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01-032-2009

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开展项目 (3)

2.依据文件 (3)

3.主要仪器设备 (3)

4.操作规程 (3)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4)

6.安全注意事项 (8)

7.数据处理 (8)

8.测量不确定度 (10)

9.原始记录表格 (11)

1.开展项目

表1 开展检测项目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适用范围目的

粗集料磨耗试验各种等级规格的

集料

测定标准条件

下粗集料抵抗

摩擦、撞击的能

2.依据文件

表2 依据文件

依据文件

依据文件试验方法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

程》(JTG E42-2005)

T0317-2005 3.主要仪器设备

表3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

准确度

等级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DM-Ⅱ

无锡华南

实验仪器

有限公司

0~100% / 配套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

准确度

等级

电子天平TE6101-L 塞多利斯

科学仪器

公司

0~6100g 0.1g

4.操作规程

4.1操作步骤

4.1.1电子天平

4.1.1.1打开电源;

4.1.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re键);

4.1.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

4.1.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

4.1.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清零,然后再称量;

4.1.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

4.1.2洛杉矶磨耗机

4.1.2.1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

m,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

1

4.1.2.2选择钢球,使钢球数量及总质量符合表1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坚固密封;

4.1.2.3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之转速转动至要求底回转次数为止。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5.1试验准备

5.1.1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电子天平、洛杉矶磨耗机、沥青砼集料筛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如果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

5.1.2仪器设备准备

5.1.2.1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

5.1.2.2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的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

调平天平校核天平

5.1.2.3检查洛杉矶磨耗试验机的盖板盖上后盖板与圆筒间是否无空隙,钢球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转速是否符合(30-33)r/min,若否应及时调整。

5.1.2.4经检查,若试验主检设备能正常使用,在试验前将设备使用记录“使用前”一栏填写“正常”;若试验主检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填写设备维修单,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

5.1.3 试验辅助用品准备:磨耗试验过程中所需要的试验辅助用品如表4所示:

表4 试验辅助用品表

序号试验用具名称数量用途

1 4.75mm沥青砼集料

1个筛分样品

2 9.5mm沥青砼集料

1个筛分样品

3 16mm沥青砼集料

1个筛分样品

4 19mm沥青砼集料

1个筛分样品

5 26.5mm沥青砼集料

1个筛分样品

6 1.7mm沥青砼集料

1个筛分样品

7 手套1副试验用

8 钢球15只试验用5.1.4试验样品准备

5.1.4.1将样品标签上“在检”一栏划“√”。

5.1.4.2对于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试验条件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中16mm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实际粒度,从表中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及试验条件。

表1 粗集料洛杉矶磨耗试验条件

粒度类别

粒集

组成

(方

孔筛)

试样

质量

(g)

试样

总质

量(g)

钢球

总质

(g)

转)

适用的

粗集料

公称

粒径

A 26.5

37.5

19.0

26.5

16.0

19.0

9.5~

16.0

1250

±25

1250

±25

1250

±10

1250

±10

5000±

10 12

5000

±25 500

B 19.0

26.5

16.0

19.0

2500

±10

2500

±10

5000±

10 11

4850

±25 500

S

6

S

7

S

8

15~

30

10~

30

10~

25

C 4.75

~9.5

9.5~

16.0

2500

±10

2500

±10

5000±

10 8

3330

±20 500

S

9

S

1

S

10~

20

10~

15

5~

15

1 1 S 1

2 5~10

D 2.36

4.75

5000

±10

5000±

10 6

2500

±15 500

S

1

3

S

1

4

3~

10

3~5

E 63~

75

53~

63

37.5

~53

2500

±50

2500

±50

5000

±50

100

±10

12 5000

±25

100

S

1

S

2

40~

75

40~

60

F 37.5

~53

26.5

37.5

5000

±50

5000

±25

10000

±75 12

5000

±25

100

S

3

S

4

30~

60

25~

50

G 26.5

37.5

19~

26.5

5000

±25

5000

±25

10000

±50 12

5000

±25

100

S

5

20~

40

注明:表1中16mm也可以用13.2mm代替;A级适用于未筛碎石混合料及水泥混凝土用集料;C级中S12可全部采用4.75mm~9.5mm颗粒5000g。S9及S10可全部采用9.5mm~16mm颗粒5000g;E级中S2中缺63mm~75mm颗粒可用53mm~63mm颗粒代替。

5.2试验步骤

5.2.1分级称量,准确至0.1g,称取总质量,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

称量钢球质量称量试验样品质量

5.2.2 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开动磨耗机,以30r/min~33 r/min 之转速转动至要求的回转次数为止;

5.2.3 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料口倒入接受容器中;

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磨耗后的试样

5.2.4将试样过筛,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应选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在1.7mm方孔筛加上2.36mm和4.75mm的标准筛,以防止1.7mm方孔筛的损坏,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碎的细屑;

试样过筛筛底

5.2.5 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不少于4h),准确称量。

冲洗磨耗后石料 105℃±5℃烘干试样

5.3样品处理及卫生要求

5.3.1试验结束后,将剩余试验样品放置到样品区留存,并且将标签上“已检”一栏划“√”;检查试验主检设备,若无异常,将设备使用记录“使用后”一栏填写“正常”,并完整填写使用记录;

5.3.2称完集料后将天平托盘擦拭干净; 5.3.3试验过程中保持地面、仪器的洁净;

