆浩将山 水画艺术提高到 一个新的水平, 右图一的《匡庐 图轴》,传为荆 浩所作。北宋初 年,北方山水画 派中最著名的大 家为范宽,右图 二为其传世代表 作《溪山行旅图 轴》。
五代、宋初的南方山水画派
南唐的董源擅长表现江南平远开阔的水乡景色,上图的 《潇湘图卷》典型地体现了董源的画风,历来被认为是董 源的代表作。宋初的巨然师承董源,以笔墨秀润,善画烟 岚气象著称,右图为其传世名作《秋山问道图轴》。
五代的瓷器
五代十国时期,越窑的青瓷仍极受重视,吴越国钱氏政权在慈溪上林湖等地建立了贡窑,大量生 产宫廷用瓷,并积极鼓励瓷器外销,因此越窑产量大增,质量也不断提高。当时,上林湖贡窑采 用了以瓷质匣钵装烧的新工艺,基本上消除了传统越窑青瓷青中带黄的色调,制成一种造型似金 银器,釉色纯正清亮,釉质滋润的青瓷,即所谓的“秘色瓷”。吴越王向后唐及宋朝廷进献的贡 品中,就有此类瓷器。此外,越窑的民用瓷也有很大发展,并逐渐流行线刻的花卉、鹦鹉、蜂蝶 等花纹装饰。北方白瓷的烧制也不断进步,宋代定窑的白瓷就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上图左为青 瓷海水龙纹莲瓣碗,右为白瓷莲花式盘。
宋代名窑瓷器之一
宋代先后在开封和杭州建立官窑,其釉色多为月白、粉青、灰青等,器表多有大 小开片,器底无釉,露出赭黑色胎,称为“紫口铁足”,器型规范,有洗、盘、 碗、碟等日用瓷及贯耳瓶、海棠瓶、双耳炉等陈设瓷。哥窑窑址尚未确定,目前 仅见传世品,其瓷釉多灰青、米黄等色,釉面光泽柔和,最大特色为釉面开片, 大小纹片结合,匀整清晰。纹片经人工染色,大的呈黑或深褐色,小的呈黄褐色, 世称“金丝铁线”。左上图为官窑花瓣式洗;右上图为哥窑海棠式洗。
第四节 五代两宋的艺术
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
瓷器工艺
五代两宋的书法:
五代、宋初,书法作品的总体风貌沿袭了唐代“尚法”的艺
术特色,运笔、结体都比较规范,但一些书家,如五代的杨 凝式等,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 出潇洒不羁的意趣。 自北宋中期开始,书法风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形成了 “尚意”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特色。当时涌现出许多具有强烈 个性特征的书法大家,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他们不拘 前人成法,强调个人性情的表现和主观意趣的抒发,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严谨的法度,开创了一种具有独特审美趣 味的新书风。在书体上,则倾向于选择比较奔放活泼的行草 书作为其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
南宋院体山水画之二
马远、夏圭是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典范画家,以斧劈皴写边角之景的艺术特色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 尤为充分的体现。左图为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右图为夏圭的《雪堂客话图》。
五代两宋花鸟画之一
由后蜀入宋的黄筌及其儿子居寀、居宝,画风以华 丽富贵著称,左图的《写生珍禽图卷》传为黄筌所 画,此图虽为稿本,但也可见黄家花鸟画精细逼真 而神韵不足的特点。北宋中期以后,画院画师注重 写生,追求形神皆备,花鸟画遂有进一步的发展。 右图为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名作《芙蓉锦鸡图轴》, 此图虽有宋徽宗的题诗和押书,但实际上为画院高 手所画。
宋代书法名作之六
南宋的书法名家有 吴琚、张即之等。 右图右为吴琚的 《杂诗帖》;右图 左为张即之的《李 衎墓志铭》。
五代两宋的绘画:
五代两宋的绘画是中国画史上的又一高峰。当时,皇家画院兴旺发达,众多画师 成为画坛中坚,其严谨周密的绘画风格不仅是院体画的标志,也构成显著的时代 特色。北宋中期,文人画家异军突起,强调绘画作品应表现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性 灵情感,既为画坛增添了异彩,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山水画至五代已完全成熟。五代画家荆浩、关仝进一步发展了水墨山水,确立了 勾勒皴染等完备的典范画法,并开创了气势雄伟,构图峭拔的北方山水画派,继 承发展此派画法的有宋代的李成、范宽等名家。