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四(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教案1语海畅游1 词语真有趣。
目的: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学习步骤: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的丰富性。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
如: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现不同。
(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2 读一读,想一想。
目的: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加点标点。
学习步骤: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小结: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没有提示语。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律。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当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积少成多读读背背——《爱的奉献》目的: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行必要的积累。
学习步骤:①诵读本单元学过的或课外收集到的诗歌,简单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②自由练读《爱的奉献》,班内展示。
③听歌曲《爱的奉献》,进一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班内交流学习感受,试背诵《爱的奉献》。
阅读平台——《尝试》目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学习步骤: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②结合课后思考题,自由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百花园四》教学语文S版优选教学课件

能说会道 看图说话写话我最棒!
兔兄弟搬南瓜
能说会道
看图说话写话我最棒!
仔细看图,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们看 见什么?想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再将三幅图联系起 来想象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兔兄弟搬南瓜
春天,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地里种了许多 南瓜籽。秋天,南瓜丰收了。
小白兔和小灰兔要把南瓜一个一个搬回 家去。他们各自抱起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 南瓜太重了,他们没走 几步,就累得直喘气, 只好放下南瓜,站在路 边休息。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袁枚在旅途中看见一个放牛的孩子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 林中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诗歌前两句写了小 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的心情。第三句作为过渡,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 了他“闭口立”的原因,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戛然而止“突然”一词把牧童发现鸣蝉 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闭”和“立”两个动词八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 的机智刻画得淋漓尽致。
宁亚喊她,蕊敏,你去哪?她头也不抬地回,去死。 因为心里憋闷,杨蕊敏决定去护城河边溜达。她总觉得数学成绩不好跟她小时候摔破过脑袋有关,要不就是自己资质太差。转来转去,才发现后面有个人跟着。杨蕊敏心下一惊,想八成是遇上劫匪了吧?怎么办,这僻静的地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知识解析

(语文百花园一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宿xiǔ:夜晚柳绿更带朝烟。
朝zhāo:早晨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带着昨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在淡淡的轻烟中若隐若现。
(怕惊扰了客人的好梦)家里的小童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莺鸟啼叫,隐居山中的客人还在酣眠。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著称。
这首《田园乐》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山晨景:桃花带春雨,绿柳笼轻烟,地上落红点缀,空中黄莺啼鸣,一派清新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
全诗以动显静、动静结合,从人物酣眠的表现我们不难体味到山中生活的无限情趣!语文百花园二浪淘沙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触(chù):碰着;遇到。
须臾却入海门去,须臾(xū yú):极短的时间;片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却:后退。
译文:八月时节,钱塘江的涛声震天动地,潮水汹涌着奔腾而来。
数丈高的潮头冲向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顷刻之间,潮水又退向“海门”,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上。
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浙江海宁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
四句诗,分别写涨潮和退潮: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以“须臾”一词,显出潮水退去的迅疾。
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日晕yùn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东虹jiàng日出西虹雨。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蚂蚁搬家,天将雨。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语文百花园三鼓励勤奋学习的格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这句话出自《汉书·枚乘shèng传》,意思是:)汲水的井绳能将井架磨断,泰山的泉水能把石头滴穿。
水并不是给石头打眼的钻子,井绳也不是用来拉开木料的锯子,是天长日久不停地摩擦,才使它们这样的。
最新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S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梦
最新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S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 芦叶船
最新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S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3 一只贝
最新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S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S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9页 0053页 0140页 0175页 0205页 0248页 0270页 0335页 0353页 0423页 0503页 0533页 0564页 0576页 0630页 0668页
