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力发电及变桨距系统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实践心得体会

风力发电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风力发电的实践活动,现将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实践过程1. 了解风力发电原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推动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轮、发电机、控制器等组成。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风力发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清洁环保:风力发电不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2)可再生:风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3)分布广泛:风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便于开发利用。

2. 参观风力发电场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我国某风力发电场。

该发电场位于我国北方某省,占地面积约1000亩,共有风力发电机组200台,总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

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风力发电场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 参与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的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了风力发电机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安装要求。

随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风轮、发电机等部件的安装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4. 风力发电场运行维护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了解了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维护工作。

风力发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我们学习了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监控、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并参与了风力发电机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三、心得体会1. 增强环保意识通过风力发电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清洁能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设备,而变桨距控制系统则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进行探讨,从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策略以及实际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控制系统的结构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距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信号传输部分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风力、转速以及叶片位置等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通过控制策略对执行器发出信号,调节叶片角度,从而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距控制。

2. 控制策略目前,常用的控制策略主要有定角度控制和最大功率控制两种。

定角度控制是通过固定叶片角度来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通常适用于恒定风速下的风机运行。

而最大功率控制则是根据风速大小实时调整叶片角度,以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在不同风速下的最佳输出功率。

最大功率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适应不同风速环境,并降低对外部条件的敏感性。

3. 实际运行效果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研究成果分析,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距控制系统在提高发电效率、保护设备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通过使用最大功率控制策略,风力发电机组可以根据风速变化实时调整叶片角度,充分利用风能,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及时响应,减轻设备负荷。

同时,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应用也大大降低了由于风电机组运行时桨叶受损引起的事故风险,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研究展望尽管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尽管最大功率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发电效率,但在不同风速区间的切换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其次,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需要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另外,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控制策略和技术工具也需要不断研发和应用,以进一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

风力发电心得体会

风力发电心得体会

风力发电心得体会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资源丰富等诸多优点。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参观考察活动,对风力发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风力发电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相比传统能源,风力发电几乎不会产生废弃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专家预测,全球风能资源总量超过5×107兆瓦,仅利用其中1%的风能资源就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由此可见,风力发电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再次,风力发电具有经济效益。

传统能源价格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而风力发电的燃料成本相对较低,且燃料来源广泛、价格稳定。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推广,风力发电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在经济可行性上,风力发电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最后,风力发电对于提升能源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能源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不仅资源有限,而且热能利用效率低。

而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风力发电也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变暖的趋势,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这次对风力发电的深入了解,我认识到风力发电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应该增加对风力发电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并积极传播风力发电的理念,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加大对风力发电的支持和投入,共同推动风力发电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风力发电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参数整定》范文

《2024年风力发电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参数整定》范文

《风力发电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参数整定》篇一一、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变桨距控制技术,其能够根据风速变化调整风力机桨叶的角度,以实现最佳的风能捕获和能量转换。

然而,由于风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控制要求。

因此,研究风力发电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及其参数整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风力发电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一)自抗扰控制理论概述自抗扰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通过非线性组合多种信号以减小系统的误差,并对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有效抑制。

自抗扰控制器通常由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状态误差的非线性组合三部分组成。

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在非线性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风力发电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应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变桨距自抗扰控制技术通过实时调整桨叶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风速条件。

在风速较低时,桨叶角度较小,以捕获更多的风能;在风速较高时,通过增大桨叶角度来减小风力机的气动负荷,保护设备免受过大负荷的损害。

自抗扰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实现对风速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

三、参数整定方法(一)参数整定的必要性风力发电系统的变桨距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与其参数的整定密切相关。

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因此,针对不同的风力发电系统,需要进行相应的参数整定工作。

(二)参数整定方法1. 理论计算法: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性能指标,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参数的初始值。

这种方法需要深入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

2. 试验法:通过在真实的风力发电系统中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控制系统性能。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经验。

3. 智能优化算法: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对参数进行优化。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最优参数组合,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风电实习报告总结

风电实习报告总结

风电实习报告总结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风电公司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风电场的运行原理、设备维护和管理,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风电场的概况实习期间,我参观了风电场的办公楼、后勤服务区和风力发电机组。

风电场规模宏大,设备先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场长的介绍,我了解到风电场的设计、建设、安装、调试和运营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风电运行原理及设备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风电运行原理,了解了风能如何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叶片、塔筒、变桨系统、齿轮箱、联轴器制动器等部件组成。

各部件协同工作,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送往电网。

此外,我还掌握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维护保养知识,学会了如何检查和更换零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安全管理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风电场工作人员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我学习了高空作业安全、风速数值对风电生产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安全知识。

安全无小事,作为一名电力工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把安全放在心中,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四、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对风电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学会了如何操作风力发电机组,掌握了设备维护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我还培养了正确的职业素养,坚定了投身新能源事业的信念。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风电公司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使我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风电场实习心得体会

