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公式及例题

盈亏问题公式及例题
盈亏问题是指在经营或交易过程中,根据成本和收入的差额判断是否盈利或亏损的问题。
以下是盈亏问题的公式和例题:
1. 盈利公式:盈利 = 收入 - 成本
例题:某商店有一件商品的成本为100元,售价为150元,
计算该商品的盈利金额。
解答:盈利 = 收入 - 成本 = 150元 - 100元 = 50元。
该商品
的盈利金额为50元。
2. 盈利率公式:盈利率 = (盈利金额 / 成本) * 100%
例题:某公司某产品的成本为80元,售价为100元,求该
产品的盈利率。
解答:盈利金额 = 收入 - 成本 = 100元 - 80元 = 20元。
盈利
率 = (20元 / 80元) * 100% = 25%。
该产品的盈利率为25%。
3. 亏损公式:亏损 = 成本 - 收入
例题:某人以12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件商品,但在出售时只
能以100元的价格出售,计算该人的亏损金额。
解答:亏损 = 成本 - 收入 = 120元 - 100元 = 20元。
该人的
亏损金额为20元。
4. 亏损率公式:亏损率 = (亏损金额 / 成本) * 100%
例题:某商店某商品的成本为200元,售价为150元,计算
该商品的亏损率。
解答:亏损金额 = 成本 - 收入 = 200元 - 150元 = 50元。
亏
损率 = (50元 /200元) * 100% = 25%。
该商品的亏损率为25%。
这些例题只是盈亏问题的常见形式,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涉及更复杂的情况,但是根据以上公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盈亏问题。
必考典型应用题之盈亏问题

必考典型应用题之盈亏问题海量小学数学复习资源等你来拿!!寒假也用的上!盈亏问题(一)专题简析: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
每人少分,则物品有余(盈);每人多分,则物品不足(亏)。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
基本解法是: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和盈亏数求出物品数。
例题1:小明的妈妈买回一篮梨,分给全家。
如果每人分5个,就多出10个;如果每人分6个,就少2个。
小明全家有多少人?这篮梨有多少个?解答:思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第一种分法:每人分5个,多10个(盈)第二种分法:每人分6个,少2个(亏)全家人数:(10+2)÷(6-5)=12(人)梨的个数:5×12+10=70(个)试一试1:(1)有一根绳子绕树4圈,余2米;如果绕树5圈,则差6米。
树周长是多少米?绳子长多少米?(2)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
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例题2: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
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解答:思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第一种分法:每人5本,多了14本(多盈);第二种分法:每人7本,多了2本(少盈)。
每份相差:7-5=2本人数:(14-2)÷(7-5)=6人练习本数量:5×6+14=44本。
试一试2: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了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了2粒。
有小朋友几人?有多少粒糖?例题3: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一批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
学生有几人?这批树苗有多少棵?解答:思路:根据题意,我们可知搬树苗的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人搬6棵,差4棵(少亏);第二种方案:每人搬8棵,差18棵(多亏)。
数学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盈亏问题一、学习内容基本盈亏题目;典型盈亏题目;变形盈亏题目。
两个不变:给谁分(单位是什么)分什么(盈亏指什么)一、基本的盈亏问题【例1】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各,要多出48各苹果;如果每天吃6各,则又少8个苹果。
那么妈妈买回的苹果有多少各?计划吃多少天?【例2】学而思学校新近了一批书,将它们分给几位老师,如果每人发10本,还差9本,每人发9本,还差2本,请问有多少老师?多少本书?【例3】明明过生日,同学们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那么有多少各同学?蛋糕的价钱是多少?二、典型的盈亏问题【例4】学校进行大扫除,分配若干人擦玻璃,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若每人擦6块,则正好擦完,求擦玻璃的人数及玻璃的块数?【例5】红山小学学生乘汽车到香山春游。
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5人不能乘上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
问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例6】有红、白球若干,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1各白球,拿到没有红球时,还剩下50个白球;若每次拿走1各红球和3个白球,则拿到没有白球时,红球还剩下50个,那么这堆红球、白球共有( )个。
【例7】用一根绳子测井台到井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9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2米。
求绳子长度和井深?三、变形的盈亏问题【例8】四(2)班举行“六一”联欢晚会,辅导员老师带着一笔钱去买糖果。
如果买芒果12千克,还差4元;如果买奶糖15千克,则还剩2元。
已知每千克芒果比奶糖贵2元,那么辅导老师带了_______元钱。
【例9】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则多10块,如果现有人数增加到原有人数的1.5倍,那么每人4 块就少两块,这些糖共有多少块?【例10】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小明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 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求小明几时几分离家刚好8时到校?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第十二讲 盈亏问题

