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简介(一)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简介(一)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简介(一)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简介(一)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展现出万马奔腾,百花齐放的格局,谁都想在这么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上分一杯羹.至此电影界进入一个混战的时代,谁最先倒下,谁又能笑到最后呢,时间给了他们证明,变与否决定成败. 七十年代末电影尽管在不断的进步,但仍以武侠为主.张彻,胡金铨,楚原为主,虽然有减弱之势,但仍然大导演名声在外,在香港仍有很高的知名度,仍然是票房的代言.在此阶段尽管尝试过现代类型片如黑帮,警匪片.但都不是很成功,处于摸索阶段,因为仍然用武侠的思路去拍,画面较为沉重,结构简单,剧情无新意.邵氏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其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注定失败.也许此时邵氏也感觉电影处于强竞争下,不如电视那样独立风行,来钱来得快. 邵氏综艺体弧形阔银幕造成外景的不够真实,也不够大气,其弧形银幕用了二十年也未改变,是有意还是无意之举,不加评论.倒是我更欣赏同时代的新颖武侠,比起稍有机械式的邵氏武侠,而新颖武侠明快的节奏,连贯的动作,加上大气的外景,给人以自然和真实感倍增.

吴思远的电影便有这类感觉,在《南拳北腿》中,“拳脚就颇有技击成分,全无凶神恶煞、乱打一通之弊,加上全片主要在韩国清丽的雪景和古香古色的建筑中拍摄,简直一尘不染,使到武打也格外干净利落起来”。这样就使其动作片尽量排除暴戾的杀气和血肉横飞的场面,获得一种清新之

感,并在武侠中融入爱情,而以完美收官,当属很大的进步,随后拍了他名义上的续集《南拳北腿斗金狐》男一号换人了,但不如前作.;《鹰爪铁布衫》大家都应该看过,现在看来也不失佳作,虽然说是老瓶装新醋,但是醋中放了点酱油,味道变了不少,也一反当时某些武侠/功夫类型片内容空洞无物、人物性格苍白、故事性差的缺陷,设计了多条线索,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和气氛的渲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罗维也在当时拍了很多新颖的武侠,最成功便是发现了成龙,成龙开创了新颖的喜剧武侠,而且在当时武术指导行业多了很多新人,他们敢想敢设计,动作惊险而又符合常理.给此类电影更多的发挥余地,罗维影业公司”当然主打功夫片,罗维自负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别人,成龙首部戏《新精武门》,重亮当年招牌,失败!再拍《少林木人巷》,玩最流行的少林功夫题材,又失败!三拍《剑花烟雨江南》,搞最热门的古龙武侠,还是失败!我个人也对这部电影感觉一般,一般的古龙电影而以,剧本是比较粗糙的.罗维识人有眼光,拍戏就没眼光,他这一辈子,除了与李小龙合作,参与开创“小龙精武潮”之外,一直都在跟风,若说票房大多不错,也不过是他够通俗而已。罗维创作后期更是趋于保守,1978年外借成龙拍《蛇形刁手》、《醉拳》明明大获成功,但他对功夫喜剧这个新风向还是判断不准——当成龙拿着公司的钱拍《一招半式闯江湖》大玩无厘头,这部电影看后觉得有

点假,但幽默感十足,但罗维就大为恼火,居然将影片雪藏。直到1980年左右,罗维启用新手曾志伟做导演,拍出《踢馆》和《贼赃》两部无厘头功夫喜剧票房丰收后,才敢把《一招半式闯江湖》拿出来跟风,而此时成龙早已投奔嘉禾去也。拍了《师弟出马》更是奠定了其武侠片的地位,在八三年自导自演了《龙少爷》在当年的票房达到了两千万港币,大获成功,我也看了不下五遍,就是对最后的爱情戏处理的糙了一点,但也只能如此,留一个美好的景象让观众联想吧,并且结完婚就没戏了吗.

何冠昌和邹文怀成立的嘉禾电影公司也许是大家印象最深,最为怀旧的,经典影片多的让人惊叹, 嘉禾至今制作了600多部电影,缔造出李小龙和成龙这两位享誉世界的超级巨星和无数演艺明星。嘉禾不但使华语功夫电影扬名世界,还创造出香港搞笑片和动作喜剧电影。嘉禾电影屡破票房纪录,如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精武门》,他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但我个人对《猛龙过江》的评价更高,其中餐馆后面和罗马斗兽场的两场打戏更是动作戏里的经典画面,更获得当年票房冠军,高达五百万港币.还包括成龙的《警察故事》、《红番区》和《特务迷城》等。嘉禾亦是最早打入荷里活(好莱坞)的亚洲制片公司,80年代前期嘉禾便筹划安排他到美国成龙与荷里活明星合作的《杀手壕》,《炮弹飞车1,2》《威龙猛探》

都不是很成功.倒是90年代出品的《忍者龟》创下了美国当年独立影片票房的最高纪录。还有脍炙人口的《僵尸叔叔》系列和《表姐,你好嘢》。

袁和平,说起袁和平早期那便是其执导成龙的两部电影《蛇形刁手》和《醉拳》,前面说过了,电影里成龙的师傅是袁小田演的,那是袁和平的父亲.其红鼻子特别显眼,特别有意思, 他在这两部电影中将功夫与杂耍逗趣糅在一起,大受欢迎,并且醉拳中成龙自创的何仙姑更是想象力无穷.随后拍了《南北醉拳》南醉拳仍是他父亲演得,这部电影还行,但无法超过醉拳,只能算是跟风的优良之作.还和洪金宝拍了《林世荣》.洪金宝武侠片的风格之作,洪金宝在同时期拍了好几部.到了八十年代他的风格突变,拍起另类武侠, 《奇门遁甲》电影里出现了神奇埕人、移形换影、隔空点穴、钉影定形、飞陀放剑、甚至活人般的“七星木头人”等,更有潜入阴间抢令牌,搞出油锅和纸桥等,大玩茅山法术。主演袁信义也拍了同类电影《鬼马天师》,里面那辆鞋子车太有创意了,反一号的武器铁球也太有个性了,里面那经典台词酒也空空空,钱也空空空,品酒更是有意思,最后的那瓶酒里装的是尿,哈哈. 还有《六合八法》《天师撞邪》也是不错的电影,毕竟可以给观众另类的武侠片吗,《笑太极》中引入了甄子丹,展现出其武侠的天分,胖妞沈殿霞加入了更多的喜剧成分,虽然沈殿霞以去世,但是其形象永远印在我的心中.《皇家师姐IV直击证人》

是杨丽菁系列,感觉这部还凑合,毕竟加入了甄子丹,其动作场面不错,袁和平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作品很少,更加没有什么出彩之作毕竟那时也没有太多机会展现其武术指导的天分,.

