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题与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题与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题文科综合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项1分,共10分)1.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万物皆备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 D.生死由命,富贵在天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 A.运动 B.时间 C.规律性 D.客观实在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 A.同一性与斗争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C.绝对性与相对性 D.对抗性与非对抗性5.生产关系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 ) 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B.人与自然界的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6.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 ( ) A.计划 B.市场 C.财政 D.金融7.下列关于法的概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法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任意决定的8.贾某今年14周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他是 (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权利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9.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的 ( )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平等原则C.罪行相适应原则 D.以犯罪事实为根据量刑的原则10.死缓 ( )A.是刑法所规定的主刑 B.是刑法所规定的附加刑C.不是独立的刑种 D.是缓刑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 ( )A.朴素辩证法 B.思维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辨证法12.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过程的辩证法c.世界的可知性 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E.理性认识具有真理性13.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 )A.运筹帷幄 B.审时度势C.制天命而用之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14.社会基本矛盾是指 (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 D.先进与落后矛盾的E.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E.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16.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7.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 (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精英文化E.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8.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包括 (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权力C.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E.依法治国的保证是党的领导19.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A.游行示威 B.依法纳税C.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D.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统一E.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20.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 )A.民事主体 B.民事责任C.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D.民事法律行为E.民事客体三、辨析题(请对所给命题进行辨别、分析。

河南省200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解析

河南省200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解析

河南省2004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作品中具有"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特点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荀子》)2.《郑伯克段于鄢》中描写的“聪明机智”的人物是(A.郑庄公B.祭仲C.共叔段D.颖考叔3.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白居易B.元稹C.杜甫D.李商隐4.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A.《行行重行行》B.《陌上桑》C.《短歌行》D.《杜陵叟》5.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A.李白B.王维C.陆游D.苏轼6.《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作者"借种树以喻居官”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 B.类比 C.对比 D .比拟7.陶渊明《饮酒》(其五)是一首A.山水诗()A.山水诗B.田园诗C.咏史诗D.咏物诗8.诗风“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岑参B.陈子昂C.杜甫D.李贺)9.在词史上,开豪放一派的作家是(A.辛弃疾B.苏轼C.范仲淹D.欧阳修10.《世说新语》的作者是()A.王安石B.刘义庆C.刘向D.韩愈11.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一文中的"攻坚破税"主要比喻文学创作中的()A.安排B.选择C.议论D.布局12.茅盾是哪个文学社团的倡导者和组织者()A.新月社B.语丝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 13.“五四”以来的作家以散文见长,内容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朱自清 B.冰心 C .胡适 D.徐志摩14.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死水》C.李金发《微雨》D.臧克家《老马》)15.采用倒叙方式和第一、第三人称交互使用的小说是(A.《苦恼》B.《麦琪的礼物》C.《米龙老爹》D.《羊脂球》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2004年河南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4年河南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4年河南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1、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汗涔涔cén 伺候sì虐待nuèB、怜悯lián弥补mí谛听dì(正确答案)C、沉吟yíng惊愕è固执zhíD、仆人pú烦躁zhào 雪茄jiā3、《荷塘月色》的作者是()[单选题] *周作人郭达朱自清(正确答案)鲁迅4、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5、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6、50.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夜幕中的雪野湖在星星点点的路灯下,光与影和谐交织,真是一幅"浮光掠影"的美丽画面。

D.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答案)7、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8、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网红”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的综合作用。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王之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为人谦逊,从不自夸。

(自夸:自己夸奖自己)B. 这次比赛我们队大获全胜。

(全胜:完全没有胜利)C.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复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 老师的话使他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突然感到很困惑)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D. 《红楼梦》以诗词、歌曲、曲艺等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4、下列诗句出自杜甫《春望》的是: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畅快淋漓情不自禁B. 遥相呼应遥不可及C. 雕梁画栋精雕细琢D. 纵情山水情深意长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行为令人侧目。

(侧目:尊敬)B、这篇文章立论新颖,别具匠心。

(匠心:独特的巧妙构思)C、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见多识广:见识少)D、在学术讨论会上,他侃侃而谈。

(侃侃而谈:低声细语地说话)7、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称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8、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持(chí)续B. 塑造(sù)C. 疏远(shū)D. 酝酿(niàng)10、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A.《静夜思》B.《春望》C.《赋得古原草送别》D.《江雪》二、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7分,共3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004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中大网校

