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泥水处理复习
煤泥水处理复习知识点

1、 采用工业上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从煤泥水中分离、回收不同品质的细粒产品和适合选煤厂循环的用水,做到洗水闭路循环;在煤泥水必须排放时能符合环境保护的排放要求,不污染环境。
这些就是煤泥水处理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煤泥水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各种适应不同特点煤泥水的分级、浓缩、澄清、絮凝、分选和脱水等工艺、方法和设备,对不同特性(浓度、粒度、粘度、水质特点等)的煤泥水进行处理,完成资源的回收、选煤循环用水的净化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任务。
2、煤泥水特点:(1)流量大。
平均每入选1t 原煤需3-5 t 水,大型选煤厂每小时需处理几千立方米的煤泥水。
(2)性质复杂。
所含煤泥粒度、浓度、质量各不相同,有的粗煤泥性质接近于精煤;而有的尾煤泥粒度却极细,灰分高,粘度大,这就使煤泥水处理的工艺环节、设备和管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3)集中了原煤中最细、最难处理的微细颗粒(粒度小于0. 0 5 mm),这些颗粒由于粒度细,使煤泥水粘度大,所以极难用常用的沉淀、回收和脱水设备处理,它们对煤泥水处理系统以及整个选煤工艺系统影响最大,投资和生产成本也最大。
3、煤泥水处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煤泥的分选、回收、脱水作业。
(2)煤泥水的分级作业。
(3)煤泥水的浓缩作业。
(4)煤泥水的澄清作业。
综合以上介绍可见,煤泥水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作业:(1)目的在于获得最终产物的煤泥分选、回收、脱水等加工作业(2)为这些加工过程准备的煤泥水分级、浓缩等辅助作业;(3)目的在于获得洁净循环水和外排水的煤泥水澄清作业。
4、煤泥水的浓度作为煤泥和水混合物中煤泥和水数量比值的重要参数,和其他悬浮液浓度一样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单位体积悬浮液中固体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称为体积浓度或体积稠度;另一种是单位体积悬浮液中固体质量与悬浮液质量或水的质量比值,称为质量浓度或质量稠度。
从理论上说,煤泥水的浓度用体积表示比用质量表示更准确些,但测定不方便,为计算和测定的方便,通常采用质量表示法。
《矿物加工学》第3章 煤泥水处理

c、横向流—其入料是一侧给入,沉物由下部排出,另一侧 出溢流。特点:液流方向与沉淀物排出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液 流对沉淀物的干扰作用较小,产物的排除也容易实现。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1 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任一粒度为 d 的颗粒,其下沉速度为 v ,通过流 动层所需时间 t2 为:
t2
h v
(3-6)
如果,t1 > t2 ,该颗粒成为沉物;当 t1< t2 ,该颗 粒成为溢流产品。如果t1= t2,该颗粒成为沉物和成为 溢流产品的机会均等,该颗粒的大小被称为分级粒度。
g oS (1 )n (3-2)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1 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上式中 v0S —颗粒在水中的自由沉降速度,cm/s; vg —颗粒在煤泥水中的干扰沉降速度,cm/s ;
μ —常温下水的粘度,μ= 0.01 P;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1 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把上述已知数值( v0S )代入式(3-2)中,可得:
g
1635(
1)d 2 (1
1 )n
R 1
(3-3)
从上式可以看出,vg 取决于颗粒的粒度、颗粒的密度 以及悬浮液的浓度。其中vg ∝d 2 ,即颗粒的粒度对vg影 响最大,而vg又决定分级,就可以说对分级起主要作用 的是颗粒的粒度,或者可以说粒度决定分级。
第九章 煤泥水处理

二、煤泥水管理
一、煤泥水流程
1.洗水闭路循环 1)全闭路煤泥水流程(见书上307页 图9-11) 煤泥在厂内回收,洗水澄清后全部返回厂内循环使用。
2)半闭路煤泥水流程(见书上308页 图9-12)
部分煤泥厂内回收,部分
2.浮选处理煤泥水
1)浓缩浮选流程(见书上308页 图9-12) 捞坑溢流全部入煤泥浓缩机浓缩澄清,浓缩机的底流去
第二节 水力分级
一、水力分级原理