5.3.4试验完成后,洛杉矶磨耗试验机内外部需擦拭干净,钢球洗净烘干放到指定位置。

6. 安全注意事项

6.1试验过程中须穿着工作服,佩戴手套; 6.2接触高温物品时必须戴好干燥的隔热手套; 6.3洛杉矶磨耗试验机盖板上的螺丝必须要拧紧;

6.4试验过程中,人员在仪器未关闭的情况下,禁止离开; 6.5试验完毕后,应关闭仪器电源,下班后应切断总电源。

7. 数据处理

7.1试验结果计算

7.1.1按计算公式计算粗集料洛杉矶磨耗损失,准确至0.1%。

式中: Q ——洛杉矶磨耗损失,(%)

1m ——装入圆筒中试样质量,(g)

12

1100

m m Q m -=?

m——试验后在1.7mm(方孔筛)筛上的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g) 2

7.1.2 两次平行试验间的误差不大于2%。

7.2出具报告

7.2.1根据委托信息、原始记录进行报告编制。

7.2.2报告送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签字。

7.2.3报告送批准人员进行审核、签字。

7.2.4报告复印、盖章,进行存档。

7.3数据处理规定

7.3.1有效数字

7.3.1.1(末)的概念:所谓(末)指的是任何一个数最末一位数字对应的单位量值。

7.3.1.2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通过位数截取都可得到一个近似数,该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0.5(末)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到最末尾为止的所有数字。7.3.2近似数运算

7.3.2.1加、减运算

参加加减运算时以各数中(末)最大的数为准,其余的数均比它多保留一位,多余位数舍去。计算结果的(末)应与参与运算的数中(末)最大的那个数相同。若计算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可多保留一位。

例如:18.3Ω+1.4546Ω+0.876Ω

=18.3Ω+1.45Ω+0.88Ω

=20.63Ω≈20.6Ω

如是最后计算结果,取20.6Ω;若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取20.63Ω。

7.3.2.2乘、除运算

参与数的乘除运算时,以有效数字最少的数为准,其余的数均较之多保留一位。运算结果(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相同。若计算结果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有效数字可多取一位。

例如: 1.1m×0.3268 m×0.10300 m

=1.1 m×0.327 m×0.103 m

=0.0370 m3≈0.037 m3

运算结果为0.037 m 3。若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取0.0370 m 3。 7.3.3数字修约

确定数字的修约间隔k (1、2、5)和有效数字位数后按下列方法进行:

修约间隔整数倍数的一系列(修约数的上一个至下一个即可)数中,最接近拟修约数的数则为修约数。如1.150001按0.1修约间隔(0.1表明k=1,及1位小数),相临修约数有:1.2、1.1,两数中1.2最接近1.150001,故1.2为修约数。

如果修约间隔整数倍数的一系列数中,有连续两个数同等地接近拟修约数,则两个数中只有为修约间隔偶数倍的数才是修约数。

8. 测量不确定度

8.1数学模型:

确定被测量Q 与输入量1m 、2m 的函数关系式

式中: Q ——洛杉叽磨耗损失,(%)

1m ——装入圆筒中试样质量,(g )

2m ——试验后在1.7mm (方孔筛)筛上的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g )

8.1.1测量的最佳值:

测得2m =4150g, 1m =5000g Q =3.0% 令m =1m -2m =850g 8.2方差与灵敏系数:

8.2.1方差:根据前面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得

U C 2(Q)=(?Q/?m)2U 2(m)+(?Q/?m 1)2U 2(m 1)

8.2.2灵敏系数: Ci=?f/?xi

即: C 1=C(m)= ?Q/?m=0.0002 C 2=C(m 1)= ?Q/?m 1 =-0.000006 8.3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测量读数m 2 、m 1的标准不确定度 U 2(m 2), U 2(m 1)

12

1

100m m Q m -=

?

U2(m2)= |△|/K

U2(m1)=|△|/K

允许误差△=±0.1

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1/2

则:U2(m2)=0.062

U2(m1) =0.062

8.4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2(Q):

U C2(Q)=(? Q/?m)2U2(m)+(?Q/?m2)2U2(m2)

得:U C(Q)=0.00008

8.5扩展不确定度U:

U=k×UC(fcc)=0.0016

8.6试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

y=y±U=17.0%±0.0016

9.原始记录表格

见下页。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第 12 页 共 12 页

粗集料磨耗试验记录表格

编 号: ZY01-032-2009

序 号:

任务单号: 样品编号: 环境条件: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样品状态: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 DM-Ⅱ 3111019

试验方法: T 0317-2005 岩性 次数 试样质量 (g ) 试验后1.7mm 筛上的试样质量

洛杉矶磨耗损失

平 均 值 (%)

