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目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中国电影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衍生品开发和推广等多个环节。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3%。
截至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元人民币。
二、现状分析1. 电影市场规模: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然而,与美国电影市场相比,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许多国际制片商已经将中国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2. 院线发展:近年来,中国影院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然而,中国影院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设备更新和影院管理方面。
3. 电影制作:中国电影制作的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4. 市场调控:中国政府对电影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国电影的引进数量、鼓励本土电影制作和放映、扶持优秀电影人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缺乏优质作品:尽管中国电影制作数量庞大,但优质作品仍然相对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创意不足、审查制度和商业利益的压力等原因。
2. 电影市场的多样性不足:中国电影市场主要由大片和商业影片主导,缺乏多样性和独立性。
这使得艺术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3. 模式创新与技术革新:中国电影产业在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还相对滞后。
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发展趋势1. 市场国际化:中国电影市场将继续向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制片商和发行商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中国电影市场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崛起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优质电影制作、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规模是不可忽视的。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642.55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这一数字突显出了中国电影市场庞大的观众基数以及人们对电影的热爱程度。
这种市场规模的增长对于电影制片人提供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也刺激了电影制作和发行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优质电影制作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过去,中国电影市场主要以商业片为主,缺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然而,随着电影人才培养和电影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和导演。
例如,张艺谋的《卧虎藏龙》和冯小刚的《1942》等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这些优质电影的涌现提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质量水平,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另外,技术创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3D技术和特效的应用使观众能够获得更加震撼和沉浸式的电影体验。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也为电影的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最后,国际合作将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引起了全球电影产业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际娱乐巨头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并积极与中国电影公司合作。
中美合拍片《变形金刚4》和中法合拍片《地久天长》等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通过国际合作,中国电影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电影技术和制作理念,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而言,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迅猛,并呈现出了旺盛的发展活力。
2023年国内外电影市场分析

2023年国内外电影市场分析分析2023年国内外电影市场2023年,国内外电影市场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电影市场规模、类型偏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2023年国内外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电影市场规模2023年,预计国内电影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消费市场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选择。
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国内制片能力不断提升。
预计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将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国外电影市场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国际电影进口和放映市场受限,但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国外电影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观影,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海外观众的范围。
国外电影制片商将更加重视中国市场,通过合作和引进优质内容,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
二、类型偏好2023年,观众对于电影类型的偏好将更加多元化。
随着年轻观众的增多,对于创新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影市场将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和风格。
在国内电影市场,传统题材的历史文化片、革命题材片仍保持一定的观影人群和票房。
此外,科幻片、奇幻片、动作片等商业类型也将继续受到观众的喜爱。
与此同时,喜剧、爱情、家庭题材的轻松愉快类电影市场需要也较大。
在国外电影市场,好莱坞大片依然是主流,特效电影以及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表现可观。
独立电影、纪录片、文艺片等具有独特风格和主题的影片也将受到一部分观众的追捧。
三、技术创新2023年,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电影市场的发展。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被应用于电影制作和观影体验,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官享受。
在电影制作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特效制作的逼真度和质量,为大银幕和家庭影院呈现出更加震撼的画面效果。
增强现实技术将与电影场景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在观影体验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和互动体验。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一、总体概况202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7%。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二、产业结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国内院线仍然是电影产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收入占据了总票房的大部分比例。