注意本题的分配对象是时间 条件转化:“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转化为“每分钟走40米,则少80米。”“每分钟 走50米,则早到4分钟”转化为“每分钟走50米,则可多出200米。” 一盈一亏问题用公式:(盈+亏)÷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笔记:一盈一亏问题用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注意将条件转换成盈或亏。
【随堂练习3】某校有若干个学生寄宿学校,若每一间宿舍住6人,则多 出34人;若每间宿舍住7人,则多出4间宿舍。问宿舍有多少间?寄宿学生 有多少人?
条件转化:“每间宿舍住7人,则多出4间宿舍”转化为“每间宿舍住7 人,则少(4×7=28)人。” 一盈一亏问题用公式:(盈+亏)÷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典型例题3
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1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 人,则多出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学生有多少人?
【思路指示】为了帮助理解,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转化。将条 件“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1条船"转化为“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多出 4人”;再将条件“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多船”转化为“如果每条 船坐6人,则差6×4=24(人)”,这样两种分配方法就相差了 24+4=28(人),这是因为每条船多坐了6-4=2(人)。根据这一关系,可知船 有28÷2= 14(条),学生有4×(14+1)= 60(人)。列式如下: 船的条数:(6×4+4×1)÷(6-4)=14(条) 学生人数:4×(14+1)=60(人) 答:公园有14条船,三(1)班学生有60人。 【思路指示】为了帮助理解,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转化。
盈亏问题的经典例题

盈亏问题经典例题一、基础盈亏问题1.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5 颗,则多10 颗;每人分7 颗,则少8 颗。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颗糖果?-解析:根据盈亏问题公式,(盈+亏)÷两次分配之差=份数。
这里小朋友的人数为(10 + 8)÷(7 - 5)=9(个)。
糖果数为9×5 + 10 = 55(颗)。
2. 把一些书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3 本,则余8 本;如果每人分5 本,则缺2 本。
问有多少学生?多少本书?-解析:(8 + 2)÷(5 - 3)=5(个)学生,书有5×3 + 8 = 23(本)。
3. 学校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 人,则多出20 人;每个房间住5 人,恰好住满。
问有多少间宿舍?有多少人?-解析:20÷(5 - 3)=10(间)宿舍,人数为10×5 = 50(人)。
二、复杂盈亏问题1. 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 个树坑,还有3 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 个树坑,其余每人挖 6 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
问共有多少少先队员?一共要挖多少个树坑?-解析:设少先队员有x 人。
5x + 3 = 2×4 + (x - 2)×6,解得x = 7。
树坑数为5×7 + 3 = 38(个)。
2. 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2 米;把绳子四折来量,还差1 米到井口。
求井深和绳长。
-解析:设井深为x 米。
3(x + 2) = 4(x - 1),解得x = 10。
绳长为3×(10 +3. 一些苹果分给若干人,每人5 个余10 个苹果;如果人数增加到3 倍还少5 人,那么每人分 2 个苹果还缺8 个。
问有多少苹果?多少人?-解析:设原来有x 人。
5x + 10 = (3x - 5)×2 - 8,解得x = 28。
苹果数为5×28 + 10 = 150(个)。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盈亏问题【知识点拨】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照某种标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照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两次所分之差=固定的对象数。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总量【典型例题】例1.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多了16个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差4个苹果,那么幼儿园里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解:(1)两种方案中每人所分苹果相差多少个?5-3=2(个)(2)两种方案中所需的苹果总数相差多少个?16+4=20(个)(3)每人相差2个,总数相差20个,你能求出小朋友的人数吗?÷ 2=10(人)20(4)根据第一方案求苹果的的个数:3 ⨯10+16=46(个)也可以根据第二方案求苹果的个数,试试吧!【点金术】------两种分配方案,由于每份数量不相等,导致所需的总数不相等,一种方案被分的总量有余,;另一种方案使被分的总量不足,求分配的份数及被分的总量。
这样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的思路通常是:两种方案所需总量之差÷每份之差=份数。
【巩固训练】1、同学们去公园植树,如果每人植2棵,则有14棵树没有植;如果每人植3棵,则少2棵树。
问共有多少名学生,共有多少棵树?2、小朋友们分玩具小汽车,若每人3个,还余下14个;若每人5个,就会少10个。
请问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辆玩具小汽车?例2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分给各个班,如果每班分24本,要差68本;如果每班分20本。
要差16本,学校共有多少个班?买来多少本图书?解:(1) 两种分数方案,每班所分的本书相差多少?24-20=4(本)(2)两种分书方案,所需的总本书相差多少?68-16=52(本)(3)学校共有多少个班?52÷4=13(个)(4)买来多少本图书?24⨯13-68=224(本)【点金术】-----按照两种方案分配,总数都不足,但不足的数量有差额,这个差额就是两种方案所需总量之差。
盈亏问题应用题大全及讲解

