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合集下载

【精选】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精选】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名篇名句默写1.(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2.(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诗句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

(2)从李白《蜀道难》“,,”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

(2)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2)韩愈《师说》中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

-13-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 、 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 .... 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 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 ,生机勃勃。 ....
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关闭
待。适用对象错误。③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用
来形容诚信,属于望文生义,此处可改为“一诺千金”。④按图索骥:比喻 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⑤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⑥涣然冰释:形容嫌疑、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
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根据句意,应为“改弦更张”。④ 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根据句意,应为“并驾齐驱”。⑤空谷足
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⑥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C
-17-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对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治理雾霾 ,政府目前当务之急 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 ....
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②自古以来 ,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 ,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 金秋时节 ,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 ,吃起来味道 .... 好极了。 ③从托举女童的 “最美路人 ”到拾金不昧的 “最美的哥 ”,从救学生 的 “最美教师 ”到救患者的 “最美医生 ”,无处不彰显着从善如流 的道 .... 德风尚。 ④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 以邻为壑 的事情 ,将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 .... 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 理的参与者。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A版训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训练-含解析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A版训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训练-含解析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备考策略考点内容成语词义、使用对象和范围、感情色彩易混、易误、多义、近义成语根据语境选用成语,辨析所用成语的正误注重积累,理解成语的含义,对易混、易误成语强化辨析实词(含短语)近义、同义、反义实词易混实词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实词理解实词的含义,辨析易混实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真题探秘】核心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

审题关键①明确题干要求选的是“最恰当的一组”,需仔细辨析。

②读懂语段内容,抓住搭配对象(主语、宾语等)。

③明确词语(成语)使用的语言环境。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词语(成语)的结构特点,把握词语(成语)大意,切忌望文生义;第二,体会词语(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与之相关联的信息。

总之,要正确理解词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与搭配情况。

答案 A解析近义词辨析务必结合语境。

①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与“志士仁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的语境相符。

②以身试险:明知有危险,偏要冒险。

语境中无“试险”意。

③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可以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起来。

与语段中“野火沃土”意思相近,且和“处于艰难之际”的语境相符。

④一言兴邦:语出《论语》,指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语段中无“言语”相关意思。

⑤不屈不挠:形容坚强不屈。

修饰“奋斗史”恰当。

⑥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不能修饰“奋斗史”。

[教师用书专用]1.真题多维细目表年份卷别考查成语考查类型考点考查能力学科素养2017课标全国Ⅰ重整旗鼓、意味深长、层出不穷、守正不阿、踌躇满志、万无一失成语使用正误辨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表达应用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过程中,培养考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突出语言积累,构建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

板块三 专题八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据境明义,多维比较

板块三  专题八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据境明义,多维比较

综上分析,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词语题特点如下:
1.考查重点是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命题形式主
要是选择使用恰当(不恰当)的一项。不过新课标卷的前身 海南宁夏卷2008年曾考查过虚词的选择填空,仿照新课标 全国卷自主命题的辽宁卷2010年和2009年也均考查创 新 演 练 专 题 冲 关
考 题 体 验
类型
特点
同音近义词
示例
祛除、驱除,侦查、 侦察 品位、品味,沟通、 勾通
失 分 短 板 修 补 完 善 创 新 演 练 专 题 冲 关
聚 焦 高 考
考 点 谋 略 提 升 知 能
同音实词
同音异义词
充当语素的字音全不相 捐赠、馈赠,风范、
异音实词 同或部分不同的词,而 风尚, 词语的意思有相近之处,囊括、涵盖,制约、 但应用范围等不同 约束
失 分 短 板 修 补 完 善 创 新 演 练 专 题 冲 关
语文(新课标) 首页
专题八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据境明义,多维比较
考 题 体 验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 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 地将他摁 .... 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 .... 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 不断调整梦想。
考 题 体 验
如:“安置”“安排”
辨析:前者,①使人或事物有着落,②安放;后者,
①指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②安置(人员)。 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的方 面。 如:“陡峭”与“峻峭” 辨析: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 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
聚 焦 高 考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考点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

“词语”指包含“一般词语”与“熟语”。

“一般词语”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实词与虚词: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及衍生名称的词。

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等。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等。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1)

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1)

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不缺跑者,他们不仅爱跑还爱“秀”,点开朋友圈,总能看古猿能演化为人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奔跑。

