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案例案例
中美贸易摩擦实例 文本文档

(3)倾销案问题
随着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实施反倾销也日益频繁。美国对华日益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的反倾销案件也已构成了扩大两国经贸关系的现实障碍。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化工、五金及农副产品的进口采取反倾销的行动有增无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美国不公正的对待中美贸易。我们知道,反倾销诉讼是国际社会认可的关税保护措施,但是美国的反倾销法在应对中美贸易之时立法不公正。这主要体现在坚持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实行差别待遇。这一做法不仅使中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处于不利地位,容易败诉,而且促使国外企业增加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正在加速形成之中。
2.市场准入问题
(1)中美钢铁贸易摩擦问题
美国是我国第三大钢铁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第一位的韩国和第二位的欧盟。2007年上半年,双方钢铁贸易摩擦升温,美方已连续对我提起三件钢铁贸易摩擦诉讼案:钢钉、标准钢管和矩形薄壁钢管,涉及我国数百企业,金额上亿美元。中国钢材生产基于满足国内需要,出口是对全球钢材市场的有益补充,现在及将来都不会对全球的供需平衡造成威胁。中国钢铁对美出口增加,是因为美国粗钢产量基本稳定在1亿吨以下,不能满足当地需求。而美国本地钢铁,因错过两次产业技术革新机会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2)农产品转基因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长期以来推进贸易自由化,在国内对农业进行补贴,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因此,对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要求作出“入世”承诺,对美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并将此作为同意中国“入世”的交换条件之一。中国有关转基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出台,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美国认为中国出台管理办法是为了阻止其产品进口而专门制定的,为此表示坚决反对。从1998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开始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2年对美农产品出口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6.3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市场。这引起美国农场主的不安。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之成因与对策分析——以中美贸易反倾销案为例

1 0 0 0 8 1 )
பைடு நூலகம்
【 摘 要 】美 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 四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 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美 已经形成 了 “ 互相依赖,共同繁荣 的贸易 格局。但是 自中国入世后形成的 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中美贸易摩擦 的加剧,吸} I 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该问题 的高度关注,对该问题 的分析及为利益相 关体进行针
Ec o n o mi c& T r a d e U p d a t e S u m. NO. 2 S S J u l y . 2 0 1 3
浅 析 中 美 贸 易 摩 擦 之 成 因 与 对 策 分 析
— —
以 中 美 贸易 反 倾 销 案 为 例
田 甜
( 中央 民族大 学 。北 京
对性政策研 究显得颇为重要。 【 关键词 】双边贸易;贸易摩擦 ;反倾销 ;贸易保护主义 ;对策
2 0 0 1 年9 月1 7日 , 中 国 结 束 了 长 达 1 5 年 的 艰 难 谈 判 得 到 入 世 资 格 , 美 国 从 中 国加 入 G A T T / W T O的 漫 长 过 程 中 获 得 了 中 国 的 市 场 开 放 和 保 护 美 国 的重 要产 业 部 门, 之后 中美 经 贸合 作 继 续 呈现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的 良好 趋 势 。 在 2 0 0 2 — 2 0 0 4 年 间 , 美 国 对 中 国 的 出 口增 长 7 8 . 6 %,进 口 增 长 6 4 . 1 %。 同 期 , 自 1 9 9 3 年 以 来 , 中 国 对 美 国 贸 易 从 原 来逆 差转 为顺 差 ,并逐 年 上升 。 在 此 数据 中 ,貌 似颇 为 占据 优 势地 位 的中 国 ,却 并 没 有获 得 预 期 中 的 经 济 利 益 , 反 而 是 颇 显 劣 势 的 美 国 却 净 收 暴 利 。 逆 差 只 是 经 济 活 动 的 表 象 , 它 并 没 有 给 美 国 带 来 根 本 危 害 , 无 论 是 美 国 的 进 口 、 出 口 、对 外 投 资 还 是 消 费 者 , 都 获 得 了 巨 大 利 益 。 全 球 产 业 链 中 , 中 美 两 国 之 间 并 不 是 在 同 一 个 水 平 上 的 竞 争 关 系 , 而 是 优 势 互 补 的 分 工 合 作 关 系 。然 而 , 经 济 繁 荣 的 现 象 并 不 能 掩 盖 背 后 愈 演 愈 烈 的 贸 易 摩 擦 事 实 , 中 美 贸 易 关 系 遇 到 了 贸 易 顺 差 问 题 、 反 倾 销 和 反 补 贴 等 问 题 、 技 术 性 贸 易 壁 垒 问 题 等 障 碍 ,阻 碍 了双边 贸 易的 顺利进 展 。 中 美 贸 易 摩 擦 是 中 美 经 济 关 系 中 的 重 要 问题 。 贸 易 摩 擦 主 要 发 生 在 两 个 方 面 : 一 是 中 国 具 有 比较 优 势 的 出 口领 域 : 二 是 中 国 没 有 优 势 的 进 口和 技 术 知 识 领 域 。 中 美 两 国在 钢 铁 、轮 胎 和 汽 车 进 出 口 问题 上 时 有 矛 盾 。 且 其 摩 擦 特 点 为 :数 量 和 领 域 不 断 扩 大 ,摩 擦 往 往 是 复 合 型 。 