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天然色素_紫甘薯色素

合集下载

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

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
项 目 ≥ 指 5.0 2.0~5.0 ≥ ≤ ≤ ≤ 1 4 3.0 2.0 标 检 验 方 法 附录 A 中 A.2 附录 A 中 A.3 附录 A 中 A.4 GB 5009.4 GB 5009.12 GB/T 5009.11
% 色价 E 1 (530 nm± 5nm) 1cm
pH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w/% 灰分,w/% 铅(Pb)/(mg/kg) 砷(以 As 计)/(mg/kg)
A MW DF 10
葡萄糖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Gluconate 功能分类:酸度调节剂 (一) 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在各类食品(除外 GB 2760 中表 A.3 所列的食品类别)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 质量规格要求 1. 生产工艺 通过淀粉发酵产生的葡萄糖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钠,经浓缩、结晶干燥后 制得。 2. 技术要求 2.1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指标
注:在70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是为了校正混浊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如果稀释后的样品过于混浊, 测定前采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进行澄清处理。采用的过滤器不能吸收花青素。
A.4.4 结果计算 矢车菊-3-葡萄糖苷,%= 式中, A——(A520nm-A700nm)pH 1.0-(A520nm-A700nm)pH 4.5; MW(分子量) ——449.2 g/mol,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分子量; DF——样品储备液的稀释倍数,按A.4.1中方法计算; 1——光路长,cm; ε——269000,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摩尔消光系数,L× mol-1× cm-1; 1000——由g换算成mg的转换系数。 V——储备液的体积(50) ,单位 mL; m——样品的重量,单位 mg
项 气 味 色 泽 性 状 杂 质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略述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略述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略述作者:陈林茂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4期摘要:紫甘薯是甘薯中的一种,其具有较高的红色素含量,属于天然色素类型。

为实现的对紫甘薯色素的利用,需择取有效的提取工艺,确保紫甘薯的合理利用。

故此,文章结合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展开分析,分析具体提取工艺,再对相关具体研究进展进行简述,旨意推动紫甘薯色素提效果,为进一步开放色素资源提供帮助。

关键词: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紫甘薯色素为紫甘薯红色素,其主要提取部位是紫甘薯的块根和茎叶,属于天然色素类型,具有营养、保健等功能,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品质生活和健康生活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下,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就变得十分重要,需采取适宜的紫甘薯提取工艺。

基于此,本文对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展开研究,并对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紫甘薯及紫甘薯色素分析紫甘薯属旋花科1年生草本植物,其皮紫褐色,肉紫红色。

早期紫甘薯是由日本培育出的新品种,我国于1988年左右引入,并经过不断杂交得实验等,使得紫甘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更为适宜中国的土地类型,且产量和色素含量均得到了提升。

紫甘薯的根系发达,块根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紫甘薯在具有普通甘肃具备的营养成分外,紫甘薯还富含青花素,使得紫甘薯在营价值外,还具备明显的药用价值。

紫甘薯色素,则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天然着色剂,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而且,使用紫甘薯着色剂,可避免合成着色剂对人体的损害,紫甘薯色素可以直接服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而紫甘薯的提取时,所使用的紫甘薯品种外观要求不高,但要求紫甘薯品种的适应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且需要紫甘薯富含较高的花青素,且保障花青素色价比在25以上。

2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鉴于紫甘薯色素的价值较高,比人工合成色素安全性更高、营养价值更高,可直接用于食品加工中。

这也就使得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成为影响紫甘薯色素产量的重要方式。

当前,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多以酸性溶液浸提法。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紫甘薯色素是一种天然食品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

紫甘薯色素主要存在于紫甘薯的皮层和外皮下组织中,其主要成分为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开发高效的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紫甘薯色素的提取主要采用溶剂法、超声波法、酶解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溶剂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溶剂与紫甘薯色素之间的相容性,将色素从紫甘薯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甲醇、醋酸乙酯等。

溶剂法提取紫甘薯色素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存在溶剂残留、操作复杂、提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超声波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来促进色素提取的方法。

