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研究

合集下载

论顺应论视角下的俄汉委婉语互译——一个新的视角

论顺应论视角下的俄汉委婉语互译——一个新的视角
义和阐释 。邵军航( 0 7 经过 对委婉语 的婉指对 象、 20) 原动力及 使 用 目的 、 特点和构成方式进行综观后认为 : ( “ 委婉语 ) 是在特
从进入本世纪 到 2 1 00年 , 方面 的 论文 就多 达 7 之 这 7篇 多 。这些成果涉及顺应论视角 下的翻译 体系建构 、 应论 对整 顺
义, 还包含丰富的文化 、 会 、 知信 息。因此 , 翻译 中我们 社 认 在 要从语境 、 语言结构 、 动态认 知等多个 维度对 它进行分析 和研
维度之 二 ・ 结构 客体
在这个维度 中, 顺应体现于语 言各
究。
层次 的结构 和结构组成 的原则 ( 同上 ,9 9 15 的选择 。结构 1 9 :1 ) 顺应包括从语言 、 语码和语体的选 择到话语 和语 段即话语 构建 成分和构建原则 的选择 。 维度之 三 ・动态顺应 作 为维索尔伦语用学理论 的核心 ,
5 1 语 境顺应 与选词 . 语境是确定词语意义是否具有模糊性的主要 因素之一 , 只 有在一定语境 中才能正 确理解语 言的模糊 意义 。语 境可 以帮
助语言接受者消除歧义 , 但无法 消除模糊 , 能使模糊语 言精 不
确化 。相反 , 境 还可 以造 成模糊 的效 果 。根 据顺 应论 的观 语 点, 语言的选择首先要顺 应于语 境。维索尔伦 ( 9 9 7 ) 19 :5 把语 境分为交 际语境 和语言 语境 。交 际语境 的构成要素 是物理世 界、 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 , 三者浑然一体 , 在语言结构中密不可 分, 达成共识 , 动态发展 。维索尔伦指 出, 物理世 界最 重要 的因 素是 “ 时间和空间 的指称关 系” 同上 :5 ; ( 9 ) 社交世界 指社交 场
5 .委婉语翻译 的选择与顺应

顺应理论观照下的委婉言语行为

顺应理论观照下的委婉言语行为

第26卷第3期V01.26N o.3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 nal of L vl i an g H i ghe r C ol l eg e2010年9月Sep t.2010顺应理论观照下的委婉言语行为张有为(吕梁学院。

山西离石033000)摘要:委婉言语行为在国内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把委婉语词和委婉言语分别从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截然分开来考察。

其实,就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能定向而言,两者都属委婉言语行为,都属V er s-chuere顺应理论关照下的“得体语言变体”,即该理论的“选择一顺应”模式对委婉言语行为的动态生成更具有解释力。

关键词:委婉言语行为;顺应性;语言选择中图分类号:H1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834(2010)03—0079—06委婉语的产生尽管和语言本身的产生一样古老,但对其展开的研究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不如后者。

在国内,很多学者把委婉语仅作为一种辞格,从修辞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手段、词源和文化心理等方面加以论述,如李国南、王德春和张拱贵等人。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借助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委婉语的理解、语用功能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展开研究,如王文忠、常敬宇和刘淑珍等人,然而他们考察的仅仅是委婉表达式(如间接言语请求),而忽略了修辞学范畴的委婉辞格。

综上所说,传统上有把两者截然分开的倾向。

我们认为委婉语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语用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它和委婉表达式一样是为交际而产生的,是语用的、认知的、文化的和社会的。

不管是委婉语还是委婉表达式,它们都属委婉言语行为(speech ac t s of euphem i sm s)。

在国外,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以及关联理论(S per be r,D&W i l son,D)都对会话行为的工作机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语言哲学、交际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学等学科,但各派理论都只从各自的某一角度阐述了与语用学有关的某一话题,都局限在微观语用学的范畴下,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回答语用学到底研究什么和语言使用的本质是什么这两个密切相关的语用学问题。

委婉语的顺应论阐释

委婉语的顺应论阐释

委婉语的顺应论阐释委婉语是指能够让社会各个分层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友好关系的一种说话方法。

