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能力》第六篇——乐观解释风格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辱虐管理与员工乐观解释风格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内容摘要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调节员工的情绪状态,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的 管理行为。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减少 员工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情绪管理还可以 通过提高员工的心理韧性来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 和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并迅速恢复的能力。通过提高员工的心理韧性,情绪管 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四、结果分析
此外,研究还发现,乐观解释风格在辱虐管理与离职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不 显著(β=0.06),即调节模型不成立。这表明乐观解释风格不能调节辱虐管理 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辱虐管 理与员工乐观解释风格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辱虐管理与员工离职倾向 显著正相关,而乐观解释风格与离职倾向负相关。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新生代员工, 作为企业中的新鲜血液,他们的离职倾向对于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 响。辱虐管理是一种消极的管理方式,可能导致员工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进而 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离职倾向。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辱虐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员工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威胁 等。这种行为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 绩效和稳定。研究表明,辱虐管理会导致员工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绩效下降、 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从而增加员工的离职倾向。
二、文献综述
乐观解释风格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方式,它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 挑战和压力。乐观解释风格认为,成功和失败是可以通过努力和积极的行动来改 变的。有研究表明,乐观解释风格可以增强员工的心理韧性和工作绩效,提高员 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幸福课复习资料

教材考点:1.积极心理学关注愉快的生活,投入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2.现在积极的心理学创始martin seligman(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把积极情绪分成三类:与过去有关的,与现在有关的,与未来有关的。
与未来有关的包括乐观,信心,希望,信仰,信任。
3.积极情感与人格特质外倾性和人格特质神经质相关。
4.积极情感与左前额叶有关,受多巴胺系统的调节。
幸福的人在静息的状态下前额叶左侧比右侧活跃,而焦虑的人在静息状态下前额叶右侧比左侧活跃。
5. seligman认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区别在于:积极情绪主要为非零和博弈做准备,而消极情绪让我们为零和博弈做准备。
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双方的收益与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6.消极情绪促进批判性思维和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决策高度聚焦,具有防御性,目标是排查错误),而积极情绪则促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
7.幸福设定点有98%取决于遗传。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幸福水平都围绕着一个固定值波动,这个固定值叫做幸福设定点。
8.心理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潜能的实现。
这个概念是人本主义理论流派的核心。
9.社会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网络和社区中处于最佳机能状态时的积极感受。
社会幸福感量表包括五个维度:社会一致,社会贡献,社会凝聚,社会现实,社会接纳。
10.幸福设定点,生活境况和目的性活动是决定幸福的三大因素。
双生子研究表明,幸福的个体差异大约有一半可以归结到遗传因素,但是幸福设定点大约有98%由遗传因素决定。
幸福的个体差异大约有10%可以归结到境况因素,剩下的40%可以归结到目的性活动。
11.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倾向。
人人格特质理论已经逐渐趋同为大五人格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五个维度: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
12.气质由体制因素决定并支撑着人格特质的观点,最早是在公元前4世纪由希波克拉底提出的,然后在公元2世纪由加伦延伸扩展。
品味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品味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摘要: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本文主要从塞利格曼的简介、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积极心理学。