备注

1

2

1

2

试验:复核:日期: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第 12 页共 12 页

上料作业指导书

篇一:上料换料作业指导书 换料记录表 篇二:上料作业指导书 上海安理创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版本:2015 上料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贴片机所生产机种的物料正确安装防止上错料。 2.范围: smt贴片机物料装载。 3.操作内容: 3.1切换机种时装料,操作员从待生产区领取生产机种物料至装料台,先把物料装在飞达上后,并放入飞达车上。 3.2 对照设备供料器按依次顺序分类装好。 3.3 每装一站物料都要核对物料盘上标示的物料数值、规格是否同供料器一致,装好所有站位的物料。 3.4 工程师要确认所有物料的尺寸和飞达大小是否吻合,并确认飞达的进格是否正确。 3.5飞达装在设备上一定要检查是否有高翘、料扣是否卡紧、料带是否卷紧等异常。 3.6 装好物料开始核对物件,第一次是工程师和技术员核对,第二次是ipqc和技术员核对。三方确认后无异并在(smt生产单)上签名。 3.7 工程师要对物料开始光学教研,不要浪费物料,散件要及时收集到相应的回收盒内。 3.8 以上工作确认无异,方可生产。 4.日期:2015-09-03开始实施。 拟制:综合部审核:批准: 日期:2015-9-3 日期:日期:篇三:上料岗位作业指导书 版本:c 编号: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2013-01-11发布2013-01-12实施 xx集团有限公司炼铁总厂305-1 高炉上 料岗位作业指导书 上料岗位作业指导书 1、目的范围 目的:根据高炉工长指令准确将原燃料布入炉内;杜绝各类伤害事故;控制粉尘排放。范围:适用于高炉作业区上料工的作业管理。 2、引用文件 《上料岗位安全规程》《上料岗位术操作规程》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炼铁总厂安全生产管理及考核细则》《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04》《废水和废气排放控制程序》《噪声控制程序》 3、工作职责和任务 1、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操作和故障处理。 2、负责设备的检查保养,提出设备检修项目并参与设备的验收试车工作。 3、负责检查所属岗位现场作业环境及设施安全。 4、负责准确将原燃料布入炉内。

SMT换料作业指导书

SMT换料作业指导书 一、转换新机种时: 1.依程序员提供临时使用之该新机种<<站位表>>,操机员将物料员领取此 新机种待上机台的ROHS工单物料正确装入相对应之机台上,再从第一站至最后一站逐一核对,站别,料号,规格,实物须与<<站位表>>一致.同时 须注意使用各料架是否与物料包装方式相符,即纸带与胶带之区别,并且检查料架卡钩是否卡到位. 2.操作员或物料员重确认,方法如上;再通知IPQC依据<<站位表>>,确认OK 后,由拉长通知工程开始转机. 3.每机种上下线余下或损耗之散料,必须按照散料处理流程程序作业. 二、生产中换料时: 1.当机器贴片无料时,会显示相应的站别,开机员针对机器显示相对应的站 别拿出正确Feeder换料. 2.每换料时,操作员必须按以下三步骤完成: a.四对:1.所需换料站别核对:取下机台上显示缺料的站位置FEEDER 2.依《站位表》显示料号规格到料架台车取相对应之物料,进行核对 3.核对料盘里的实物规格与标示是否相同 4.与刚取下之空料盘规格再进行核对. b:将所换之物料按上料记录表格式认真填写并叫拉长查料并在上料表上签字。c:完成以上两项后,立即叫IPQC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可开机生产. 三、注意事项:

1.所上之物料是否与该机台所生产机种料表相符合. 全部为ROHS物料. 2.有极性之物料,需了解其实物的极性,确认换料后产出第一台该物料是否极 性正确。如果有屏蔽盖的,需要取掉后检查物料方向。 在手装散料时,需IPQC确认OK方可作业,且做100%自检及相应之Marks,知会炉前炉后检查人员做100%点检 3.上完料要确认部品架是否扣紧,以防因料盖掉下和料架不到位,而造成撞断 吸嘴的现象. 4.若生产途中有发现错料,必须及时反映给组长、主管集中处理,绝不可私自更改.

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2 1.细集料取样3 2.细集料筛分和细度模数5 3.细集料含泥量7 4.细集料泥块含量8 5.细集料表观密度9 6.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11 二、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13 1.粗集料取样14 2.粗集料筛分16 3.粗集料含泥量18 4.粗集料泥块含量19 5.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20 6.粗集料压碎指标21 7.粗集料表观密度23 8.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25 三、试验室工作流程图27 四、泉州湾跨海大桥材料检测指标、标准和温湿度要求28

一、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新进材料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试验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 400m3或 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400 m3或 600t 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样一次(20kg)。 本工程细集料应选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应选 用中砂,满足《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级配表第二级配区要求,细度模数满足2.6 ~2.9 ,含泥量C50以下≤2.0 、C50及以上≤1.0 ,泥块含量≤0.5 ,表观密度≥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 47 。 注:试验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5℃~ 30℃。 细集料颗粒级配表 累计筛余,℅级配区 123方孔筛 9.50mm000 4.75mm10~010~ 010~0 2.36mm35~525~ 015~0 1.18mm65~3550~1025~0 0.60mm85~7170~4140~16 0.30mm95~8092~7085~55 0.15mm100~90100~90100~90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T 0316—2005)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二、仪具与材料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 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其形状 和尺寸见下面得的和表。试筒内壁、压柱的底面 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 处理,使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 滑状态。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尺寸单位:?) 试筒、压柱和底板尺寸表 部位符号名称尺寸(?) 内径 A 150?0.3

试筒高度 B 125,128 壁厚 C ?12 压头直径 D 149?0.2 压柱压杆直径 E 100,149 压柱总长 F 100,110 压头厚度 G ?25 直径 H 200,220 底板 I 厚度(中间部分) 6.4?0.2 边缘厚度 J 10?0.2 2、金属棒:直径10?,长450?,600?,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3、天平:称量2?,3?,感量不大于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13.2?、9.5?、2.36?方孔筛各一个。 5、压力机:500kN,应能在1Omin内达到400kN。 6、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0?,高179.4?,容积1767?3。 三、试验准备 1、采用风干石料用13.2?和9.5?标准筛过筛,取9.5?,13.2?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0?。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