二.水力分级设施(设备)
三、水力分机设备的工作指标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浓缩澄清
第四节 煤泥絮凝
第五节 煤泥水系统
对煤泥水系统的基本要求: 煤泥水处理主要采用分级、脱泥、浓缩、澄清、浮选、过 滤、压滤等作业。 对煤泥水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1)煤泥尽快回收,以减少煤泥在系统中的循环,杜绝煤 泥在系统中积聚; (2)煤泥水尽可能澄清,以利于洗水循环复用(选煤厂要 求洗水浓度一般不超过80g/l)或向外排放(环保要求外排 水固体含量不得超过300mg/l); (3)因地制宜处理浮选尾煤; (3)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技术经济指标合理,不污染环 境。
第九章 煤泥水处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水力分级 浓缩澄清 煤泥絮凝 煤泥水系统
第一章 概述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是一个固、液分离和固、液回 收的过程。 我国《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规定的选煤厂 洗水闭路循环三级标准: 1级:洗水不向厂区外排放,煤泥全部室内机械回收 2级:洗水不向厂区外排放,煤泥全部厂区机械回收 3级:外排水符合环保要求,煤泥全部厂区回收
1.液固比(R):
R=煤泥水中液体质量(W)/煤泥水中固体质量(T)
2.固体质量分数(C): C=煤泥水中固体质量(T)*100%/(煤泥水中液体质量(W)+煤泥水中固体质量 (T) ) 3.固体体积(容积)分数(λ):
选煤厂培训教材-07煤泥水处理

煤泥水处理
2.斜管浓缩机
1) 工作原理:
从流体力学上分析,由于在设备沉淀 区内安装了许多平行的管束,水流从下方 沿斜管向上流动时,增大了湿周,减小了 水力半径,使雷诺数Re大幅度降低,导 致液流处于层流状态,有利于细颗粒的沉 降 2)特点
沉淀距离缩短,沉淀面积增加,流态平稳
3)结构 A.一段斜管浓缩机
煤泥水处理
2.斜管浓缩机 1) 工作原理: 在沉淀区内由管状结构物倾斜放置所构成的 设备称为斜管浓缩机。该设备是按斜管沉降原理 设计的,将煤泥水置于垂直试管中沉降(图a), 其沉淀面积是试管内径为d0的圆面积,颗粒沉 降距离为液位高H。若试管倾斜放置(图b), 则水平表面积是以d0为短轴的椭圆形面积,除 椭圆水平面可以沉降外,试管的右上侧面也能进 行沉降,所以斜管的沉淀面积远大于垂直管的圆 面积。而且颗粒的最大沉降距离为h(h小于 H),它能迅速地沉降到斜管左下侧面,并沿管 壁下滑,因此斜管比垂直管的沉降效果要好得多。
3.加速煤泥水沉降
A.絮凝 采用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絮凝(架桥)作用示意图
3.加速煤泥水沉降
B.絮凝使用中注意的事项 1.用量 2.充分的搅拌 3.配制用水 4.添加
B.凝聚和絮凝配合
当水质软,泥质多时,采用凝聚剂和絮凝剂配 合添加。 凝聚剂:石灰、石膏、氯化镁、氯化铝、聚合 铝、硫酸铝、硫酸铁等无机电解质。
煤泥水处理
2.斜管浓缩机: 3)结构 B.二段斜管浓缩机
5 4 8 3 9
溢流
8 2
入料
1 4
7 6
5
3
斜管浓缩机示意图
1——入料槽;2——配水口;3——池体; 4——斜管组件体 5——环形刮 泥机; 6——煤泥坑;7——煤泥泵 8——集水槽;9——溢流水槽
第3讲 煤泥水处理

分级设备的单位负荷ω
以每一平方米沉淀面积、每小时所处理的矿浆量立方米数 表示分级沉淀设备的能力.即有:W=v=ω 该式说明分级粒度的下沉速度v与分级设备的单位负荷ω 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在设计中沉淀设备的分级面积由下式计算。 A=KW/ω (K取1.25)
表5-3 -1 常用分级沉淀设备的单位负荷 斗子捞坑、 角锥沉淀池 15-20 倾斜板沉淀池 50-70 煤泥捞坑 13-15 沉淀塔 5-8 浓缩机 2.0-3.5
t1>t2,颗粒未达到溢流端时即成为沉物; t1<t2,颗粒达到溢流端时仍处在流动层中,则从溢流端排出 而成为溢流产品; t1=t2,颗粒运动到溢流端时恰好在流动层的边界上,这种颗 粒成为沉物和成为溢流的机会相等,有可能从溢流端 排出,也可能成为沉物,该颗粒被称为分级粒度。此 时有: W=A×v (反映煤泥水流量、分级设备面积和 分级粒度下沉速度之间的关系)
用的沉淀、回收和脱水设备处理,它们对煤泥水处理系统以及整个选 煤工艺系统影响最大,投资和生产成本也最大。
跳汰溢流
+
脱 水筛
—
斗子 捞坑 块精煤
+ +
——
脱泥
离 心机
+
—
筛
——
粗 煤 泥
去 浮 选
三、煤泥水处理的内容
1.煤泥的分选、回收、脱水作业 2.煤泥水的分级作业 3.煤泥水的浓缩作业 4.循环水的澄清作业
作业
• 1.分析分级设备的分级粒度为什么要和分选设备的分 选下限相一致? • 2.浅池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 3.简述煤泥水的特点是什么?处理煤泥水的目的、 意义何在?
