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胸部按摩手法

产后胸部按摩手法文章目录*一、产后胸部按摩手法*二、产后胸部保养的方法*三、产后胸部保养的禁忌产后胸部按摩手法1、产后胸部按摩手法1.1、按摩乳头:一只手从下面撑住乳房,另外一只手轻轻挤压乳晕,等到乳晕柔软后,用三根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垂直胸部夹起乳头向外面拉。
在拉的过程中,手指要收紧,也要变化位置。
1.2、按摩乳晕: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部位,两根手指相对并沿着胸壁方向向下按压,之后捏着乳晕部分像反方向轻轻拉。
将这两个动作重复,直到乳汁喷射出来。
1.3、按摩乳房底部:往中间推两个乳房,让两个乳头靠近,以此来达到乳房底部活动的状态。
大拇指置于腋下,其他手指从乳房底部托住乳房,两个胳膊往内收,让胸部挺起来。
之后用手将乳房包裹住,朝着手指的方向揉乳房。
2、产后什么时候做通乳按摩在下奶初期几天(一般在产后24小时内和产后3天各按摩一次效果最佳),采用中医按摩手法使本来粘连、闭合、扭曲的奶管打开,达到奶管通畅,预防了产后乳房胀痛、有奶不出、乳房硬块、乳腺炎等情况的发生,使日后哺乳能顺利进行。
建议请专业按摩师帮助按摩。
3、产后通乳按摩有哪些禁忌3.1、忌很用力地挤压乳体部。
乳体部当中有很多细小的乳腺,这个部位是不可以用手指用力地挤压的,刺激过于强烈的话会引起乳腺炎、乳房肿块等疾病。
3.2、忌用力压迫乳房外侧。
乳房的外侧是残留奶水比较多,炎症等乳房疾病的多发地带,如果用手掌使劲儿地压迫,加重组织的损伤。
3.3、忌任何情况下都热敷。
如果奶水量比较少。
可以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但是在乳房严重胀痛或乳管没有通畅时进行热敷,反而会加重炎症。
产后胸部保养的方法1、生完孩子之后应该适当的补充胶原蛋白,这样可以让乳房变得更加的有弹性,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有肉皮、猪蹄、鸡爪、鸭爪以及甲鱼等,胶原蛋白的形成和维生素e和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也应该多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生活中应该适当的补充水分,适当的补水,对于乳房的健美有很重要的功效的,如果每天坚持喝八杯水以上,避免喝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这样可以有利于滋润皮肤,可以丰满乳房,如果进水比较少,就会导致细胞水分偏少,皮肤就会变得更加的枯燥,没有光泽,乳房也会变得更加的松弛。
金知汇产后全身康复按摩操作流程(母婴护理师)

金知汇产后全身康复按摩操作流程(45分钟)一、头部按摩(5分钟)1、五指舒缓头部2、按五经:督脉、双膀胱经、双胆经,3、点穴:神庭、眉冲、曲差、头维、率谷、百会、四神聪。
4、五指抓拿法舒缓结束。
二、上肢按摩(平躺10分钟)1、分推上臂(舒缓):2、弹拨经络(分三条线)第一条线(胳臂内侧):心经、心包经第二条线(胳臂上侧):肺经、大肠经第三条线(胳臂下侧):三焦经、小肠经3、拿法安抚上臂4、单掌或双掌重叠按揉安抚上臂5、抖手臂、手腕,扣掌根、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舒缓腕关节,捻揉十指6、舒缓另一手臂三、下肢按摩(10分钟)1、分推下肢(舒缓)2、弹拨经络(分四条线)第一条线(正裤线前一寸):脾经第二条线(正裤线后一寸半):胃经第三条线(外正裤线):胆经第四条线(内裤线):肝经、肾经3、拿法安抚下肢4、拿揉小腿(将小腿曲曲)、将小腿平身再曲曲5、鲤鱼打挺(双手同时按压膝盖、脚腕)6、单掌或双掌重叠按揉安抚下肢7、舒缓踝关节(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舒缓腕关节),揉搓脚背,按揉脚趾,搓热脚掌。
8、舒缓另一只腿四、背部按摩(10分钟)1、(侧卧)一只手按住顾客的上肩部,另一只手拇指弹拨颈椎,或用小鱼际侧掌心掌背交汇处、小臂弹拨按揉斜方肌(疲劳肌)、肩胛骨缝2、按揉或滚法安抚结束3、重复做另一侧五、子宫复旧按摩(手法10分钟)1、掌油2、推脾运胃:一只手护住伤口,另一只手小鱼际一侧推带脉,再用手指做推运天枢、大横穴3、点按天枢、大横穴4、疏通肠道(从脐周小肠开始到大肠顺时针按揉)。
产后腹部形体修复