超声波振动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使色素释放到溶液中。

超声波法提取紫甘薯色素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但超声波功率和时间的选择对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优化。

酶解法是利用酶的作用来降解紫甘薯中的非色素物质,使色素更易于提取。

酶解法提取紫甘薯色素的优点是提取效果稳定,但酶解时间和酶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对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紫甘薯色素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光、热、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色素的降解和失活。

因此,在提取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延长色素的保鲜期。

紫甘薯色素的提取效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的提取工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色素提取效率的方法,如优化溶剂的选择、超声波参数的优化、酶解条件的优化等。

紫甘薯色素的应用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目前,紫甘薯色素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天然色素的替代品,但其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紫甘薯色素的功能和应用,拓宽其应用领域。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

正文:
---------------------------------------------------------------------------------------------------------------------------------------------------- 卫生部公告
(2012年第6号)
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现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和异戊酸异丙酯等15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增补低聚果糖等3种已批准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和脂肪酶等2种食品用酶制剂的原料来源。

特此公告。

附件: 1. 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略)
2. 异戊酸异丙酯等15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略)
3. 增补低聚果糖等3种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略)
4. 增补脂肪酶等2种食品用酶制剂的原料来源(略)
二○一二年四月九日
——结束——。

紫甘薯色素著色剂

紫甘薯色素著色剂

紫甘薯色素著色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材料一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申报单位: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1、名称:紫甘薯色素(Purple Sweet Potato Color)2、功能:着色剂3、用量和使用范围材料二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申报单位: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证明资料紫甘薯色素是以紫甘薯为原料用食用级溶剂以物理方法提取、纯化、制备的食用天然色素。

其主要着色成分是以矢车菊素为主的花色苷。

毒理学试验和安全评价证明属无毒级。

紫甘薯色素已进入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八版,2007年)。

花色苷类食用天然色素已为美国FDA、欧盟批准用于食品着色。

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天津天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农发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等单位已将紫甘薯色素在烟台长生乳品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对大豆蛋白饮料、花生蛋白饮料、含乳饮料、配制酒、果蔬汁(肉)型饮料、糖果、糕点上彩装、冷冻饮品共八类食品进行了产品着色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紫甘薯色素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又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是功能性食用天然色素。

紫甘薯色素已为日本批准使用,是天然、安全、好用、有生理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

鉴于以上所述,请求国家审查、批准使用。

特此证明。

材料三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1、紫甘薯色素的质量规格要求(1)性状红至紫红色液体、粉末或颗粒状固体,无肉眼可见杂质。

(2)技术要求2、生产使用工艺以番薯属植物紫甘薯(Ipomoea batatas Poiret)的块根为原料,用酸性水溶液或含酸的乙醇水溶液抽提、纯化及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纯化的液体紫甘薯色素,经喷雾干燥制得粉状或颗粒状紫甘薯色素。

3、检验方法 色价的测定精确称取样品 g ,用pH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稀释至100 mL (吸光度应控制在之间),用1cm 比色皿以缓冲溶液作空白,在530±5 nm 下测定吸光度。

