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用童话故事展现我的数学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让童话故事激活数学课堂

让童话故事激活数学课堂

让童话故事激活数学课堂童话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与我们的数学课堂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关联。

然而,这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故事却可以为学生们带来新的思考方式和启迪,使他们更加有趣地学习数学。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童话故事如何激活数学课堂。

1.《三只小猪》《三只小猪》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它教会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但是,在数学课堂上,这个故事更可以与几何学联系起来。

学生们可以探索三只小猪的房子形状和尺寸的不同,例如第一只小猪用稻草建房子,第二只小猪用木头建房子,第三只小猪用砖头建房子。

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房子的面积和周长来比较它们的坚固程度。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利用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几何形状来设计他们自己的小屋。

2.《丑小鸭》《丑小鸭》是一部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外表可能欺骗人们的眼睛。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来学习平均值和统计学。

学生们可以从一个普通的鸭子开始,探索它与其他种类鸟的变化和差异,通过对身高、重量和翅膀长度等特征的测量来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获得更直观的统计学概念,并更好地理解平均值的概念。

3.《奇幻森林》《奇幻森林》是一部奇幻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狐狸与其他朋友共同探索神秘森林的故事。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来学习空间几何学和图形学。

学生们可以设计自己的奇幻森林,利用平面和立体图形构建森林中的树、花和小径。

他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周长和体积来更深入地了解几何学和数学的基本原理。

4.《拇指姑娘》《拇指姑娘》是一部著名的童话故事,它教会我们关爱小动物和小物体的重要性。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来学习比例和分数。

学生们可以使用拇指姑娘的身高作为标准,比较不同动物和物体的大小,计算它们的比例和分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比例和分数的原理,并将它们应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狼和七只山羊》《狼和七只山羊》是一部古老的童话故事,它教会了我们耐心和智慧的重要性。

让童话故事激活数学课堂

让童话故事激活数学课堂

让童话故事激活数学课堂
童话故事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文化形式,它能够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插上一两个童话故事情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下是一些将童话故事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例子:
1.《三只小猪》与几何学:在这个故事中,猪们要建造自己的房子以防狼的袭击。

为了证明这个故事可以与几何学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画出三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房子来,然后进行比较和讨论。

这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使用不同的图形来解决问题的理解。

2.《大卫和石头巨人》与比例:在这个故事中,大卫将5个平滑的河石用作武器,以打败巨人。

为了与比例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估算每个石头的重量以及它们的重量比例,然后进行实际的测量和比较。

3.《红色鞋子》与排列组合:在这个故事中,女孩想要一双漂亮的红色鞋子,但同时她也拥有了其他很多令人垂涎的鞋子。

为了与排列组合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女孩拥有的鞋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这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总之,由于童话故事在孩子们的周围广泛普及,将童话故事与数学教育相结合,能够使数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理念。

浅谈用童话故事辅助数学教学

浅谈用童话故事辅助数学教学

浅谈用童话故事辅助数学教学数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精确计算,更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把具体问题抽象化,再通过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把具体问题抽象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低年级数学教学需要为这一过程搭建一个平台,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枯燥的概念生动化。

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偏爱那些乖巧的、驯良的、有灵性的小动物的故事。

针对他们的这一共同爱好和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我让这些卡通人物一个个从书本中“跳”了出来,走进了我的童话故事中,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首先,我用童话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一堂数学课上,我就用一个童话故事开场了:在数学森林里,住着10个好兄弟,它们分别是0-9。

有一天它们为了谁排名老大吵了起来。

0说:“我最大,人们常常说任何事情都要从0开始。

”1急了,忙说:“不对不对,小朋友们最喜欢争第1名了,我才是最大。

”9腆着大肚子,慢悠悠地说道:“我才是最大,连古代的皇帝都叫九五之尊。

”平时不大说话的3这时也忍不住了,小声嘟囔着:“大人们最爱对小朋友们说事不过三了,你们都比不过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到底谁最大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接着我又乘胜追击道:“同学们,其实啊,在数学的王国里还有很多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吗?”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表现出高涨的学习数学的热情。

接下来,我几乎每一堂数学课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而准备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在声情并茂的娓娓讲述中把同学们带进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里。