关键词: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幸福,内在动机,沉浸体验1.前言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浪潮,补充完善了仅仅研究心理缺陷和病态的理论阶段。
在美国,塞利格曼教授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主要关注与人的积极力量和幸福有关的科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个人概况马丁·塞利格曼(1942-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
1942 年8 月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奥尔巴尼。
1964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6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塞利格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8 年,塞利格曼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据海格布鲁姆等2002 年数据统计显示,塞利格曼是20 世纪百名杰出心理学家之一。
2006 年,塞利格曼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这一奖项是为在心理学理论和应用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推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科学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
3.研究方向与理论3.1幸福塞利格曼在2002年提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
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或安详,也包括积极的状态,如沉浸或欣慰。
3.1.1.积极情绪:塞利格曼将积极情绪划分成三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
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
尔雅2016《幸福心理学》判断题

4 【判断题】近年来,“幸福热”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有所体现。
()我的答案:√2【判断题】面对同一份工作,人们感受到的压力和心态乐观与否,基本是相似的。
我的答案:×【判断题】人的幸福感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得到显著提升。
()我的答案:×【判断题】人们之所以渴望自由又逃避自由,是因为自由也意味着责任。
()我的答案:√【判断题】面对同一份工作,人们感受到的压力和心态乐观与否,基本是相似的。
我的答案:×4.重大的危险的决策,往往是一个人独断专行的结果。
()我的答案:×【判断题】聪明的人大多数身体比普通人要差。
()我的答案:×5.学习心理学会给我们看问题带来新的角度。
()我的答案:√【判断题】掌握知识一般分为预习、听讲、复习和做练习四步。
()我的答案:√【判断题】某些自我欺骗是使自己产生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我的答案:√【判断题】每个人的自控力都会有着重使用的方面,而且这种力量是无限的。
()我的答案:×【判断题】在佛家看来,人生的痛苦来源于“爱”和“痴”。
()我的答案:√【判断题】荣格提出的关于幸福感的测量,包括强度,持续性,确定程度,远近程度等。
()我的答案:×3【判断题】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来自心理学领域,其他学科对此问题关注很少。
()我的答案:×3【判断题】西方的哲学比较关注感官享受和理性。
()我的答案:√4【判断题】生活质量运动的兴起与战争有关。
()我的答案:√2【判断题】一个有自我感知能力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我的答案:√3【判断题】幸福的产生主要在于需求是否被满足,与认知过程无关。
()我的答案:×【判断题】对一件事的表述,往往很难影响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因为人们更看重事实本身。
()我的答案:×2【判断题】幸福是可以测量的,在做单题和多题的测量表时人们很难伪装自己。
()我的答案:×3【判断题】相对于正面信息,人们更容易关注负面信息。
大学生心理健康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北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根据适应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
()A:错 B:对答案:B2.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
()A:错 B:对答案:B3.对于大学各种各样的杜团和学生会,大一新生应该要么为了学分而有目的性的去参加,要么全都不参加。
()A:对 B:错答案:B4.个体的心理适应状态是固定不变的。
()A:对 B:错答案:B5.学习是一种本能行为,动物也会学习。
()A:错 B:对答案:A6.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线性关系,不是倒“U”形曲线关系。
()A:对 B:错答案:B7.知识的遗忘速度是先慢后快。
()A:错 B:对答案:A8.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友谊和浪漫关系起始于与网络的交往。
()A:对 B:错答案:B9.人们对那些有才能且完美的人情有独钟。
()A:对 B:错答案:B10.对方说话时,我们的眼睛看向对方的角度要平视且最好一直看着他的眼睛是让人舒服的倾听方式。
()第二章A:对 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生命的质量不在它的长度,而在于其广度和宽度()A:对 B:错答案:A2.对生命中各种事件的评价最重要的是个人对这件事的感受,而不世俗的评判。
()A:对 B:错答案:A3.计划不是事无巨细地安排每一天,是要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目标明确的生命更加充实。