紫甘薯天然色素颜色褪变前后结构变化的研究

紫甘薯天然色素颜色褪变前后结构变化的研究

品 与 发 酵 科 技
F o o d a n d F e r me n t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第 4 9卷 ( 第 5期 ) V o 1 . 4 9 , N o . 5
紫 甘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 色素颜 色褪 变前后 结构 变化 的研 究
韩琳 , 曾荣妹 , 陈雪 , 李勤 , 谌永前 , 吴广黔 , 刘 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0 6 X. 2 0 1 3 . 0 5 — 0 1 2
花 色 苷 是 以 黄 酮 核 为 基 础 的 一 类 黄 酮 化 合 物, 由花 色 素 与 糖 以糖 苷 键 结 合 而 成 。 属 于 黄 酮 多 酚类化合物 。 研究表 明 , 天 然 花 色 苷 的碳 骨 架 结 构 是C C C ,其 苷元 为花 青 素 ,是 2 一 苯 基苯 骈 吡喃 盐 ( 2 - p h e n y l b e n z o — p y r y a l i u m)或 称 黄 烊 盐 ( l f a v y l i u m) 的多 羟 基 和 甲氧 基 衍 生 物 [ 1 - 2 ] 。 花 色苷 的种 类 不 同 , 其溶解性 不 同 , 色 调随羟基 、 甲氧 基 、 糖 结 合 的 位 置 、数 目及 花色 苷 的种类 的不 同而有 所差 别 。 p H从
Ab s t r a c t :O n e p r e l i mi n a r y s t u d y a b o u t p u r p l e s we e t p o t a t o a n t h o e y a n i n s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n g e s a f t e r t h e c o l o r f a d e d f o r t i me a n d s o l u t i o n a c i d i t y c h a n g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s t uc r t u r e b y U V- v i s i b l e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y. r T h e r e h a v e f o u r k i n d s o f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s t uc r t u r e mu t u a l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c o l o r f a d e i n a c e r t a i n c o n d i t i o n .T h e s t uc r t u r e o f p u pl r e s we e t p o t a t o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c h a n g e d f r o m r e d o x o n i u m s a l t i o n s i n t o b l u e q u i n o i d a l k a l i ,p s e u d o - b a s e a n d f u t r h e r i n t o c o l o r l e s s c h a l c o n e ft a e r t h e c o l o r f a d e d v a r i a b l e . Ke y wo r d s :p u r p l e s we e t p o t a t o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 UV- v i s i b l e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y; c h a l e o n e ;p s e u d o - b a s e

天然色素色素品种

天然色素色素品种

主要品种资料和规格1.紫甘薯红色素[产品简介]紫甘薯红色素是从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由花青素,黄酮类组成。

本产品为紫红色液体或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不溶于油脂、无水乙醇。

其色调及稳定性受PH影响:酸性时呈稳定的红色或紫红色;中性时呈蓝色;碱性时呈不稳定的绿色。

使用范围:适用于配制酒、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果酱、糖果等的着色[产品指标]规格:E(1%,1cm)=10(20)(30)型态:紫红色液体包装:内为25kg食品级塑料桶,外加纸箱规格:E(1%,1cm)=30型态:紫红色粉末包装:1kg或2kg食品级铝铂袋,10kg/箱[产品简介]甘蓝红色素是从十字花科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ea var. Capiata L.,别名红卷心菜) 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

该色素为数种花色素苷的混合体,尚含黄酮和单宁。

本产品为紫红色液体或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不溶于油脂、无水乙醇。

其色调及稳定性受PH影响:酸性时呈稳定的红色或紫红色;中性时呈蓝色;碱性时呈不稳定的绿色。

适用于配制酒、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果酱、糖果等的着色。

[产品指标]规格:E(1%,1cm)=10/20型态:液体包装:内为25kg食品级塑料桶,外加纸箱规格:E(1%,1cm)=40型态:粉末包装:2kg或5kg食品级塑料袋,10kg/箱[产品简介]葡萄皮红色素是从葡萄皮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

主要成分为花色苷色素,包括锦葵色素-3-葡糖啶、丁香啶等。

产品为暗紫色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不溶于油脂、无水乙醇。

其色调及稳定性受PH影响:酸性时呈稳定的红色或紫红色;中性时呈蓝色;碱性时呈暗蓝色,铁离子存在下呈紫色,遇蛋白质变暗紫色。

适用于配制酒、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果酱、糖果等的着色。

[产品指标]规格:E(1%,1cm)=10型态:暗紫色粉末包装:①1kg食品级铝铂袋,10kg/箱②5kg食品级塑料袋,10kg/箱[产品简介]栀子黄色素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

紫甘薯色素的营养保健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紫甘薯色素的营养保健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f 明医学 院营 养与 食品研 究所 , 昆 昆明 60 3 ) 50 1