许冠文,许冠文是香港演艺圈著名的许氏四兄弟(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杰)中的老大。自幼随父母移居香港。1972年,李翰祥邀他主演《大军阀》,1974年离开邵氏,创立许氏兄弟公司,与嘉禾公司合作拍摄电影,全部自编自导自演。开山作为讽刺喜剧片《鬼马双星》,上映后打破香港卖座纪录,其后《半斤八两》(1976)、《摩登保镖》(1981)都创下当年香港的最高票房纪录,掀起喜剧片热潮。许冠文是《荣获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最多的六位演员》中的第四名。其他作品如《天才与白痴》(1975)、《卖身契》(1978)、《铁板烧》(1984)等,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许冠文的喜剧片立足于刻画小人物,富有市井气和人情味,对社会问题有一定讽刺披露,亦敢于反讽人性弱点,被称为“冷面笑匠”,是香港最重要的喜剧片作者之一,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时间里,许氏喜剧是当时惟一能与功夫片相抗衡的片种,许冠文的影片屡创票房奇迹,这与70年代香港经济的起飞和香港市民的认同感息息相关,充满了时代气息和质感。他的电影不是刻意的做作似的搞笑,而是融入了小市民的血与泪,他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渐渐走向成熟的喜剧制作,提供了人们在辛苦奋斗的年代以

释放心中压力的一种方式.也能够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好电影在于将一个好故事,一个好的寓意,要么让人笑过有想哭的感觉,要么哭过又有笑的感觉,而许氏喜剧有前面说的这种感觉.

而其弟许冠英是苦瓜脸喜剧天王,虽不幸于前年去世,但是他的作品仍然是非常不错的.除了跟他哥一起拍得以外还有很多,如《发钱寒》关于巨型钻石展开一场激烈之争除了许冠英,里面的吴耀汉也是一位表情动作笑星,所以使得这部电影异常有趣, 《钱作怪》是由吴宇森导演的,加入了林正英,故事很简单,但意味深长,为了钱你可以不要命,但如果知道自己生命将到了尽头,你将决的钱不是很重要,即矛盾却又是合理的.《摩登天师》用梦来体验不同的人生,到头来会发现活在当下最幸福.《猛鬼差馆》《猛鬼学堂》是许冠英和张学友一起主演的,两位衰人警察的捉鬼故事,前者捉的是日本的一位将军,其艺术成就要比后者好很多,后者只是续集,但不是很好,但也可以看看.《新半斤八两》是一部续集,但是还是不错的.还有《神探朱古力》《僵尸先生》.这其中又以《僵尸先生》里的徒弟“文才”最让人印象深刻,中了尸毒必须要在糯米上跳动以免变僵尸的桥段堪称经典,此后“文才”这个角色也成了香港电影中倒霉鬼的代表性人物,《僵尸先生》也在当年掀起一阵僵尸片热潮。拒绝金像奖“第一人”.

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

世界影史票房排行榜 截至2012年8月26日的世界影史票房排行榜(百万美元) 排名电影全球票房北美票房海外票房发行年份1阿凡达$2,782.30$760.50$2,021.802009 2泰坦尼克号$2,185.40$658.70$1,526.701997、2012 3复仇者联盟$1,491.80$617.80$874.002012上映中4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1,328.10$380.00$947.102011 5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1,123.70$352.40$771.402011 6指环王3:王者归来$1,119.90$377.80$742.102003 7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1,066.20$423.30$642.902006 8玩具总动员3$1,063.20$415.00$648.202010 9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1,043.90$241.10$802.802011 10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1,027.00$474.50$552.501999、2012 11爱丽丝梦游仙境$1,024.40$334.20$690.202010 12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1,001.90$533.30$468.602008 1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974.70$317.60$657.202001 14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961.00$309.40$651.602007 15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954.50$295.00$659.502010 16狮子王$951.60$422.80$528.801994 17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941.20$422.20$519.002012上映中18哈利波特与凤凰社$938.20$292.00$646.202007 19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934.00$302.00$632.002009 20指环王2:双塔奇兵$925.30$341.80$583.502002 21怪物史瑞克2$919.80$441.20$478.602004 22侏罗纪公园$914.70$357.10$557.601993 23哈利波特与火焰杯$895.90$290.00$605.902005 24蜘蛛侠3$890.90$336.50$554.302007 25冰河世纪3$887.00$196.60$690.402009 26哈利波特与密室$878.60$262.00$616.702002 27指环王:护戒使者$870.80$314.80$556.002001 28海底总动员$867.90$339.70$528.202003 29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848.80$380.30$468.502005 30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836.30$402.10$434.202009 31盗梦空间$825.60$292.60$533.002010 32蜘蛛侠$821.70$403.70$418.002002 33冰河世纪4:大陆漂移$818.40$153.40$665.002012上映中34独立日$817.40$306.20$511.201996 35怪物史瑞克3$799.00$322.70$476.202007 36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795.60$249.50$546.102004 37E T外星人$792.90$435.10$357.801982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与文化