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执行标准:SL352-2006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砾石等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2、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不适用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理论密度时使用。 二、仪器设备 1、天平或浸水天平:可悬挂吊蓝测定集料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 2、天平:称量2000g,精度2g;容量瓶1000ml(也可用广口瓶,带玻璃片)。 3、烘箱:控温在105℃±5℃ 4、刷子、毛巾等。 三、试验操作 1、将试样用5mm(圆孔筛)或4.75mm(方孔筛)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缩分至表1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2、将试样浸泡在水中,洗去附在集料表面的尘土和石粉,干净为止,清洗过程中不得散失集料颗粒。 3、将试样装入容量瓶(广口瓶)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高出试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逸出。盖上玻璃片,在室温下浸水24h(水温应控制在15℃

-25℃,2h内相差不得超过2℃)。 4、向瓶中加水至水面凸出瓶口,然后盖上容量瓶塞,或用玻璃片沿广口瓶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玻璃片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5、确认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的水分后,称取集料试样。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m2)。 6、将试样倒入浅盘中,稍稍倾斜搪瓷盘,倒掉流动的水,再用毛巾吸干漏出的自由水,需要时可称取带表面水的试样质量(m4)。 7、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面干状态。当粗集料尺寸较大时,可逐颗擦干。注意拧湿毛巾时不要太用劲,防止拧的太干。擦颗粒的表面水时,既要将表面水擦掉,又不能将颗粒内部的水吸出。整个过程不得有集料丢失。 8、立即称取饱和面干集料的表干质量(m3)。 9、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烘干质量(m0)。 10、将瓶洗净,重新装入洁净水,盖上容量瓶,用玻璃片紧贴广口瓶,瓶口水面,玻璃片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确认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水瓶及玻璃片的总重(m1)。 四、结果分析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砂当量用SE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超过4.75㎜的集料。2仪具与材料 (1)仪具 ①透明圆柱形试筒:如图T0334-1,透明塑料制,外径40㎜±0.5㎜,内径32㎜±0.25㎜.高度420㎜±0.25㎜。在距试筒底部100㎜、380㎜处刻划刻度线,试筒口配有橡胶瓶口塞。 ③冲洗管:如图T0334-2,由一根弯曲的硬管组成,不锈钢或冷锻钢制,其外径为6㎜±0.5㎜,内径为4㎜±0.2㎜。管的上部有一个开关,下部有一个不锈钢两侧带孔尖头,孔径为1㎜±0.1㎜。

图T0334-1透明圆柱试筒(尺寸单位:㎜) 图T0334-2 冲洗管(尺寸单位:㎜) ③透明玻璃或塑料桶:容积5L,有一根虹吸管放置桶中,桶底面高出工作台约1m。 ④橡胶管(或塑料管):长约1.5m,内径约5㎜,同冲洗管联在一起吸液用,配有金属夹,以控制冲洗液流量。 ⑤配重活塞:如图T 0334-3,由长440㎜±0.25㎜的杆、直径25㎜±0.1㎜的底座(下面平坦、光滑,垂直杆轴)、套筒和配重组成。且在活塞上有三个横向螺丝可保持活塞在试 筒中间,并使活塞与试筒之间有一条小缝隙。

图7 0334-3 配重活塞(尺寸单位:mm)

套筒为黄铜或不锈钢制,厚10㎜±0.1㎜,大小适合试筒并且引导活塞杆,能标记筒中活塞下沉的位置。套筒上有一个螺钉用以固定活塞杆。配重为1㎏±5g。 ⑥机械振荡器:可以使试筒产生横向的直线运动振荡,振幅203㎜±1.0㎜,频率180次/min±2次/min。 ⑦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0.1g。 ⑧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⑨秒表。 ⑩标准筛:筛孔为4.75㎜。 ○11温度计。 ○12广口漏斗:玻璃或塑料制,口的直径100㎜左右。 ○13钢板尺:长50㎝,刻度1㎜。 ○14其它:量筒(500mL),烧杯(1L),塑料桶(5L)、烧杯、刷子、盘子、刮刀、勺子等。 (2)试剂

送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送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1.1. 制定本规程,确保送料机的安全运行处于受控状态。 2.0. 范围: 2.1. 本规程适用于送料机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以及新员工培训之用. 3.0. 安全操作内容: 3.1. 冲床工必须经过学习,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并取得操作许可方可 独立操作. 3.2. 正确使用设备上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不得任意拆动。 3.3. 检查机床各传动、连接、润滑等部位及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正常,装模具螺钉必须牢 固,不得移动。 3.4. 机床送料机在工作前应作空运转2-3分钟,检查脚闸等控制装置的灵活性,确认正 常后方可使用,不得带病运转。 3.5. 模具时要紧牢固,上、下模对正,保证位置正确,用手搬转机床试冲(空车),确 保在模具处于良好情况下工作。 3.6. 开车前要注意润滑,取下床面上的一切浮放物品。 3.7. 冲床取动时或运转冲制中,操作者站立要恰当,手和头部应与冲床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时刻注意冲头动作,严禁与他人闲谈。\ 3.8. 冲制或猥制短小工件时,应用专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送料或取件。 3.9. 冲制或猥制长体零件时,应设制安全托料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以免掘伤。 3.10. 单冲时,手脚不准放在手、脚闸上,必须冲一次搬(踏)一下,严防事故。 3.11. 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负责搬(踏)闸者,必须注意送料人的动作,严禁一面取件, 一面搬(踏)闸。