要 : 甘薯 富含 天然 红色 素一 花青 素类 色 素 。本文对 紫 甘薯 营养 价值 、 紫 紫甘 薯色 素 的化 学 成分 、 提取
分离及 其含 量测 定方 法 、 保健 功能 、 用前 景进 行 了综 述 。 应 关键 词 : 甘薯 ; 紫 色素 ; 展 进
蔬 菜 中 紫薯 名 列 榜 首 。紫 薯 中铁 、 含量 高 。 钙 目前 , 紫甘 薯 的 研 究 开 发 主 要 有 四方 面 : 是 一 提 取 色素 。紫 甘 薯 中所 含 的 花 青 素 是 一 种 天 然 着
是 我 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 列于小麦 、 稻 、 水 玉米 之后, 有丰富营养价 值 。甘薯在 我 国已有 具 4 0余 年 的 种 植 历 史 ,我 国种 植 面 积 和 总 产 量 分 0 别 占世 界 的 7 %和 8 % , 世 界 首 位 …。 紫 甘 薯 0 5 居 ( m e t a L ) a  ̄ a a t . b a s 是指薯 肉颜色为紫 色的甘薯 , 真 名 川 山紫 , 日本 引进 我 国 , 由 为旋 花科 一 年 生 草
s e o ao s h mia o tt to we t p tt e ,c e c l c nsi in,t t o o x r c in e r to n tr nain,he lh f ncin o u he meh d f e ta t ,s pa ain a d dee mi to o a t u to f pime , swela p iai n fr c sswe e r ve d. g nt a l sa pl t o e a t r e i we c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合成色素对人体毒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天然色素逐渐取代合成色素成为食品生产的发展趋势。

紫甘薯是近年来培育的一类集营养、保健和色素于一体的甘薯新品种,从中提取的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具有色泽鲜亮、无毒、无异味以及兼具多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被人们广泛推崇,在日本已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使用。

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种紫甘薯并获得成功。

1紫甘薯色素的结构特点紫甘薯属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由日本培育出的一种优良甘薯品种,其肉质紫红,其中所含色素为花色素苷,称为紫甘薯色素。

紫甘薯色素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氰定酰基葡糖和甲基花青素酰基葡糖苷,经分析现已发现的化学结构包括以下10种:3-O-{6-O-(E)-咖啡酰-2-O-[6-O-(E)-阿魏酰-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5-O-(β-D-吡喃葡糖苷)]矢车菊素和芍药素,3-O-(6-O-反式-咖啡酰-2-O-β-D-吡喃葡糖基-β-吡喃葡糖苷)-5-O-β-葡糖苷矢车菊素和芍药素,3-O-{6-O-(E)-咖啡酰-2-O-[6-O-(E)-咖啡酰-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5-O-(8-D-吡喃葡糖苷)]矢车菊素和芍药素,3-O-{6-O-(E)-咖啡酰-2-O-[6-O-(E)-对羟基苯甲酰-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5-O-(β-D-吡喃葡糖苷)]矢车菊素和芍药素,3-O-槐糖苷-5-O-葡糖苷矢车菊素和3-O-{2-O-[6-O-(E)-p-香豆酰-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5-O-β-吡喃葡糖苷矢车菊素等。

紫甘薯色素呈红至紫红色粉末、糊状或液体,略有特殊气味,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溶于纯水、甲醇、乙醇、冰醋酸、丙酮、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为其吡喃环上有四价氧原子,具有碱的性质,而同时又有酚羟基,具有酸的性质,所以该色素的色泽对pH值十分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呈深红色,结构稳定;碱性条件能加速紫色甘薯色素的损失,通常当pH<5时,呈稳定的红色,pH>5时,则由红色变成紫色再变成蓝色,故其在酸性下呈鲜红色,中性时呈红至红紫色,碱性时呈紫蓝色。

食品加工的pH值多在3~5范围内,所以食品工业中使用呈稳定的红色。

紫甘薯色素与其它花色素苷类色素相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光性。

实验表明,将紫甘薯色素配制成色素溶液,置于90℃的水浴中加热3h,取出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其特征吸收峰处的ABS(吸光度)值变化不大,表明它对热具有较好稳定性。

但该稳定性与溶液pH有关;pH为3时,该色素对热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当pH>6时,色素的热稳定性明显下降,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色素的稳定性则越低。