委婉语的使用能让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员感到在一起尽情的欢乐和尊重,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权力,也尊重他们的身份和立场。

与成分不同或社会地位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使用不可尽犯的话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委婉语只是生活中善良之语。

它是人们能够有礼貌地进行交流和处理问题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它以慢慢温和的方式来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消除冲突,保护个人尊严。

委婉语具有协调、改善社会关系的实用性。

它可以把分歧的观点整合成一个共同的视角,可以避免恶劣的社会权力结构,可以缓解冲突,使每个人都得到有效而和谐的沟通,从而实现全面社会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看,委婉语不仅可以帮助进行良好的沟通,也可以提升关系中双方的心理和谐。

这种方式的交流方式让双方的贴心、谅解和同理的能量增加,让双方的情感得到深入的理解,逐渐改善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使双方的关系变得互相满足和互相尊重。

同时,社会哲学的理念也支持委婉语的理念,它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对方,也要尊重对方的历史和文化,只有这样,谈判、解决冲突和在社会中传递心灵的悦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只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尊重和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实现和平和发展才行。

在总结上,委婉语的传播及其所遵循的论证,无论是对外在的可观察的形式还是对内在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委婉语是一种表示善良意志的方法,它能够极大地减少复杂的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可以有效地把分歧化解。

最后,只要人们能够以一种思想在社会中传承下去,就能消除冲突,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互相尊重、支持和进步的和谐。

一项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委婉语个案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项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委婉语个案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项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委婉语个案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在地球村的交流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英语交流中,委婉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不同于直接语,委婉语可以更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减少语言上的冲突。

然而,委婉语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需要根据文化背景进行灵活运用,否则使用错误可能会产生误会和冲突。

随着对美国文化的不断研究,研究者们逐渐发现美国人的交流方式习惯于使用委婉语。

美国的总统就职演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演说中总统们会使用大量的委婉语。

总统就职演说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会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因此,研究总统就职演说中的委婉语使用,对于深入了解美国文化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问题基于顺应理论来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的委婉语使用,研究以下问题:(1)委婉语在总统就职演说中的应用情况;(2)委婉语使用的顺应理论依据;(3)委婉语在美国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应用特点;(4)委婉语使用在演说中的意义和效果。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和分析总统就职演说的语料;(2)通过顺应理论对委婉语的使用进行理论分析;(3)对委婉语的使用进行个案分析,并结合对美国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了解;(4)对委婉语使用的意义和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总结。

4. 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深入了解总统就职演说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并解释委婉语使用的顺应理论依据;(2)进一步了解委婉语在美国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应用特点;(3)探讨委婉语使用在演说中的意义和效果;(4)提高研究者们的语言学和文化认知水平,为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顺应论视角下新时期委婉语探析

顺应论视角下新时期委婉语探析

Ab s t r a c t : A l t h o u g h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s a b o u t e u p h e mi s m h a v e a l r e a d y t e n d e d t o b e ma t u r e, t h e y u s u ll a y p r o b e i n t o t h e s t u d y o f e u p h e mi s m b r o a d l y f r o m he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e ma n t i c s , r h e t o r i c , s t y l i s t i c s , e t c . Ne v e r t h e l e s s , t h e s t u d y o f e u p h e mi s m i n n e w e r a i s b a r e l y t o u c h e d u p o n .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 t i o n o f e u p h e mi s ms a r e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s o c i l, a c u l t u r a l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n d o t h e r f a c t o r s . I n d i f - f e r e n t p e r i o d s , p e o p l e’ S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a n d c u l t u r e a r e n o t c o mp l e t e l y he t s a me . E u p h e mi s m c h a n g e s wi h t t i me a n d g e n e r a t e s n e w c h a r a c t e r s . T h i s p a p e r a t t e mp t s t o a p p l y t h e T h e o r y o f Ad a p t a — t i o n t o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e u p h e mi s m i n n e w e r a ro f m t h r e e a s p e c t s : c o n t e x t u a l a d a p t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a d — a p t a t i o n a n d d y n a mi c a d a p t a t i o n, w h i c h a i ms a t a c h i e v i n g mo r e c o r r e c t a n d c o n c i s e u s a g e o f e u p h e - mi s m a n d a v o i d i n g e mb a r r a s s me n t a n d f a i l u r e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a n d f i n a l l y ma k i n g