风电场实习心得体会

风电场实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从事风电场实习的学生,我有幸能够亲身参与和了解风能发电的全过程,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在这段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风能发电在现代能源产业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风电产业的挑战和机遇。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实习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风能发电的原理和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前,我只是在书本上学习过风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实习让我有机会真实地接触到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到风能发电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我学到了风力机组的结构和风力机组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维护和运行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风能发电在现代能源产业中的重要性。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风能发电作为一种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和采用。

实习过程中,我去了解了风能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了解了我国风能发电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我也了解到,风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能够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还能够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风能发电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再次,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风电产业的挑战和机遇。

风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面临着技术瓶颈、设备维护和运维难题等挑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风能发电机组的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和修复。

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耐心。

同时,风电产业也面临着发展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风能发电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风电项目得到了投资和建设。

风电产业也成为了创新和创业的热门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最后,通过实习,我也收获了一些关于工作和生活的体会。

风力发电实训总结与体会

风力发电实训总结与体会

风力发电实训总结与体会
在风力发电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风力发电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对于实际操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实训总结与体会:首先,对于风力发电技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到风力发电是通过风轮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同时,我也学习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包括风轮、转子、发电机、变频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互配合关系。

其次,我掌握了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亲自搭建风力发电设备,包括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机、安装风轮、连接发电机和电网等。

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安装设备、调整风轮的角度和高度等。

另外,我也了解到了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注意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我还学会了如何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除。

通过监测风速、转速和发电功率等参数,我们可以评估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对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包括检查电路连接、更换损坏的零件等。

总的来说,风力发电实训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风力发电技术,并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的控制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的控制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的控制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变桨距的控制是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变桨距是指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桨叶与风向之间的角度,也是调节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变桨距,可以使桨叶在不同风速下获得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最高的发电效率。

同时,变桨距的控制还可以根据风速变化,及时调整桨叶的角度,以避免过大的风力对系统造成损害。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变桨距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系统实现。

控制系统根据风速的变化,通过传感器采集实时的风速信息,并将其与预设的风速范围进行比较。

当风速超过预设范围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桨叶的角度,以减小桨叶受力面积,降低风力对系统的影响。

相反,当风速过低时,控制系统会使桨叶保持较大的角度,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正常工作。

为了提高变桨距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现代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高性能的控制器。

其中,模糊控制、PID控制和最优控制是常用的方法。

模糊控制基于经验规则,通过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来实现对变桨距的精确控制。

PID控制则根据当前误差、误差变化率和误差累积量来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

最优控制则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寻找最佳的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

总之,风力发电系统中变桨距的控制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和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方法和优化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变桨距的精确控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风力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风力发电系统的变桨距控制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风力发电及变桨距系统的心得体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海上风力发电变桨伺服系统设计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xx年 3月 15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 __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 __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海上风力发电变桨伺服系统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完成日期: xx年6月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湖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海上风力发电变桨伺服系统设计姓名系别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谢卫才一.基本任务及要求:本设计以海上风力发电变桨伺服电机为控制对象研究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主要设计内容为:①掌握变桨伺服电机的原理、结构;②研究变桨伺服电机控制方法;③完成调速系统主电路结构和原理设计,进行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④设计控制电路;⑤系统的电磁相容性(EMC)设计;⑥编写设计说明书等。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3月1日——3月20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3月21日:查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情况3月23日——4月5日: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4月6日——5月29日:毕业设计4月底:毕业设计中期抽查5月30日——6月10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6月10日——6月15日:毕业设计答辩目录要 ........................................................ . (I)Abstract .................................................. . (II)第1章绪论 ........................................................ . (1)1.1风能 ........................................................ . (1)1.2风能发电的历史与现状 (2)1.3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 (3)1.4风力发电的前景 (4)1.5 本章小结 ........................................................ (4)第2章风力发电机组概述 (5)2.1 风力发电的原理 (5)2.2 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 (5)2.3 风电机组的分类 ..................................................... 6_海上风力发电及变桨距系统的心得体会。

2.3.1 按功率控制方式分类 (6)2.3.2按发电机控制方式分类的风力机组 (7)2.4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简介 (8)2.4.1 变桨距系统 (8)2.4.2 偏航系统 (9)2.4.3 制动系统 (10)2.5 本章小结 ........................................................ .. 10第3章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系统简介 (11)3.1 风力发电的空气动力学基础 (11)3.2贝茨理论 ........................................................ .. 113.3 风轮机 ........................................................ . (13)3.4 风轮机的特性系数 (13)3.5变桨距与定桨距 (14)3.5.1定桨距 .......................................................143.5.2 变桨距 (14)3.5.3 定桨距与变桨距的比较 (15)3.6 变桨距控制过程 (16)3.7 变桨距风力机组的运行状态分析 (16)3.7.1 启动状态 (16)3.7.2 欠功率状态 (17)3.7.3 额定功率状态 (17)3.8 变桨距控制的特点 (17)3.8.1 输出功率特性 (17)3.8.2 风能利用率 (18)3.8.3 额定功率 (18)3.8.4 启动与制动性能 (18)3.8.5对机械部件的影响 (18)3.9 本章小结 ........................................................ .. 18第4章变桨距控制系统的设计 (20)4.1 所涉及设备介绍 (21)4.1.1 GE PAC SysteRX3i控制器简介 (21)4.1.2 pac systems rx3i性能 ......................................... 22_海上风力发电及变桨距系统的心得体会。