3.12. 工作结束时及时停车,切断电源,擦拭机床,整理环境。 4.0. 滚轮送料机使用时注意事项: 4.1. 滚轮送料机实际最大送料宽度是在晋志德现有滚轮规格上减去10mm(因其具有挡料 轮避免偏料),不可超出这一范围,否则将导致:送料精度的不稳、送距不准,甚 至造成滚轮零部件的损坏。 4.2. 滚轮送料机送料长度的调节应比寸动试冲略长。滚轮送料机连续冲压生产前都需进 行寸动试冲来确定送料长度,而寸动时因有刹车惯性,送料长度会偏长,当实际连 续生产时无刹车惯性,送料长度会变短,因此滚轮送料机长度的调节应比寸动试冲 略长。 4.3. 滚轮送料机送料长度变化大时,需重新调整滚轮摇臂位置。若送料长度变化大时, 摇臂与拉杆角度会发生变化,此时需旋转拉杆,使冲床停在上死点位置时,摇臂与 拉杆角度为90度,避免摇臂或传动轴的折断。4.4. 更换模具后,需重新调整 滚轮送料机的送料高度。冲压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多套冲压模具,而不同的模具的模 具线高度各不相同,只有确保送料机的送料高度和模具材料线高度同高,才能使送 料精确、顺畅。 4.5. 正确的调整方法: 4.5.1. 模具线相差不大时的调整方法:将滚轮送料机固定在安装板上的两个M14螺丝转松, 旋转调整此螺丝,调节至所需高度后把螺丝锁紧即可。 4.5.2. 模具线相差很大时的调整方法:模具线相差很大则需对滚轮送料机连杆长度进行调 节,先依次卸下连杆、安装板,将滚轮重新固定合适的高度后,然后依方法1调整,最后调整滚轮连杆,依次装好滚轮即可。 4.5.3. 冲压生产线停机时,必须先停止冲床,再停整平机,避免因整平机过早停机造成冲 压材料供给不足。 4.5.4. 滚轮送料机工作时应时常检查送料长度、送料精度是否正确,尽早发现问题,快速 解决,避免影响冲压生产。 5.0. 滚轮送料机维护保养时的特别注意:

粗集料堆积密度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堆积密度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执行标准:SL352-2006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测定粗集料的松方密度,包括堆积密度、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松方密度,以及松方状态下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二、仪器设备 1、台称:称量10kg,精度10g 2、天平:称量2000g,精度0.1% 3、容量筒: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集料测定的容量筒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集料容量筒的规格要求 沥青混合料集料容量筒的规格要求

4、烘箱:控温在105℃±5℃ 5、振动台、铁铲、捣棒 三、试验操作 1、按四分缩分法缩分试样,在烘处可烘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2、堆积密度:取试样1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或铁板)上,用铁铲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空隙,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3、振实密度:按堆积密度试验步骤,将装满试样的容量筒放在振动台上,振动3min,或者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填到试样超出容量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

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度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1)。 4、捣实密度:将试样装入符合要求规格的容器中达1/3高度,由边至中间捣棒均匀捣实25次,再向容器中装入1/3高度的试样,用捣棒均匀地捣实25次,捣实深度约至下层的表面,然后重复上一步骤,加最后一层,捣实25次,使集料与容器口齐平,用合适的集料填充表面的大空隙,用直尺大体刮平,目测估计表面凸起的部分与凹陷的部分的容积大致相等,称取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m2)。 5、容量筒容积的标定:用水装满容量筒,测量水温,擦干筒外壁的水分,称取容量筒与水的总质量(m w)并按水的密度对容量筒的容积作校正。 四、结果分析 1、容量筒的容积按下式计算: V=(m w-m1)/P w 式中:V ——容量筒的容积L m1——容量筒的质量kg m w——容量筒与水的总质量kg P w——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按T0304表选用kg/cm3 2、松方密度(包括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松方密度)按下式计算:

送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送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1.1.制定本规程,确保送料机的安全运行处于受控状态。 2.0. 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送料机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以及新员工培训之用. 3.0. 安全操作内容: 3.1.冲床工必须经过学习,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并取得操作许可方可独 立操作. 3.2.正确使用设备上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不得任意拆动。 3.3.检查机床各传动、连接、润滑等部位及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正常,装模具螺钉必须牢 固,不得移动。 3.4.机床送料机在工作前应作空运转2-3分钟,检查脚闸等控制装置的灵活性,确认正常 后方可使用,不得带病运转。 3.5.模具时要紧牢固,上、下模对正,保证位置正确,用手搬转机床试冲(空车),确保 在模具处于良好情况下工作。 3.6.开车前要注意润滑,取下床面上的一切浮放物品。 3.7.冲床取动时或运转冲制中,操作者站立要恰当,手和头部应与冲床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时刻注意冲头动作,严禁与他人闲谈。\ 3.8.冲制或猥制短小工件时,应用专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送料或取件。 3.9.冲制或猥制长体零件时,应设制安全托料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以免掘伤。 3.10.单冲时,手脚不准放在手、脚闸上,必须冲一次搬(踏)一下,严防事故。 3.11.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负责搬(踏)闸者,必须注意送料人的动作,严禁一面取件, 一 面搬(踏)闸。 3.12.工作结束时及时停车,切断电源,擦拭机床,整理环境。