其 中最 典 型 的案 例 便 是 中美 双 方 日益 升 级 的 “ 反倾销 ”大战 , 截 止N2 o o 5 年6 月 ,美国对华反倾销 案件为 1 1 2 起 , 居 当时 世 界 首 位 , 其 中, 1 9 9 7 年8 月1 日 , 美 国 商 务 部 对 中 国 的淡 水 小 龙 虾 尾 肉 倾 销 案 作 出终裁 决 定 ,裁定 倾销 成立 ,对涉 案 中 国公司 裁定 了程度 不一 的反 倾 销税 率 :中国永亮 贸 易公司为 1 5 6 . 7 7 %,彬 州 水 产 品 进 出 口公 司 为 1 1 9 . 3 9 % 等 ,对 其 它 出 口该 商 品 的 未 应 诉 中 国 公 司 适 用 的 统 一 税 率 为 2 0 1 . 6 3 % , 这 层 层 升 高 的反 倾 销 税 率 , 无 疑 加 重 了 中方 对 美 方 贸 易 的 压 力 ,一 定 程 度 上 形 成 了 中美 贸 易 农 产 品 贸 易 方 面 的 阻碍 。 从 2 0 0 7 年1 O 月2 O 日 开 始 ,美 国 对 中 国 出 口至 美 国 的乘 用 车 轮 胎 产 品 采 取 特 别 保 障 措施 ,征 收惩 罚性关税 ,2 0 0 9 年9 月1 1 日决定 ,对从对 中国进 口轮 胎实 施 为 期 三 年 的 惩 罚 性 关 税 ,第 一 年 为 3 5 % ,这 是 美 国 奥 巴 马政 府对 中 国 发 起 的 首 例 特 保 调 查 的结 果 。 美 国 的一 系 列 对 华 反 倾 销 措 施 ,均 可 视 作 是其 “ 贸 易保 护 主 义 ”在 作 祟 ,诚 惶 诚 恐 忧 虑 中 国 的 优 质 产 品 会 占 据 在 美 市 场 , 担 心 本 土 产 品 的 市 场 主 导 地 位 受 到 威 胁 , 而 这 些 措 施 却 严 重 阻 滞 了 中 方 对 美 贸 易 的 顺 利 展 开 。 此 种 情 形 之 下 ,我 国 也 不 甘 示 弱 ,2 0 0 9 年9 月2 7 日 ,我 国商 务 部 己启 动 对 美 国 进 口的 肉 鸡 产 品 和 部 分 汽 车 产 品 的 反 倾 销 、反 补 贴 的 立 案 审 查 程 序 ; 2 0 0 9 年l 1 月6 日, 原 产 于 美国的排 气量在2 . O 升及 2 . O 升 以上 进 口小 轿 车 和 越 野 车 发 起 反 倾 销 和 反 补 贴 调 查 ;2 0 0 9 年l 1 月2 日对 进 口 自美 国 、 欧 盟 、 韩 国 的 己二 酸 产 品 征收5 %  ̄3 5 . 4 % 不等 的反 倾销税 ,期 限为5 年 。双方 展开了持久 的贸易 摩擦 “ 拉 锯 战 ” , 对 彼 此 的 发 展 可 以 说 “百 害 而 无 一 利 ” 。 官方 数 据 显示 ,2 0 1 1 年 中美 双 边 贸 易额 达  ̄ U 4 4 6 7 亿 美元 ,是 建 国初 期 的 1 8 0 倍 ,对 于 贸 易依 存度 如此 之 高 的中 美双 方 , 日益激 化 的 贸 易摩 擦 势 必会 阻碍 到双 边 贸 易 的更 深 层 次 的合 作 与共 荣 , 据 分 析 ,贸 易 摩 擦 产 生 的 经 济 原 因 主 要 有 : 1 . 贸 易不 平 衡 导致 的宏 观 经济 摩 擦 。其 中贸 易 不平 衡 主 要表 现 在 中 美经 贸的 不对 称 性 。中 国在 经 济 上对 美 国的 依存 度 较 高 , 而 美 国对 中 国 的经 济依 存 度 却 大相 径 庭 ,依 赖 水 平相 对 较 低 。正 是 因 为 这种 不 对 称 性 ,使 得 美 国对 中国 有着 较 大 的 经济 约 束 力 , 而 中 国对美 国则缺 乏相 应 的制约 能力 。 2 . 因 单 方 某 些 进 口激 增 或 者 进 口 限 制 引 起 的 微 观 经 济 摩 擦 。 如2 0 0 5 年1 2 月 美 商务 部 国际 贸 易署 发布 最 终 法规 公 告 , 宣布 将钢 材 进 口监控 和分 析机 制 延长 至2 0 0 9 年3 月2 1 日 , 并 将 所 有 基 础 钢 厂 产 品 列 入 监 控 名 单 。 无 疑 给 向 美 国 出 口 机 械 设 备 的 中 国 加 上 了 一 副沉 重 的枷锁 。 3 . 因技 术 性 贸 易壁 垒 引起 的技 术摩 擦 。美 国在 技 术 性 贸 易壁 垒 上 设下 重 重 关 卡 ,给 中 方造 成 莫 大 的压 力 和 阻碍 ,诸 如轮 胎 测 试 标 准 , 部 分 产 品 能 效 标 准 等 。 尤 其 是 轮 胎 测 试 标 准 , 令 中 国 的 轮 胎 出 口常 遇 瓶 颈 , 因质 量和 规 格 不符 合 美 国 标准 而 难 以在 美 国 市场 颇 有一 番作 为 。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01 02
一揽子协议与争端解决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必须遵守的一揽子协议,为国际贸易提供 了统一的规则框架。当成员间发生贸易争端时,可诉诸WTO争端解决 机制。
磋商与调解
在WTO框架下,争端方首先应进行磋商,寻求友好解决。若磋商无果 ,可申请调解,由第三方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
推进多边贸易谈判
各国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减少
贸易壁垒和争端。
加强贸易政策协调
各国应加强贸易政策的协调与合 作,避免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
义措施,维护全球贸易稳定。
完善贸易救济机制
建立健全贸易救济机制,为受到 不公平贸易行为侵害的国家提供 及时有效的救济措施,维护国际
市场调研与风险评估
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评 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立合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出口合规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和标准要 求,避免因违规而引发争端。
应对措施
积极应对调查
在面临国际贸易争端时,积极应 对相关调查,主动提供证据和材
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分析
目
CONTENCT
录
• 国际贸易争端概述 •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 典型案例分析 • 国际贸易争端应对策略 •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前景展望
01
国际贸易争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国际贸易争端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国家之间因贸易政策 、法规、措施等问题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分类
根据争端涉及的内容和性质,国际贸易争端可分为关税争端、非 关税争端、知识产权争端、投资争端等。
反倾销案例——中美苹果汁案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条件 ①倾销的确定 ②损害的确定 ③倾销月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程序 ①申请人申请 ②进口方主管机构审查立案 ③反倾销调查