与现代人相比,猿人的腿更短、胳膊更长、肌肉更发达、身形更像猿。

因此,如果没有通过跑步来优胜劣汰,那么今天的我们恐的终极目标是生存。

人奔跑的起源和目的也首先是生存,之后才会有跑步之于健康、跑步之于职业、跑步之于生意、跑步之于娱乐、跑步之于拯救、跑步之于荣誉,和跑步对女性、对穷人、对体弱者具有的特殊含义,以及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喂——还有人活着吗?还有人活着吗?B.你是喜欢文学,还是喜欢历史?C.今天是什么日子,你难道不知道吗?D.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吗?不!绝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电吹风是常见的居家小电器。

近几年,电吹风产品外形越来越时尚,体积越来越小巧,其中,很多电吹风只需要几十元,甚至十几元就能买到。

然而便宜未必有好风是不应该产生危险的。

国家标准要求,试验期间,器具不应喷射出火焰、熔融金属、达到危险量的有毒性或可点燃的气体,同时产品外壳也不能变形导致漏电。

其实不少电吹风企业还生产没有品牌的产品,行业内叫“中性包装”或“白标”产品,要么自己贴牌,要么批发给其他经营者贴牌,大多拿到电商平台销售,用便宜的价格吸引顾客,质量却难以保证。

一家企业负责人透露,这种产品可以根据需要定制,数量多的话6元多就可以批发,如果要网页宣传图,就要加9元,还可以提供3C 认证证书。

但是这种白标一般都没有安装温度控制器件。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下列选项中,加粗的词语和文中“白标”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巾帼不让须眉。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以实词为主,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

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混淆的词语。

2.命题形式2022之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卷Ⅰ、卷Ⅱ均考查成语填空,采用主观题考查学生词语积累。

综合近几年高考题,以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为主。

3.一改以往词(成)语命题独立辨析的形式,将词(成)语放在阅读文段中,强化整体阅读,不只考近义成语的辨析,还考查了一般词语的辨析,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向一成语填空近几年全国卷对成语的考查题型是客观题,而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Ⅱ第18题,全国甲卷、乙卷第17题均采用主观题考查成语填空。

此类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填写的成语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

该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成语的储备量,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情景性和灵活性有更高要求。

成语填空题型新颖,难度系数大大增加,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积累。

成语填空题的语境分析法(1)找出关键句。

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

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分析语境,确定关键信息。

首先对空缺处前后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句中的信息点,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词语。

(3)结合分析,选出合适成语。

在给定的语境中需要考虑词语使用对象、范围、词义侧重点、感情色彩等,最后选出一个合适的成语填写即可。

考向二辨析近义成语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侧重考查辨析与正确使用近义成语的能力。

其题目难度大,能力要求高。

那么,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辨析近义成语呢?近义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表现在词义侧重点不同、词义轻重不同、使用范围大小不同、使用对象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等几个角度上。

答题时要抓住细微差别,巧辨近义成语,并根据前后文语境做出正误判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热点。

对词语的考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主要有两种常见题型:一种是根据语境辨析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填空(2022年新高考1卷题型);另一种是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选择题,历年常规题型)。

二题点讲解题点1从三个方面辨析近义词语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二)从用法方面辨析(三)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详见课件)[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1)在青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2)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合作中,中国是值得欧盟的实力伙伴,中欧应携手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3)这位著名导演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A.称道信赖善于B.称奇信赖擅长C.称奇信任善于D.称道信任擅长小积累: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研究—研讨损坏—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轻视—蔑视—藐视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实词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实词可根据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辨析。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

(2)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着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3)校长找到几名同学详细询问,才知道事情的。

原来这些书是一个书贩来推销的,开始同学们都不想买,可是这个书贩说他是大学生,要勤工俭学,大家才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名篇名句默写
1.(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
说:“,,?”
2.(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诗句是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
“,”。

(2)从李白《蜀道难》“,,”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

(2)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2)韩愈《师说》中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正面描写了边疆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仓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的名言“,”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而“,,”。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诗句是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概括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乐曲的低沉渐至断绝像被冰冻凝结似的,这两句是
“,”。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描绘了雄阔而又萧条的长江秋景。

(2)《荀子·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句子是
“,”。

(2)庄子在《逍遥游》中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由此并列三类人的句子证明观
点:“,,。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