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主题备课
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们关注着西部单元,并且有着莫大的兴趣去了解它。
在学校中,我们也需要将这些信息融入到主题教学之中,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走进西部单元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目标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和口语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此来让他们更好地记忆。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进行课本的阅读,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学生的感受能力。
我们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西部单元的美景,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1.漫画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漫画图文,并加上悬念式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流连忘返2.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式学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以致用3.游戏化教学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小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1.让学生了解西部单元的概念和地理位置。
2.通过漫画展示,为学生介绍西部单元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3.向学生介绍西部单元的特点、旅游线路、当地美食、名胜古迹等内容。
4.为学生安排一些实地观察,包括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活动。
5.总结西部单元的特点,让学生分享观察和体验的感悟和收获。
五.评估方式1.考察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包括发言、表达、语言交流等内容。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西部单元的理解。
3.对学生的结对活动和实地考察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六.教学成果1.学生通过主题教学,了解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握好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兴趣和知识的双重驱动下,学习更加轻松、愉快,更有收获。
主题阅读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內容与主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单元导读课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主题阅读要不同于常规教学,用几个课时,只教教材上的一篇精度课文远远不够,许多有阅读渴望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阅读量,课堂教学也显得单薄。
本设计,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抓住重点来阅读,落实方法,同时落实自主阅读、迁移阅读、比较阅读,课内授法,课内阅读,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遵循原则:课内精读课文抓住单元重点,以点带面,以读代讲,阅读积累在课堂完成,同时适当拓展延伸。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奇妙的西部教学设计单元导读: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幅员上奇妙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立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朝气!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溢盼望的土地。
奇妙的西部整体预习〔1课时〕主备人: 康艳林学习内容: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奇妙的西部中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四篇课文。
学习目的:1、相识驾驭生字新词,并会理解运用。
2、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祖国西部的奇妙美丽。
学习流程:一、播放西部风光课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阅读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
⑴〔人文方面〕⑵〔学问方面〕二、默读课文,划诞生字新词,填写学习单。
奇妙的西部单元词语学习单三、检查字词,发觉方法,填写“我的发觉〞。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借鉴: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络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2、汉字听写。
渲染勾画低吟潇洒拘谨迂回羞怯摩挲陷入插嘴襟飘带舞订正易错字:吟涩襟3、词语理解。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杯水车薪始料不及4、我的发觉:〔识字方法:随文识字、词语说话接龙等〕5、活学活用:从本单元词语盘点中选取3至4个词语说一段话。
例如:夜幕驾临,广场上慢慢喧闹起来。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襟飘带舞,美丽的阿姨们跳起美丽的广场舞;年轻的叔叔们也不甘落后,举起麦克风尽情高歌。
如此的夜景精美绝伦, 令人沉醉!四、学习“词语盘点〞,填写“学习单〞。
〔借鉴:归类说话接龙等〕五、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填写“主要内容〞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奇妙的西部根底阅读(4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 康艳林学习内容:五年级教材下册第一组1课草原和丛书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学习目的: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相识4个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一组走进西部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பைடு நூலகம்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对西部地区的了解,尊重和欣赏地域文化差异,培养爱国情怀。
2.感受西部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题、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阅读心得和讨论成果。
4.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阅读理解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关于西部地区的短文写作。
5.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阅读素材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需要引导他们拓展阅读范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交流分享,提高阅读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并运用相关成语和谚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深入理解西部地区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阅读,提升素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素养。
6.关注情感,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评价多元,激励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Word版

五年级语文备课第一单元走进西部单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了解;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知识与能力】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欣赏文章中优美而富有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练习用查资料或询问的方式解决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5、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朗读体会文意,引导品味语言,从而提高朗读水平,掌握朗读技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继续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观察与思考的方法。
教材结构分析本组教材以“走进西部”为专题,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重点难点疑点分析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总览课“走进西部”