1 绿叶的梦 3 一只贝 语文百花园一 6 观潮 8 * 四季童话 9 满山的灯笼火把 11 成长 语文百花园三 14 让它们自由生息 16 * 台湾蝴蝶甲天下 17 小草之歌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语文百花园五 22 地图上的发现 24 * 人类的“老师” 25 倔强的小红军 27 虎门销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四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四语文S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艺〔1〕巧记成语、描画词。
〔2〕读读背背«乐游原»、采集本中关于台湾的简介。
〔3〕大理的〝风、花、雪、月〞。
〔4〕小小争辩会。
〔5〕环境的变化。
2、进程与方法〔1〕经过多音字、反义词的学习与积聚,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经过读读背背«乐游原»、采集本中关于台湾的简介,养成积聚好词好句的习气。
〔3〕经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先生了解云南的著名景观。
〔4〕经过〝小小争辩会〞口语训练,培育先生行动言语表达才干以及想象、创新的才干。
〔5〕经过本次的习作,培育先生的调查才干和写作才干。
教学重难点: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学习〝语海畅游〞。
1、小黑板出示课本中的成语。
2、仔细读成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组内讨论、交流。
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4、反应先生学习状况。
5、齐读泡泡里的话。
6、出示第二题,先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二、学习〝集腋成裘〞。
1、全班齐读«乐游原»。
同桌相互抽查,熟读成诵。
2、展现〝我的采集本〞中关于祖国宝岛台湾的知识。
3、先生展现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
4、全班相互评价,看谁搜集的资料最好。
三、阅读平台。
1、指名分段朗诵短文,要求读得迟滞、连接。
2、你读懂了什么?3、作者在这篇短文里通知我们什么?4、自读短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5、短文引见了大理哪几个中央的风景?它们各具什么特征?你喜欢哪个景观?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第二课时一、温习,导入新课。
1、背诵«乐游原»。
2、说说大理的四大景观。
二、能说会道——小小争辩会。
1、教员读标题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展现先生自己搜集的有关环境维护的资料、图片,并先在小组内停止归类,分组,推选动身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停止发言,各个小组停止评价。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四”安排了四个学习栏目。
一是“温故知新”:学习运用关联词语,交流本单元课文阅读体会;二是“积少成多”:编排名人关于诚信的名言;三是“口语交际”:以“诚信”为话题,讲述故事,展开辩论;四是“习作”: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
这样编排,整合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深化了学习专题,加强了读写结合。
本着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本次语文百花园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诚信”的人和事,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进一步感受“诚信”的可贵。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明白事理,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语,体会其用法,练习运用。
2.评价本单元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加深对本单元学习专题和训练要点的理解。
3.积累名言警句,丰富语言,受到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通过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正确运用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语。
2.通过评价本单元印象深刻的人物,并围绕“诚信”说心里话,加深对本单元学习专题和训练要点的理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习作,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六)集体反馈。
三、拓展与交流(一)启发谈话。
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好几位可亲可敬的人物,如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的刘东东;坦诚地正视错误,接受意见的语文老师;信守诺言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勤劳、诚实、纯朴的小女孩;用特别的方式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库伯;诚实守信的林海燕等,这些人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里。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作文教学设计习作4教案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作文教学设计习作4教案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作文教学设计习作4教案【内容简析】语文百花园四共安排了五项语文活动,有“语海畅游”(巧记成语、读句子想象画面),“积少成多”(读读背背古诗、采集小知识),“阅读平台”(阅读短文《大理的“风、花、雪、月”》),“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通过这些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巩固单元训练专题,提高说写能力。
【设计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巧记成语训练,了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掌握一些记忆成语的方法,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
2.通过词句训练,体会如何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形象、准确。
3.读背古诗,体会诗意,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4.阅读短文,感受大理独特的自然风光,巩固单元训练专题。
5.通过辩论会和习作训练,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快速反馈信息的能力,提高说话和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调查了解,搜集信息资料,打好说写训练的基础。
难点: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辩论会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1.有关大理风光的课件或图片。
2.准备“正方”“反方”的标志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又到了游玩“语文百花园”的时间。
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语文百花园”,去畅游知识的海洋,游览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大理,还要通过小小辩论会和笔下生辉活动,增长自己的才干。
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四”。
二、学习“语海畅游”1.巧记成语。
①自由读题中八个成语,你发现了什么?②再读这些成语,想想每个成语的意思,不懂的可借助成语词典或请教同学。
③你是怎样记住这些“风”字打头的成语的?想好了,和同学们交流,比比谁的办法巧。
④采用你认为最巧妙的方法记住这些成语,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好。