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节目「时与潮──七十年代电影的变异」剖析七十年代电影类型及潮流的变化,为了深入探讨七十年代的电影工业,以及电视文化如何建立香港本位的意识,本馆协助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5日由浸大文学院院长锺玲在开幕礼致辞后,主持卢伟力博士逐一介绍莅临的嘉宾,包括本馆节目策划罗卡、刘天赐、张同祖、蔡继光及唐基明,而锺玲亦分享与胡金铨导演往韩国拍片的始末。 罗卡首先分析七十年代电影与电视的互动情况。在七十年代,无论就创作方法、题材及人才方面,电影与电视均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在1975及76年,无线电视拍摄的长剧,往往沿用家庭伦理、爱情等题材,其实与粤语长片并无二致。而无线电视在成立之初,大部份的电视艺员均是粤语片演员,主要因为在七十年代初期,粤语片被国语片打垮,一批批电影人才如萧笙、梁醒波、沈殿霞、杜平、张瑛及黄曼梨等转往电视发展。反之,许冠文在电视台策划《双星报喜》,大受欢迎,然后才加入电影界,参与《大军阀》(1972)及《鬼马双星》(1974)的制作。 1976年之后,电视台招揽外国学成回港的年青人,他们往往贴近生活,擅于刻划城市人的感觉及节奏。这批年青人如许鞍华、蔡继光、严浩、陈韵文及岸西等,其后均往电影界发展,将电视刻划生活的细致感觉拍成电影,摆脱了武侠片及功夫喜剧的类型,逐渐发展成香港新浪潮电影。凡此种种,缔造了电影与电视在人才与创作方式的交流。在六十年代,电影虽然是一枝独秀,但改变亦比较缓慢。直到电视台出现,培养了不少人才;电视剧亦能带动潮流,取代了以前粤语片的观众,题材亦贴近生活;电视与电影作良性竞争,但电视亦为电影界注入人才,改进电影的创作方法。 刘天赐是七十年代在电视与电影左右逢源的创作人。他认为七十年代充满矛盾,是个媚俗与脱俗的年代;既具颠覆性,亦顺从社会的规条;创作人有突破,却同时有继承的表现。刘天赐在1969年加入电视台,是时梁淑怡与许冠文正在「抄袭」一个美国电视台的Gag Show节目Laugh-in,移花接木在无线电视播放,就是《双星报喜》。这个电视节目无疑是即食文化,要节奏快,又逗人笑,每集大概有20分钟的笑料,需要42个Gags,许冠文便找他及邓伟雄一起创作。最初是全部抄袭《一千个笑话》这些书籍,又不可涉及性、宗教及政治,惟有在社会生活上寻找题材。另一部电视剧集《73》则是「抄袭」All in the Family,形式仍是美国式的Sitcom,但却取材自香港事。而电影《半斤八?O》(1976)亦沿用同一公式,没有故事,没有戏剧结构,即是「炒杂碎」。这就是七十年代Gag Show和喜剧的创作方式。 回顾六、七十年代,张同祖亦有感怀。他在少年时代曾在邵氏公司担任场务,辗转再加入剧务部,拍摄古装武侠片。他曾参与胡金铨执导的《大醉侠》(1966),对胡金铨大为赞赏,认为胡导演的《大醉侠》一新耳目,开创武侠电影的新格局。 他忆记在年少的时候热爱电影,一部影片往往看上两、三回,例如《春光乍泄》(Blow-up, 1966)及《魔鬼怪婴》(Rosemary's Baby, 1968)。另一方面,张同祖不相信国内导演拍摄

1985香港电影票房榜

片名上映时期日数票房数入 (港元) 1 福星高照 10/02/85- 08/03/85 27 $30,748,643.00 2 夏日福星 15/08/85- 10/09/85 27 $28,911,851.00 3 警察故事 14/12/85- 10/01/86 28 $26,626,760.00 4 龙的心 16/10/85- 06/11/8 5 22 $20,335,429.00 5 僵尸先生 07/11/85- 04/12/85 28 $20,092,129.00 6 恭喜发财 15/02/85- 05/03/85 19 $18,418,994.00 7 智勇三宝 09/03/85- 27/03/85 19 $17,089,402.00 8 打工皇帝 10/08/85- 25/08/85 16 $16,931,337.00 9 开心鬼放暑假 18/07/85- 07/08/85 21 $16,602,480.00 10 木棉袈裟 15/02/85- 13/03/85 27 $15,161,458.00 11 威龙猛探 11/07/85- 07/08/85 28 $13,917,612.00 12 法外情 26/09/85- 16/10/85 21 $11,618,066.00 13 四眼仔 04/07/85- 17/07/85 14 $10,740,607.00 14 鬼马飞人 28/03/85- 11/04/85 15 $10,405,978.00 15 皇家师姐 30/11/85- 18/12/85 19 $10,019,862.00 16 圣诞奇遇结良缘 19/12/85- 05/01/86 18 $10,000,378.00 17 花仔多情 10/04/85- 24/04/85 15 $9,892,821.00 18 女人心 12/06/85- 03/07/85 22 $9,487,785.00 19 开心乐园 21/12/85- 03/01/86 14 $8,583,380.00 20 时来运转 30/05/85- 13/06/85 15 $8,066,272.00 21 开心三响炮 04/01/85- 17/01/85 14 $8,030,681.00 22 为你钟情 07/09/85- 19/09/85 13 $7,880,942.00 23 神秘的西藏 19/07/85- 07/08/85 20 $7,791,796.00 24 花心红杏 22/06/85- 04/07/85 13 $7,632,925.00 25 飞虎奇兵 19/10/85- 30/10/85 12 $7,375,915.00 26 八百罗汉 13/06/85- 03/07/85 21 $7,070,207.00 27 何必有我? 29/10/85- 13/11/85 16 $7,060,507.00 28 龙凤智多星 06/06/85- 19/06/85 14 $6,847,342.00 29 小狐仙 26/08/85- 06/09/85 12 $6,710,638.00 30 再见七日情 19/02/85- 08/03/85 18 $6,663,997.00 31 情逢敌手 03/04/85- 16/04/85 14 $6,617,877.00 32 歌舞升平 04/05/85- 16/05/85 13 $6,589,791.00 33 青春差 08/08/85- 14/08/85 7 $6,581,002.00 34 摩登仙履奇缘 25/07/85- 07/08/85 14 $6,525,873.00 35 爱神一号 17/05/85- 30/05/85 14 $6,382,935.00 36 拖错车 24/01/85- 06/02/85 14 $6,247,618.00 37 老友鬼鬼 31/01/85- 12/02/85 13 $5,742,541.00 38 天使出更 05/09/85- 10/09/85 6 $5,131,291.00 39 平安夜 17/04/85- 03/05/85 17 $4,772,600.00 40 非法移民 03/05/85- 16/05/85 14 $4,723,687.00 41 花女情狂 11/09/85- 25/09/85 15 $4,596,844.00 42 现代豪放女 26/09/85- 09/10/85 14 $4,457,125.00

八十年代最经典的十大影视金曲

八十年代最经典的10大影视金曲 【1—铁血丹心】 主唱:甄妮/罗文 伴随着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播出,由甄妮和罗文主唱的这首《铁血丹心》成为20年来影视歌曲的经典。它磅礴大气的开场,以及如泣如诉的歌曲中段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黄蓉和郭靖的爱情,以及东邪西毒南帝北盖的武林故事,甄妮和罗文这对黄金搭档也在大陆开始走红…… 歌词: 女:依稀往梦似曾见心里波澜现 男:抛开世事与愁怨 合:相伴到天边 男: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女:冷风吹天苍苍 男:哪恨雪霜扑面女:藤树相连 男:射雕引弓塞外奔驰女:猛风沙野茫茫 男:笑傲此生无厌倦女:藤树两缠绵 男:天苍苍野茫茫女:应知爱意似是流水 男:万般变幻女:斩不断理还乱 合: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也难断