第3章 煤泥水处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第二节 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第三节 极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第四节 洗水闭路循环
煤泥水系统考试题

120万吨重介选煤车间煤泥水系统培训考试题A卷姓名工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120万吨指设计年入洗吨,设计原煤处理量为 t/h。
2、120万吨/年重介选煤厂采用和联合工艺,洗水。
3、我车间主要分选设备及型号有和。
4、浮选入料由浓缩分级旋流器组通过重力分选,粒度小于 mm煤泥水进入浮选,通过调整加入浮选药剂和分选出合格的精煤,浮选精煤采用(并说明型号)脱水。
5、重介选煤厂为保证正常生产,降低循环水浓度,在浮选尾矿中加入了两种药剂和。
6、精煤脱介筛下稀介质进入,磁选精矿进入,尾矿进入。
7、浮选抽出率是衡量浮选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8、浮选最佳入料浓度为:,我车间能保证入料浓度为就行了。
二、判断改正题(每题2分,共12分)1、浓缩分级旋流器组的理论截流粒度为0.5mm。
( )2、浮选药剂调节后起效时间为8-15分钟,所以要慢慢调,不能急。
( )3、如果浮选入料浓度过低,会增加电耗、药剂消耗,增加加工成本。
()4、浮选正常操作中,如果出现一室和二室中虚泡较多,有可能是由于断煤,入料浓度变低造成的。
( )5、不同煤种所用药剂量不同,一般情况下易选煤比难选煤药剂消耗量大( )6、循环水质量好坏与浮选操作没有直接关系。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一个正常的煤泥水系统需要满足那三个条件?2、简述你所在岗位局部工艺流程?3、试述我车间浮选尾矿跑粗的主要原因及跑粗对系统的影响?4、328溢流设计是直接进入浓缩池,为什么改为可以进入浮选入料池?5、简述起泡剂和捕收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120万吨重介选煤车间煤泥水系统培训考试题B卷姓名工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我车间设计小时入选能力为: t/h。
2、120万吨/年重介选煤厂采用和联合工艺,洗水。
3、本厂所用介质为,重介悬浮液由、和组成。
回收介质所用设备为。
4、浮选入料由浓缩分级旋流器组通过重力分选,粒度小于 mm煤泥水进入浮选,通过调整加入浮选药剂分选出合格的精煤,浮选精煤采用(并说明型号)脱水。
煤泥水处理复习

第一章概论1、煤泥水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煤泥水的分级、浓缩、澄清、分选和脱水等工艺、方法和设备,对不同特性(浓度、粒度、粘度、水质特点等)的煤泥水进行处理,完成资源的回收、洗煤循环用水的净化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任务。
第二章煤泥水体系的主要性质及测定1、煤泥水浓度是湿法选煤过程中表示煤泥和水混合物中煤泥和水(固体和液体)数量比值的一个重要参数。
(P6)2、常用的浓度表示有:固体重量百分数(百分浓度)、液固比R p(稀释度)、固体含量等。
1). 固体质量百分数(又称百分浓度):固体质量百分数表示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占煤泥水总质量的百分数,常用C表示。
其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用煤泥水、固体煤泥质量计算T——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g;W——煤泥水中水的质量,g;Q——煤泥水总质量,g,Q=T+W(2)用煤泥的密度和煤泥水的密度计算δ——煤泥的密度,实验室预先测出,g/cm3 ;δn——煤泥水的密度,g/cm3。