基于顺应理论的委婉语研究

基于顺应理论的委婉语研究
文化 长廊
基 于 顺 应 理 论 的 委婉语研 究
刘金霞
摘 要
:
辽 宁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以」

e f仪 V
e
he e r u所研 究 的 顺 应 理论 为 基础
n
层 面上 的语 言结 构 以及 结 构 组织 的原 则

语 言的动 态 性 是 指
探 究委婉语 的使 用 要 的角色

委婉语在人们 日 常 生 活 中 充 当 了极 为重
Pe
e
t
h
t
e
e o r e
委婉语 的选 择还 需 要 根据 意 识 与 选 择 语 言之间 的关 系

i
n
t
o r
m
h
e
g
e n e r a
P
gm
t
i
e
P
e r s
i
v e
o
f
在 社 会交 往 中一 个 人 是 否 选 择 使 用 委婉语 以及 怎 么 选 择 委
l
n g a u a g
e ”
·
基 于 顺应理论 人 们 使 用 语 言 是 一 个 过 程 在 其 中

,
避免
辽宁大学外 国 语言学 及应 用 语言学研 究 生
[ 中 图 分类号 ]
:
人 们 在 交 际 过 程 中如果可 以恰 到 好处

日0 8

[ 文献 标 识 码 ] :A

的运 用 委婉语 来说
,
,
不 仅能 尊 重 他 人 也 可体现 自 己 的修养
具体
:
[ 文章 编号 ] 门 0 0 2 2 1 3 厌2 0 1 6 )

顺应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中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中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中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摘要:委婉语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运用顺应理论对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委婉语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委婉语的选择是顺应交际目的和语境的的动态顺应过程。

关键词:顺应论委婉语交际目的语境委婉语是人们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策略之一,在交际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近几年美国热播的电视剧《绝望的主妇》中的日常对话幽默并且委婉,为研究英语委婉语提供了较好的语料,因此笔者尝试从此剧中选取语料并利用顺应理论对其加以分析。

一、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顺应”理论由jef verschueren首次提出,他认为语用学不是和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平衡的学科,而是一种功能性理论,即“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

语言综观的核心内容是顺应论,即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的三个特性是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语言顺应包括语境适应、语言结构适应、适应的动态性和突显性。

顺应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运用此理论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电视剧《绝望主妇》中的英语委婉语。

二、美剧《绝望的主妇》中英语委婉语的顺应《绝望主妇》共有28季180集,本篇文章主要选取第五季中部分人物对话作为语料并从交际目的和交际语境两个方面来探讨英语委婉语的顺应性。

1.顺应交际目的委婉语主要有三种交际目的:禁忌目的、礼貌目的和欺骗掩饰目的。

(1)顺应禁忌目的委婉语可以代替禁忌语。

当人们谈及死亡和疾病、生理现象、性行为等禁忌话题时常常使用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在电视剧《绝望的主妇》中,susan 和eddie在一次交谈中遇到ed时,eddie的委婉话语”i’’ve gotten to know him quite well”,”we’’re kinda...doing it”使得susan知道了两人曾经发生过性关系,这种委婉含糊的说法缓和了谈及这种话题时的尴尬气氛,顺应了避免使用禁忌语的目的。

商务谈判中委婉语的顺应研究

商务谈判中委婉语的顺应研究

商务谈判中委婉语的顺应研究在商业交往中,商务谈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沟通方式。

在谈判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和立场的不同,往往会出现一些冲突和分歧。

这时,委婉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委婉语可以避免直接冲突,缓和气氛,使谈判双方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流。

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商务谈判中的委婉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委婉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减轻摩擦、避免冲突、建立良好的谈判关系、提高谈判效率等。

委婉语的使用还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判者对委婉语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差异。