2.中国何以常被“反倾销”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有所增加, 特别是欧盟多次实施针对中国产品的限制性政策, 美国在钢铁和农产品贸易方面也采取了背离世贸组织规则的一些做法。 据权威统计数据,仅2002年3—10月, 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调查就达38起, 其中发达成员对华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分别为19起和7起, 发展中成员对华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分别为12起和2起。
这场官司一打数年,直到2003年11月,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才做出终审裁决。 根据终审裁决,中国10家应诉企业6家获零税率, 4家获3.83%的加权平均税率, 未应诉企业继续维持51.74%。 根据美国法律, 美国商务部在终审裁决后60天内可以上诉。 美国商务部最终放弃上诉, 并于2004年2月9日签署了反倾销修正令。 据介绍,这是中国农产品企业在反倾销案中, 首次“告倒”美国商务部。
案例结果
从1999年到2004年, 整整6个年头, 中国苹果汁应诉美国 反倾销大获成功, 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案例。
案例分析
1.关于反倾销的知识
倾销的定义: 倾销是指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以抵 御其在正常贸易中出口国供其国内消 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抵御 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反倾销措施 ①临时反倾销措施 ②最终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案例
——中美苹果汁案
反倾销案例背景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 美国一直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重点开发对象。 但是近年来,随着一个又一个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调查, 这个最大的市场开始对部分中国产品说“不”。 面对美国的反倾销,大部分中国企业选择了应诉。 但是,在反倾销案被美国行政当局终裁之后, 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这并非案件的最终结束。 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即使是终裁了 , 也有将案件扳回的可能。 这个途径就是:上诉
国际贸易案例精选

国际贸易案例精选
1. 汇源果汁事件:2008年,中国汇源果汁公司出口的果汁被发现含有过量的甲醛,引发了国际贸易纠纷。
该事件导致了多个国家的进口禁令和对汇源果汁的打击,对中国果汁出口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2. 欧美钢铝关税:2018年,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引发了与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报复性关税措施和贸易限制性措施,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
3.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该协议是一个涵盖12个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自贸协定,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然而,美国政府在2017年宣布退出该协议,导致其前景不确定,并引发了有关贸易保护主义的讨论。
4.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自2018年起,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大量商品征收关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这导致了贸易争端的升级,涉及到多个领域和产品,包括汽车、半导体、农产品等,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影响。
5. 签署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一个由15个亚洲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贸易、投资、服务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它被认为是亚洲最大的自贸协定,将促进跨国企业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有望推动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这些案例展示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争端、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等。
这些问题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案例分析

摘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
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世界市场总体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出口却一直保持着较快和较大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与中国有关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也越来越多。
中美之间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部分比重,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也格外的引人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钢铁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近几年钢铁的出口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量。