将配制的紫甘薯色素溶液(pH=3),置于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时间进行处理,表现出光稳定性好的特性,与紫葡萄、紫苏、黑米等植物所含的红色素比较,紫甘薯色素的光稳定性最好。

实验结果还表明,常见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也很小,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效果更稳定。

另外,紫甘薯色素粗提物的耐热性和耐光性比纯提取物好,推测是因为色素粗提物中的糖、酸、多酚类物质等可能与色素发生辅色效应而使其稳定性提高。

作者简介:肖素荣(1964~),女,山东潍坊人,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工作。

新型天然色素——紫甘薯色素肖素荣,李京东(山东潍坊教育学院,青州262500)摘要:紫甘薯色素作为一种新型天然色素,具有色泽鲜亮,无毒,无异味以及兼具多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等特点,适合现代人对健康、安全理念的要求。

本文主要论述了紫甘薯色素结构特点、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紫甘薯;天然色素;结构;生物学特性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No.06,20092009年第6期2紫甘薯色素的生物学特性2.1抗突变性用紫甘薯色素对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TA98)的突变性实验研究发现,紫甘薯色素具有较强的抗突变效果,可抑制杂环胺、3-氨基-1,4-二甲基-5氢-吡哆-(4,3-b)吲哚、3-氨基-1-甲基-5氢-吡哆-(4,3-b)吲哚和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等引起的突变作用。

实验证明,特别是酰化的花色素苷抗突变作用较强,而脱酰基花色素苷的抗突变能力明显下降。

2.2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是花色素苷类色素显著的生理功能,用紫甘薯提取物试验,其对脂类过氧化作用,以及对BuOO基(特丁基氢氧化物/氯高铁血红素/氨基苯二酰一肼)所导致的化学发光能力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紫甘薯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实验还表明,不同植物提取物中花色素苷类色素,多数酰化的花色素苷都具有同α-生育酚相同的抗氧化活性,紫甘薯色素与丁基羟基茴香醚(HBA)抗氧化活性相似,能有效阻止亚麻酸自动氧化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这与其分子中具有多个抗氧化作用的活性基团酚羟基有关,它除与蛋白质结合防止过氧化外,还能够提供质子,有效清除脂类自由基,切断脂类氧化的链式反应,起防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实验表明,紫甘薯色素对叔丁基过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强,是一种较好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采用荧光化学发光法研究紫甘薯色素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对・OH、H2O2等活性氧均具有清除和抑制作用,尤其对・OH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比β-胡萝卜素效果更好,清除作用与浓度呈剂量关系。

另外,在较高的浓度(样品质量浓度为2.61mg/ml)时,紫甘薯色素对由・OH引起的溶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

2.3缓解动物肝功能障碍通过对大鼠试验发现,紫甘薯色素能明显缓解由四氯化碳所引发的各种肝功能障碍,在给予大鼠四氯化碳连续5d饲养后,导致试验动物出现急性肝功能障碍,引发各种肝功能指标改变,而在食用含有紫甘薯色素制作的饮料后,能明显抑制病鼠血清中的谷草转胺酶(GOT)和谷丙转胺酶(GPT)的上升,并对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硫化巴比土酸反应物(TBA-Rs),肝脏中的TBA-Rs及氧化脂蛋白的增加都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从而减轻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

有资料表明,人体肝功能指标偏高,病程在5年以内的患者,通过定量使用紫甘薯提取物,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平均下降达20%左右。

2.4抗高血糖用从紫甘薯提取出的3-O-{6-O-(E)-咖啡酰-2-O-[6-O-(E)-阿魏酰-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5-O-(β-D-吡喃葡糖苷)]-芍药素及麦芽糖对雄性小鼠进行的试验,30min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下降16.5%,即便是l0mg/kg最小剂量的二酰基花色素苷都可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紫甘薯色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紫甘薯色素通过对α-葡糖苷酶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血糖浓度的降低。

2.5调节血压研究表明,紫甘薯色素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ACE具有血管末稍收缩功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从而起到降低血压功效。