4.1.3 PAC Systems RX3i模块简介 (22)4.1.4 运动模块DSM324i介绍 (22)4.1.5 伺服电机选型 (24)4.2设计方案 ........................................................ .. 254.3 液压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 (25)4.3.1 液压变桨距控制系统 (26)4.3.2 液压变桨距结构 (26)4.3.3变桨控制系统的设计 (27)4.4 液压变桨距控制系统评估 (30)4.5 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 (31)4.5.1 独立变桨距控制分析 (32)4.5.2 统一变桨控制系统 (35)4.6电动变桨距软件设计 (36)4.7电动变桨距系统评估 (38)4.8 液压变桨距与电动变桨距的比较 (39)4.9 最佳控制思想 ......................................................394.10 本章小结 .........................................................39总结 ........................................................ (40)__ ........................................................ (41)学习风电专业理论知识,了解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过程、风机类型,撑握风机发电原理、控制原理和常见故障的处理,还学会了高空救援和紧急救护。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风电场实习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十年前,独自一人坐火车途径玉门,看到了那旋转在戈壁上号称“小天鹅”几座风机,听车上知晓此事的人说,那是从外国进口的,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想着,就那么几个风陀螺,用得着进口,更何况,远观也没有什么景致,为此而叹息过!今天,当我真正走进风电场,零距离接触这庞然高峻的风塔时,我真的惊呆了,更懂得“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的道理!昨天的一场雪让这黒戈壁变得参差斑驳,更有银光四溅的感觉。

带着一种激动与喜悦,我们的车钻进了北大桥茫茫电场,穿梭在风车与电网交织的迷网隧道中,聆听着发改委康主任如数家珍的介绍,视觉的冲击力与感受的萌动性迸发出一种无以言说的喜悦:尘封了几千年的黒戈壁终于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一座座庞大的风车,高擎着生命的躯体,挥动着轮转的手臂,凯歌高旋,它那嗡嗡的轮转声,小露出黒戈壁千年尘封的底气,浑厚而有力。

一排排一列列等距离排列,气象昂昂,蔚为壮观,旋转的叶片幻化出一道道圆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伫立机下,抬头仰望,更是头昏目晕。

在一处还未安装的叶片前,文史办赵主任让我们合影留念,夕阳拉长了我们的倒影,但我们的倒影还不到叶片的十分之一,听康主任介绍,就这叶片长40多米。

可以想象,当立筒伸臂的时候,直径80米的巨轮旋转起来,该是多么地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亘古如斯的万里长风,从祁连山与这黒戈壁之间掠过,在阳关和玉门关之间穿行,似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在这罕无生机的黑戈壁上,它吹断了大漠孤烟,吹皱了长河落日,它聆听过金戈铁马、丝路驼铃,也见证了飞天曼舞、神州翱翔。

而今,又是它改幻化了这亘古未变的容颜,让这黒戈壁变得与遥遥相对的祁连雪域相媲美,成了疏勒河畔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白色森林”的崛起成就了“陆上三峡”的伟业,“钱”景无限,“风”景独好!置身风场,除了一排排一列列的高耸风车外,再就是一座座输送电网,听康主任说,那就是330千伏和750千伏输送电网,沿着东西的方向,直穿远方“白色森林”,横看似腾蛟起凤,蜿蜒的躯体在夕阳的反照下,熠熠生辉。

如果把这条750千伏的电网比作一条国网大动脉,那么,此刻我们置身的地方就是大动脉的中枢——心脏,真正造血细胞的源头活水。

历史上的古瓜州,商贾云集,丝绸要塞,军事重镇,如今,最能见证的有敦煌石窟的姊妹窟榆林窟,“西夏艺术明珠”之称的东千佛洞和千古遗城锁阳城,但这些古老的文明并未给今日瓜州带来繁荣,留给世人的好像永远是“狂风卷地百草折”“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风库”遗响。

殊不知,一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唤醒了这千古沉寂的黒戈壁,还是这“千年妖魔”的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让瓜州闻鸡起舞,一时间,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38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已名正言顺地赢得了“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的殊荣!“风劲叶轮动,网开电流送”。

不禁喟然吟诵起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的诗句:“南风之熏兮,可解吾民之愠;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