()A:错 B:对答案:B4.自我认识只是在意自己的外表()A:对 B:错答案:B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A:错 B:对答案:B6.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特点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知识结构、智力特点、能力表现、特长爱好、情绪情感、行为模式的认识和体验()A:对 B:错答案:A7.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人格测试中,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人格的优势和局限,在了解了自我的局限和有时候,进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即将为之付出的努力,而不会因高估或低估自己而痛苦。
岳晓东 提升班主任幸福感

岳晓东提升班主任幸福感5月26日,在湖南师大聆听了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教师幸福感,我的幸福我做主》的讲座。
岳晓东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岳博生书籍推荐《登天的感觉》。
压弹理念。
岳晓东博士关于“压弹”的理念:一个人的发展应是全方位的。
学业发展之外,在人格上成长的重要方面是心理素质,面对挫折、面对困难要找到一种成功的动力,也就是压下去能弹起来。
这就是国际心理学一个非常畅销的理念,“压弹”。
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定义,压弹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以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压弹是“压”与“弹”的完美结合,不仅包括人的耐挫能力,也包括人的排挫能力;根据承受力与反弹力的高低不同,“压弹”可分乐观进取、逆来顺受、自我挫折、烦躁勇进四种类型。
“压弹”适度才是心理素质健康的表现。
岳晓东博士是一个深谙幽默之道的人,凡是听过他讲座的人都能被他风趣幽默的话语所感染。
岳教授以丰富的学识打底,熟练地运用影射、讽喻、双关、善意调侃,反躬自笑种种方法,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幽默气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幽默主张。
幽默,由英文Humor一词音译而来,发明这个音译双绝的译名的林语堂认为“幽默处于俏皮和正经之间”、在美学和心理学概念中,幽默专指一种“引人发笑或感受情趣的能力”。
幽默是一种消解的力量,他消解人生中的荒谬和沉重,但有绝不直白浅薄。
幽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乐观豁达。
这一次讲座针对教师,专门谈论教师幸福感,所以岳博士首先摆出了一个中国最具幸福感职业的研究结论,其中,教师是仅次于自由职业者,排名第二最具幸福感的职业。
教师排在第二名应该说颇有争议,因为不少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十分幸福,有悖第二的嫌疑。
拥有幸福的能力人生哲理

拥有幸福的能力人生哲理拥有幸福的能力人生哲理拥有幸福的十种能力人生哲理 1幸福是一种能力,但它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包括了十种具体的能力,有了这十种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活,都会容易幸福。
幸福的十种能力也是情商的具体体现,一个情商高的人,一定是这十种能力都高的人。
或者说具备这十种能力的人,也一定是情商高的人。
幸福的能力之一:情绪管理,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常常让与自己与别人痛苦,容易错失爱的机会,甚至会伤害人。
幸福的能力之二:目标使命,发自内心的使命感让我们由内焕发工作的动机和激情,并有效的克服职业疲劳,实现更加明确的自我定位。
明确的目标和使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资源系统和行动指南。
当组织的目标和愿景有效地与个人的成长目标和内心使命一致时,组织就会成为成员实现自我成长目标的平台和路径,从而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和双赢。
幸福的能力之三:述情,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感受。
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了,要么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
隐忍伤自己,指责和抱怨伤害对方。
而述情是情感关系里最合适的,不伤害任何人的沟通方式。
幸福的能力之四:心灵成长,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断加快的商业竞争节奏让人们无暇内省,并最终成为这一疯狂竞赛的一部分而备受精神和躯体的痛楚,甚至会因此影响到他们及其组织的绩效。
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只有在领导者找寻到行动与反思的平衡后才能达成。
幸福的能力之五:共情,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具备的能力,可惜很多人都没有。
大家基本都是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给建议,而不知道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其实是共情。
幸福的能力之六:时间管理,手机、互联网、会议、通勤、娱乐、睡眠,所有的这些让人们常常感到时间紧迫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在忙碌一天后感到挫败感和沮丧感,究竟是时间在控制我们,还是我们在管理时间。
《幸福的能力》

3、享寿也不难
病从口入 管住嘴巴 不吃对身体不利的食物 病由心生 清洁耳朵 不听对心理不洁的话语
享寿十二字方针
管住嘴 迈开腿 多喝水 笑呵呵 多动:手勤 腿勤 少吃:吃好 吃精 睡饱:子午觉
身心健康法则
健康是吃出来的 身材是管出来的 快乐是自己找的 烦恼是自己寻得
早餐:吃好; 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 多食(种子):坚果、 谷物、蔬菜和水果。
核心:一个中心 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 三个基本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一、智慧与知识; 二、勇气; 三、仁慈与爱; 四、正义; 五、修养与节制; 六、心灵的超越
什么是正能量
积极心理学:正面思考; 幸福心理学、优势心理学、 正面心理学、正向心理学。 理查德.怀斯曼: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 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 的动力和感情。 ——《正能量》
触摸是一种需要
触摸是一种需要; 与身体锻炼、吃饭、睡觉一样; 人人都需要触摸,先天本能的需求。