2). 液固比Rp(又称稀释度):液固比是指煤泥水中水的质量与固体煤泥的质量比,它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Δ=1时Δ——煤泥水中液体密度。
3). 固液比R B(又称稠度):固液比是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与水的质量比,它和液固比Rp互为倒数。
Δ=1时4). 固体含量g:固体含量是指1 L煤泥水中含有固体煤泥的克数,单位是g/L。
V1——煤泥水中水的体积,cm3;V2——煤泥水中固体煤泥的体积,cm3。
5). 浓度换算:以上介绍的几种浓度表示方法使用场合不一。
通常在进行流程数、质量计算时多采用液固比Rp和百分浓度C,而大多数选煤厂在生产管理中习惯采用固体含量g。
由于采用的浓度单位不一样,需彼此对比和相互间进行换算,换算公式如下:(1)已知Rp,求C及g (2)已知C,求Rp及g (3)已知g,求Rp及C3、(选煤厂)常用的煤泥水浓度测定方法浓度壶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即先测出煤泥的密度及煤泥水的重量,再间接算出煤泥水浓度,因而不如直接法(如烘干法)准确。
煤泥水处理复习.doc

第一章概论1、煤泥水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煤泥水的分级、浓缩、澄清、分选和脱水等工艺、方法和设备, 対不同特性(浓度、粒度、粘度、水质特点等)的煤泥水进行处理,完成资源的回收、洗煤循环 用水的净化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任务。
第二章煤泥水体系的主要性质及测定1、煤泥水浓度是湿法选煤过程小表示煤泥和水混合物屮煤泥和水(固体和液体)数量比值的一 个重要参数。
(P6)2、常用的浓度表示有:固休重量百分数(百分浓度)、液固比Rp (稀释度)、固体含量等。
1)• I 古I 体质量百分数(乂称仃分浓度):I 古I 体质量百分数表示煤泥水中I 古I 体煤泥质量占煤泥水总 质量的百分数,常用C 表示。
其计算方法冇以下两种。
(1) 用煤泥水、固体煤泥质量计算T 丫丁——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g ; C = ~~ xlOO% w ----------------- 煤泥水中水的质量,g ; ° (/+"丿 Q —煤泥水总质罐,g, Q = T+W(2) 用煤泥的密度和煤泥水的密度计算6——煤泥的密度,实验室预先测出,g/cm3 ;8n ------ 煤泥水的密度,g/cm3 o 2) .液固比Rp (又称稀釋度):液固比是指煤泥水屮水的质量与I 古I 体煤泥的质量比,它是一个 比值,没有单位。
_w _Q-T —氏)_(5—氏)P = T =T 厂殆厂1)g 吋n A ——煤泥水中液体密度。
3) .固液比R B (又称稠度):固液比是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与水的质屋比,它和液固比Rp 互 为倒数。
J 丁 R 厂吟-月 w Q-T B △(/_ 氏)4).固体含量g :固体含量是指1L 煤泥水小含有固体煤泥的克数,单位是g/L 。
TT g = -^—x 1000= ^-X1000g/L _ (& —10000 1+2 片十 § £= 5_1 &VI ——煤泥水屮水的体积,cm3; V2——煤泥水中I 司体煤泥的体积,cm3o5).浓度换算:以上介绍的儿种浓度表示方法使用场合不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1、煤泥水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煤泥水的分级、浓缩、澄清、分选和脱水等工艺、方法和设备, 对不同特性(浓度、粒度、粘度、水质特点等)的煤泥水进行处理,完成资源的回收、洗煤循环 用水的净化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任务。