4.0. 滚轮送料机使用时注意事项: 4.1.滚轮送料机实际最大送料宽度是在晋志德现有滚轮规格上减去10mm因其具有挡料 轮避免偏料),不可超出这一范围,否则将导致:送料精度的不稳、送距不准,甚至 造成滚轮零部件的损坏。 4.2.滚轮送料机送料长度的调节应比寸动试冲略长。滚轮送料机连续冲压生产前都需进行 寸动试冲来确定送料长度,而寸动时因有刹车惯性,送料长度会偏长,当实际连续生 产时无刹车惯性,送料长度会变短,因此滚轮送料机长度的调节应比寸动试冲略长。 4.3.滚轮送料机送料长度变化大时,需重新调整滚轮摇臂位置。若送料长度变化大时, 摇臂与拉杆角度会发生变化,此时需旋转拉杆,使冲床停在上死点位置时,摇臂与拉 杆角度为90度,避免摇臂或传动轴的折断。4.4. 更换模具后,需重新调整 滚轮送料机的送料高度。冲压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多套冲压模具,而不同的模具的模具 线高度各不相同,只有确保送料机的送料高度和模具材料线高度同高,才能使送料精 确、顺畅。 4.5. 正确的调整方法: 4.5.1.模具线相差不大时的调整方法:将滚轮送料机固定在安装板上的两个M14螺丝转松, 旋 转调整此螺丝,调节至所需高度后把螺丝锁紧即可。 4.5.2.模具线相差很大时的调整方法:模具线相差很大则需对滚轮送料机连杆长度进行调 节,先依次卸下连杆、安装板,将滚轮重新固定合适的高度后,然后依方法1调整, 最 后调整滚轮连杆,依次装好滚轮即可。 4.5.3.冲压生产线停机时,必须先停止冲床,再停整平机,避免因整平机过早停机造成冲压 材料供给不足。 4.5.4.滚轮送料机工作时应时常检查送料长度、送料精度是否正确,尽早发现问题,快速解 决,避免影响冲压生产。 5.0. 滚轮送料机维护保养时的特别注意: 5.1. 定期检查滚轮送料机各连接部件螺栓(如偏心盘螺丝、摇臂螺丝)紧固情况,如发 现松动应立即锁紧。 52 齿轮啮合及齿轮清洁齿轮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磨损,造成齿轮间隙的变化,因此必须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 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 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 程中的适用性。 2仪具与材料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图T 0316-1和表T 0316-1。试筒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使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 图T0316-1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尺寸单位:㎜) 表T 0316-1试筒、压柱和底板尺寸

部位符号名称尺寸(㎜) 试筒A B C 内径 高度 壁厚 150±0.3 125~128 ≥12 压柱D E F G 压头直径 压杆直径 压柱总长 压头厚度 149±0.2 100~149 100~110 ≥25 底板H I J 直径 厚度(中间部 分) 边缘厚度 200~220 6.4±0.2 10±0.2 (2)金属棒:直径10㎜,长450㎜~600㎜,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3)天平:称量2㎏~3㎏,感量不大于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13.2㎜、9.5㎜、2.36㎜方孔筛各

一个。 (5)压力机:500kN,应能在1Omin内达到400kN。 (6)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0㎜,高179.4㎜,容积1767㎝3。 3试验准备 3.1采用风干石料用13.2㎜和9.5㎜标准筛过筛,取9.5㎜~13.2㎜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3.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0㎜。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01-032-2009 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开展项目 (3) 2.依据文件 (3) 3.主要仪器设备 (3) 4.操作规程 (3)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4) 6.安全注意事项 (8) 7.数据处理 (8) 8.测量不确定度 (10) 9.原始记录表格 (11)

1.开展项目 表1 开展检测项目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适用范围目的 粗集料磨耗试验各种等级规格的 集料 测定标准条件 下粗集料抵抗 摩擦、撞击的能 力 2.依据文件 表2 依据文件 依据文件 依据文件试验方法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 程》(JTG E42-2005) T0317-2005 3.主要仪器设备 表3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 围 准确度 等级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DM-Ⅱ 无锡华南 实验仪器 有限公司 0~100% / 配套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 围 准确度 等级 电子天平TE6101-L 塞多利斯 科学仪器 公司 0~6100g 0.1g 4.操作规程 4.1操作步骤 4.1.1电子天平 4.1.1.1打开电源; 4.1.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re键); 4.1.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

4.1.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 4.1.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清零,然后再称量; 4.1.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 4.1.2洛杉矶磨耗机 4.1.2.1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 m,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 1 4.1.2.2选择钢球,使钢球数量及总质量符合表1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坚固密封; 4.1.2.3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之转速转动至要求底回转次数为止。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5.1试验准备 5.1.1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电子天平、洛杉矶磨耗机、沥青砼集料筛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如果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 5.1.2仪器设备准备 5.1.2.1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 5.1.2.2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的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 调平天平校核天平

