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回忆我的母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6 回忆我的母亲》

R·八R ·年八 年级级上上 册册
人物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 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 永远回忆的。
——朱德
走进作者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 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 人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 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 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 常委会委员长。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 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 着穿还穿不烂”。
人物分析
母亲的品质:坚强不屈
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没有灰心, 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 感却更强烈了”。
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在作者幼 年以沉痛的三言两语启发了他幼年时期反 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勤劳朴实、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
问题思考
2.本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思考
课文倒数第二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用自己的语 言简要概括。
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痛悼母亲的离去,二是 高度评价母亲,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形象分析
母亲的品质:识大体、顾大局
节衣缩食供养作者去读书,想着靠他作为读书 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 主的欺压”。
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毅然 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作者接受了马克思 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更加积极地 支持他。
6、回忆我的母亲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不需要作过多分析。主要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感受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并推而广之热爱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母亲的品质,感受课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学策略分析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师友自主讨论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查阅作者简介,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交流感知:
2、研读共品:
(一)新课导入:
1.引用有关的诗词导入本课。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2.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等美德。
师友讨论共品;班内交流。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母亲作为劳动妇女,有着许多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师友研读第9段,思考:
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写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文意扫清障碍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6 回忆我的母亲

3.文学常识 《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 朱德 ,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 军事 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开国元勋。
4.感知文本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
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 的感情,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 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 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 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 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 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 “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 5 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①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 下,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里却喜滋滋的。但自从 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②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 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 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 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 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 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 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 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 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44张PPT)