1.头部:双手拇指交替按摩发际线(2次)→拇指分别向头顶两侧按摩直至耳根(各2次)→额头分两条线蜘蛛爬行(4次)→按压太阳穴→由太阳穴推按至听宫穴→五指按压头部
2.颈肩:按抚胸大肌,包肩转至颈肩提风池穴→单手半边打小圈→四指握拳滚胸大肌→拇指划胸前韧带→拇指划大板筋,点大板筋上3个穴位,四指捏大板筋→按抚胸大肌,包肩转至颈肩提风池穴
腹部形体修复
项目
主 要 内 容
时间
(仪器25分钟)配合头、颈、肩、手臂按摩(15分钟)
腹部按摩
双手顺时针打圈展油(来回8分钟)→双手沿肚脐两侧上推至肋骨后包腰回肚脐(8次)→从左至右腰部做拧毛巾动作(各来回8次)→双手交替拉腰,交替包腰(各10次)→双手平压转肚脐,双手重叠“一”字排气→来回顺时针打圈→双手沿肚脐两侧上推至肋骨后包腰回肚脐
3.手臂:双手上推展油→双手鱼际交替按抚手背→揉手指→提拉每个手指→双手拇指交替上推手心→拇指做充血动作→操作者与客人五指相扣,左右转动手腕,叩击手掌→双手在下臂做拧毛巾动作→双手来回包上臂→由上臂内侧向上、向外拉→手背由上臂外侧甩至手腕、四指,轻抓回
仪器操作见产ຫໍສະໝຸດ 修复治疗仪操作流程
产后恢复的按摩手法

产后恢复的按摩手法文章目录*一、产后恢复的按摩手法*二、产后按摩的好处*三、产后生活调理产后恢复的按摩手法1、产后恢复的乳房按摩手法1.1、以一手掌从乳房根部将乳房托起,另一手掌做向乳头方向推法20次左右。
1.2、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垂直胸部夹起乳头,轻轻向外拉,随后,双手轮流在乳头部轻轻捻转半分钟。
1.3、双手围住乳房根部把乳房包住,轻轻地振荡乳房,然后,朝着每只手的手指方向揉动乳房;以上3法可宣通乳络,活血化郁。
1.4、用右手的掌根和掌面自右,向下用均匀而柔和的力量直推到乳房根部,然后再向上沿原路线推回,往返推20~50次。
再更换左手按上述方法按摩右侧乳房。
用右手的掌根和掌面自右侧锁骨下处,横着推向左侧乳房直至腋下,返回时五指的指面连同乳房组织回带,反复推动20~50次。
再更换左手,按同法按摩右侧乳房。
2、产后恢复的消脂按摩手法2.1、双手擦热,手掌中滴上几滴精油(或按摩霜)然后均匀地涂抹在腹部上,以肚脐为中心,阴毛上方为下界,划一个矩形,取顺时针的方向,沿着这个矩形从右至左,利用揉捏的动作轻轻地按摩腹部,每天1次,每次约5分钟。
腹部按摩可以提高皮肤的温度,大量消耗能量,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对营养的吸收。
2.2、揉按天枢、气海,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天枢位于肚脐旁开两侧三横指处;气海位于脐下1.5寸。
3、产后恢复的通便按摩手法新妈妈生产后气血大伤,再加上坐月子补身吃得多,活动较少,常常出现便秘,引发内火上升,痔疮复发。
3.1、双手交替沿肚脐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剖腹产的女性要注意力度,可在拆线1周后再进行。
3.2、以拇指揉按支沟穴、阳陵泉,向下按压穴位,并作圈状按摩;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三寸处;阳陵泉位于小腿的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3.3、横擦两侧腰眼部位,至局部产生灼热感为止。
产后按摩的好处1、产后放松按摩,有利于产妇骨骼肌张力的下降和肌酸的排泄,提早了产妇自行下床的时间。
产后恢复中心月子会所美胸篇操作手法

产后恢复中心月子会所美胸篇操作手法第一节胸部手法第一套1、上精油,左手端托起乳房,右手四指(即食指至小指)采用推、揉、按的手法,疏通患乳的硬结、肿块。
(操作人员站在客人的头部和侧面操作)——疏通患乳的硬结、肿块。
2、双手拇指相对从乳房的边缘向乳头的方向推揉。
(侧面)——疏通乳腺,排残汁的作用。
3、用双手二、三指关节相对,从乳房的边缘向乳头的方向推揉。
(侧面)——疏通乳腺,排残汁的作用。
4、双手拇指交替由乳房外侧往乳头方向推。
(侧面)——疏通乳房外侧乳腺管5、右手食指与中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向外轻轻挑提。
(头部)——刺激激素分泌第二节胸部手法第二套(解决乳房外部问题/增大/提升/增生)一背部手法1、整背展油2、双手大拇指推膀胱经3、双手大拇指推拨肩胛骨缝,双手掌交替推肩胛骨缝,再横向引流脂肪至胸部(单边操作)4、双手小鱼际划肩胛骨缝5、双手包肩,最后推至手臂二胸部手法1、点按膻中、乳根、天溪、库房和乳周四穴。
——刺激腺体分泌。
2、提拉乳房至锁骨中点最高处。
(下垂者多做此手法)——改善乳房松弛、下垂、外扩等现象。
3、双手呈“T”字形,交换推乳房至锁骨中点最高处。