SMT上料作业指导书—范文

SMT 上料作业指导书—范文 、目的 为规范smt 贴片机操作人员上料的过程杜绝上料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避免上错料和物料上反的情况发生。特做了以下规定,并标明了SMT 贴片机上料的注意事项。 二、SMT贴片机工作流程 1、SMT备料员把将要生产的产品套料从SMT配套领出来,对照GETBOM核对所备物料是否是BOM 中所列的替代料。 2、SMT 操作员参照SMT 栈位表,在所领料盘上标识物料对应的贴片机和feeder位置,用XXXX四位代码表示指定贴片机和feeder位置。第一位代码可为A、B、C、D,对应三条JUKI贴片线,A、B、C分别代表J1、J3贴片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台贴片机,A、B分别代表J2贴片线的第一、第二台贴片机,对应CASIO 贴片机,A、B、C D分别代表贴片机的STAG日、STAGE、STAGE3 STAGE四个feeder支撑台。第二位代码为F、R,F代表安装在前面的feeder支撑台上,R 代表安装在后面的feeder 支撑台上。第三位、第四位为阿拉伯数字,代表要安装的feeder 位置编号。 3、确认元件的极性,若与栈位表上标示的不一致,需反馈班长或技术员。 4、把标识好所用贴片机和feeder 位置的料盘装在feeder 上,用标签纸写上指定贴片机和feeder位置的四位代码、物料的P/N,贴在feeder后面的固定位置以方便查料。 5、把已装好料的feeder 装在feeder 周转车上,把周转车推至机器旁,按照栈位表上的安装位置装在贴片机feeder 支撑台上,贴片机操作员自检后,通知相关人员复检,并通知IPQC查料,检查后要及时填写上料记录表丄QC在完成首件检查后再填写上料记录表。 6、生产中途换料参照上述4.2-4.5 的步骤。 7、不同包装方式元件的转换 a. 栈位表通常只设定卷带包装元件的栈位,卷带包装与管装、TDS托盘包装类元件之间转换时会涉及到栈位的变更,需把更

细集料筛分试验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筛分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本方法用于测定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2.2对水泥混凝土用的细集料可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以用水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筛法筛分。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设备

4.2试样制备 4.2.1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4.2.2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5.试验步骤: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27-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分计筛余百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百分率,准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0.15mm 筛下部分即为0.075mm的分计筛余,由4.2.7测得的m1与m2之差即为小于0.075mm的筛底部分。 6.2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6.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6.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6.5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T0327-1)计算细度模数,准确至0.01。 (A0.15+ A0.3+ A0.6+ A1.18+A2.36)-5A4.75 Mx= ———————————————————————(T0327-1) (100-A4.75) 式中:Mx—砂的细度模数; A0.15、A0.3、…、A4.75—分别为0.15mm、0.3mm、…、4.7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6.6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7.试验记录及报告:样品名称、试验编号、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 8.试验注意事项: 8.1取样:在筛分试验中集料的取样十分重要,试验结果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样是否有代表性,因此取样一定要科学的按照规范进行。 8.2由于部分筛孔较细容易损坏,在筛分前必须对细筛进行目测和检查,筛孔完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试验。

粗集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测定: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能力,用磨耗损失表示。 粗集料中软弱颗粒含量。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称粒径4.75mm~75mm的集料。 3 编制依据 3.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3.3 《建设用石》GB/T14685-2011。 4 试样要求 4.1〈0.075mm颗粒含量 表1 4.2洛杉机磨耗损值 实验条件应满足JTGE42-2005标准中表T0317-1的要求。 4.3软石含量(软弱颗粒) 过4.75mm筛筛除4.75mm以下颗粒。 5 试验方法 5.1小于0.075mm含量: 5.1.1称取式样1份装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4h,用水在手中淘洗颗粒,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

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颗粒的丢失。 5.1.2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5.1.3 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去至室温后,称取式样的质量。 5.2洛杉机磨耗损失试验 5.2.1将不同规格的集料用水冲洗干净,置烘箱中烘至恒重。 5.2.2对所使用的集料,按JTGE42-2005中表T3017-1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确定相应的试验条件,按规定的粒级组成备料、筛分。其中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宜采用A级粒度;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T0317-1表中的16mm 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实际粒度,在表中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及试验条件。 5.2.3 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m 1 ),装入磨耗机圆筒中。 5.2.4 选择钢球,使钢球的数量及总质量符合T0317-1表中的规定。将球装入钢筒中,盖好筒盖,紧固密封。 5.2.5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水泥混凝土集料,回转次数为500转,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T0317-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r/min~33r/min转速转动至要求的回转次数为止。 5.2.6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料口倒入接收器容器中。 5.2.7将试样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碎的细屑。 5.2.8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 不少于4h),准确称量(m 2 )。 5.2.9计算 Q= (m 1 –m 2 )/ m 1 ×100 式中:Q-洛杉机磨耗损失(%),精确至0.1%; m 1 -装入筒中的试样质量(g); m 2 -试验后在1.7mm筛上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g)。 5.3软石含量(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 5.3.1称风干试样2Kg(m 1 ),如颗粒粒径大于31.5mm,则称4Kg,过筛分成4.75mm~9.5mm、9.5mm~16mm、16mm以上各一份;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按颗粒大小分别加以0.15kN、0.25 kN、0.34 kN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精编版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二、仪具与材料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下面得的和表。试筒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使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尺寸单位:㎜) 3、天平:称量2㎏~3㎏,感量不大于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方孔筛各一个。 5、压力机:500kN,应能在1Omin内达到400kN。 6、金属筒:圆柱形,内径㎜,高㎜,容积1767㎝3。 三、试验准备 1、采用风干石料用㎜和㎜标准筛过筛,取㎜~㎜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0㎜。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四、试验步骤 1、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 2、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 3、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勿楔挤试模侧壁。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01-032-2009 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开展项目 (3) 2. 依据文件 (3) 3. 主要仪器设备 (3) 4. 操作规程 (3) 5. 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4) 6. 安全注意事项 (8) 7. 数据处理 (8) 8. 测量不确定度 (10) 9. 原始记录表格 (11)