此外,线下影院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影环境。
与此同时,线上视频平台的崛起也为电影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优秀电影作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其中,《我不是潘金莲》和《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
四、电影引进与输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外电影的引进。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和其他优秀的国际电影在中国上映,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同时,中国电影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一些中国电影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在整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涌现出来,观众的选择面越来越广。
其次是盗版问题仍然存在,侵权行为对电影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高昂的票价也限制了一些观众的观影意愿。
六、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动力仍然强劲,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引领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从国际来看,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中国电影将更多地走向国际舞台。
总结: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输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24中国电影市场分析

2024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概述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方面。
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预计将达到XX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XX%。
其中,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占据了XX%的票房市场份额,与进口片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发展趋势1. IP改编热近年来,IP改编电影在中国市场备受关注,不仅可以借助原有IP的粉丝基础和知名度,在票房表现上也有较大优势。
2024年,IP改编电影仍将是市场的热点,不同类型的IP改编电影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 大片竞争激烈影片制作成本不断上升,大片制作是占据票房榜的常客。
2024年,大片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大制片公司将加大宣传力度,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3. 观众需求多样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2024年,家庭片、科幻片、文艺片等题材将更受欢迎,电影市场将更加多元化。
竞争格局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国产电影和进口片构成。
国产电影在市场占据优势的同时,进口片也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024年,随着国产电影的崛起,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
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支持政策将继续加大力度,包括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电影跨界合作、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
2024年,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制片公司来说,创新和多元化将成为关键。
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将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整体看好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对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分析,希望为读者提供参考。
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据中国电影产业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648.25亿元人民币,逆势增长近5%。
但与此同时,电影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截至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北美。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约为648.25亿元人民币,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占比更是高达64.12%。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未来市场规模增长的潜力巨大。
2. 院线影院数量和布局院线影院的数量和布局也是衡量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截至2021年5月,中国院线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5万家,较2015年增长近80%。
此外,大部分院线的影厅都位于一、二线城市,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布局。
但是,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为电影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 电影类型和口味中国电影市场观众的口味和偏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观众选择电影类型的标准也越来越多元。
国产电影市场中,喜剧、动作和爱情电影一直是较为热门的类型,但随着观众消费升级,题材、风格更加多样的电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此外,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还出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现象,比如口碑和口感不成正比、明星高片酬等。
这类现象不仅影响着电影观众的体验感,也制约着整个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电影产业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口味的多元化,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从单纯的电影投资和制作走向了内容输出和衍生品开发方向,涵盖了电影制作、发行、营销、衍生品、展览等多个领域。
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将会更好的拓展各领域,走向更加成熟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中 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娱乐形式,在中国拥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一)票房规模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从 2010 年的约 100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约 640 亿元。
尽管 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票房出现了大幅下滑,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2021 年票房迅速恢复,达到了约 470 亿元。