【2—在水一方】 演唱:邓丽君 电影《在水一方》无疑是华人电影史上的经典爱情片:台湾金马影帝影后,秦汉、林青霞、刘雪华纯情演绎,琼瑶情经典珍藏版。琼瑶的创作才华和深厚文学功底在这首歌的歌词中表露无疑,琼瑶很多小说的灵感和意境都来自古典诗词,在她一手包办的自己所有影视音乐歌词创作中,如何将传统的诗句转化成琼式的现代歌词,她驾轻就熟。其中最成功的范例,当属改编自诗经《蒹葭》篇的《在水一方》。特别是一代歌后邓丽君的演绎让这首歌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下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3—上海滩】 演唱:叶丽仪 《上海滩》是香港无线电视在1980年制作的一套长25集的电视剧,故事以民国年间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上海帮会内的人物情仇和爱情故事。上海滩在香港播映后非常受欢迎。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赵雅芝饰演的冯程程,吕良伟饰演的丁力,汤镇业饰演的陈翰林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提到《上海滩》人们还会想起那首歌曲《上海滩》,这首歌成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刘德华还是张学友,香港歌坛的大腕都曾经演绎过各种版本的《上海滩》,它不仅成为上海的一首荣誉之歌,更成为香港人的一个骄傲。 歌词;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香港喜剧电影大全

香港喜剧电影大全 最佳答案全部找到是没那个能耐不过介绍一部分经典的给你还是可以的 动作搞笑 《神勇双响炮》吴耀汉卷毛《双龙吐珠》吴耀汉卷毛 《双龙出海》吴耀汉卷毛《瘦虎肥龙》洪金宝麦嘉 《脂粉双雄》洪金宝谭永粼《提防小手》洪金宝陈勋奇 《乱世儿女》元彪洪金宝《中华战士》杨紫琼尔冬升 《点指贼贼》张国强董彪《群龙夺宝》刘德华关芝琳 《大话神探》陈百祥钱小毫《师姐大晒》钱小毫李美凤 《冇面俾》洪金宝元彪等~ 《杀妻二人组》周润发锺镇涛 《蝎子战士》钱嘉乐刘家良《杀妻二人组》周润发钟镇涛 《过埠新娘》洪金宝张曼玉《沙滩仔与周师奶》梁朝伟吴孟达 《芝士火腿》张伟健曾志伟《好女十八嫁》钟镇涛钟楚虹 《刀马旦》林青霞叶倩文《铁甲无敌玛利亚》梁朝伟卷毛 《神探父子兵》刘德华元奎《马后炮》郑则仕王青 《大丈夫日记》周润发王祖贤《五福星系列》洪金宝冯淬帆 《何方神圣》刘家荣午马《神偷妙探手多多》吴耀汉乔宏 《精装追女仔系列》曾志伟陈百祥《长短腿之恋》周润发王祖贤 《最佳损友》刘德华陈百祥《最佳损友闯情关》吴君如陈百祥 《东成西就》张学友梁朝伟张曼玉《追男仔》邱淑贞张曼玉林青霞 《超级学校霸王》张学友任达华《富贵逼人系列》李丽珍董骠 《我爱夜来香》林子祥林青霞《横财三千万》曾志伟林青霞 《鬼马双星》许冠杰许冠文《最佳拍档》许冠杰麦嘉 《合家欢》黄百鸣许冠英《打工皇帝》许冠杰王祖贤 《花田喜事》许冠杰吴君如《鸡同鸭讲》许冠杰许冠文 《水浒笑传》许冠杰许冠英《半斤八两》许冠文许冠杰 《神探朱古力》许冠文胡慧《逃学英雄传》张坚庭邱淑贞 《城市猎人》成龙王祖贤《开心三响炮》曾志伟陈友 《与龙共舞》刘德华张敏《鬼马校园》李丽珍陈松伶 《鬼马飞人》李丽珍郑则仁《龙凤智多星》张国荣倪淑君 《难兄难弟》石天王青《求爱反斗星》张国荣陈百祥 《一千零一夜之梦中人》梁家辉吴倩莲《鬼马智多星》泰迪罗宾麦嘉 《八宝奇兵》曾志伟冯淬帆《富贵兵团》刘德华梅艳芳 《八喜临门》吴耀汉冯宝宝《八星报喜》周润发郑玲 《富贵列车》洪金宝元彪《九星报喜》张国荣吴倩莲 《东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论文论文题目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对比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HUM237 课程名称香港发展史 学号 200838006 姓名衡凯鸿 学院保险学院 专业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 考试时间 2010年11月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凡事都要辨证地去看待,我认为在香港和大陆的电影对比上这个问题更是这样。 首先在电影的内涵方面,香港电影可以上升到文化的高度的几乎没有,文化品位、层次大多不高,在这方面大陆电影胜于香港电影。这主要是普遍的香港电影从业者与大陆电影从业者在文化教育修养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从细微上讲,香港演员与美国及西方的演员在电影中的言行举止气质上都明显的层次不如欧美演员,这是文化教育的修养形成的,教育层次的差距,在人的精神气质言行上都会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怎么表演都无法达到的,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的言行都会透发着他的文化思想、精神气质,即使他一言不发,其精神气质面貌也不是没有那个文化教育底蕴熏陶的人能够透发出来的。梁朝伟、葛优,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是因为他们在电影里及在媒体面前都沉默少言(沉默少言就会显得高深,浅薄、错误就会少,不过仍然能看出他们的思想文化底子、层次与西方演员还是有明显差距)。 香港电影与平民百姓观影的情感心理期待,距离不如大陆的电影靠的近,与平民百姓的生活靠的也不够近。对情感的细腻表现、真挚的情感表现、人们向往的真善美,表现的少、不足、不深、不够,假、恶、丑的东西则表现太多——这点是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最重要、主要的原因。 任何外在的、感官的新鲜刺激都会产生人们感官上的疲倦,只有真善美、真挚的情感、美好的心里向往这些是电影永远不会让人疲倦、厌恶的永恒。表现情感人性的艺术都如此。 当然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一样,几千年的封建糟粕思想还在电影里大行其道(老少配、老少淫乐、女性基本上还是个玩物等等),此些文化甚至成为三地电影人文化共通的认同点。新一代的真正殖入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文化的电影人还没有机会成为独立的电影行业的主宰者、创作者,所以现在几乎还看不到真正意义的代表新中国最优秀人群气质及思想精神文化品质的电影出现,现在还只有看垃圾人群主宰创作的众多的垃圾毒品。 当然大陆的电影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很多不仅仅是文化层面上的,更是其实质和体制上的。 中国大陆的电影总是在痛苦的挣扎。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韩国和七百多万人口的香港,电影业蓬勃发展,而对中国大陆的影迷来说最熟悉的国产导演也不过张艺谋、冯小刚几个屈指可数的老导演和每年最多一部出自他们之手的影片。新出的导演也只有陆川、贾樟柯几个人,姜文这个才华横溢的导演一直没有找到感觉。而象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老导演也在大部分的时间上保持沉寂。最近总见到媒体报道对中国大陆电影洋溢之词,但事实是我们根本看不到多少我们喜爱和为之感动的电影。《天下无贼》就像一部童话剧;《十面埋伏》《英雄》和正在拍摄的《千里走单骑》都是躲在历史的角落跳舞;《窒息》终于可以拿恐怖说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人很陌生;《世界》慢的叫人着急;《可可西里》虽好但是太少;《功夫》充满了奇思妙想,却是人家香港的;《理发师》一波三者倒能引起人们好奇(也许会因为好奇而走进电影院)。还有多少?我想不起来了,数量太少。还有什么?我也想不起来了,质量太差。 虽然大陆的部分电影确实在文化素养和内容层次上比香港的电影更好。但是从现在能看到的是更多的大陆影片,好像人家香港三流导演的拍摄水平。香港一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简介(一)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简介(一)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展现出万马奔腾,百花齐放的格局,谁都想在这么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上分一杯羹.至此电影界进入一个混战的时代,谁最先倒下,谁又能笑到最后呢,时间给了他们证明,变与否决定成败. 七十年代末电影尽管在不断的进步,但仍以武侠为主.张彻,胡金铨,楚原为主,虽然有减弱之势,但仍然大导演名声在外,在香港仍有很高的知名度,仍然是票房的代言.在此阶段尽管尝试过现代类型片如黑帮,警匪片.但都不是很成功,处于摸索阶段,因为仍然用武侠的思路去拍,画面较为沉重,结构简单,剧情无新意.邵氏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其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注定失败.也许此时邵氏也感觉电影处于强竞争下,不如电视那样独立风行,来钱来得快. 邵氏综艺体弧形阔银幕造成外景的不够真实,也不够大气,其弧形银幕用了二十年也未改变,是有意还是无意之举,不加评论.倒是我更欣赏同时代的新颖武侠,比起稍有机械式的邵氏武侠,而新颖武侠明快的节奏,连贯的动作,加上大气的外景,给人以自然和真实感倍增. 吴思远的电影便有这类感觉,在《南拳北腿》中,“拳脚就颇有技击成分,全无凶神恶煞、乱打一通之弊,加上全片主要在韩国清丽的雪景和古香古色的建筑中拍摄,简直一尘不染,使到武打也格外干净利落起来”。这样就使其动作片尽量排除暴戾的杀气和血肉横飞的场面,获得一种清新之