补充句子: 母亲是 的人。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 子。) 例如: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回忆我的母亲》
通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用准确简洁
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 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 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 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谁 言 寸 草 心 , 报 得 三 春 晖 。
临 行 密 密 缝 , 意 恐 迟 迟 归 。
慈 母 手 中 线 , 游 子 身 上 衣 。
游 子 吟 孟 郊
《回忆我的母亲》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 的敬意。 3.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 顾全大 局的优秀品质。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勤劳
2、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明确:“我很悲痛。”“我爱 我母亲。”
3、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点明回忆 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 章的感情基调。
《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分为几个层 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08
1919
深明大义
热爱劳动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24—1927
1937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1944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阅读第16、17自然段: 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1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2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母亲的回忆性散⽂,⽂中的母亲是⼀位平凡⽽⼜伟⼤的劳动妇⼥是美的典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作者: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
祖籍⼴东韶关,客籍⼈,在“湖⼴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共⽣了⼗三个⼉⼥。
因为家境贫穷,⽆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个,以后再⽣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是多么惨痛悲哀和⽆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个孩⼦⼀⼿养⼤成⼈。
可是她的时间⼤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只好让孩⼦们在地⾥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多⼝⼈,妇⼥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体⾼⼤结实,还能挑⽔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放,挑⽔或放⽜去了。
有的季节⾥,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到农忙,便整⽇在地⾥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活⾃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家看也不看的饭⾷,母亲却能做得使⼀家⼈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些新⾐服,⾐服也是⾃⼰⽣产出来的。
母亲亲⼿纺出线,请⼈织成布,染了颜⾊,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套⾐服⽼⼤穿过了,⽼⼆⽼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是⼀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九⼗岁还⾮耕⽥不可,不耕⽥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劳动。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 选择了哪些材料?
时间
与母亲相关的事件
段落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母亲生活的 艰难,然后想一想母亲又是如何面对这
些困难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
填写下面的表格。
生活的困苦
母亲的做法 (简要概括)
朱德的描述
(摘录文中关键词 母亲的品格 句)
家务劳作的 繁重
整日劳作,承担 “母亲是个好劳 家里各种家务, 动”“天不亮 毫无怨言 就起床” 榨油点灯,把饭 做得有滋味,亲 手制作衣服
作为革命事业的践行者,作者在文中不 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还有对如母
亲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命运的思考,在记
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联
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议论语句的含义并体
会其作用。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 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 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赏析: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母 亲朴素教育的感激;另一方面也表明作 者对革命事业的深刻认识:生产劳动的 知识和追求光明的意愿是人们最宝贵的 财富。
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 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最后一部分具体内容, 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作者感谢母亲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给教我与困难作 斗争的经验”。 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 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 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些都 是作者回忆母亲的根本原因。
如何写回忆录呢?
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 的钥匙。 (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 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 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 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 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 不时还插入议论。)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夏暮,树木葱笼,芳草连天。
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山丹丹花灿若红霞,在悠闷的风中摇曳。
落日的余辉依恋地洒在西边老牛山的山头,天边一朵透着青色的白云悠悠地飘着,徘徊着,寻觅着,像是母亲寻觅的身影,她在寻觅着她百般怜爱、贴心贴肝的孩子们……我忽地想起了那生我养我、疼我怜我、想我念我而今已与我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的母亲;那令我潸然泪下、肝肠寸断、欲思欲痛的母亲。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三、赏语言悟情感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1)组内交流、讨论(2)班级展示成果。
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6 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 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作者小时候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 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灾 坚强不屈 1895—1900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5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08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
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
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冰
心在《母亲》中说:“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母亲,我们人
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 读一读字音
lù 劳碌
shù 管束
chuò蛮横)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横”在表示“粗暴、凶暴”或 “意外的;不吉利的”等义时读“hèng”,如“蛮”“横
祸”;在表示其他义时均读“héng”,如“横幅”。
二
写一写字形
祖jí( 籍 ) 为富不rén( 仁 ) 和ǎi( 蔼 )慰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 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 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 太夫人以80多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回忆录
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 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 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 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 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母亲的诗词
1.怀念母亲
棘人远在异乡客,诀别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缱绻,巴陵湘水共伤悲。
西风回转相愁绝,血雨冰心同泪飞。
今跪地门三叩首,连天春草也凄凄。
2.清明节
人在清明远故土,巴陵湘水共凄楚。
天公有泪满瑶池,化作飘飘万里雨。
3.西江月
风送金幡银练,云乘仙鹤神騋。
清明时节向天开,雨漫边庭湘岱。
游子一心伤别,相思千里成灾。
惟将飨酒岳阳台,北向娘亲叩拜。
4.怀念母亲
夜雨潇湘灯火昏,清明时节鹒(gēng) 声闻。
伤魂最是家千里,泪看高堂少一人。
5.虞美人·端午节忆母
去年端午全家悦,做妹家中客。
玉盘锦食对瑶醇,午赏端阳夜赏月临门。
而今又把菖蒲贴,少个人来也。
独把离觞到黄昏,梦到南山深处见娘亲。
6.浣溪沙·端午节南山祭母
诀别娘亲一百天,几回梦里泪流干。
今携粽子祭南山。
一处新居三尺内,数莺低泣短阶前。
端阳幽晦楚云盘。
7.南山祭母
连天秋雨骤,世路鸦声瘦。
人在短松冈,寸心冰冷透。
8.南山祭母
秋雨连绵近月半,四城八镇水成泛。
南来迁客行难通,北往骚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飨酒来,竹鸣孤冢把娘喊。
风鸦知意同相悲,恨满长天肠寸断。
9.七歌之二(悼母) 吴嘉纪
尝见里人称母寿,抆泪即思我慈母.
慈母谢世值饥年,棺衾草草何曾厚!
我昔抱疴母在时,千里就医不相离.
谓儿形容一何瘦?涕洟落入手中糜.
只今灾荒生计拙,茅檐卧病对风雪.
昔日食中母泪多,今日病里晨炊绝.
呜呼!二歌兮歌辛酸,孤身无倚海天宽.
10.七歌之二(悼母) 郑燮
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
儿昔夜啼啼不已,阿母扶病随啼起.
婉转噢抚儿熟眠,灯昏母咳寒窗里.
呜呼!二歌兮夜欲半,鸦栖不稳庭槐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