(二)影片类型喜剧、动作、爱情等类型的电影一直是中国观众的喜爱,但近年来,科幻、悬疑、动画等类型的电影也逐渐受到关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三)观影人次随着电影院线的不断扩张和影片质量的提高,观影人次也在逐年增加。
2019 年观影人次达到了约 17 亿,但 2020 年受疫情影响,观影人次大幅下降,2021 年有所回升。
(四)影院建设中国的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持续增长,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共有影院 14000 多家,银幕总数超过 80000 块,位居世界第一。
三、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一)内容为王观众对于电影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的内容成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关键。
具有深刻主题、精彩剧情和出色表演的电影更容易获得高票房和良好口碑。
(二)技术创新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如 3D、IMAX、VR 等,为观众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
未来,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三)线上线下融合受疫情影响,线上观影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电影发行和放映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
(四)国际化发展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642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质量与类型提升:中国电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武侠片和农村题材,涌现出一大批评论与审美价值俱佳的电影作品,逐渐获得国际认可。
例如,《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和口碑成功。
3.电影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电影制作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使用3D、IMAX、VR等新技术,使观众获得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
4.投资热潮持续: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和地方政府纷纷投资电影产业,增加了电影制作和宣传的资金,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电影联合制片、跨界合作等新模式也不断涌现。
二、趋势分析1.全球化竞争加剧:中国电影市场吸引了全球电影巨头的目光。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在中国上映,并与中国电影公司进行合作。
这种全球化的竞争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
2.优质内容持续需求: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存在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投资者和电影公司应注重提升电影质量和内容的创新,在不断提高观众的精神层次上下功夫,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3.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融合: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线视频平台已成为电影传播的重要渠道,许多新型电影公司也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广、发行电影。
未来,互联网和电影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呈现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向。
4.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院线放映,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融合也开始成为电影发行的新模式。
通过与电商平台、影视公司合作,电影公司可以更好地实现影片的推广和销售。
此外,电影公司还可以拓展衍生品、影视剧、动漫等领域,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多元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组长:陈保新组员:陈敏毓陈晓青丁翠兰高银利高园郭鑫胡晓琪胡艳胡志伟刘丹阳内容概要:中国电影市场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票房收入连年攀升。
电影市场发展的形势貌似只一片大好,但是仔细看看去不难发现有太多太多的问题。
关键词:电影市场、票房、发展趋势、特点。
1、中国电影市场的构成2、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及问题3、中国电影市场与国外电影市场的对比4、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5、如何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
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我国电影市场的构成在国内电影市场发行放映的的影片类型,按来源、制作成本和票房收入基本可分为:A、进口分账大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20部以内,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统一在国内发行,中方根据国内的票房按比例分账;B、进口买断影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30部以内,由国内国营或民营发行公司买断国内发行权;C、国产(含合拍及港片)商业大片:投资金额在一亿元以上;D、国产(含合拍及港片)中高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在2000万到一亿之间;E、国产(含合拍及港片)中低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在500万到2000万之间;F、国产小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在500下的国产影片。
这是两张2008年的图标我们可以看出冒险科幻类和喜剧爱情片占到我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国大陆与香港合拍的电影占到70%这一比重还是相当之高的。
但同时我们也知道每年外国大片都会从我国电影市场掠走大量美金,比如《阿凡达》、《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等。
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影市场的构成正不断的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
我国电影数量不断增加09年474部,10年509部,11年862部而且出现了一批真正的大片当然不是指《夜宴》、《无极》一类的。
如《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二、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的表现吧。
2009年我国共拍摄影片474部,其中《建国大业》、《南京、南京》是09年国产影片中不错的佳作。
09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了62.06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站到票房收入的56.6%。
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成功突破百亿达到了101.72亿元,比09年增长了63.9%。
电影拍摄总量也是达到了526部。
同时有17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
2011年也是电影市场丰收的一年电影票房达到了127亿,与上年数相比上涨25% 从这些数据上不难看出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我国电影票房成功进入百亿时代。
但中国电影市场真的就如这些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好吗?我们来看一下在2009年我国474部电影过亿影片仅有12部过亿,海外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7亿元。
但是我们就看一下《阿凡达》仅此一部在我国带走了13亿多的人民币,在全球收入更是狂揽27亿美元,而我们是27亿人民币。