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总览课一、教学目标:1、生字词初步过关。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明确本单元学习的目标。
4、如何达成单元学习目标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达成目标的方法,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确定方向。
三、课前准备1、课文的预习;2、搜集我国西部的资料;3、广播稿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童境与目标(一)、创设情境1、童心广播(1)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学生童心广播。
(介绍西部城市以及地理位置)(二)、明确目标教师导语:西部建设者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换取西部今天的繁荣,的确让我们钦佩,值得我们学习!西部虽然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世人惊叹的丝绸之路,但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让人望而却步,生产落后导致了人们生活贫困。
但是,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看,西部建设者已经把铁路修到了拉萨,荒凉的戈壁滩燃起了勃勃生机!本单元,就让我们走进那西部,去了解那西部的昨天和今天吧!今天我们这节总览课,首先要初步学习这单元的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还要归纳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达成单元目标的方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出示图片以及学习目标)二、自主与合作(一)自主学习1、生字词初步过关。
过渡语: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生字词初步过关。
(1)昨天已经布置大家对这单元的生字在书本上进行自主学习,请组长马上进行检查,预习的好的要加分,预习不详细的要提醒。
推荐预习的最好的同学待会汇报。
(2)老师检测:组长都检查完了吗?有哪些同学存在问题?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汇报:(拿出预习单,提出哪些字是容易写错的,哪些字是容易读错的。
)(3)预习得真好,希望其他做得不好的同学要向这些同学学习。
1、了解课文大意老师导语:本单元为我们带来了四篇精彩的课文,请我们班写字最漂亮的XX帮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文章的写了什么?(1)学生个别讲课文内容。
(教师相机评点、补充,或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刚才同学们通过认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内容和大家交流,有些同学的说的特别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1)(精品)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1)(精品)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走进祖国西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情感。
《草原》、《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白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二、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20个生字,会认、会写、会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7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主题备课

6、摘抄文章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单元教学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进一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狰狞逞凶撕扯效率贯通下马威精神饱满美轮美奂银装素裹浑黄一体
严阵以待始料不及杯水车薪废寝忘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1、课上出示本单元的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加深印象
2、重点指导学生难写、易错的字
3、听写,师读,生默写。听写完毕,小组内同学互相批阅。
三、朗读过关
1、组内朗读、评价
2、教师出示小组成员朗读分工《把铁路修到时拉萨去》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会写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进一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我们先来看画面吧(播放课件)(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在学习热情款待部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师: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吧(从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们,干部老翁这些有地位的人给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给我们唱歌,小伙子给我们表演赛马踤跤等,饭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欢活动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豪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主题学习”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型】单元预习课
【教学内容】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学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在自渎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思路】
一、学生自主集中识字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出好词佳句,或作上批注,有不理解的地方随时标出,先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
课内提出,共同解决。
3、三读课文,能归纳出课文的大意,并能适当拓展积累。
二、字词过关咼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
貌
拘束羞涩摔跤天涯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热乎乎古
朴
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妖娆机械开凿巍峨媒
体
狰狞逞凶撕扯效率贯通下马威精神饱满美轮美奂银装素裹浑黄一体
严阵以待始料不及杯水车新废寝忘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1、课上出示本单元的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加深印象
2、重点指导学生难写、易错的字
3、听写,师读,生默写。
听写完毕,小组内同学互相批阅。
三、朗读过关
1、组内朗读、评价
2、教师出示小组成员朗读分工《把铁路修到时拉萨去》
1号读《草原》第1、2自然段2 号读《白杨》12自然段
3 号读《丝绸之路》第1自然段4号读《把铁路修到时拉萨去》第8自然段
3、教师抽查
第二课时
【课型】主题精品引领课
【教学内容】《草原》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过渡: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
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赞扬爸爸实际上就是赞美什么人?
3、总结启发想象是呀,多少边疆创业者,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疆建设事业,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新疆有许多的“白杨树”,我们这里也有“白杨树”,谁呀?
老师,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像蜡烛一样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除了老师像白杨,我们这里还有谁是“白杨”呢?他们知道是谁呀?(生:我们,我们就是小白杨)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在“大白杨”的关怀教育下一定会长成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哪儿扎根。
第五课时
【课型】拓展阅读课
【教学内容】自主学习《语文主题丛书》“西部风光”模块中的文章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真读完本单元的文章,西部风光的美丽。
【教学思路】
自主阅读《草原诗两首》《草原》《西藏的云》《静默草原》《守望壶口》等文章,圈点勾画, 并作批注。
二、自渎时圈画的好词,大家齐读。
三、我最喜欢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四、说说你最喜欢哪篇文章?
重点引导学习《西藏的云》《静默草原》
第六课时
【课型】阅读整合课
【教学内容】自主学习《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时拉萨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思路】
一、学习《丝绸之路》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3、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