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立马鲜活起来。

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各种好想法、好思路层出不穷。

课上的重点、难点一一迎刃而解。

其次,我的童话故事注重“实”。

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设计了“送小动物回教室”的情景:“森林学校”中,有一栋5层高的小洋楼,每层有四间教室。

一个小动物在操场里东张西望,他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几个朋友的指点下,小动物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教室。

数学童话教学实践(3篇)

数学童话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以一次数学童话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数学童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二、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实践发生在我国某小学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堂上。

教学内容为《分数的加减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决定采用数学童话教学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学童话故事,了解分数的加减法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猪分饼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故事内容:小猪和小熊一起分了一个大饼,小猪想要知道小熊分到的饼是自己的几分之几。

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并猜测答案。

2. 数学童话故事教师讲述《小猪分饼的烦恼》童话故事,故事中融入了分数的加减法知识。

故事内容:小猪和小熊分了一个大饼,小猪分到了2/3,小熊分到了1/3。

后来,小猪和小熊又分了一个小饼,小猪分到了1/2,小熊分到了1/2。

学生们通过故事,了解了分数的加减法。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小猪和小熊分的大饼和小饼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何计算小猪和小熊分到的饼的总数?(3)如何用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小猪和小熊分到的饼的总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分组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分数加减法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

练习题包括:(1)计算分数加减法;(2)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数学童话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讲童话,听故事,学数学——用童话故事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讲童话,听故事,学数学——用童话故事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意盎然 、 生机勃 勃的动人 画面。 然而 , 生呈现 出来 的 学 只是零 星 的感悟 , 对话通 道狭窄 , 无法跟 文本 内容准 确对接 。我暗 自失望 , 继续着下一步 的教学 : 想看看 “ 王大伯 的桃 园吗?”在预料 中学生 的一致要求 下 , 我 出示 了一 幅幅桃 园画面 :粉 红色 的桃花一 朵 紧挨一 朵, 挤满 了整个枝 丫, 一株株桃花像一 群顽 童 , 争先恐 后地让人们来观赏 自己的艳丽丰姿 。 这些画面牢牢抓 住 了学生 的视线 , 室里 “ ”、 啊 ” 教 呀 “ 之类 的惊 叹声 此起彼伏 。我迅速地捕捉 了这一时机 , 时追 问 : 谁 适 “ 能说说 , 你为什么发出 ‘ ’ 啊 的一声 吗? 为了使你的表 达更充分 , 可以再看看课文 , 准备一 下。” 学生再次与 文本对 话 , 神情 专注 , 绪高涨 , 情 急于倾 吐 , 言异 彩 发 纷呈 。学生交流着 、 述说着 , 把视角转 向了文本 , 向 转 了作者 。一个关于 “ 为什么 ” 的追 问 , 打开 了生本 、 生 生、 师生对话 的通道 , 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 与作者 的情 感共 鸣共振 , 充分感受 到鲜 活的语 言文字 的魅力 。 四、 问。 追 引领对话的深度 有效的对话不 能浮于表面 , 浅尝辄止 。 而追 问, 往 往使对话 能展开 ,能深入 ,使学生能得益 。同样 , 以

《 剪枝 的学 问 》 为例 。为 了帮助学 生实 现年段 目标 些吗?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的 , ” 他们很乐于挑战 自我 , 做 “ 能初步把握文章 的主要 内容”,有位青年 教师设 计 个发现者。他们会主动去思考 、 去发现 , 最终感悟到 , 了这样 的填空题 , 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完成 : 本文可以先抓住 时间和情感变化等理 清课 文的条理 , 1 年冬季 的一天 , 我 ” . 去 “ 走进 桃 园 , 到 ( ) 然后把每部分 的意思连来 ,就是 文章的主要 内容 ; 看 ; 进 春 天 到 了 , 我 ”又到 桃 园 , 到 了 ( ) 暑 假 里 , “ 看 ; 步整合 ,本文的主要 内容 还可 以概括 为 : 我在春 “ “ 再到桃 园, 我” 看到 了 ( ) 。 天、 夏天 、 秋天分别来到 王大伯 的桃 园 , 看见 了不 同的 2 .王大 伯 家 的桃子 总 是那 么 大那 么 甜 ,这 让 情境 , 产生了不同的感 受。” 学生在实践 的过程 中 , 培 “ 我”( ) 王大伯忙着剪 枝 , ; 又让 “ ”( ) 听 了 我 ; 养 了整体阅读的能力。 这样 的追 问 , 基于文本解读 , 基 于言语学 习 , 使学 生的 “ ” 加有实效 , 学 更 引领着学 生 王大伯 的介绍 , 我 ”( ) “ ;看 至 大伯家 的桃 子光 归: 的思维 向纵深处延伸 , 在对话中积淀了语文素养。 鲜红润 , 我”( ) “ 。

