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我是一只小鸟》赏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赏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赏析
春天,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季节,因为它代表着新生命和新希望的开始。
就像诗人艾维哈里斯所写的那样,“鸟儿都在唱歌”,春天的气息就是如此宁静而欢快。
而《假如我是一只鸟》这首歌,正是在浓浓的春天气息中诞生的。
歌曲的抒情文字,以简单清晰的形式,叙述了一只鸟儿渴望飞翔,清晰而美丽的梦想。
在一片令人沉醉的黄金景象中,它轻轻地把自己的心融化,正值飞翔的欢欣,正值新生的激动。
在歌词中,这只鸟儿把它的心用自己的翅膀拍打,唱道:“是啊,我知道,只有放开原来的枷锁,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把心思放飞,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歌曲的最后,作者用一个问号,唱出了一只鸟儿渴望飞翔的深情,仿佛每个人都在唱着:“如果我是一只鸟,我可以什么?”
《假如我是一只鸟》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抒情的歌曲;它也是一首带有深刻寓意的歌曲。
歌中渴望飞翔的鸟儿,也代表着人类天生的渴望自由和企盼未来的激情:就像鸟儿把自己的心用翅膀拍打,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歌曲中唱到的“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更是一种引导:人们应该勇敢的展开自己的翅膀,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崇高的梦想,在这条自由的路上奋勇前行。
《假如我是一只鸟》这首歌,在温暖的春天里,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它让我们看到了自由的力量,提醒我们不要放弃梦想,勇敢的拍打翅膀,飞向那片自由的天空。
鸟之诗解读

《鸟之诗》解读
《鸟之诗》原文:
我是一只鸟
一直到坠落
我是一棵树
一直到枯萎
我是一粒土
却又永恒
却又存在
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解读:
《鸟之诗》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通过表达鸟儿的存在和自由飞翔所传递出的各种情感,寓意着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以及对追求梦想的向往和渴望。
这首歌曲由它的创作者以及歌词中所表述的意象一同组成,为听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感受,使得这首歌曲与众不同。
鸟儿的象征意义是自由,它们拥有翅膀的力量,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这象征着解放、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由、美好生活和追求梦想的向往和渴望。
此外,这首歌曲的歌词也表达了对于生命、存在、时间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以鸟、树、土为象征,传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及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悟。
这些象征在诗歌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让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鸟之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歌曲,它通过表达鸟儿的存在和自由飞翔所传递出的各种情感,寓意着人们对于自由、美好生活和追求梦想的向往和渴望。
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生命、存在、时间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让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艾 青《我爱这土地》赏析

艾青《我爱这土地》赏析“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首《我爱这土地》,以朴素而真挚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对祖国土地的深情厚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假设为一只鸟,一只哪怕喉咙嘶哑也要歌唱土地的鸟。
这种独特的视角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瞬间感受到诗人那炽热的情感。
鸟通常是自由、灵动的象征,但在这里,这只鸟却因对土地的热爱而甘愿承受痛苦,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种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情感的深沉和坚定。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诗人通过对土地、河流、风的描绘,展现了祖国大地所遭受的苦难和磨难。
暴风雨打击着土地,象征着祖国遭受的侵略和蹂躏;汹涌的悲愤的河流,仿佛是人民心中压抑的愤怒和痛苦;无止息的激怒的风,暗示着人民的反抗和斗争从未停止。
这一系列的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那个充满苦难和悲愤的时代背景。
然而,在这黑暗和痛苦之中,诗人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看到了“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黎明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它是诗人心中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诗人依然坚信祖国终有迎来光明的一天。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愿与土地融为一体,生死相依的决心。
这种彻底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是至死不渝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
诗人直抒胸臆,自问自答,将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热爱毫无掩饰地展现出来。
那饱含泪水的双眼,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太过深沉,以至于所有的痛苦、悲愤、希望都化作了泪水。
从诗歌的语言上来看,艾青摒弃了华丽的辞藻,采用了朴素、平实的语言。
艾青诗选摘抄加赏析七篇