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想象句子描绘的画面。
四年级上册s版园地四作文范文

四年级上册s版园地四作文范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作文我家养了一只小乌龟,小龟整天在缸里睡大觉,天天背着个重重的壳。
他的壳可美丽,一块一块的方格,每块都有不同的绿色,浅的、深的……。
小乌龟的头更可爱了,绿绿的,像米粒似的小脑袋;一点的眼睛,黑黑的,像用墨点了一下似的;细小的小腿,爬起来,尾巴和壳颤动起来,可好玩了。
每次,我把猪肉放在它头前,它先以为是什么危险的东西,把头缩进壳里。
过了一会,发现没有动静,它才慢慢地把头伸出来,用手碰碰肉块。
观察一会,见没事后,才把嘴伸过去吃。
它先咬一口,慢慢地才整块肉放进嘴里咬。
有时,它大概很闷吧,就在水缸里打翻头。
一打,四脚朝天。
哈哈,小乌龟用尽全力才能把身体翻过来的呀!有一次,我把一根树枝放在它的头上,小乌龟马上把头和手脚缩进壳里,变成一块石头似的。
我用树枝敲他的壳,小乌龟马上伸出脚逃跑,爬进一个房子里,好像不准别的东西动它美丽的壳子一样。
这只小乌龟是我最喜欢的宝贝。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怎么写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正走在林间小路上,突然,一个白绒绒的小东西从树丛中跑出来,我一看,是只小白狗,它东张西望,好像迷失了方向。
我喊了一声:“halo!”也不知它懂英语还是它的名字,他就乖乖的向我跑来,跟着我回家。
到了家里,我拿出一块蛋糕,正准备扔给它,突然,它两前爪一拄地,站了起来,向我连连作揖,我大吃一惊,啊!多神奇多精明的小精灵啊!我连忙把扔改为送到它嘴里。
我好奇地把蛋糕抛出,它都能一跃,准确的接住。
我太爱这只聪明的小狗了!可妈妈非要我送回原处,我怎莫舍得呢!事隔几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我忽然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还传来小狗的声音。
我一轱碌爬起来,打开灯一看,小狗在地上疼的翻滚,口吐白沫,身体抽搐成一团,嘴里呻吟着……。
我急忙抱起来,给它推拉,给它拍打,又给它按摩,忙活了好一阵,它才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看到它痛苦的样子,我比它还难受。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主人要遗弃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巧记成语。
记忆成语也是有窍门儿的,读一读练习中的成语,你会发现它们都是“风”打头的成语。
让我们来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比喻平静无事。
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
比喻微小的变动。
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
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卷残云:大风把残云卷走。
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风吹雨打: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
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风雨交加:大风暴雨一起袭来。
你还知道哪些“风”打头的成语?
1.读读背背。
我们要欣赏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
词语解释。
(1)向晚:傍晚。
(2)不适:不悦;不快。
(3)古原:指乐游原,又名乐游苑。
是汉宣帝修建的游览胜地,在陕西长安(今西安)城南,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诗文解释。
傍晚时分,“我”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
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
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郁闷,驾着车登上乐游原。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他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出感慨。
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著人间而心光不灭的流露,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千百年来,这两种观念争论不休。
2.我的采集本。
了解祖国宝岛台湾的有关知识。
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一些资料,课上交流。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一万官兵到达“夷洲”(今台湾),《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短文向我们介绍了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
动人的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理的神秘。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大理的美丽。
内容:小小辩论会。
话题围绕“环境”展开,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发表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说话。
辩论前,要分好组,实地调查了解,做好记录。
根据观点的不同分组。
辩论中要讲清自己了解了什么地方,那里环境如何,谈谈自己的感受。
辩论中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习作内容:以“……变……了”为话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
习作要求:1.把事情写清楚,语句要通顺、有条理。
2.内容要突出“变”,写出自己的感受。
习作指导:
想想这个地方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
习作完成之后,要注意和同学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例文:
污水河,你何时能变清
每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家乡是个偏僻的小山村。
走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美丽的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沙石还有着不同的形状呢!放学后我和小伙伴经常到那里追逐、嬉戏,但是,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那一年我到城里去上学,暑假回到了家乡。
当我满怀欣喜来到河边漫步时,不禁呆住了:河面上漂浮着一包包垃圾,河岸上垃圾成堆。
我那美丽清澈的小河呢?“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隐隐作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忽然,我的额头不知被什么蜇了一下,猛然回过神来,定眼一看,原来河岸上的垃圾已经发臭了,一群臭蚊子正在美美地“享受”呢。
在我准备四下查看之际,“灾难”又降临到我的头上了。
我往前走着,脚底一滑,重重地摔倒在地,低头一看原来是香蕉皮。
不用查看了,我全明白了!
现在,每当大地回春的时候,污水河两岸的小树又长出了嫩叶,低矮茂密的灌木又直起了腰板儿,但这一切却难以遮挡它们背后浑浊的河水。
在炎热的夏季,那里成了蚊子的孳生地,常常会有令人作呕的异味随风飘来。
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这条污水河也从不结冰,在白雪的映衬下,像一条乌龙裹着满身的污垢蜿蜒无声地流向远方。
我要告诉大家,请自觉爱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要只图眼前的方便。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现在,每当我走过家乡的污水河时,有一句话便从心底呼出:“家乡的污水河,你何时能变清啊?”
点评:
小作者是个热爱家乡的孩子,家乡那条美丽的小河变成了污水河,他深感痛心,向大家发出倡议。
文章通过对小河前后的对比描写,引发我们的思考。
作文结尾所发出的呼唤,更是透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小河的爱,也正是这份浓浓的情感染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