数学童话故事用童话故事引入数学知识增加学习乐趣

数学童话故事用童话故事引入数学知识增加学习乐趣

数学童话故事用童话故事引入数学知识增加学习乐趣数学童话故事:给孩子增添学习数学的乐趣引言: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数学常常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然而,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童话故事中,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趣和有益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童话故事来引入数学知识,从而增加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乐趣。

1. 引入童话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教学中引入童话故事可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则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的开始,比如《数学王国的美丽公主》。

故事中,美丽公主需要通过解决一系列数学难题来拯救王国。

这样的引子将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故事中来。

2. 数学知识渗透:故事中的数学元素在童话故事中巧妙地渗透数学知识,能够使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习到数学的基础概念。

举例来说,在故事中可以以王国里的建筑为例,讲解几何学中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描述故事中的城堡、桥梁等建筑物的形状和数量,让孩子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理解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3. 故事情节与数学问题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故事情节与数学问题相结合。

比如,在《数学王国的美丽公主》这个故事中,公主需要解决一个关于比例的难题来救出被巨人囚禁的王子。

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比如计算食物的比例、时间的比例等。

通过让孩子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技能,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4. 数学童话故事的创作: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除了使用现有的童话故事,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数学童话故事。

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编织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将其中的数学元素融入其中。

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结论:数学童话故事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体验提供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让童话走进数学教学课堂

让童话走进数学教学课堂

数学让童话走进数学教学课堂衡阳市石鼓区黄沙湾街道团结明德小学王道平最近,我阅读了《南村传奇》这本童话书,始料不及的是,我竟然被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于是我如同女孩子追美剧、韩剧般将《南村传奇》这本书仅用3天时间就看完了。

《南村传奇》是以“南村”为背景的童话。

作品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特征于一炉,以石峰山、古陌岭、涸泽湖、望家树等南村地理为线索,通过仙游少年、少年和蟒蛇、狐狸女婿以及丁婆婆的美丽幻想故事,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桃花源式的美好家园。

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语言通俗、生动。

童话故事老少皆宜,尤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于是乎,我突然想到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孩子们对童话那么感兴趣,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为什么不把童话引入数学教学课堂呢?“在童话中学习数学,在童话中陶冶心灵,在快乐中和谐发展”,这是我在数学课堂上用童话创设情境教学中的体验。

人们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动人的童话故事,儿童对它有着着迷的兴趣。

如何让童话故事为我教学之所用,使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并沉浸在童话情境教学的模式中,这难道不是我们数学教学要探究的方向吗?一、用童话故事创设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所教的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暇的孩子,他们的理性思维尚未发育成熟,他们无法接受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他们的感性思维丰富,爱唱、爱跳、爱动、爱表现。

他们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童话故事中那白雪公主般的美丽、魔镜的魔力、圣诞老人的智慧和法力。

如果谁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将是多么得开心。

因此,我想我的数学课堂能否也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呢?事实证明,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创设学习情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甚至夸张来塑造可爱的童话形象,为数学教学服务,其对自然事物拟人化的处理,生动、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的喜欢;以童话故事的发展为线索,有机串联整个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沉浸在童话般的数学世界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放飞学生们心灵的翅膀。