但是,双方关于钢铁方面的摩擦也从未间断,并成为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
我国钢铁业不断遭到反倾销指控,给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中美近期钢铁贸易摩擦的表现,分析了产生摩擦的原因,通过比较中国钢铁企业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中美钢铁贸易贸易摩擦钢铁保障措施案Abstract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foundation industr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each department's development.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hen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t the end of 2001, the exportation is continuously maintaining quick and the big growth scope under the situation of world market that is going down.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e friction and conflict about Chin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s trade occupies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 majority of proportions, therefore China and America trade friction also especially attracts attention.China is the first steel and iron output which breaks through 200 million ton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steel and iron volume of exports also continuously assumes the trend of escal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o US's exports. But both sides also never interrupt about the steel and iron aspect friction, and will become the focal point in the short-ter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rade friction. Our country steel industry encounters the counter-dumping indictment unceasingly, which brings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 steel and iron trade fric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about friction. Through comparing the China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then put forward proposals.【Key Words】Steel and ir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rade conflict; Steel and iron safeguard measure document.目录1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问题的回顾 (4)1.1中美钢铁发展情况 (4)1.2近期中美关于钢铁贸易的冲突 (5)2 中国在WTO中的第一个案件——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6)2.1美国201条款及其特点 (6)2.2美国启动201钢铁保障措施的原因 (7)2.3美国对热轧、冷轧钢材与不锈钢材等10种钢铁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违背了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 (7)2.4美国所采取的调查程序与《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不符 (8)2.5美国在通知和磋商方面有违WTO的规定 (8)3 中国钢铁产品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8)3.1钢材品种结构及质量的国际比较 (8)3.2技术装备水平及开发能力的国际比较 (9)3.3钢铁产品生产成本国际比较 (10)3.4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 (12)4 中国与美国出现钢铁贸易摩擦的原因 (13)4.1中国对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外部原因 (13)4.2中国对外钢铁贸易摩擦的内部原因 (15)5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带来的启示及中国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7)5.1中美钢铁贸易摩擦带来的启示 (17)5.2中国面对钢铁贸易摩擦应采取的措施 (19)参考文献 (23)致谢 (24)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案例分析1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问题的回顾1.1 中美钢铁发展情况1.1.1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产业。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案例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案例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争端时有发生,这些争端不仅对涉及的企业和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