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以商务谈判中的委婉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探讨委婉语在不同情境下的顺应性。

实验共收集了100个商务谈判音频资料,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文本转写。

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委婉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

实验结果表明,在商务谈判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与谈判情境密切相关。

在紧张、冲突的谈判情境下,委婉语的使用频率较高。

委婉语的使用还与谈判者的个人特征和文化背景有关。

在某些情境下,委婉语的使用可以提高谈判效率,促进谈判双方的合作。

而在另一些情境下,委婉语的使用则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清,延误谈判进程。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委婉语的使用还受到谈判者职业、性格和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职业素养较高的谈判者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来缓解紧张气氛,而一些性格较为直接、经验相对不足的谈判者则更容易在谈判中使用直接的语言策略。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判者对委婉语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差异。

在某些文化中,委婉语被视为一种高情商的体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因此,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对于委婉语的运用需要更加谨慎,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

商务谈判中的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策略。

通过对其使用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情境下谈判者的真实意图和心理状态,为提高谈判效率和促进商业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rschueren1999:59),它体现在语言的历时和共时方面,具有动态特征。商讨性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其含义在于:对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语言项目,不存在符合不符合使用规则的问题,只有在语用原则上适合与否的情况。商讨性包含着其自身的不确定性。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以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1999:60)。顺应性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语言使用的机制和根本,而变异性和商讨性是顺应性的内容。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可以在四个方面对交际过程进行描写和解释,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总之,顺应理论为分析委婉语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正确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有助于揭示人类交际规律和交际心理,展示委婉语的民族特色,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
2.期刊论文杜秀红从顺应理论视角看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5)
委婉语具有间接委婉性,体现礼貌原则,是调节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倍受青睐.本文从顺应理论视角看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解读问题.
4.期刊论文陈海燕.CHEN Hai-yan委婉语作为语用策略的功能及顺应性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8(2)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委婉语的研究,总结了委婉语语用策略的类型与功能.并试图采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框架对委婉语作为语用策略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委婉语语言的使用具有顺应性,即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第四章主要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顺应文化语境来理解委婉语。委婉语与文化语境处于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之中。这里的文化语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交际规范等。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本文只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以及中西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上的文化差异。
交际双方在各自的社会心理机制作用下选择相应的委婉语形式,从而能动地改变或创造语境,使之向着有利于交际目的的方向发展;变化了的语境进一步激活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促使其进行新一轮选择。这样,在交际过程中,随着信息的交流,听话人提取、构建一系列假设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认知语境。
3.学位论文杨琴现实生活中的汉语委婉语——基于顺应理论的阐释2006
国内外学者围绕委婉语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和阐释。从传统的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从修辞角度、语义角度、语用角度到社会心理角度
,都取得了很多成果。直到目前,还没有人从综观的角度(即综合认知、社会、文化的因素)来研究委婉语。委婉语的产生,究其根源是社会心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综合作用于语言的结果。因此,本文将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综观地阐释委婉现象,同时检验此理论对委婉现象是否有较强的解释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1.学位论文杜秀红从顺应理论视角看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2006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广泛运用委婉语,因此对委婉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中外学者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量研究表明: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它们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成为委婉语;委婉语和委婉语的使用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中,离开社会文化语境就不可能对这一现象做出全面、深刻的解释。
本文因其从一个全新的和综观的语用学角度对英语委婉语做了研究,这将对委婉语这种言语行为的获得以及成功交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
,在应用顺应论对委婉语进行研究的同时,也会遗留下一些问题,有待于00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采取的一种婉转间接的语言手段。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模糊语言学,修辞学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委婉语产生的原因、本质特征和语用功能等,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VerschLleren的顺应理论相比,其他研究方法都或多或少缺乏普适性。鉴于委婉语是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顺应交际语境做出的具体的语言选择,是为实现某些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语言策略,故运用顺应理论对委婉语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依据顺应论,重点探讨了委婉语选择所要顺应的一些交际语境因素,包括应顺应交际者以获得成功的交际;应顺应说话者的心理世界,包括意图、动机和性格特征等;应顺应社交世界,包括文化、社会规约和价值观;应顺应物理世界,包括时间和空间等。所有这些语境因素决定了人们对委婉