感,并在武侠中融入爱情,而以完美收官,当属很大的进步,随后拍了他名义上的续集《南拳北腿斗金狐》男一号换人了,但不如前作.;《鹰爪铁布衫》大家都应该看过,现在看来也不失佳作,虽然说是老瓶装新醋,但是醋中放了点酱油,味道变了不少,也一反当时某些武侠/功夫类型片内容空洞无物、人物性格苍白、故事性差的缺陷,设计了多条线索,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和气氛的渲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罗维也在当时拍了很多新颖的武侠,最成功便是发现了成龙,成龙开创了新颖的喜剧武侠,而且在当时武术指导行业多了很多新人,他们敢想敢设计,动作惊险而又符合常理.给此类电影更多的发挥余地,罗维影业公司”当然主打功夫片,罗维自负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别人,成龙首部戏《新精武门》,重亮当年招牌,失败!再拍《少林木人巷》,玩最流行的少林功夫题材,又失败!三拍《剑花烟雨江南》,搞最热门的古龙武侠,还是失败!我个人也对这部电影感觉一般,一般的古龙电影而以,剧本是比较粗糙的.罗维识人有眼光,拍戏就没眼光,他这一辈子,除了与李小龙合作,参与开创“小龙精武潮”之外,一直都在跟风,若说票房大多不错,也不过是他够通俗而已。罗维创作后期更是趋于保守,1978年外借成龙拍《蛇形刁手》、《醉拳》明明大获成功,但他对功夫喜剧这个新风向还是判断不准——当成龙拿着公司的钱拍《一招半式闯江湖》大玩无厘头,这部电影看后觉得有

香港十五部经典黑帮警匪类电影排行

香港十五部经典黑帮警匪类电影排行 作者:PHBang 来源:综合时间:2013年05月15日 - 黑帮电影题材在香港起源很早,也有很多经典佳作,百看不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15部网友看的最多,评分最高的香港经典黑帮电影吧! NO1.喋血双雄(1989) 类型: 动作/ 犯罪/ 剧情/ 惊悚 导演: 吴宇森 主演: 周润发/ 李修贤/ 叶倩文/ 曾江/ 朱江/ 成奎安 杀手亚庄(周润发)在一次暗杀行动中误伤了歌星Jennie(叶倩文),令其双目接近失明,自此,深感内疚的他开始暗中保护、帮助Jennie,并想趁她眼睛完全失明前筹一笔款送她去国外医治,为此,亚庄铤而走险再当杀手,不想任务完成后不但没收到钱,反被雇他杀人的汪海派人追杀。 奉命侦查相关命案的警探李鹰(李修贤)在查案过程中知晓事情另有隐情,亚庄并非冷血杀手,开始同其惺惺相惜,而在应对汪海势力的追杀中,两人更是结成生死之交。然而亚庄的命运,似乎是被注定了。 NO2.《英雄本色》(1986) 类型: 动作/ 犯罪/ 剧情/ 惊悚 导演: 吴宇森 主演: 周润发/ 狄龙/ 张国荣/ 朱宝意/ 李子雄/ 田丰/ 吴宇森/ 曾江/ 成奎安/ 徐克 无论何时清点香港的黑帮电影,《英雄本色》都应当首屈一指。自它诞生以后,整个香港乃至东南亚都被其深深的震撼了,以至后来拍摄的N多黑帮片,都或多或少地带着《英雄本色》里面的痕迹。如果要选一部香港版《教父》非次片莫属。 想当年,小马哥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墨镜,咬着牙签,手持双枪杀入敌阵的风范,成为多少青少年的座右铭。“我不想一辈子让人踩到脚下!你以为我是臭要饭的?我倒霉了三年,