在对45名志愿者服用紫甘薯提取液的试验中,其中有12名收缩压>18.7 kPa(140 mmHg)、舒张压>12.0 kPa(90 mmHg)者,经饮用44d、每天120 ml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0~20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约5 mmHg,降压效果明显。

2.6抗肿瘤胶原降解的试剂可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入侵和转移作用,花色素苷类物质可促进胶原的合成,增加胶原的抵抗性,抑制胶原酶的活性。

而紫甘薯色素属于花色素苷类物质,所以推测其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入侵及转移效果,具有抗肿瘤的功能。

2.7高安全性有人将紫甘薯色素按饲料量0.06%、1.23%和5.0%比例混入饲料,对大鼠实验结果在13周内无可见影响,即其无影响量可达饲料量的5.0%,故其安全性较高。

3紫甘薯色素的提取紫甘薯色素的提取主要有溶剂法和发酵法。

目前大多采用溶剂法,所用提取剂有醋酸、盐酸、硫酸、甲酸、柠檬酸、乙醇等,由于食品色素要求安全性高,而柠檬酸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酸性介质,故使用柠檬酸作为提取剂比较合适。

发酵法提取是将一定量的紫甘薯洗净,蒸熟后冷却、粉碎,与一定量的米调制的一次醪混合,发酵几天,调制二次醪,过滤二次醪,减压浓缩,可得浓缩色素液。

紫甘薯色素粗提取液需经过纯化处理,将其中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以及溶液中大部分糖类、金属离子等小分子去除。

常用纯化方式主要有:中国食物与营养30(1)树脂法:将色素粗提取液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去杂,经盐酸化乙醇交换和浓缩制得色素纯品。

 (2)超滤法:用柠檬酸的粗提液,经树脂纯化,乙醇洗脱后,将色素液用超滤膜处理除去蛋白质、淀粉等杂质胶体物质,最后再用反渗透膜浓缩得到色素纯品。

(3)醋酸铅沉淀法:粗提取液用少量水溶解后,加5%醋酸铅搅拌使色素物质沉淀,将沉淀物用盐酸化食用酒精溶解后,过滤除去白色氯化铅沉淀,将红色溶液蒸馏后干燥,得精制产品。

(4)分级醇沉法:在提取和纯化等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天然色素的大量损失,发达国家多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来减少色素损失。

但对设备的要求高,同时费用昂贵。

产品中紫甘薯色素含量测定可以用色价法或产率法测定,前者用普通分光光度计测定,快速准确,简便易行,且不需要标准样品;后者测定结果更为合理精确,不仅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色素总含量,而且还可以测定并计算出色素各组分含量,但它需要标准样品 。

4紫甘薯色素的应用前景紫甘薯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色彩鲜艳、安全无毒、资源丰富,与其它同类色素相比性质更稳定,具有营养和药理兼备特性,在食品、化妆品、医药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

在食品工业中,由于紫甘薯色素耐热性好,能够经受食品工业上的巴氏消毒温度,同时其受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影响很小,并溶于醇和水溶液。

在日本主要用作食品的红色至紫红色着色剂使用,添加到冰淇淋、奶制品饮料、奶酪、水产品、果汁饮料、果冻、腌渍品、饴糖制品、谷物等食品中,因属天然无毒制品,用量无限制性规定,以满足所需着色度为限。

同时,由于紫甘薯色素有抗氧化、抗突变等生理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配料使用,并已开始在护肝营养保健品中试用。

在化妆品行业中,将紫甘薯色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应用于生产抑制紫外线照射产生的氧自由基引起过氧化物的护肤品,对改善皮肤炎症、增强皮肤抗氧化能力等有一定的作用;紫甘薯色素还可代替工业中现在使用的合成色素,广泛应用于口红、胭脂、洗发水等化妆品。

紫甘薯提取了色素后的残渣还可以用于生产淀粉、酿造酒精、用做动物饲料等,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合理开发紫甘薯色素,加强原料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对紫甘薯色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紫甘薯产量高、成本低、营养丰富的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