与此同时,董源、巨然又创立了 淡墨轻岚,烟雨朦胧的南方山水画派,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北宋中后期的郭熙 和米芾、米友仁父子,以及南宋画院画师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都从不 同的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山水画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花鸟画在五代、宋初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并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黄 筌父子所代表的一派,工笔重彩,富贵典丽;徐熙所代表的一派,水墨写意,疏 放野逸。在其后的演变中,院体花鸟总体上仍沿着精细艳丽,严谨准确的方向发 展,而院外的文人花鸟则多取材枯木、竹石、梅兰之类,注重水墨技巧和情感神 韵。 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变化,生活气息日益浓郁,北宋中期以后,以现 实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非常流行。
宋代名窑瓷器之二
汝窑于北宋晚期被 指定烧制宫廷用瓷, 因而所制青瓷极讲 究,胎质细腻,呈 香灰色,釉色有天 青、粉青等,光泽 较含蓄,表面多有 本色开片,器型除 少数陈设瓷外,多 为各类日用瓷。右 图为汝窑青釉盘。
宋代名窑瓷器之三
定窑以烧制白瓷 闻名,胎色洁白, 薄而轻,细而坚, 釉略带乳黄色, 器型以盘、碗、 瓶、枕等为多, 装饰有刻花、划 花和印花。左上 图为定窑白瓷孩 儿枕。
宋代书法名作之五
宋徽宗虽在政治 上非常昏庸,但 在书画艺术上却 有很高造诣,他 的书法自创一种 瘦劲挺拔的体势, 人称“瘦金体”, 左图一《闰中秋 月诗帖》即反映 了宋徽宗书法的 典型风貌。蔡京 因人品卑劣而遭 人鄙视,但他的 书法欹侧姿媚, 沉着豪健,在当 时极负盛名,曾 有人认为“苏、 黄、米、蔡”之 “蔡”本指蔡京。 左图二《题听琴 图》是蔡京传世 真迹之一。
“苏、黄、米、蔡”中的“黄”、“米”是指 黄庭坚和米芾,黄的奇崛挺健、潇洒纵横,米 的雄强骏疾、变化莫测,皆自成一格,极富个 性特色,而且都典型地体现了宋人“尚意”的 艺术追求。左图为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帖》 (局部);上图为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传》 (局部)。
宋代书法名作之四
上图为米芾的《虹县诗帖》;右图为米 芾《蜀素帖》(皆为局部)。
宋代名窑瓷器之五
磁州窑所制以白瓷、黑瓷为主,装饰富于 变化,有白地划花、白地黑彩等。耀州窑 产品以青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 印花等,尤以青瓷刻花成就最高。上图为 磁州窑白釉黑花瓷镜盒,左图为耀州窑刻 花牡丹纹青瓷瓶,
宋代名窑瓷器之六
景德镇窑在宋代以烧制独具风格的青白瓷而 闻名,其釉色青中有白,白中显青,介于青 白二色间,故称青白瓷,也称影青。宋代以 善烧黑釉茶盏著称的有建窑和吉州窑,吉州 窑的木叶贴花将处理后留下筋脉的树叶蘸上 黄褐色釉料后贴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烧制 后,树叶纹理清晰地印在黑釉上,自然成趣, 别具一格。下图为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左 图为景德镇青白瓷双人牵马俑
五代、宋初的书法名作
杨凝式是五代最著名的书家,学二王、颜真卿 而自成一格,颇受后人推崇,左图的《神仙起 居法》(纸本)是其传世名迹之一,写得遒劲 酣畅,极富个性。李建中为宋初著名书家,其 书法风格体现了唐代书风向宋代书风的过渡。 上图为李建中的代表作《同年帖》。
宋代书法名作之一
蔡襄是北宋前期的书法大家,后人论宋代书法向有“苏、黄、米、蔡”四家之说,多数学者 认为,“蔡”就是指蔡襄。不过,蔡襄的书法以温淳婉丽著称,尚保留较多传统风格,未能 充分体现宋人“尚意”的特色。左图为蔡襄的《脚气帖》;右图为蔡襄的《扈从帖》。
宋代书法名作之二
苏轼为宋四家之一,也 是开创宋代新书风的主 要倡导者。他自称: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 画信手烦推求”,强调 突破前人成法,以书法 来表现个人的情感、意 趣,因此他的作品极富 天真烂漫之趣,尤能体 现宋人“尚意”的艺术 特色。左图为苏轼传世 名迹之一《黄州寒食诗 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