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róng)B.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quǎn)C. 倜傥(tì tǎng)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ǎn)D. 峥嵘(zhēng róng)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种新药的疗效,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是显著的。
D.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不知道吗?C. 你应该知道。
D. 你不知道?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好学。
D. 他的成绩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我们为什么学习?C. 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
D. 学习为了什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D. 他的成绩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生活。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 )(分数:1.50)A.《论语》B.《诗经》√C.《乐府诗集》D.《离骚》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各个方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谏逐客书》选自( )(分数:1.50)A.《孟子》B.《论语》C.《左传》D.《史记》√解析:《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始皇赢政的一篇奏章。
3.苏轼在( )中表现了和友人的真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分数:1.50)A.《祭十二郎文》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陈情表》D.《前赤壁赋》解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以画竹为线索,展现了作者苏轼和文与可的真挚友谊及其睹物思人的悲痛。
4.下列选项中不是《郑波克段于鄢》的主要写作特点的是( )(分数:1.50)A.人物性格鲜明B.剪裁详略得当C.矛盾冲突尖锐D.心理刻画细腻√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刻画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使用衬托手法,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
文章叙事线索清晰,文字简洁。
写法详得当,写战争的具体经过,详写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从而突出主题。
5.下列作品属于蒲松龄的是( )(分数:1.50)A.《石崇与王恺争豪》B.《宝玉挨打》C.《婴宁》√D.《长亭送别》解析:《婴宁》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
6.下列作者有“文章巨公”之称的是( )(分数:1.50)A.杜甫B.柳永C.白居易D.韩愈√解析: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他推崇儒学,提倡散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______。
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______。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自______。
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从军行》4、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______。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5、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6、下列《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属于侧面烘托的一句是______。
A.头上倭堕髻B.耳中明月珠C.缃绮为下裙D.来归相怨怒7、《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______。
A.红娘B.张生C.老夫人D.崔莺莺8、郭沫若《炉中煤》“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主要采用了______。
A.借代修辞法B.比喻修辞法C.拟人修辞法D.反复修辞法9、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______。
A.《国殇》B.《关山月》C.《从军行》D.《短歌行》1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______。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______。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12、《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______。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3、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______。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14、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六篇】

【导语】⼈⽣终有许多选择。
每⼀步都要慎重。
但是⼀次选择不能决定⼀切。
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
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胜利就在前⽅。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专升本考试《⼤学语⽂》模拟练习题》希望对⼤家考试有帮助。
⼀、选择题(本⼤题共15个⼩题,每⼩题1分,共15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提出"惟陈⾔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梁启超2.下列词⼈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B.欧阳修C.柳永D.苏轼3.由⼀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法是( )A.类⽐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法4."多⾏不义必⾃毙"⼀语出⾃(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5.《灯下漫笔》⼀⽂的作者是( )A.茅盾B.冰⼼C.鲁迅D.钱钟书6.《沙滩上的脚迹》选⾃( )A.《闲书》B.《茅盾全集》C.《朝花⼣拾》D.《往事》7.1951年荣获"⼈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B.茅盾C.⽼舍D.赵树理8.散⽂诗《门槛》全⽂采⽤的是( )A.象征B.对⽐C.⽐喻D.类⽐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这⼀句诗出⾃( )A.《归⽥园居》B.《饮酒》C.《种⾖南⼭下》D.《⼭居秋瞑》10.王昌龄的《从军⾏》是⼀⾸( )A.五⾔律诗B.五⾔绝句C.七⾔律诗D.七⾔绝句11."⽓,⽔也;⾔,浮物也"⼀句所⽤的修辞格是( )A.层递B.⽐拟C.⽐喻D.对偶12.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13."易安居上"是指( )A.⾟弃疾B.李清照C.王安⽯D.苏东坡14.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法上看,《炉中煤》是⼀⾸( )A.颂歌B.战歌C.牧歌D.恋歌15.下列各句中,"则"表⽰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B.苟有能反是者,则⼜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垒,倾壶⽽醉D.兵强则⼠勇⼆、填空题(本⼤题共10个⼩题,每⼩题1分,共10分。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先秦历史著作《________》,该书采用的记史体例为________体《郑伯克段于鄢》中具有老谋深算性格特征的人物是________。