医院早产婴儿
一天需要4个拥抱才能存活; 需要8个拥抱才能维持; 需要12个拥抱才能成长。
2、真实的微笑
19种微笑 杜兴式微笑 微笑抑郁症
微笑的人最有魅力
杜兴式微笑
人类一共有19种微笑: 18种微笑是假笑,1种微笑是真笑。 18种假笑:非快乐性微笑,会引起 心机缺血;诱发“微笑抑郁症”。 真实的微笑:当面部的颧骨肌肉和 眼轮肌同时运动时,大脑“感受快 乐的组织”才能产生快乐素。
+6
+10
(关注)消极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美德与力量的积极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是疾病模式。 为什么会愤怒、焦虑、沮丧? 盯着人身上的问题和失败。 4% 积极心理学:研究最拔尖、优秀个案; 为什么有些人会那么快乐、幸福、满足, 那么成功? 95%、1% 关注正面、发掘积极能量,提升幸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观解释风格
没心没肺的乐天派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性格特征、一种生活态度。
乐观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事情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都会在内心坚信:坏事情总会过去,阳光总会再来。
乐观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气质性乐观,这是一种人格特质,与遗传基因有关;另一种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后天可以学习和掌握的。
气质性乐观,就是我们常说的“乐天派”,痛苦烦恼遗忘快,小孩是最典型的;“乐天派”常常会被誉为“没心没肺的”,这类气质性乐观的人主要与遗传基因有关系。
美国第40任总统隆纳德·里根生前最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有一对五、六岁大的双胞胎儿子,二个孩子个性是南辕北辙。
一个乐观、一个悲观,父亲将这两个孩子带去看心理治疗师,希望能医好他们的毛病。
心理治疗师将过分悲观的小孩带到一个装满了各式各样玩具的房间,让他尽情玩玩具,希望能使他快乐一点。
不久之后,父亲和心理治疗师打开了房间的门,却看到悲观的小孩虽然是满手玩具,仍然是哭红了眼睛。
他们问他为什么难过?小男孩回答:我怕有人偷走这些玩具。
心理治疗师接着把过分乐观的小孩送进一个堆有马粪的房间,希望能帮他调整一些乐观的个性。
不久之后,心理治疗师和父亲打开房门,以为会看到一个愁容满面的小孩,却看到小男孩坐在马粪堆上,拼命往下挖掘,神情非常兴奋。
于是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小男孩说:有马粪就表示一定有一匹小马,我要找到这匹小马。
里根经常引用这个故事的名言:“这里一定有匹小马”。
希望借着这个故事,能够勉励同胞,即使人生如粪土,也不要失去信心和乐观的个性。
因为在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有你喜欢的小马,你的乐观会助你心想事成。
“这里一定有匹小马”是一个典型的气质性乐观的案例。
下面的小笑话是典型的乐观性解释风格。
听说过《乐观的蟑螂》这个故事吗。
提到蟑螂,不少人会想到台湾歌手吕建忠的那首歌曲《螳螂小强》,歌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我有某种的不平凡,像在角落等待机会的小强,我们是一只打不死的蟑螂。
下面的小笑话中乐观的小强,就是一个典型的乐观性解释风格。
蟑螂家的两个儿子性格不同,老大悲观,弟弟乐观。
一天老大哭着对父亲说:“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别人都说我是害虫。
”这时,弟弟回来了,高兴的对父母亲说:“别人对我真好,见到我都和我打招呼——Hi,虫!”
兄弟俩性格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解释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获得的结果自然是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在生活中遇见绝望或痛苦的时候,有些人就能够很快的恢复情绪,而有的人依旧是垂头丧气,久久不能脱离困苦的心境呢?
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马丁·塞里格曼教授用乐观解释风格证实了其中的缘由。
即是人生如粪土,也不要失去信心和乐观的个性。
乐观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教授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而不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
每个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都会习惯性的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力量,或者归咎于自己。
具备“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把失败解释成暂时性的:“我这次没做好,但不是每次都做得不好”、“我只是这件事没做好,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挺优秀的”;乐观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
“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呢,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会认为:“这是我的错!”、“我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我很笨,我做什么都不行”。
乐观的解释问题是不是一种无知的盲目乐观?
其实,具备乐观解释风格的人,更乐意去关注好的方面,愿意花精力去经营自己的优点,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一些过错,看作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他们会努力去改变现状,争取做的更好。
他们不会在坏情绪和事情中深陷太久。
而悲观解释风格的人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因素,或归咎于自己,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于是就给自己贴了一个消极的标签。
所以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更容易形成压抑,常常深陷消极情绪当中难以自拔。
如何帮助人们减轻负面情绪,消除抑郁和焦虑呢?
如何改变悲观解释风格?帮助那些被认为“命中注定不快活的人”,通过学习,能够变得更加的乐观呢?