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亲手拿回来!”在社庙里,小马哥喊出的这段话,又让多少失意的男儿热泪盈眶,并重新鼓起拼搏奋斗的勇气啊! NO3.跛豪(1991) 类型: 传记/ 犯罪/ 剧情 导演: 潘文杰 主演: 吕良伟/ 郑则仕/ 叶童/ 曾江/ 李子雄 1962年,内地正值经济困难时期,随难民潮逃到香港的汕头青年伍国豪(吕良伟)因不甘被黑帮欺凌,投靠黑帮大佬肥波(郑则士),几场拼命的血战后,他被肥波重用,在黑帮中确立下地位,势力越来越大。 渐感威胁的肥波设局令伍国豪被毒枭追杀,虽没使其毙命,却也让其残了一条腿,但他自己终被对方设计陷害锒铛入狱。靠为华探总长夺位,伍国豪接下肥波所有地盘,成为黑帮四大家族之首,又因他愿出钱替为其效劳的警界中人买探长做,警署成为他贩毒的保护伞。然而随着1973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的临近,加上他因位高权重狂妄自大导致众叛亲离,其运势开始一路下滑。 NO4.《暗花》(1998) 类型: 剧情/ 惊悚/ 犯罪/ 动作 导演: 游达志 主演: 梁朝伟/ 刘青云/ 邵美琪/ 王天林/ 卢海鹏/ 郑浩南/ 林雪/ 龙方 这部电影简直是古龙小说的翻版,故事之紧张刺激,悬念之紧密巧妙,人物之细腻生动,对白之诡异神秘,让人叹为观止。 影片中,许多场景即使看过一遍,也难以忘怀。比如,在囚室里谈话那段,蓝白刺眼的光线照在两人的脸上,空气中飘满迷蒙的尘灰,一个弹球在两人之间倏忽来去,宿命色彩浓烈。还有最后的那场对决,两个人屹立在黑暗的角落,在刺眼的光线里,无数的镜子鳞次栉比,画面里分辨不出哪一个是真实的人,那是两个棋子的生死挣扎,隐喻深远。

香港电影研究

香港电影研究

摘要 凭借着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电影工业体系、上千部的电影作品,香港电影一度在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形成“东方好莱坞”之佳誉。香港电影以汉文化为根基的同时,吸收了国际化现代电影包装的个性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与特色。当前,针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在大陆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对于香港电影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进一步认识它在整个电影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性。本文承袭这一风气,选取香港电影作为研究与论述的主题,通过简要分析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香港电影的独特特色以及香港电影本身机制与运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完成对香港电影的整体剖析。最后,本文对香港电影未来的发展做一下展望作结。 关键词:香港电影;发展历史;特色;不足;展望

一、香港电影发展概述 香港电影是一门包含诸多要素的行业与学问,要对香港电影进行研究,作为基础,我们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一下香港电影整体的发展历史进程,以便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香港电影文化。 (一)香港电影的大致发展历程 自1897年电影开始在香港放映并逐步催生出香港本土电影以来,香港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发展阶段,本文为了讨论方便,现按照时间阶段划分为如下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香港电影的催生阶段 1897年,“活动放映机”和“电影视镜”抵达香港,开始在酒楼、茶座等地点进行放映,随后逐步出现以“喜来园”为代表的临时电影放映影院,致使对影片数量的要求增高,进而催生了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2、20世纪前50年,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制片业处于萌芽阶段。1913,导演黎民伟拍摄了电影《庄子试妻》,粤语电影开始成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胡金铨为代表的许多上海电影人南下香港,保障了1938年第一部国语电影《貂蝉》的产生。 3、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期与高峰期 20世纪50、6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期与高潮期,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四千金》和《江山美人》获得亚洲影展的最佳影片奖。武侠片和喜剧片成为这时期的主流影片,极大的丰富了港人的业余生活。 4、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香港电影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风靡一时的武侠片开始向新派武侠转型,开始侧重于表达娱乐和本土意识。通过李小龙《精武门》、《猛龙过江》,香港功夫片畅销全球,成龙的《醉拳》等也深刻印证了功夫喜剧的香港本土化过程。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入繁荣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入了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等成为至今流传的不朽经典影片。同时,武侠片和喜剧片再成主流,《家有喜事》创下票房最高纪录至没被打破。此外,以《烈火青春》

2016十大评分最高香港电影排行 看了还会说港影没落吗

2016十大评分最高香港电影排行看了还会说港影没落吗? 几年前,港片辉煌不再。不过2016 年,香港电影却成了中国电影市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鹿豹座小编还发现,在今年电影总体票房和口碑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香港电影和香港导演无论从票房还是口碑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从8月上旬票房冠军《使徒行者》,到暑期档票房最高《盗墓笔记》和《绝地逃亡》,众多市场上有影响力的电影,都有香港基因在其中。 《寒战2》 导演:梁乐民、陆剑青 主演:郭富城、梁家辉、周润发、彭于晏 故事承接《寒战1》,冲锋车案件主谋李家俊(彭于晏饰)设计逃脱警方控制,与幕后黑手会合,联手策划更大阴谋。而现警务刘杰辉(郭富城饰),前警务李文彬(梁家辉饰),和资深大律师简奥伟(周润发饰)被卷入其中,香港将面临更加大的危机……

影评:电影所展示的,不是绝对的对与错,而是在博弈过程中,法律之光因为人的守护而没有熄灭所带来的震撼。影片文戏至上,固然有激烈的打动与追逐,但更重要的还是丝丝入扣的心理呈现。《寒战2》找到了准确的电影语言表达,故事有层次。 《三人行》 导演:杜琪峰 主演:赵薇、古天乐、钟汉良 该片讲述了一个医生、一个警察、一个悍匪,在医院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交锋。 悍匪张礼信(钟汉良饰)头部中枪,情况危急,只有6小时最佳手术时间。医生佟倩(赵薇饰)是一位每天抢跑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脑外科医生,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她不惜跟警察陈伟乐(古天乐饰)干硬仗。然而陈伟乐为了掩盖同事违法开枪的事实,不顾正义、知法犯法,并给佟倩施压意欲联手干掉悍匪,却被智商过人的张礼信一举识破。被铐在病床上的张礼信凭借着过人的机智和强大的心理攻势,威胁拉拢医生、激怒警察,成功化解了所有难题阻碍,逃脱在望。生死一线,警医匪三人自我执念引发诸多隐瞒、利用与欺骗,三人越走越偏,危机一触即发。 影评:该片是一部寓言体电影,社会是一座大医院,民众大多是病人,仁心的小幻想在这里被罪恶打碎,医院最终化作枪弹横飞的修罗场。6小时生死游戏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悬念式开放结尾让人意犹未尽。 《美人鱼》 导演:周星驰 主演:邓超、罗志祥、张雨绮、林允