正确答案:左传编年郑庄公2.徐志摩是著名文学社团_______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收录在诗集《_______》中。
正确答案:新月社猛虎集3.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的是_______。
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___》。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_______》。
《我爱这土地》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_______。
正确答案: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鸟4.该批机器设备,________即可运抵你厂。
[要不了几日;几天之内]正确答案:不日5.国务院关于节约成品油的通知,兹已印发各地,你县是否收到,请速________[核查后做出答复]正确答案:查复6.《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属于________体散文。
正确答案:语录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7.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
正确答案:子夜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共130篇,分为“八书”“________”“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正确答案:纪传体通史十表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9.梁启超,字卓如,号________,别署________。
正确答案:任公饮冰室主人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0.1921年7月,郭沫若和郁达夫等人在东京组织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创造社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1.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正确答案:荀子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和________。
正确答案:《残冬》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3.《张中丞传后叙》写作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
正确答案:议论与叙事并重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4.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属国别体史书的是__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30.6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分数:3.40)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解析: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B笺、歼、缄、间都读“ji ān”;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0”;D血、谑读“xuè”,噱、穴读“x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分数:3.40)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C.20××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分数:3.40)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2022-2023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题8(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专升本)》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属意动用法的是()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词语的意动用法。
应试指导:D项的“少”的意思是“以……少”,属意动用法。
2.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A.排比和对偶B.排比和比喻C.比喻和对偶D.比喻和比拟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 下列关于作品、作者、体裁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报刘一丈书》——侯方域——书信体议论文B.《论毅力》——梁实秋——议论文C.《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书信体驳论文D.《陈情表》——李斯——奏章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报刘一丈书》为宗臣的一篇书信体记叙文。
《论毅力》是梁启超的一篇政论文。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陈情表》的作者为李密。
故应选C。
4.“逝者如斯”一语出自()A.《醉翁亭记》B.《前赤壁赋》C.《论语?子罕》D.《孟子》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D项中的“为”都是“作为”的意思。
A项中的“故”分别为“缘故”“从前”的意思;B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到”的意思;C项中的“焉”前一个为“怎么,如何”的意思,后一个为语气助词。
6.“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A.孟光、季鹰、伊尹B.盂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典故出处。
应试指导:“举案齐眉”指东汉相敬相爱的梁鸿与孟光夫妇;“乘舟梦日”指伊尹遇明主前梦见乘船从日月旁经过的故事;“鲈鱼堪脍”说的是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痛恨官场腐败、权责争权夺利,又因见秋风起,想起家中鲈鱼脍的美味而辞官的故事,季鹰是张翰的字。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41.3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5.90)A.股肱(gōng) 蜿(wān)蜒宁(nìng)可角(jué)色B.麻痹(bì) 倏(shū)忽应(yìng)届按捺(nà)√C.缫(sāo)丝晕(yùn)车逶(wēi)迤棺椁(guǒ)D.舐(shì)犊惬(qiè)意垂涎(xián) 菜畦(qí)解析:应(yīng)届。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数:5.90)A.既使针贬时弊纰漏置若罔闻B.必竞唉声叹气忸怩如愿以偿√C.装潢煮豆燃萁赈济流言飞语D.勇跃轻歌曼舞峻工贻笑大方解析:A项“既使”应为“即使”,“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B项“必竞”应为“毕竟”;C项没有错别字;D项“勇跃”应为“踊跃”,“峻工”应为“竣工”。
3.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分数:5.90)A.秦观、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B.孟浩然、范仲淹、秦观、宴几道C.范仲淹、孟浩然、宴几道、秦观√D.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秦观解析:(1)出自(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2)出自(唐)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是一首描绘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8.《行路难》的作者是()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
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27.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2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29.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壬:30.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
