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2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2008年5月11日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和课文例句整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和课文例句整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78774(共16页)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②遭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②披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

)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隐蔽,躲藏 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论积贮疏》)——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记·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读音二:p 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2导读: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2 奇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4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适宜,适合)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不平常)
6此奇货可居(珍贵的)
7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使人不测的)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佳、好、宜)
9奇生怪(怪物、异物)

1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
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
3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4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1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
2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3诸将请所之(请教,请示)
4乃置酒请之(宴请)
5请命1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2请示3请求任命官职
6请献十金(愿意)
7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谒见、谒问)
8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邀请、约请)穷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3所识穷乏者得我(贫困)
4穷予生之光明以疗梅也哉(穷尽)
5复前行,欲穷其林(寻求到尽头)
6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
7公孙衍穷张仪(困窘)
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穷冬、严冬)

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
3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除掉)
4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示动作的趋势)
6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丢弃、厌弃、失掉)
7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去)
8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
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