(下垂者多做此手法)——同上。
4、大拇指从乳根滑至韧带并拨增生部位。
(增生者多做此手法)——改善乳房残汁堵塞、乳腺增生、肿块等症状。
5、双手呈“T”字形,交换推乳房至锁骨中点最高处。
6、提拉乳房至锁骨中点最高处。
7、弹波(乳房较小者多做此手法)。
——刺激激素、腺体分泌,有增大乳房的作用。
8、双手分开呈“T”字形,放松乳房。
(放松)。
产后恢复中心月子会所美体篇操作手法

产后恢复中心月子会所美体篇操作手法
第一节腹部手法
1、展油;顺时针打圈放松。
——放松腹部,可以让产品更好的吸收。
2、点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
——可以刺肠的气血物质,可以增强您的抵抗力,补肾理气和血的作用
3、双手侧拉腰部脂肪到腹部。
———把腰部多余的脂肪拉到腹
4、S型碎脂———稍微有点疼痛感,如果力度大了,就跟我说一下,我就轻一点,此动作非常重要。
5、双手置于腰部两侧逆向推拉腰腹部———对腰部的减脂肪、塑形的作用
6、双手掌重叠从上往下排胃气(3-5次)。
——胃肠排气及消化功能
5、顺时针打圈安抚。
———胃肠蠕动,从而可以让你的大便更通畅
第二节四肢(包括小腿)手法
1、展油;虎口推三线(内侧)。
2、双手逆向推拉四肢脂肪(小腿)。
3、四肢关节面推四肢内侧。
4、单手搓热。
第三节背部手法
1、展油
2、四肢关节面推膀胱经(3遍)
3、拇指推肩胛骨缝,四肢关节推骨缝
4、整背S形碎脂。
产后便秘按摩方法

产后便秘按摩方法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艰涩难下, 数日不解, 秘结不通, 甚则烦躁、发热、谵语,称为产后便秘。
主要病因是产时失血过多,血虚消耗,不能润滑肠道;或血虚火盛, 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燥而致便结; 或因产后外邪入里, 伤于饮食, 肠中干燥致为便秘。
主要症状为产后大便艰涩难下,或多日不解,腹无胀痛, 面色萎黄,皮肤干燥,饮食如常,或兼有头晕、心悸、口干等。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1)患者通常取仰卧位,术者先用掌心揉在患者下腹部, 以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治疗3~5 分钟,见本图(1) 。
(2)紧接上法,术者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患者大横、天枢、气海、关元穴3~5分钟,用力可逐渐由轻渐重,见本图(2) 。
(3)患者俯卧位,术者用掌心揉或法,在患者背后沿脊柱自上而下进行操作3~5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用拇指按揉法在患者支沟、足三里、委中、三阴交、承山穴反复操作3~5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调养, 多食粗纤维食物, 如韭菜、山芋,适量饮用蜂蜜水润肠通便。
(2)适当做些体育运动,如散步、下蹲运动等。
产后便秘推拿按摩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每日大便。
(4)多饮水, 多食新鲜果蔬,避免久坐、久卧。
康复按摩操作规程

产后康复按摩操作规程一.目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活血祛瘀、扶正祛邪而达到促进产后各系统器官的恢复,预防和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缺乳、乳胀、腰背痛、腹痛、耻骨联合分离症、便秘、痔疮、癃闭等产后诸症。
可帮助产妇减少产后出血,尽快恢复体力和消除疲劳,使产妇尽快恢复苗条身材,达到美容美体的效果。
二.用途1.促进产妇各系统、器官的恢复。
2.可预防和治疗腰背痛。
3.可预防和治疗痔疮和便秘。
4.可预防和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缺乳、尿闭、尿失禁等。
5. 可帮助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6. 美容美体、尽快恢复苗条身材。
7. 促进生殖器官的恢复,有利于高质量的性生活。
8. 有利于防治产后病症,如产后抑郁症、脱发等。
三.适应症1. 自然分娩的产妇2. 剖宫分娩的产妇3. 无禁忌症的产妇四.禁忌症1.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或锥体滑脱者。