宇宙大化:31.茫茫百千万劫。
劫:3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曷:33.常有兵燹,常有水旱。
兵燹:34.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事:35.请以遗之。
遗: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3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种树郭案驼传》)以子之道,移之官理:38.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
(《马伶传》)无虑数十辈:39.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刘报一丈书》)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40.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而今安在哉: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1.试说明苏轼《前赤壁赋》的时代背景。
42.试说明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是怎样阐释治学的目的的?43.说明司马迁通过李广这一形象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4.请解释《张中丞传后叙》中“后叙”的含义。
45.对于培根的“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这句话我们应如何理解?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一)阅读《门槛》开头这几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
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
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位俄罗斯的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厦里面传出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你知道有什么在等待着你?”“我知道。
”姑娘这样回答。
46.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的象征意义?47.说明《门槛》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体裁?其是否有边缘性?(二)、阅读《长亭送别》中三宫调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几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48.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49.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50.举例说明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三)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
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
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51.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什么样的艺术描写?52.沙子龙为什么要在夜间关好了门,才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四)阅读《山居秋暝》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3.此诗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文意是什么?54.本诗属不属于山水诗?显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55.本诗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诗中有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七、作文(50分)5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1.C 2.D 3.B 4.A 5.B 6.C 7.B 8.C9.C 10.D 11.C 12.C 13.C 14.A 15.D二、填空题16.仲尼 17.论语 18.惟有杜康 19.为何民不加多 20.相对21.文选 22.绍兴 23.沈从文 24.激流三部曲 25.翻译三、词语解释题26.招徕 27.长大成人 28.推原,探究 29.通“佞” 30.客观世界,大自然31.梵语“劫波”之简称 32.何时,古代疑问词 33.战火 34.侍奉 35.赠送四、翻译题36.别的种树匠人虽然暗中观察他、仿效地。
37.把你种树之道,移到为官治民上。
38.大约数十家。
39.因此长久不被长官所喜欢。
40.而如今在哪里呢!五、简答题41.该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是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政而获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赤鼻矶后而作,借以抒发郁闷,至于豁达境界。
42.培根认为读书治学的目的,就在运用。
为此,就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联系实际,要重视实践。
43.司马迁通过对李广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一代名将的赞赏与倾慕,对其坎坷悲惨的遭遇,表示了真挚的惋惜与同情;对汉朝皇帝的任人唯亲,逼迫良将饮恨自杀,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44.置于书后之文谓之“跋”,也称后记。
“后叙”,类似“后记”,是对前人为张许作传的订正、补充。
这种文体,议论与叙事并重,笔法灵活。
45.这句话讲了学问与经验的关系,意思是说学问和知识能够改变人们的天性,而其本身又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并接受经验的考验。
这种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六、分析题46.“一座大楼”象征壮丽而崇高的革命事业。
“门槛”像征革命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一位姑娘”象征一往无前、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47.《门槛》是散文诗。
散文诗是诞生于散文和诗歌交界处的一种边缘性文学体裁。
分行排列,似散文;重在抒情,有意境,似诗歌。
48.莺莺自己是不愿意张生进京赶考的,这完全是莺莺母亲的主意。
莺莺认为:“但是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她还认为母亲的做法是: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莺莺对别离是又怨又恨的心情。
49.“恨不得倩疏林拴住斜晖”,这就是情景交融。
50.“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这两处都是明显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51.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也揭示了沉迷旧梦的心理状态。
52.一方面是他留恋往年他的“五虎断魂枪”的武艺和“神枪沙子龙”的威名;另一方面,他十分守旧,抱定了不传的宗旨。
夜间习武,就是怕被别人学了去。
53.这首诗可分三层。
第一层是开头两句,写时节,写环境,点染旷远空寂的意境。
第二层,包括颔、颈二联,展示山中美景,引读者身临其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第三层,尾联,抒发自己寄情山林、抬然自乐、与世无争的人生感受。
54.属于山水诗。
显示了诗人沉醉秋夜雨后清新美丽的山中景色的心态,以及他厌烦尘世喧嚣、归隐山林恰然的生活情趣。
55.本诗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动静相衬,相得益彰。
所谓“诗中有画”,是说诗中山谷、新雨、明月、松林、清泉、涧石、翠竹、浣女、莲花、小舟构成了一幅《山村秋野图》。
本诗写景具体、生动,画面感、空间感极强,想像中的造型性十分突出。
七、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