这些被禁的香港B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20190410115622)

这些被禁的香港 B 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经济很不景气。但恰恰是那个时候,香港的电影发展到了黄金时期。其实更客观地来说,是 B 级片频出。在记忆中,那个年代的港片,大多充满了异色、重 口和情欲。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尺度惊为天人的电影在严 格的审查制度之下渐渐退出了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 B级片,组成了那个年代特殊的记忆。今天,院长就来暴露年龄,跟大家翻翻旧账。清汤寡水的不提,今天我们只说禁片。《福伯》▼福伯不是姓“福”的老伯伯。这是一个职业,是法 医的助手,他们的工作就是按法医的指示解剖及整理尸体。曾 经有个叫福伯的人干过这一行,于是,人们开始把做这一行的 人统一称作“福伯” 。在全香港,干这行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影片因为大量血淋淋的镜头和过于真实的解剖场景被禁。故事 讲述的是殓房的福伯在不同的情况下,遇上黑帮杀手、黄秋生 与曾志伟演绎的死囚,以及一个想吃人肉的青年杀人狂。三段 看似没甚关系的人和事,却被命运以不幸的连线,冥冥中连结 在一起。做这一行的人,每天都目睹着死亡。殓房内的福伯, 对鲜血、腐烂的器官,甚至自己的生活早已麻木。“很多人都看不到生命美好的一面。那时候,活着和死亡就很接近了。”长大之后,院长才体会到,藏在血肉模糊的镜头后面,电影人 的那份思考。《虐妻》▼家家

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结婚后发现,另一半是个性变态者。 电影的女主看似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儿子活泼可爱,丈夫 疼爱自己。但事实上,她的丈夫拥有变态人格,经常对自己 进行虐待。可是女主对这样的暴行一直忍气吞声,因为母亲 的重病,必须靠丈夫给的违禁药品来治疗止痛。最后,女主 一次忍无可忍的出逃,使剧情达到了高潮,气急败坏的丈夫 疯狂地追寻她,甚至大下杀手。 93 年的香港,临近回归。大多数港人却生活在极端的焦虑和自我认知的障碍之中,这种焦虑 也对家庭生活产生了影响,家庭暴力成了释放压力的一 个出口。那些年影片中的人物很多处于分裂的边缘。而 B 级片,无疑是将这些问题以更加癫狂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香港奇案之吸血贵利王》▼这本片子现在还能找到删减 版,嗯,如果运气好的话。这是一部相当典型的 B 级片,光是说说剧情,就能让你有一种进错网站的感觉。安分守己的货 车司机在搬家后遭到黑社会的威胁勒索。自己忍受胯下之辱; 妻子被人玩弄,拍成录像;小姨子也没躲过魔爪;孩子被重度 烧伤,连手指都被烧没了。经历了人生最惨的他奋起报仇,终 将大 boss 活生生弄成了变性人。这部片子,还集结了众多老 牌变态专业户。比如扮演窝囊废丈夫的黄秋生。经常在古装片 中饰演公公的吴启华。以及饰演片中第一大反派的何家驹。港 片中的“变态级”男神很多,院长最爱的只有 两个。一个就是刚刚说到的黄秋生,几乎每一部重口 B 级片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 ?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 ●内地文化产业 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 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娱乐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文化产业,电影,流行曲、时装、广告、粤剧等等均是商品。近百年来,这个城市的文化标签,注定与娱乐如影随行。凡有华人处,必有港片迷,香港电影的兴衰是香港文化产业回归十年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块仅仅几百万人的弹丸之地,却坐拥全球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在亚洲,商业电影一度只有唯一的标签:香港制造;粤语歌曲在东南亚华人地区处处一呼百应,红馆朝朝爆满;无线剧集成为华人观众最大的娱乐……“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

香港电影概论

香港电影概论 素有东方好莱坞美誉的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中最具有世界影响力和产业渗透力的重要分支,而香港电影歌曲作为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电影中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烘托环境,推进故事,同时歌曲与画面的玩美结合,使得电影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电影与歌曲的交相辉映,使得一些经典电影歌曲不仅传唱至今,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影片本身。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中的电影歌曲不仅创造了香港电影歌曲流行歌曲的辉煌时代,一大批流传至今仍传唱不息的经典作品也使得香港一批年轻歌手通过演唱影片主题曲而迅速走红,其中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伴随着人们度过人生中最青春最黄金的年华,今天我们将通过两期节目为您一一细数香港影坛二十载的流行歌曲,让我们一起在歌曲和影像这两杯浓烈而醇香的美酒中去畅饮二十年风华果实的甘甜。 前传 50--60年代 早在1949年底到1966年,香港电影业就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突出的格局是粤语片和国语片并行发展,不仅创作数量急剧增加,年产200多部影片的惊人数字在香港电影史上空前绝后,早期的香港粤语片中,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歌很少,出现的粤语演唱的歌曲多由粤剧腔改编而成,这部拍摄于1949年的影片《黄飞鸿》中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就是吸收了广东粤剧和其它广东音乐的因素,采用了六声的羽调式,激昂高亢,充满豪情,歌词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黄飞鸿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和凛然正气,这首主题曲也一直成为了黄飞鸿系列的主要标志,无论演员和导演如何更替,唱法和配器怎样改变,主旋律和歌词却始终不改。 20世纪中期,随着内地戏曲片《天仙配》在香港上映,曲调优美,歌词丰富的传统戏流行香江,导演李翰祥在1958年执导了黄梅调电影《貂蝉》,之后又以《江山美人》和舞台戏剧片《梁山伯和祝英台》掀起了中国传统剧目搬上银幕的高潮。舞台戏剧片《梁山伯和祝英台》借鉴了同名越剧和国外音乐剧,全部音乐采用的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曲调,在那个大陆与香港,台湾相对隔绝的年代,这部影片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形式,尤其是优美婉转的音乐都引起无数观众的深深思乡之情,因此,这部舞台戏剧片受到观众狂热的欢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成功,更是掀起了香港长达二十年的黄梅调热潮。 当然60年代,也不乏国语歌曲的代表作,影片《不了情》中的主题曲《忘不了》便是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国语歌曲的经典之作,主题曲《忘不了》的歌词以对想念时光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影片主人公对于失去的的爱的无限怀恋,歌曲旋律缓慢低回,充满凄然的韵味,弱起的歌曲如泣如诉,充分表达了影片的主题,加强了影片的艺术风格。几十年后,台湾歌唱家蔡琴重新演绎了这首歌,使得这首40多年前的老歌重焕青春。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忘不了雨中的散步,也忘不了那风里的拥抱,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泪,忘不了你的笑,忘不了夜落的惆怅,也忘不了那花开的烦恼。” 正史 80年代 香港电影歌曲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时代,应该算是八十年代了。进入80年代,香港,台湾经济迅猛发展,大陆开放政策实行,最能够让人们沟通的恐怕就是电影歌曲了,影片《少林寺》不仅开启了中国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的先河,片中的主题曲《少林少林》让内地观众