2004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中大网校

2004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跋扈踏青蹙额踟蹰不前一蹴而就B. 饲养粮饷气馁文过饰非以飨读者C. 翌日蓊郁翱翔翻云覆雨瀚海无垠D. 磨砺麾下奢靡麻木不仁摩肩接踵(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稽查声名狼藉圆满味同嚼蜡B. 泥淖阴谋诡计豁然别出心裁C. 脉搏心旷神怡淹没相形见拙D. 怀疑怙恶不俊皈依委曲求全(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把____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这片昔日沉寂的原野上,现在____有了一群牦牛,怎不叫人高兴呢!③____是否应聘,我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A. 从居然至于B. 在果然关于C. 从果然关于D. 在居然至于(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每当心绪不佳的时候,我常常努力她____着,但未了总还是要发一通脾气。

(2)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和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国家财产。

(3)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___与各国IT业的交流渠道,以便取长补短。

A. 克制侵蚀开拓B. 克服侵吞拓宽C. 克服侵蚀开拓D. 克制侵吞拓宽(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对祖国怀有刻骨铭心的感情,今年终于有机会回到了父亲魂牵梦萦的故里,也圆了自己的故乡梦。

B. 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 一些超市经营者不讲诚信,为了销售过期食品,他们往往在包装上改弦更张,随意改变出厂日期。

D. 一段时间以来,明星出书成了一种时尚,但有的书语句不通顺之处连篇累牍,简直让人无法卒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起因工作人员疏忽而造成的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自始至终牵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山东专升本语文2004年真题

山东专升本语文2004年真题

山东专升本语文2004年真题1、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荔枝(lì)吹嘘(xū)B、奶酪(lào)珊瑚(shān)C、贮藏(chǔ)嘲讽(zhāo)(正确答案)D、渣滓(zǐ)雌雄(cí)3、50.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夜幕中的雪野湖在星星点点的路灯下,光与影和谐交织,真是一幅"浮光掠影"的美丽画面。

D.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答案)4、1《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是杜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5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中的“书”“铭”“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C.《诗经》是我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汇总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

(正确答案)D.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4年

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4年

2004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世家B.本纪C.列传D.书[答案] B[解题指导]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

其中,本纪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是记载黄帝以来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各个帝王的事迹及社会的重大变化,共十二篇。

2.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属于A.写景散文B.叙事散文C.记人散文D.游记散文[答案] B[解题指导] 在这篇散文里,周作人以浓郁的怀旧情绪,介绍其故乡常见的野菜: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等,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与其相关的浙东民俗。

此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3.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陶渊明《饮酒》B.曹操《短歌行》C.《诗经·卫风·氓》D.屈原《国殇》[答案] C[解题指导] 《氓》,按表现方法分类的诗歌体裁说,是一首叙事诗。

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绝。

[错误防范]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除了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因此,《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并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但是具体到个别篇章作品,仍然不乏优秀的叙事诗歌作品,《诗经·卫风·氓》就是一首出色的叙事诗,注意不要与《诗经》绝大多数抒情诗混淆。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高起点)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高起点)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下(高起点)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三种意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和倡导“三种意识”,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要有创新意识。

今年,市局按照求真务实、量化管理、便于操作的原则制订且实施七大考核评价体系,达到了科学评价、符合实际、群众服气、促进工作和人的转变的要求和目的。

作为基层工商局,我们一定要在克服困难中捕捉机遇,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方法,在破解难题中加快发展,进一步转变工商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构筑发展平台。

二是要有责任意识。

省局××局长来我局视察工作时指出:要有守土有责的忧患意识,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市场监管的职责,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这一重任,监管和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再是,加强队伍建设,把奖惩和干部进步联系起来,让埋头苦干、敢于承担责任和绩效突出的同志得好处,得重用,只有这样,我们的队伍才能够稳定、才能够健康发展,才能够形成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

三是要有服务意识。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把管理职能转到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成为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就必须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中心,树立以服务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执法观念,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本地投资创业。

