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一、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二、垂直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3、垂线的画法: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来画垂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特性: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注:要与三角形的特性相区别,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
四、梯形
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特殊的梯形有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五、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注: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2、数的产生3、亿以上数的认识主要内容 4、计算工具的认识5、用计算器计算6、1亿有多大?重点:1、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大数的读写: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比较数的大小。
小结:1、数位顺序表2、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扩充: 正整数:1 2 3 4 5 6 …….自然数0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方法总结:一、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二、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三、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数位 … 千亿位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四、改写成“万”、“亿”做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省略最后四个零;整亿的数改写成有“亿”做单位的数,省略最后八个零。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则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术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三:积商之和(差的混合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及有关O的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运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O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一: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历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知识点三:有关O的运算。
有关O的运算字母可表示为:a+0=a a-0=a 0×a=0 0÷a=0(a≠0)学生常见问题与数学指导: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往往会忘记先乘除后加减和先乘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地式子的规则,老师应时常提醒。
2:四则混合运算的考察不拘泥于简单的算式,更注重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考察,也就是应用题的方式。
3:0的不能做除数这一知识点老师一定要讲清楚(不参与全解P17)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运算定律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钱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看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便是:(a+b)+c=a+(b+c)在一个加法运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学指导:1:加法的变换律和结合律往往在同一道题中出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1、线⑴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⑵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⑶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⑷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
⑸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平行于b,直线b也平行于a。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平行线间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画法】一合,二靠,三移,四画。
⑹垂线【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性质】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画法】一合,二过,三画,四标。
2、角(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记作"1°"。
(3)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角的画法一画线,二量角,三连线,四标注。
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15的倍数。
(5)角的分类①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②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③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④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小学生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重点(8篇)

小学生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重点篇11、卫星运行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2、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3、知识点: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4、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
(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
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小学生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重点篇2一、直线、射线和角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射线。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归纳重点概括

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归纳重点概括1、平行与垂直:(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2)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
(3)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①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②直尺紧贴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③再沿以前画线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4)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7)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是:平行或相交。
(其中相交包括了垂直)(8)长方形或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9)经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1)在同一平面内,和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2)把一张长方形纸沿着一组对边折两次,这三条折痕互相平行;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对折两次,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13)如果在纸上画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
(14)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垂线,这几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
(15)两条直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16)课桌的桌面,两条对边互相平行,两条邻边互相垂直。
(17)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8)9时整和3时整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19)在平行线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平行线间的距离。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整理一、数与计数:(一)整数数位顺序表:相关知识点:1、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三者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如:亿级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万级中所包含的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判断题,如:(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 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看数位表说一说数的组成: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100个十万是一千万;一亿里有100个百万。
要多练一练、说一说,尤其说不是相邻的数位的数的组成。
4、举例说一说大数的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注意:个数用小写数字,单位用大写)5、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
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读完亿级,要加“亿”字,读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
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做题诀窍:(1)排列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时,遵循的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的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小的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
如果有0时,最大的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的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的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的数字中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的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的数了。
(2)如果遇到条件中有读几个0的要求,那就需要在遵循大规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0的位置,达到题目中的读零要求。
9、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找准数位很重要,关键还看下一位,四舍五入要分清,不满5时就舍去,满了5后就进上。
最后别忘加单位。
注意“=”和“≈”的区别,如:7580000=758万7584300≈758万900000000=9亿874900000≈9亿10、近似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如: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之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做题诀窍:最大的数要考虑“四舍”的情况,最小的数则要考虑“五入”的情况。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5万,那么这个数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四舍”后是5万,二是“五入”后是5万。
先想“四舍”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5,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四舍”,最大只能是4,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大的一位数9,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大的数:54999。
再想“五入”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4,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五入”,最小只能是5,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小的一位数0,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小的数:45000。
(二)自然数的相关知识: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牢牢记住0不能作除数。
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是得5的;再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所以,0做除数无意义。
(三)乘法中积变化的规律和除法中商变化的规律:积变化的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和因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商变化的规律:1、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同时乘或除以几。
【商和被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2、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商和除数的变化是相反的】(四)乘法中积不变的规律和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积不变。
【两个因数的变化是相反的,积不变】商不变的规律: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商不变】(五)判断除法中的商是几位数:先要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有两种情况:一是前两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这时的商就是两位数;二是前两位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那就需要用前三位去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个位上,这时的商就是一位数。
(六)根据余数的大小求被除数:做题诀窍: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根据余数不同,被除数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最大的,二是最小的。
余数中最小的数就是1,当余数是1时,被除数最小。
当余数是最大的数时(即比除数少1的数),被除数也是最大的。
再根据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
同学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情况,再遇到这类题时,要好好审题,看看是求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七)口算、估算和笔算:1、口算做题诀窍:牢记确保口算全对的方法:做口算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和符号后再算,能口算的直接口算,要特别注意乘法和除法中末尾带0的情况;口算有困难的一定在草稿本上笔算一下,再把结果填到试卷中。
2、估算做题诀窍:估算题中,乘法的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
除法的估算则要考虑能不能整除的问题。
先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如果不能整除,就需要上下浮动一下,找出最接近的能整除的数就行了。
3、笔算做题诀窍:笔算题中,做完每一个题都要按照“三步检查法”检查每一步,才能确保准确无误。
此外审题时要注意题中是否有需要验算的题目,千万别漏下。
【三步检查法】:第一步——看数有没有抄错;第二步——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有验算的是否验算了;第三步——检查横式得数写的对不对。
二、空间与图形:(一)直线、射线和线段:【如图】(二)角的定义与相关知识: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如图】2、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种类: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从小到大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从大到小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6、周角、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7、角的画法:操作时根据儿歌步骤进行。
8、两个锐角的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两个较小锐角的和还是锐角,如20°+ 20°=40°;第二种:两个锐角的和如果是90°,那就是直角,如30°+ 60°=90°、45°+ 45°=90°;第三种:两个较大锐角的和是钝角,如60°+ 60°=120°。
【如图】9、三角尺上的角:三角尺中有四种度数的角:30°、45°、60°和90°,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出十二种不同度数的角。
【如图】(三)平行与垂直:1、定义:【如图】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是平行且相等的。
【如图】4、画垂线和平行线的窍门和方法:画垂线时,先要审清题意,看看过不过点,如果是画已知直线的垂线都是过点的;一般遇到实际情况像修路、修水渠等,都是不过点的;要区分清楚。
然后再按照儿歌步骤操作:边对线、边对点,直角符号别漏下。
【如图】画平行线时,先要审清题意,看看是画谁的平行线,然后再按照儿歌步骤操作:边对线(画谁的平行线就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准这条线)、直尺上,三角尺、要平移,平行线、画出来。
【如图】5、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没有点的限制,如下图随意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答案是:无数条。
【如图】第二种:有点的限制,如下图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答案是:只能画1条。
【如图】6、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没有点的限制,如下图随意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答案是:无数条。
【如图】第二种——有点的限制,如下图过直线外一点或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答案是:只能画1条。
【如图】(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如图】3、普通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有4个直角。
要求能按要求准确的画出以上图形4、高的定义与相关知识: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垂线段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中从上底到下底引的垂线叫做梯形的高。
【如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如图】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的高,梯形只有一种不同长度的高。
【如图】5、动手操作画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高。
边背儿歌边画高就不会出错了:边对底、边对点,虚线高、画出来,直角符号要标上,还有“高”字别漏下。
【如图】6、四边形的拼组:做题诀窍:因为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还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平行四边形,所以我们就能推出下面三句话: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