第二章煤泥水体系的主要性质及测定1、 煤泥水浓度是湿法选煤过程中表示煤泥和水混合物中煤泥和水(固体和液体)数量比值的一个重要参数。
(P6)2、 常用的浓度表示有:固体重量百分数(百分浓度)、液固比R p (稀释度)、固体含量等。
1).固体质量百分数(又称百分浓度):固体质量百分数表示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占煤泥水总 质量的百分数,常用 C 表示。
其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用煤泥水、固体煤泥质量计算T ――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g; W ――煤泥水中水的质量,g; Q ――煤泥水总质量,g, Q = T+W(2)用煤泥的密度和煤泥水的密度计算△——煤泥水中液体密度。
3).固液比R B (又称稠度):固液比是煤泥水中固体煤泥质量与水的质量比,它和液固比 为倒数。
△ =1时V1 ------ 煤泥水中水的体积,cm3; V2 煤泥水中固体煤泥的体积,cm3。
5).浓度换算:以上介绍的几种浓度表示方法使用场合不一。
通常在进行流程数、质量计算时 多采用液固比Rp 和百分浓度C ,而大多数选煤厂在生产管理中习惯采用固体含量g 。
由于采用 的浓度单位不一样,需彼此对比和相互间进行换算,换算公式如下:c=X :5)xl00%S ——泥的密度,实验室预先测出, g/cm3 ;S n 泥水的密度,g/cm3。
2).液固比Rp (又称稀释度) 比值,没有单位。
:液固比是指煤泥水中水的质量与固体煤泥的质量比,它是一个w _Q-T丁= T" 3(8^}△ =1时AC)3{S n -1)Rp 互固体含量 Tg :固体含量是指 T岸二 --------------xl000= ------------ 1L 煤泥水中含有固体煤泥的克数,单位是xlOCOg/Lg/L 。
(1) 已知Rp ,求C 及g(2) 已知C ,求Rp 及g U=x 1QO%心+1I OO- u c lOOOC^(3) 已知g ,求Rp 及CD IODO I1〔必 r1000+ 1¥V Q _TLOGO6、图表的含义、用途(P24)①多次沉降试验求算法:通过一系列不同浓度煤泥水 的沉降试验分别获得不同时间的澄清层高度, 然后分别绘制沉降曲线。
沉降曲线是三条相交的直线 (或者三条 直线通过不同斜率弧线连接)。
直线AB 相当于澄清区,直线 BD 相当于压缩区,直线 DC 相当于矿浆已达最终压缩点, B 点为临界点,即澄4 8 12 1S 20 24 血沉障时周/min3、(选煤厂)常用的煤泥水浓度测定方法浓度壶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即先测出煤泥的密度及煤泥水的重量,再间接算 出煤泥水浓度,因而不如直接法(如烘干法)准确。
浓度壶法的具体做法是将试样灌入一定容积的浓度壶内(选煤厂常用的容积为1 L ,形状见图),然后称出煤泥水的质量 △,用下式计算:(Q r-1000)5^-..|△―― 1 L 煤泥水的质量,g; S ------ 煤泥的密度,g/cm3。
4、煤泥水的粘度、影响因素、粘度对煤泥水处理的影响( P11)流体在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会产生内摩擦力,阻止流体 层间的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为 粘性或粘度,这种内摩擦力也称为粘性阻力, 它是由于流体分子间内聚 力所致。
对煤泥水粘度影响因素较大的几个是:煤泥的固体含量、煤泥的粒度组成和煤泥的灰分。
① 对于作为分选介质的煤泥水来说,粘度的增加会使各粒级的沉降速度变慢,干扰沉降加剧, 分选效率也随之降低,对细粒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有效分选下限加大,精煤产品灰分升高, 尾煤产品灰分降低等。
② 对于需要浓缩、澄清的煤泥水,固液分离主要就是依靠各种粒度颗粒在水中的沉降。
煤泥水粘度增大将导致各种粒度煤泥的沉降减慢, 细粒级沉降甚至停止, 影响了固液分离过程, 降低了 设备能力和分离效果。