1.开展项目 表1 开展检测项目 2.依据文件 表2 依据文件 3.主要仪器设备 表3 主要仪器设备 4.操作规程 4.1操作步骤 4.1.1电子天平 4.1.1.1打开电源; 4.1.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re键); 4.1.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

4.1.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 4.1.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清零,然后再称量; 4.1.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 4.1.2洛杉矶磨耗机 4.1.2.1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 m,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 1 4.1.2.2选择钢球,使钢球数量及总质量符合表1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坚固密封; 4.1.2.3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之转速转动至要求底回转次数为止。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5.1试验准备 5.1.1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电子天平、洛杉矶磨耗机、沥青砼集料筛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如果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 5.1.2仪器设备准备 5.1.2.1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 5.1.2.2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的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

集料筛分、压碎值试验

筛分试验 仪器设备:标准筛、天平、烘箱、摇筛机、浅盘和软毛刷等。 (一)试验步骤 1、试验准备:将来样9.5mm(方孔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水泥混凝土用砂,按下列步骤筛分: (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上,首先进行人工合筛,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1%时为止。 (2)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二)结果整理 1、分计筛余百分率ai计算; 2、累计筛余百分率Ai计算; 3、质量通过百分率Pi计算; 4、细度模数Mx计算; 5、绘制级配曲线。 (三)、注意事项 1、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对于<0.075mm的部分应先用水洗法进行确定,其余粒径烘干后按照上述方法干筛。 2、每次筛分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试验。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二、仪具与材料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下面得的和表。试筒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使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尺寸单位:㎜)

粗集料磨光值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01-034-2006 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光值)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 (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目录 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 校准/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4. 检测操作过程 5. 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 6.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7. 原始记录表格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 加速磨光机 2.1.1 按顺序将试件安装与道路轮上。每二块试件间应置一块橡胶石棉垫片,最后一块试件应紧紧挤入轮槽中,以达到各个试件挤紧之目的。 2.1.2 顺序旋紧螺丝,必要时可在道路轮端板上加垫木板,用锤轻轻敲打,以保证装紧试块,在磨光过程中不致使试件松动断裂。 2.1.3 将道路轮安装在试验机的轮轴上,使橡胶轮的轮辐完全压着露出的集料表面。 2.1.4 盖上机盖,接通水源及打开金刚砂(30号)储料斗中调节闸板。 开启电源后,磨光机开始运转,溜砂量控制在30±5g/min,流水量以恰好带走金刚砂为宜,出料口有砂滞留可不处理。 2.1.5 3h后关掉电源,取出储砂斗,清除斗中、溜砂槽及底座上的积砂后换装280号金刚砂。然后重新开机,溜砂量调整控制在3φ±0.5g/min,流水量也应相应的调整,再使试件磨光3h后停止试验。 2.1.6 测定磨光值。取下道路轮后取出试件,用水将试件上的金刚砂洗净,再用摆式仪测定试件摩擦系数值,度盘读数除以0.6即为集料磨光值。试件的测定方向应与“行

车方向”一致。 2.2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 2.2.1 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并用粉笔作出标记。测点位置宜紧靠铺沙法测定构造深度的测点位置,一一对应。 2.2.2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摆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转动底座上调平螺丝,使水准泡居中。 2.2.3 放松上、下两个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将摆向右运动,按下安装于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上的卡环进入开关槽,放开释放开关,摆即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抬升与摆杆平行处。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向左带动指针摆动,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有左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零。若不只零时,可稍旋紧或放松摆的调节螺母,重复本项操作,直至指针指零。调零允许误差为±1BPN。 2.2.4 校核滑动长度。让摆自由悬挂,提起摆头上的举升柄,将底座上的垫块置于定位螺丝下面,使摆头上的滑溜块升高。放松紧固把手,转动立柱上升降把手,使摆缓缓下降。当滑溜块上的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时,即将紧固把手旋紧,使摆头固定。提起举升柄,取下垫块,使摆向右运动。然后,手提举升柄使摆慢慢向左运动,直至橡胶片的边缘刚刚接触路面。在橡胶片的外边摆动方向设置标准量尺,尺的一端正对该点,再用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向上抬起,并使摆继续运动至左边,使橡胶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触路面,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的距离应在126mm(既滑动长度)左右,若滑动长度不符标准时,则升高或降低仪器底面的调平螺丝来校正,但需调平水准泡,重复此项校核直至使滑动长度符合要求。而后,将摆和指针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2.2.5 用喷壶的水浇洒测试路面,并用橡胶刮板刮除表面泥浆。 2.2.6 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路面的摆值。第1次不作记录,重复测定5次,取平均值。 3、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3.1 样品收发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