2.严重的骨关节、软组织或肌肉疾患,以及严重的骨质疏松3.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及皮肤病。
4.严重的心、脑、肺、肾功能不全。
5.凝血机能障碍。
6.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
7. 其他不适合按摩的疾病。
五.注意事项产后康复按摩用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12小时可以开始按摩;剖腹产分娩的产妇,在术后48小时开始按摩。
六.评估1.环境安静整洁。
2.产后日数,宫底高度。
3.皮肤完整性。
4.有无过敏史。
5.有无禁忌证。
六.用物准备:微波炉、按摩精油、大小毛巾数块、一次性中单、七..腹部按摩具体操作步骤:查对手腕带第一步:摩腹(不带动肌肉)至微有发热。
第二步:分腹阴阳(用指腹的力,注意避开肋弓,用身体的力,从上往下分,分到腰部后用双手中指点一下腰3椎,再从两侧往回快速一拨)。
第三步:斜擦两侧腰腹部。
第四步:横擦两侧腰腹部。
第五步:推脾运胃(剖宫产禁做)。
第六步:滚绣球。
第七步:点穴,依次为中脘、下脘、气海、关云、中极、曲骨、归来、子宫、天枢、大横。
第八步:抓拿抖动腹部组织。
第九步:运运颤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一、头面部按摩
1、点按印堂
2、开天门
3、分抹前额
4、环揉前额(内→外)
5、点按头维
6、分抹眉部
7、
点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晴明、四白、瞳子髎、太阳穴8、分压眼球9、括抹眼眶→环揉太阳穴10、点按迎香11、擦鼻旁12、点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廉泉13、抹下额14、点按翳风、听宫、下关、颊车15、擦耳旁、鸣天鼓16、抓点头部(头正中线→百会→神聪)、梳头法、干洗头法、四指归提法17、分揉环揉脸部18、弹打脸部、拿揉颈部
二、手部按摩
1、推抚手臂
2、拿揉手三阴、手三阳
3、内侧推五指、外侧推四缝、捻五指
4、点劳宫、合谷、
内关、外关、曲地5、抖上肢
三、胸部按摩(缺乳)
1、晨笼解罩法
2、大范围揉乳房、从尖突推到剑突
3、分胸(不能过乳头)
4、点缺、膻中、乳
根
四、腹部按摩
1、摩腹(顺时针、逆时针)
2、分腹阴阳
3、横推腹部(侧掌擦、手掌擦)
4、推脾运、胃
5、
狮子滚绣球6、运运颤颤7、直推任脉、边推边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大横、归来、子宫穴)8、摩腹
五、腰背部按摩
1、对压放松
2、揉压脊背
3、搓运脊背
4、横搓命门
5、搓髂点强
6、侧掌擦腰
7、按揉腰
骶8、揉风门、点肩井、天宗、肺俞(3)、心俞(5)、膈俞(7)、肝俞(9)、胆俞(10)、脾俞(11)、肾俞(腰2)9、推膀胱经
六、下肢按摩
1、仰卧分压
2、推抚内、外侧
3、拿揉
4、点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凌泉、阴凌泉、
血海
1、印堂——在额部、当两肩头之中间主治:头额痛、眩晕、小二惊厥
2、头维——前发际进0.5寸主治:眼痛、头痛、目眩等
3、攒竹——在眉头鱼腰——眉中丝竹空——眉梢处
4、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处主治:偏头痛、额痛、失眠等
5、睛明——目内眦处主治:眼睛疾痛四白——
6、瞳子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凹陷中取穴主治——头痛、目赤、目痛
7、迎香——鼻翼旁主治:鼻塞、鼻、口眼歪斜、鼻息肉
8、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瞳孔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
9、颊车——开口取穴、面下面颊端陷者中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等
10、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晕厥、昏迷(急救之一)
11、承浆——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唇紧、面肿
12、廉泉
13、翳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主治:耳鸣耳聋、牙关紧闭