③ 对于需要进行各种机械脱水(如离心沉降过滤、真空过滤、压滤等)的产品,煤泥水粘度的 增加将会使脱水效率降低,脱水减慢,脱水后颗粒表面附着水分增加。
如果煤泥水中含有较多泥化的细泥质颗粒,它们会附着在颗粒表面或颗粒缝隙中,造成脱水产品的污染程度加大。
5、煤泥水沉降过程的分区现象(P22)煤泥水刚经搅拌后在浓度、粒度、密度等方面是 均匀分布的,见筒1。
筒2表示极短时间沉降后 的煤泥水,煤泥水沿量筒分成了五个区,上层A 是澄清区,B 是沉降区(或等浓度区),C 是过 渡区(或变浓度区),D 是压缩区,K 是粗粒区。
整个等浓度区浓度是不变的, 等于原矿浆减去因析离而沉降的粗粒以后的浓度, 悬浮的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降的结果是澄清区和等浓度区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面(又称澄清界面)。
随沉降过程的进行,澄清区高度逐渐增加,压缩区高度也逐渐增加,而等浓度区高度逐渐减小,直至消除,只剩下 A 区和D 区。
随A 区增加和B 区减小,澄清界面逐渐往下移动,它的下移速度就等于颗粒的平均沉降速度。
实际上,煤泥水 的沉降特性测定就是根据煤泥水沉降产生的分区现象来进行的。
0 41620清区与压缩区的分界点。
绘制沉降曲线的作用是:找出临界点,确定达到临界点的时间t1和澄清层高度,计算沉降区的沉降速度,作为设计浓缩机的依据;根据要求达到的底流浓度,找出达到该浓度的沉降时间t2,作为计算浓缩机高度的依据;找出可能达到的最高浓度和达到该浓度的时间。
②一次沉降试验求算法:采用较低浓度的煤泥水做一次沉降试验,测出澄清层高度(H )和达到相应沉降高度的时间(t),作出H —t沉降曲线。
可以用此沉降曲线来计算任意浓度下的沉降速度和浓缩机沉淀1 t煤泥所需的沉淀面积。
第三章煤泥水分级、浓缩与澄清设备1、基本概念:水利分级:在介质(水或空气)中,将物料依其沉降末速的差别分成若干粒级的作业称分级,以水为介质的的分级就是水利分级。
浓缩:借助重力或离心力作用提高煤泥水浓度的过程称浓缩。
澄清:在浓缩的同时,获得固体含量很小的溢流水的过程称澄清。
2、常用的自然沉降设备(P52)煤泥水处理中常用的自然沉降设备有:煤泥水沉淀池、带式沉淀池、角锥沉淀池、斗子捞坑、沉淀塔、永田沉淀槽、深锥浓缩机和耙式浓缩机。
3、耙式浓缩机的内部结构、工作过程、分层现象、分类。
(P58)①结构:由圆筒带倾斜的池子(倾斜角12度)和一个绕中心轴回转的耙子(将沉淀物运送池底中心)所组成的澄清、浓缩设备。
原理:耙式浓缩机是利用煤泥水中固体颗粒的自然沉淀来完成对煤泥水连续浓缩的设备。
②工作过程:生产过程是连续的,煤泥水从池底上方中部给入,澄清后的溢流水从池体周边流入溢流水槽,沉淀后的产物(底流)从池体锥底中央的排料口用泵抽出。
③内部分层现象:图示为煤泥水在浓缩池中沉淀的静态过程。
需要浓缩的煤泥水首先进入自由沉降区(B区),水中的颗粒靠自重而迅速下沉,当下沉到压缩区(D区)时,煤浆已汇集成紧密接触的絮团而继续下沉到浓缩物区(E区),由于耙子的运转,使E区形成一个锥形表面,浓缩物受耙子沫界机的沫晞过稈示亘图的压力进一步被压缩,挤出其中水分后由卸料口排出,即浓缩机的底流产品。
煤浆由B区沉至D区时,中间还要经过C区。
在C区,一部分煤粒能够因自重而下沉,另一部分煤粒又受到密集煤粒的阻碍而不能自由下沉,形成了介于B、D两区之间的过渡区,A区得到的澄清水从溢流堰流出称溢流产品。
由此可见,在五个区域中,A和E区是浓缩的结果,B、C、D区是浓缩的过程,浓缩池应该有足够的深度(应能包括上述五个区所需的高度)。
④按传动特点分:中心传动式、周边传动式;按结构特点分:普通浓缩机、高效浓缩机。
4、倾斜板沉淀设备(P67)(为什么会有高效浓缩,有较大的有效面积,工作原理、特点)5、水力旋流器(P69; 了解)6、机械分机设备(P86):弧形筛、高频振动筛和电磁筛等。
弧形筛分为:可翻转型弧形筛:因筛条边棱一侧受到矿浆流蚀而磨损后,会大大降低透筛效率,此时将筛面调转180o使用,则能提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击振弧形筛:在弧形筛上加一击振装置,目的:通过振动清理筛面,使堵塞筛孔的物料进入产品,提高筛面利用率。