八十年代国产电影

八十年代国产电影(394部) 2011-08-15 23:40:25 00116号病房(1983) 002405谋杀案(1980)003508疑案(1981) 004R4之谜(1982) 005阿龙浴血记(1986) 006阿潭正传(1988) 007哎哟,哥哥(1987) 008爱情啊,你姓什么?(1980) 009爱情与遗产(1980) 010八百罗汉(1985) 011八卦莲花掌(1987年)012八仙的传说(1985)013巴河镇(1985) 014巴山夜雨(1980) 015白桦林中的哨所(1982) 016白莲花(1980) 017白蛇传(1981) 018白雾街凶杀案(1985) 019半张订婚照(1980)020绑票(1987年) 021包氏父子(1983) 022北国红豆(1984) 023北京故事(1987) 024背叛师门(1980) 025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 026被跟踪的少女(1986) 027被控告的人(1983) 028笔中情(1982) 029边城(1984) 030镖王(1986) 031波斯猫在行动(1986)032不该凋谢的玫瑰(1981)033不该发生的故事(1983)034不是为了爱情(1980) 035布谷催春(1982) 036彩色的夜(1982) 037残酷的情人(1986) 038残雪(1980) 039茶馆(1982) 040豺狼计划(1989) 041车水马龙(1981) 042陈奂生上城(1982) 043闯江湖(1984) 044城南旧事(1982) 045城市假面舞会(1986) 046迟到的春天(1980) 047赤橙黄绿青蓝紫(1982) 048仇侣(1982) 049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1987) 050垂帘听政(1983) 051春归红楼(1981) 052春眠不觉晓(1980) 053蹉跎岁月(1982) 054搭错车(1983) 055打工皇帝(1985) 056大刀王五(1985) 057大渡河(1980) 058大海在呼唤(1982年) 059大桥下面(1983) 060大雁北飞(1982) 061大侦探(1988年) 062代号213(1984年) 063戴手铐的旅客(1980) 064丹凤朝阳(1980) 065丹心谱(1980) 066当代人(1981) 067到青山那边去(1987年) 068道是无情胜有情(1983) 069等到满山红叶时(1980) 070第二次握手(1980) 071第三女神(1982) 072第十个弹孔(1980年) 073电梯上(1984) 074喋血黑谷(1984) 075东方剑(1982) 076东陵大盗(1987) 077都市里的村庄(1982) 078杜十娘(1981) 079端盘子的姑娘(1981) 080多彩的晨光(1984) 081峨眉飞盗(1985) 082恶梦醒来是早晨(1980) 083二子开店(1987) 084法庭内外(1980) 085烦恼的喜事(1982) 086飞虎(1983) 087飞来的女婿(1982) 088飞来的仙鹤(1982) 089非法持枪者【1989】 090翡翠麻将(1987) 091愤怒的航空港(1989年) 092风尘女侠吕四娘(1988) 093风流女探(1988) 094风雨下钟山(1982) 095枫(1980) 096疯狂歌女(1988) 097拂晓前的爆炸(1984) 098福星高照(1985) 099父子关系(台湾)(1986) 100富贵逼人(1987) 101富贵再逼人(1988) 102富贵再三逼人(1989) 103戈壁恩仇录(1988) 104哥儿们折腾记(1983) 105哥们儿发财记(1988) 106鸽子迷的奇遇(1986) 107姑娘的心愿(1981) 108孤岛情报战(1985) 109古堡小夜曲(1987年) 110瓜棚女杰(1985) 111寡妇村(1987) 112怪侠(侯耀文主演) (1989) 113关东大侠(1987) 114关东女侠(1989) 115归宿(1981) 116锅碗瓢盆交响曲(1983 年) 117孩子王(1989) 118海神(1981年) 119海市蜃楼(1986) 120海之恋(1980) 121寒夜(1984) 122好事多磨(1980) 123何处不风流(1983) 125黑盗(1989) 126黑楼孤魂(1989) 127黑炮事件(1985) 128黑炮事件(1985) 129黑色诱惑(1988年) 130嘿,哥们儿(1987) 131红牡丹(1980年) 132红象(1982) 133红衣少女(1980) 134红与白(1987) 135花开花落(1980) 136花园街五号(1984) 137哗变[1989] 138画中仙(1988) 139荒雪(1988) 140荒原杀手(1988) 141皇亲国戚(1983) 142黄河之滨(1984) 143黄山来的姑娘(1984) 144黄土地(1984) 145黄土坡的婆姨们(1988) 146黄英姑(1980) 147回头一笑(1981) 148家庭琐事录(1984) 149奸细(1980) 150间谍战与女色无关 (1989) 151剑魂(1981) 152姣姣小姐(1986) 153街上流行红裙子(1980) 154今夜星光灿烂(1980) 155今夜有暴风雪(1984) 156金猴降妖(1985) 157京都球侠(1988) 158经理室的空座位(1984) 159精变(1983) 160井(1987) 161敬礼,我的教官(1987) 162飓风行动(1986) 163开枪,为他送行(1982) 164看见你就笑(1981) 165客从何来(1980) 166孔雀公主(1982) 167恐怖夜(1988) 168哭笑不得(1987) 169苦果(1981) 170快餐车(1984) 171快乐的单身汉(1983) 172蓝盾保险箱(1982) 173蓝鲸紧急出动(1985) 174蓝色档案(1980年) 175雷场相思树(1986) 176雷雨(1984) 177良家妇女(1985) 178良宵血案(1988年) 179猎场札撒(1985) 180邻居(1981年) 181流泪的红蜡烛(1983) 182柳菲的遗书(1988) 183龙女(黄梅戏)(1984) 184庐山恋(1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