2010年、2011年我国电影形式与2009年类似并没有多大改善。
虽然某些部门一直在说我们的票房占到了50%以上相对于引进的电影是有优势的,但这优势确实很小。
我国电影市场的现状是这样:1、市场的扩大仍然是内地影市主旋律,不断增加的影院需要大量的影片来填充,但市场的扩容并没有对旧有的影片排映方式有多大改变。
影院的大片依赖症仍然相当严重,准确来讲,好莱坞大片仍然是票房灵丹。
一部《变形金刚3》就从中国掠走了11亿,《功夫熊猫2》也有6亿。
2、我国电影市场仍然是把票房看的过重,电影后产品发展不足,保护不够。
我国电影市场仍然是把票房放在第一位,而不注重对电影的进一步开发,也就是延长产业链。
美国的电影产业票房只占其收入的30%而我国则达到90%。
3、中国电影数量大,精品少。
2010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片也达到了17部,但国产影片真正能够赢得口碑、获得好评、全面满足市场需要和观众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明显不够。
我国的大片真的不怎么样大家应该都清楚我国大片是如何的“大”。
4、电影市场不规范,问题多。
主要表现为:票房收入“偷、漏、瞒、虚”报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公平竞争,降低了行业信誉;盗版问、5、中国电影“走出去”期待突破。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有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仅有《功夫梦》、《叶问2》、《阿童木》三部影片海外票房过亿元。
而且就算是票房收入创造了某一个奇迹我们的收入也并不多。
以2001年的《卧虎藏龙》为例海外票房收入一个亿美元相当于我国2001年全部电影票房收入总和但是中方制片商——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CFCC)都没能从中分得多少收益。
更是赔了400万。
因为美国是直接买断钙片的海外经营权。
通过这些数据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电影走出去的路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电影市场与国外电影市场的对比我们就看看美国的电影市场发展。
一提起美国的电影市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好莱坞。
好莱坞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世界电影发展的典范。
据90年代初的统计,在世界所生产的4000部故事片中,好莱坞影片只占其中数量的不到十分之一,但却占到了全球票房的70%.据2001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好莱坞的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我们能够看到的好莱坞最明显的两个特征是:一是,电影的总收入,来自电影票房的只占35%左右;二是,其余的收入,则来自收费电影频道、有线电视、录像和普通电视台。
美国的电影工业由于种种原因走的是一条因文化理解而商业娱乐又电影品牌的生产创作道路,具有了广阔的市场视野。
(原因如:生产上的商业性,产品定位上的娱乐性,以及产业理论构架上的商业与艺术的统一协调性,还由于体制环境的宽松性和文化生命上的扩张性)。
对于美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充分的借鉴。
再来看看我国,我们的电影市场收入90%靠的是票房。
广电总局每年的报告提及最多的就是我们今年有多少票房收入。
或许他们人为票房是最能说明一切的。
其实不然就像不能单纯的以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一样。
票房只是一个指标,但绝不应该作为唯一指标。
我国电影市场产业链短,甚至是就没有一条像样的产业链。
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在放映过就算了而应该充分的挖掘它的潜在价值。
我曾设想我们是否能够根据一部电影建设自己的主题公园,开发后续产品等等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
比如《赤壁》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相当不错的历史题材影片,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以三国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或者改变成大型网络游戏等等。
四、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电影市场大发展规模必将扩大。
有人预言中国电影票房将在2015年突破300亿。
当然这只是预言,但我们不能否定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前景将是光明的。
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电影市场将会呈现出以下趋势:A、类型片将大放异彩。
《花木兰》《十月围城》和《风声》是典型的类型电影,《花木兰》和《十月围城》属于武打片,《风声》属于谍战片,它们都是近两年中国日益走向成熟的类型电影的优秀代表。
类型电影给人最大感觉就是安全感,因为只要我们看到就会知道这部电影在说什么,看看好莱坞电影大多都是类型片。
B、主旋律电影经日益得到观众的认可。
《建国大业》、《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主流电影在国内受到广泛好评就是最好的证据。
纵观现在的主旋律电影它不仅摒弃了令人生厌的说教、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还在宣传内容的艺术表达、人性还原和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上下功夫。
C、“走出去”成为重头戏。
2005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总和为16.5亿元,当年国内票房为20亿;2010年两项数据分别为35.17亿和102亿,也就是说,最近5年来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增长了113%,明显低于国内票房410%的增幅。
我国电影市场要发展就应该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孙中山有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美国电影市场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海外市场,而且电影走出去是各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我们不应落后与他人。
D、院线设施将更加完善,电影票价将会降低。
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影院数量少分布不均是瓶颈。
我国电影院数量将会增加,带来的将是票价的降低E、科技将成为点一个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今后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五、如何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1、转变政府职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垄断控制、政府代管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形式的发展与需要。
政府的要做的应该根据我国人民的需求对电影进行审查,再就是维护电影业的正常发展,如保护产权;建立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电影制作体系和发行体系。
2、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
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单位是电影市场的经营主体。
我国现有的30多家电影生产单位中还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是所谓的事业单位。
这样的事业单位是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我们应该放开让他们自主发展给与更多的自主权。
同时,放手民营企业发展。
3、形成电影产业集群发展和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为电影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如好莱坞影视娱乐群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4、注重电影产业的本土化,打造优势品牌。
我国电影市场由于受经济科技的制约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电影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竞争力,而且随着全球化发展,外来影片对我国本土电影冲击加大。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本土化,打造名牌。
小结:我觉得这次的一大败笔在于没有分析电影院线产业,电影产业不应该只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