语的选择。研究表明,委婉是在语言使用和分析过程中不断动态地顺应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的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语言使用者之间使用委婉语,实际上是为了尽量维持语言禁忌的施使和效能,协调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达到礼貌交往,优化和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对交际中各种因素的一种动态顺应。Verschueren的顺应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该理论对英语委婉语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
8.学位论文李效愚一项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委婉语个案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分析2009
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广为使用。委婉语是协调人际关系并最终达到交际目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日常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说话委婉是一种普遍特色(Enright,1985,p.29)Rawson(1981,p.73)也断言“委婉如此深植于我们的语言中,以至于很少有人能一天离得开它,就连那些以说话平铺直叙而自居的人也不例外。”
要研究所有语言中的委婉语是不切实际的,本文选择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汉语委婉语。基于对中国文化的顺应,汉语中产生了很多委婉语。在使用委婉语的过程中,要顺应语言交际者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从而选择恰当的委婉语。同时,在委婉语的选择过程中,说话人的意识突显程度也是不同的。而且,委婉语的发展还遵循对时代的顺应。本文对上述问题做了综观的研究。另外,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文化背景、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之间的辨证关系,突显程度的规律、委婉语与表现形式、委婉语与委婉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根据VerschIleren的语言顺应论,语言应用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语言选择,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且必须与语境相顺应。只有语言选择得当,才能达到语言使用的预期目的和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委婉语的起源和定义及研究的目的。其次,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依据,从语境角度探讨委婉语的选择顺应了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等交际语境因素。接着,论述委婉语的语境顺应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本研究表明,基于顺应理论的研究方法能减少语用失误,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另外,从委婉语产生过程中对交际语境顺应的角度研究,不仅能丰富普通语言学理论,而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认知科学等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对委婉语其他相关问题也有所启示。作者期望,本研究发现可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
5.学位论文卞稳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委婉语研究2009
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广为使用。委婉语是协调人际关系并最终达到交际目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它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国内外语言研究者们对委婉语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委婉语的历史及演变、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的构成,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委婉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和面子论对在各种交际中委婉语的选择、理解等进行论述。这些方面的研究丰富了委婉语研究的成果,大大拓宽了人们认识委婉语现象的视野,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委婉语及深入研究委婉语有很大的价值。尽管如此,委婉语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基于顺应理论的委婉语方面的研究。Trudgill(1986:32)曾说过“语言的研究如果完全不顾及它的社会语境会不可避免地忽略语言中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有趣的部分,且最终会丧失进一步发展理论的机会。”鉴于委婉语和真实的交际语境密不可分,现实语境中如何恰当地应用委婉语仍然有研究的价值和空间。
本文旨在论证委婉语与社会文化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以正确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揭示人类交际规律和交际心理,展示委婉语的民族特色,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回顾了前人对委婉语的定义,进而从语境角度重新定义,分析委婉语的分类,尤其是规约性委婉语与非规约性委婉语。而后分析委婉语的构成原则(距离、相关、动听原则)和语用原则(合作、礼貌、自我保护原则)。最后得出委婉语的实质: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言语变异体。从而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委婉语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之。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研究
姓名:冯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潘相阳
20090514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委婉语研究
作者:冯丽
第二章首先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任何国家或群体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继而本章探讨了文化的定义以及委婉语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由于委婉语带有社会文化标记,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运用失当便会引起语用失误,尤其是社交语用失误。
J.Thomas认为有两种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而且他认为,社交语用失误是难以消除的,因为社交语用失误不仅牵涉到说话人的语言知识,而且还与说话人所属文化的价值观念、交际规则以及思维方式等有密切关系。与此同时也表明了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理解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顺应理论的主要特点。维索尔伦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从四个角度详尽地探讨了顺应理论:即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突显性。语境顺应是指:使用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与语境因素相互顺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的选择过程。在语境因素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顺应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动态的语境观,它强调语境产生于语言使用中并随言语交流的发展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根据顺应理论,委婉语是言语与语境双向适应的变异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