盈亏问题应用题大全及讲解
盈亏问题是中考数学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能够考察学生们准确高效地使用运算符和操作,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盈亏问题主要有两种形式:完全盈亏和部分盈亏。
完全盈亏指物品的总量、单价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而部分盈亏指物品的只知其中的部分,需要用逻辑思维找出其余部分的方法。
应用题大全及讲解:
1、完全盈亏题:(1)某糖果店一次性购入10kg糖果,每kg售价3元,则共花费多少钱?
答案:花费30元,计算公式:10kg * 3元/kg = 30元。
(2)小王以125元买了书籍12本,每本书的单价为20元,则小王有多少元剩余?
答案:小王剩余5元,计算公式:125元 - 12 * 20元 = 5元。
2、部分盈亏题:(1)一公斤橘子,售价5元,3斤4两半就售出50元,求单价?
答案:单价3.3元,计算公式:50÷(3斤4两半)= 3.3元/1斤;或将3斤4两半换算成1斤,即6斤8两,50÷6.8=7.35元/1斤,而一斤橘子售价5元,因此7.35-5=3.35元,即3.3元。
(2)A、B两人所买的图书合计共3斤4两,A买了2斤,比B多买了1斤,若A的价钱与B的价钱相等,每斤的单价是多少?
答案:每斤的单价为17.5元,计算公式:A和B共3斤4两,即6斤8两,若A的价钱与B的价钱相等,则A和B所买的书籍总价应相同,即A和B的价格总和为17.5×6.8=119元,即A和B每斤各
119/6.8=17.5元。
以上就是盈亏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应用题讲解,要想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学生把相关知识点和题型熟练掌握,勤加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盈亏问题

例【1】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
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
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分析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则多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这说明小猴子的总只数为:12+11=23(只),也就是说:不足的个数+多余的个数=小猴子的只数解小猴子的只数为:12+11=23(只)梨子的个数为:23×6+12=150(个)或:23×7-11=150(个)答:有23只小猴子,150个梨。
例【2】丽丽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
如果每人分3个,多16个;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差4个。
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分析先比较两种分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每人分3个,余16个苹果。
每人分5个,还差4个苹果。
这两次分苹果,每人相差的个数为:5-3=2(个)。
第1次余16个,第2次少4个,那么第2次与第1次总共相差苹果的个数为:4+16=20(个)。
每人相差2个,结果总数就相差20个。
解有小朋友的人数为:20÷2=10(人)有苹果的个数为:3×10+16=46(个)或5×10-4=46(个)综合算式:(4+16)÷(5-3)=10(人)3×10+16=46(个)答:这个幼儿园有10位小朋友,苹果的总数是46个。
例【3】北京东路小学学生乘汽车到中山陵去春游。
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
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
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分析每车多坐5人,也就是每车坐70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也就是还差一辆车的人,即70人。
因此,问题转化为: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
如果每车坐70人,则还差70人。
求有多少人和多少辆汽车。
解(15+70)÷(70-65)=17(辆)65×17+15=1120(人)答:一共有17辆汽车,1120位学生。
例【4】小明的爷爷买回一筐梨,分给全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概述
盈亏问题是一类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按不同的方法分配物品时,经常发生不
能均分的情况.如果有物品剩余就叫盈,如
果物品不够就叫亏,这就是盈亏问题的含义.解盈亏问题的窍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概括:
(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上面的公式不能盲目套用,在真正掌握其内涵以后再运用公式解题将会使你面临盈
亏问题时而游刃有余,不可盲目套用公式.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掌握一般盈亏问题的解法;
2、能进行简单的条件转换解决相关盈亏
问题,初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提
高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盈亏问题
引入
孙悟空偷了好多人参果与牛魔王以及几个好朋友一起分享,但是分的时候他却发愁了,每个人分3个还差2个,每个人分2个又多了4个,你知道孙悟空一共偷了多少个人参果吗?
上节课回顾
一、什么是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
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二、如何解答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
例1 例2 幼儿园老师给一部分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10块糖,还差9块糖;每人分9块糖,还多2块糖,请问有多少位小朋友,多少块糖?
【拓展练习】
猫妈妈给小猫分鱼,每只小猫分9条鱼,就多出8条鱼,每只小猫分11条鱼,还少8条鱼,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猫?猫妈妈一共有多少条鱼?
老师给一部分同学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5粒就
都3粒,问: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粒糖果?
【拓展练习】
学校买来一批足球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4个,就多6个;如果每班分2个,就多26个,则正好分完,学校一共有多少个班?买来多少个足球?
例3 例4 老师给一部分同学分小玩具,如果每人分8个就少24个,如果每人分11个就少3个,问: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个小玩具?
【巩固练习】
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少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少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80发;若每人背50发,正好
背完,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巩固练习】
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20本,差90本,若每人发18本,正好发完,请问有多少学生,多少本子。
例5 例6王老师去琴行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差30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
【巩固练习】
明明过生日,几位同学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20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19元,就多出了4元.那么有多少位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智慧学校组织学生乘汽车到崇明春游.如果每车坐65位学生,则有5
位不能乘上车;如果每车多坐5位,恰好多余了一辆车,问一共有几辆
汽车,有多少位学生?
【扩展练习】
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3人;每个房间住5人,则空出3个房间.问宿舍有多少间?新生有多少人?
总结:
1、全课你学到了什么?
2、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练习1】同学排队上操.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69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多15人.一共有多少学生?
【练习2】老师给一部分同学分糖果,每人分10块,差8块;每人分9块,差3块,问多少个同学分多少块糖果?
五招对付孩子磨蹭拖拉(一)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
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
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
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
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
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
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
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
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
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
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