艾青诗选摘抄加赏析七篇《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
以下是我整理的艾青诗选摘抄加赏析七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艾青诗选摘抄加赏析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诗选》!——题记读艾青的诗选,我获得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坚韧意志。
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养了我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造就了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曾经作为一名菜鸟的我站在这里,心里诚惶诚恐。
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要把自己从一个小女人变成女汉子,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蜕变,今天的我终于华丽转身!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来点风,来点雨,让我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若心中种花,日子便会生香,踏实肯干,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会让名著这朵花娇艳盛开,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读艾青的诗选,我充满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坚定不断前行的信念。
早上5点起来上早自习,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冷风中,不禁悲从心起,眼泪掉下来!自己其实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睡觉总不踏实,常常半夜2,3点醒来。
细数人生历程,感觉还是很幸福的,小时候在家爸妈温和慈爱,对我疼爱有加,嫁人后老公高大帅气,女儿乖巧懂事,并且唯我是瞻。
无论别人多么飞黄腾达位高权重,我并不羡慕,更不会嫉妒,我只会祝福,祝福他们越飞越高,前程似锦。
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人的追求和心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我拾起笔,我的心瞬间清静如水,澄明透彻,内心奔腾着快乐的水花,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喷薄而出,无法抵挡。
读艾青诗选,我体悟到纯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师生情义。
带了六年的毕业班,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已经把你们当成了恋人 !你们虐我千百遍,我把你们当初恋!不必怀疑我对你们的真情,虽然,我对你们从不百依百顺,你们犯错了我会批评,你们任性了我会发火,但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在人生的竞争中会赢!爱是一种单向的付出,不用想是否能得到回应,既然上天安排了我们师生的缘分,我就用自己最大的力量,送你一程,我愿意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超过我的曾经!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同样是一场目送,我会默默地站成你们身后擎天的大树,祝福你毅然远行的背影!读艾青诗选,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引领了迷惘的灵魂。
艾青《我爱这土地》原文及鉴赏

艾青《我爱这土地》原文及鉴赏《我爱这土地》原文: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鉴赏:1、文学赏析。
这首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
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靠作者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
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作者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作者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诗的首句集中展现了作者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
在个体生命的短暂、渺小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
全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难,因而格外动人。
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
这种忧郁表现在两点:其一,强烈的抒情色彩。
这首诗可以说是作者的自白。
作者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
诗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
这四句诗并没有具体所指,但它们以更形象、更广泛的泛指性,扩大加深了这使命的内涵。
作者所深深爱着的这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
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可望了……作者作为一只鸟,就要为这一伟大的时代歌唱。
其二,写实和象征交织。
《诗两首》疑难解析

《诗两首》疑难解析《诗两首》疑难解析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
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
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2、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3、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
如: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一丝伤痕也不留下──《白玉苦瓜》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再来杯高粱!──《五陵少年》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东方式的悲观──《敲打乐》“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
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诗歌】我是一只鸟 儿童诗

【诗歌】我是一只鸟儿童诗我是一只鸟
飞翔在天空
自由自在
是我最大的梦想
我不惧怕
任何的挑战
我只想要
尽情地飞翔
我可以飞向
高高的天空
可以观赏
美丽的风景
我可以飞过
无垠的大海
可以追逐
想要的梦想
我是一只鸟
拥有翅膀的自由
飞向远方
寻找属于我的家园
飞呀飞呀
不停地飞翔
像一只自由的鸟
展开双翼,自由自在天空是我的舞台
星星是我的伙伴
飞翔在蓝天下
享受着自由的快乐我是一只鸟
没有束缚的心灵
在蔚蓝的天空里
我尽情地飞翔
飞过山川
飞过河流
我飞向远方
追逐属于我的梦想。
《艾青诗选》作品简介及名诗赏析

《艾青诗选》作品简介及名诗赏析《艾青诗选》作品简介及名诗赏析◎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
浙江金华人。
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
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
1976年10 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2.创作背景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回到上海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
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写有《布谷鸟》等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等诗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这土地
郭宝臣
对于土地的感情如何,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
诗人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
诗人把自己比作了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我”是一只鸟,要歌唱,一直到死。
为谁而歌唱?诗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
这四句诗并没有具体所指,但它们以更形象更广泛的泛指性,扩大加深了这使命的内含。
诗人所深深爱着的这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
在这片土地上,已不是死水一潭,已不是只有凄凉和苦难。
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可望了……诗人作为一只鸟,就要为这一伟大的时代歌唱!
诗人为了执行自己的历史使命,视死如归。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一句,把自己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也把诗人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写得再透彻不过了。
“我”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要埋在土地里面,“我”的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就是说,我的一切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
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
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已够撼动人心。
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撼人力量。
因为这“泪水”里,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啊!千言万语,不用说了,一切的一切,都含在这“泪水”里了。
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是如何卓越地把握住了自己的情感,又是如何卓越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啊!
什么是好诗?这种疑问常常在读者脑中回旋。
的确,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往往又是很难回答的。
不过,好诗毕竟是好诗,它是有着人们公认的道理的。
简单地说,看得懂的诗不一定不好,不一定就是直白,就是无诗味。
看不懂的诗不一定就好,不一定就是含意深刻。
这要看诗人是为什么而写,是如何写的。
艾青曾说过:“诗好坏,不能以看得懂与看不懂作为衡量的标准;也不能以为人理解的程度作为衡量作品的价值。
”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应该说并不难懂,它的含意是明朗的。
而这首诗又是这样杰出,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清楚表明,含意明朗而又成其为好诗的诗,是能够创作出来的,这就看诗人的艺术工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