同时要主动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帮助投资者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大力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要干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关键靠人,本质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向前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
A.百日维新发动时
B.百日维新失败后
C.辛亥革命前
D.辛亥革命后
2.《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理念的例证是( )
A.胡适引《王制》条律痛骂《西游记》
B.“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杀少正卯”
C.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等多名科学家
D.陈独秀提倡白话文而“不容讨论”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4.冯谖“弹铗三歌”,意图是对孟尝君进行( )
A.歌颂
B.试探
C.劝谏
D.嘲讽
5.《张中丞传后叙》最后一段的内容是( )
A.叙述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
B.记叙南霁云乞救于贺兰
C.驳斥污蔑张巡、许远的错误论调
D.赞颂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6.下列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是( )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B.《垓下之围》
C.《张中丞传后叙》
D.《先妣事略》
7.下列出现于《前赤壁赋》的叠字中,作者用以表现泛舟之乐的是( )
A.呜呜
B.袅袅
C.苍苍
D.浩浩
8.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属于作者直接抒情的是(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B.见子弟甥姪无不爱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D.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第 1 页
9.《秋夜》一文所营造的意境是( )
A.冷寂深邃
B.淡定宁静
C.残败凋敝
D.苍劲悲壮
10.《纪念傅雷》一文中,作者写傅雷的昆明之怒是为了( )
A.说明傅雷别号“怒庵”的来历
B.说明傅雷具有儒家刚者的品德
C.为其后“一怒而死”作铺垫
D.揭示傅雷发怒的客观原因
11.“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这句话是为了说明( )
A.民间宗教多世俗气息
B.李冰命儿子作石人镇水
C.人们对李冰为民造福的推崇
D.汉代水官以李冰雕像镇水
12.《我与地坛》作者将母亲与地坛并列来写是为了表达( )
A.地坛和母亲都是作者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
B.作者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出发思考人生
C.以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母亲形象
D.以地坛的四季特点来表达母爱的深度和广度
13.《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4.《行路难》中,显示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5.《早雁》是一首( )
A.七言古诗
B.七言歌行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16.柳永《八声甘州》中,开始转换角度、从“对面写起”的词句是( )
A.渐霜风凄紧
B.惟有长江水
C.叹年来踪迹
D.想佳人、妆楼顒望
17.贺铸《鹧鸪天》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物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象征抒情
D.借举止抒情
18.下列诗篇中,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怨感伤格调见长的是( )
A.《一句话》
B.《再别康桥》
C.《雨巷》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9.《宝黛吵架》中“宝玉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句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
法是( )
第 2 页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20.《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
A.直接心理刻画
B.自然环境烘托
C.人物对话描写
D.行为和表情显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比喻,见之于庄子《秋水》一文的有( )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D.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
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2.《西湖七月半》所写的五类“七月半之人”中,在夜深时分被“吾辈”“拉与同坐”的有( )
A.“峨冠盛筵”者
B.“环坐露台”者
C.“浅斟低唱”者
D.“不衫不帻”者
E.“匿影树下”者
23.《湘夫人》中,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焦虑和不安的诗句有
( ) A.鸟何萃兮藐中 B.罾何为兮木上
C.蛟何为兮水裔
D.筑室兮水中
E.遗余襟兮醴浦
24.《再别康桥》的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 )
A.喷薄而出的满腔激情
B.诗歌节奏的音乐美
C.诗情画意的优美意象
D.诗歌体式的建筑美
E.精彩多样的抒情手法
25.下列描述,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有( )
A.她的眼睛,“洁如水晶”
B.在火车旁,她“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C.“风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明净”
D.“月光黯淡下来,群山沉默着”
E.“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奚:
27.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
第 3 页
28.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造诣:
29.孟尝君就国于薛
就国:
30.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我:
3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如:
32.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负:
33.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数:
34.耻其技之不若
技之不若:
35.生恨其痴,无术可以悟之
悟之: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B.这段话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C.这里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7.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A.这段文字可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B.“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其中的“昆山”与“分宜”各指什么?
C.马伶的经验说明了什么?
38.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第 4 页
A.诗中所写的罗敷采桑用具及服饰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B.诗中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有何共同心理?
C.这段描写体现出怎样的笔调和色彩?
39.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A.“我是你十亿分之一”中的“我”指什么?
B.“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中的“我”指什么?
C.“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40.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A.从“大家都要死的”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心态?
B.车夫姚纳挨了打,为什么还“嘻嘻”地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
C.这里运用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五、作文题(30分)
41.以《出发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