14、听宫——耳屏前,微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失言
15、下关——在面部耳前弓颧弓与下颌切迹阶形成的凹陷处主治:齿痛、耳鸣
16、百会——两耳尖之间中点主治:头痛、头晕、中风
17、神聪——共有4穴,在百会穴上、下、左、右、离开0.5寸
18、劳宫——微拟于拳,中指尖处主治:中风、心痛
19、合谷——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取穴主治:头痛、头晕、面肿、牙痛、半身不遂、无汗、多汁、腹痛、便秘、小二惊风
20、内关——掌侧腕横纹上二寸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
21、外关——腕后二寸上主治: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肋痛、手颤
22、曲池——曲时横收桡侧凹陷处取穴主治:咽喉痛、上肢不遂、手臂无力、腹痛肚泻、高血压等
23、缺盆——乳中线直上,在锁骨上窝正中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肿痛
24、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中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主治:乳少
25、乳根——
26、中脘——脐上4寸主治:胃部的一切病痛
27、下脘——脐上2寸
28、气海——脐下1.5寸主治:腹胀、腹痛
29、关元——脐下3寸主治:腹痛
30、中极——脐下4寸主治:尿闭、痛经
31、曲骨——耻骨联合上方
3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主治:腹痛、泄泻、便秘
33、大横——脐旁开4寸
34、归来——脐下4寸旁开2寸
35、子宫穴——脐下4寸旁开3寸
36、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剑突下凹陷中主治: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37、八髎——在骶骨、上、次、中下、四称之主治:腰痛、月经痛、肾虚、腰酸、便秘
38、长强穴——尾端0.5寸处取穴主治:泄泻、便秘
补上:风池——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颈强痛、中风、感冒
39、风门——第二椎旁开1.5寸主治:咳嗽、目眩等
40、肩井——肩上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主治:手臂不举、中风、难产
41、天宗——在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主治:肩胛痛
42、肺腧——第3椎旁开1.5寸主治:腰背痛、盗汗
43、心腧——第5椎旁开1.5寸主治:失眠、心痛
44、膈腧——第7椎旁开1.5寸主治:肾脘胀痛、背痛
45、肝俞——第9椎旁开1.5寸主治:眩晕
46、胆俞——第10椎旁开1.5寸主治:口苦、咽痛
47、脾俞——第11椎旁开1.5寸主治:腹胀、黄疸、便血
48、肾俞——腰2椎旁开1.5寸主治:遗精、遗尿、月经不调、腰酸、耳鸣耳聋
49、太冲——足大趾上1.5寸主治:头痛、眩晕、腹胀
50、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主治:头痛、足痛、气喘、月经不调、失眠、下肢冷
51、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后缘取穴主治:脾胃虚弱、腹泻、月经不调、产后血晕、失眠
52、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侧1横指(膝下三寸)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消化不良、便秘
53、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膝下1寸膝外廉凹陷者中)主治:半身不遂、麻中、膝痛、呕吐
54、阴凌泉——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水肿
55、血海——髋骨内上缘2寸(屈膝掌放于骨膝按下拇指处)主治:月经不调
56、夹脊——背正中线旁开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