小学数学童话故事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童话故事教学研究
二、在小学数学童话故事教学当中引 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较为简单, 但其中也包含了部分具有一定逻辑性的 数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仅凭学生 自身的理解能力往往很难全面的掌握和 了解不同的数学定义和性质。这时,教师 就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生活化的童话 故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进行数学知识 的学习。
三、在小学数学童话故事教学中有效 增加知识的关联性
在开始进行数学教学之前,小学教师 必须要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 和研究,然后科学合理的利用具有趣味性 的数学导入教学。小学教材当中不同章节 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与其他章节 的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在这过程当 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童话故事的方 式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的 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学生 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同时也能够促使学
6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学教育 杂匀哉载哉耘允陨粤韵再哉
小学数学童话故事教学研究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郑庄子镇贾庵子小学 张思佳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难 点,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水平和核 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开展小 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地了 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充分地结 合实际的数学教材,有目的性地利用生动 有趣的童话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 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全面的激发学生 的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 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提供 良好的保障。
生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设置“图形 旅行”的趣味童话故事。“正方体和长方体 要出门去旅行,双方都希望能够在最短时 间内到达旅行景点,但是正方体和长方体 无论怎么走出的都是一样的。在去旅行的 路上他们遇到了长方形,长得瘦长的长方 形走的十分的快,但却无法带上正方体和 长方体,它们又碰到了同样去旅行的圆柱 兄弟,发现圆柱形兄弟走得比长方体还 快。几个图形商量之后决定,圆柱两兄弟 卧倒在地上,长方形则躺在圆柱兄弟的上 面,正方体和长方体站在长方形上面,从 而形成了一个跑得飞快的简易小车。几个 图形快速的到达了与旅游景点,玩得非常 高兴。”讲述童话故事的过程当中,还可以 穿插一些与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性质 和概念的讲解,也可以对长方形和长方体 的关系进行讲解。这样能够全面的加深学 生对于不同图形的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用童话故事展
现我的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最为基本的来源。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很差,再加上小学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枯燥,题型也很单调,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

因此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就应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因为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根本。

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演绎成生动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像听童话故事一样,不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方可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的高效。

一、新知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事实证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如在教学百分数打折这个内容时,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入:刚刚今年上五年级了,他很想买一台电脑,方便在家查找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爸爸听
了爽快地答应了,要他先到电脑城去问问价,哪家价格合理就在哪家买。

他先来到“小精灵”电脑城,营业员告诉他:“本店电脑一律打八折。

”刚刚在店里转了转,心里有底了。

他想比较一下哪家便宜,他又来到另一家“小蜜蜂”电脑城,热情的营业员阿姨说:“本店一律优惠20%”。

这下,刚刚一时没了主意,不知该买哪家的,他回去把有关信息跟爸爸一说,爸爸听了笑着说:“两家的优惠价格相同,如果是同一品牌买哪家的都一样。

刚刚听了感到很纳闷,同学们,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学生都瞪着求知的眼睛想知道原因。

二、用童话故事化解教学重难点
因为童话故事具有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便于理解等特点,所以将教学的重难点融入到童话故事中,让学生在听童话故事的同时,细细品味其中的寓意,这样等故事讲完,教学的重难点也差不多已经被化解。

例如:讲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一概念,很多学生很难理解。

笔者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进行讲解:白雪公主有7个苹果,她把其中的3个苹果分别平均分成了3份、6份和9份,让七个小矮人分别取其中2份、4份、6份。

话音刚落,很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白雪公
主平时都是很公平公正的,这次怎么偏心了呢?”笔者积极引导:“请学生思考白雪公主的分配平均吗?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始进行比较、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白雪公主还是正直和公正的,小矮人拿到的苹果是一样多的,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不一样。

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在精练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

三、练习利用故事,调动情绪
曾有人说:中国的学生学数学就是做练习,做数学题,外国的学生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不管说法怎样,都是为了学以致用,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
展。

四、让学生自己演绎童话故事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图片,这些图片不但包含了一定的数字信息,而且还包含一定的情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片编成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然后到班上进行讲述。

这样做的作用有五点:一是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图片中提供的数字信息,加深印象;二是可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可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在讲述或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鼻、口等多处感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用童话故事演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数学,领悟数学的无限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坚信在课改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我们一定会把我们的课堂打造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使我们成为真正幸福的中岳教育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