7、水力分级设备的工艺效果的评定(P89; 了解计算过程)。
通过粒度(d95):用以检查分级作业的实际分离粒度,它以溢流中95%固体物数量通过的标准套筛筛孔的大小来表示。
第四章煤泥水的絮凝和凝聚1、了解胶体微细颗粒稳定性理论(DLVO理论)(P97,胶体稳定性受各种力的作用)2、高分子絮凝剂(P102)分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分天然型、合成型。
复习重点:聚丙烯酰胺3、絮凝剂的使用(P113,如何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使用好?可能是最后讨论题)1 )絮凝剂用量的影响因素即选择2)影响絮凝剂使用效果的因素①煤泥水硬度的影响;②煤泥水p H值得影响;③煤泥固体成分对絮凝效果的影响;④煤泥水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3)无机电解质凝聚剂和高分子絮凝剂联合使用4)絮凝剂的配置、贮存和使用第五章煤泥脱水及回收设备1、选煤厂对煤或煤泥脱水的目的(P126):①降低煤炭产品的水分,满足用户和运输对产品水分的要求;②脱除的水复用可节约用水;③煤泥回收,洗水闭路,避免污染环境。
2、水在煤中的赋存状态(P126):①化合水分(结晶水):指水分和煤中物质按一定的数量(重量)比值直接化合,成为新物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结合水分(吸附水分):是固体物料和液体水接触时,二相界面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固体内部结构不同,位于液体或固体表面的具有表面自由能的分子吸引邻相中的分子,使水分子或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吸附了水分子后即在固体表面形成水化膜,厚度为一个或几个水分子;③毛细管水分:松散物料的颗粒与颗粒之间有许多孔隙,当孔隙很小时将引起毛细管现象,水分保留在这些孔隙里;④自由水(重力水):自由存在于各种大孔隙中,其运动受重力场控制,是最易被脱除的水。
3、物料性质和脱水效果的关系(P128)①物料的粒度决定了物料的孔隙度、毛细管和比表面积,因而影响含水量的多少和脱水的难易;②物粒本身的表面特性如表面孔隙度和表面润湿性决定了物料含水量大小和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③密度越大的物料在相同重量时比表面积越小,因此水分含量也越低;④细泥物质亲水,其充填于物料孔隙间或吸附于颗粒表面,增加了毛细管作用力、比表面积和吸水强度,使物料脱水困难;⑤脱水方法不同,颗粒表面剩余水分也不同。
4、水分脱除方法(P128)①重力脱水②机械脱水③干燥脱水④其他方法:如电化学方法5、选煤厂常用脱水设备(P129,有哪几大类,每类有哪些及工作过程)⑴脱水筛:固定筛、摇动筛,直线振动筛,共振筛⑵离心脱水设备:按脱水原理:过滤式、沉降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⑶真空过滤机:圆盘、折带、水平带式过滤机⑷加压过滤设备:箱式压滤机、带式挤压机、连续加压过滤机⑸重力浓缩脱水设备:煤泥沉淀池、深锥浓缩机、耙式浓缩机、沉淀塔、角锥池和斗子捞坑6、压力脱水及其设备(P160,为什么压滤设备作为选煤厂细粒级脱水的把关设备?工作过程)7、带式挤压脱水和连续加压过滤脱水设备(P166,“了解”)第六章煤泥水处理系统1、煤泥水处理系统分为哪两大类,各自特点?(P173)因处理的原煤种类、原煤性质以及选后产品的用途不同而分成:炼焦煤选煤厂、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差别:炼焦煤选煤厂要对小于0.5mm 粒级也进行深度分选、脱水,将其中低灰部分精选出作为炼焦煤的一部分,因而对其质量有严格要求,需要完整的煤泥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