ABCDE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伦·特姆金·贝克是认知疗法的创立者。
贝克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运用认知模式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辉煌的成绩。
贝克先生在长期研究抑郁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人的抑郁都是由当事人不正当的信念引起的;只有改变了这种信念,对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思维方式)进行辩驳,一个人的抑郁状态就得到极大的改善。
于是贝克就和临床心理学专家艾利斯一起创造了认知疗法模式,就是情绪ABC理论。
ABC理论是一种适用于抑郁患者的治疗模式。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更好的帮助95%的健康人解决情绪困惑和心理疑难问题,生活的更好更幸福,积极心理训练的理论随之诞生了。
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马丁·塞里格曼教授与霍隆(Steven Hollon)和弗里曼(arthur freeman)两位认知心理治疗大师将ABC理论转化成为一种适合于普通人使用的心理训练项目——ABCDE理论,帮助人们在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通过乐观解释风格的方式,将自己习惯性的负面思考转为正向思考。
ABCDE理论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A、当人们面对不愉快的事情(adversity),会习惯性的感到无助,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很笨;这时负面情绪开始产生和蔓延。
B、人们开始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形成了负面思考的信念(belief),随之会感到沮丧、无奈,面对现状,觉得自己无可奈何,心情糟糕至极,负面情绪继续升级。
C、接着会自动认为,无论自己遇见什么事情,最终都会有不好的结果(Consequence),于是开始全盘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完全被负面情绪包围了。
D、要改变现状,最好的工具是反驳(Disputation),进行多渠道和多角度反驳,让自己建立积极信念和正面思考的习惯,使积极信念成为主导。
让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
E、当自己摆脱了悲观消极的信念时,再通过激励(Energizing),给自己加油鼓励,强化自己的正面思考,将负面信念转向正向思考。
全面让自己沉浸在积极情绪之中。
有这样一个案例:
今早有个晨会,老板反复强调必须按时到单位。
当你急急忙忙赶到车站时,眼看着公交车给开走了,于是你的负面思维开始怪罪自己了,内心那个喋喋不休者一直在贬损你:今天运气真差,看看自己有多倒霉呀。
于是一气之下,你索性决定不去上班,今天回家装病,请病假。
这时如果你内心那个喋喋不休者,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对你的负面情绪提出反驳,提醒你不要着急,想想是否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告诉你:今天不能迟到,怎么办呢?咬咬牙吧,不坐公交了,改坐出租车,再换乘地铁。
结果你按时到达了单位,并且心情愉快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生活中的不顺利、不如意会常常出现。
当事情出现不好的状态时,要运用正面思考的方法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情先平静下来,不自责、不着急,凡事往好处想,帮助自己找到一种好办法,并鼓励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
透过这种反复练习,在遇到挫折时,就有能力将负向思考转向正向的激励。
ABCDE理论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心理疗法。
随时使用,随时见效。
大家知道,想拥有一副好身材,最好的途径是需要去健身。
估计有不少女生都想通过瑜伽等健身项目来实现好身材的梦想,男生们一定也想过练习器械或健美吧。
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
这天有一位女生兴致勃勃的来到健身房,只见里面有很多正在练习瑜伽的人,这些人身材匀称,基本功看起来特别的棒。
看到这里,这位女生低头看看自己那硬棒棒的粗腿,隆起的小肚子。
于是,大脑中的那个“喋喋不休者”开始说话了:“我干嘛来这里,真是太丢人显眼了,她们个个身材都那么好,腿细腰软的,我夹在里面就像两条腿的啤酒桶,还是趁别人没有看见我之前,先回去算了。
”于是,这位女生只在门口转了个圈,就跑回家去了。
同样的场景,也来了另外一个男生,平时也是没有时间锻炼,身材也是胖胖的。
这位男生看见健身房里的情景后,他的“喋喋不休者”也开始发话:“瞧,这些练习者的身材怎么个个就这么好呀,技术这么棒,估计他们一定是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苦练的结果呀,我应该早点来这里练习,如果我能象他们一样坚持练习,相信不久我就能甩掉这一身的肥肉。
”想到这里,这位练习者马上就走向健美教练去寻求指导。
同样的场景,同一个事件,两个不同的人,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方法,导致最终的结果完全不同。
一个是沮丧的离开,另外一个是兴致勃勃的走进健身房。
当然,我们也不难想象随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叔本华的一句名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
遇见困难时,自然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这并不能证明我们就是遭遇了不幸,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和解释眼前的不幸。
乐观解释风格,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最佳的解决方法,帮助我们创造最棒的生活状态,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不幸时,有能力迎刃而解。
幸福源于一个人内心的乐观;乐观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