案例一: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关税争端在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其中,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美出口的众多产品受到了关税冲击,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
这不仅使得中国相关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困境,也导致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购买中国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一些企业不得不调整出口策略,寻找新的市场,或者加强在国内市场的拓展。
而对于美国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部分企业面临着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涨的压力,影响了其生产和经营。
这一争端也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关税风险。
然而,这种转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面临新的成本和市场挑战。
案例二:欧盟与美国的航空补贴争端欧盟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航空补贴争端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美国指责欧盟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非法补贴,而欧盟则反指美国向波音公司提供不公平的支持。
双方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贸易报复措施。
美国对来自欧盟的民用飞机加征关税,同时对一系列欧盟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欧盟也不甘示弱,对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
这一争端不仅对航空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飞机订单减少、生产计划调整,还波及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例如,飞机零部件制造商面临订单下滑,航空公司因飞机采购成本上升而调整航线和票价。
此外,这一争端也影响了跨大西洋贸易的稳定,损害了双方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案例三:日本与韩国的半导体材料贸易争端日本和韩国在半导体产业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两国之间爆发了半导体材料贸易争端。
国际经济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
然而,由于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双方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领域展开激烈交锋。
本文将以中美贸易战中的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国际经济法律问题。
二、案例简介某中国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公司”)在研发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成功研发出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产品推向市场之际,美国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美国公司”)却声称该产品侵犯了其一项专利权,并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国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巨额经济损失。
三、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差异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实行较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中国则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在案例中,美国公司能够迅速将侵权行为诉诸法律,体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优势。
然而,中国公司在应对过程中,由于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应对策略不当,陷入被动局面。
2. 市场准入壁垒在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准入壁垒,如提高关税、限制投资等。
这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在案例中,美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纠纷,试图阻止中国公司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准入壁垒。
3. 国际经济法律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国际经济法律应对策略:(1)深入了解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寻求专业律师团队支持。
在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时,中国公司应充分了解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寻求专业律师团队的支持,确保在法律层面维护自身权益。
(2)积极沟通,寻求和解。
在纠纷过程中,中国公司可以与美国公司进行积极沟通,寻求和解。
在沟通过程中,中国公司可以强调自身产品的创新性,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3)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面对知识产权纠纷,中国公司应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对外部因素的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下半年起,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使得中美双边贸易迅速下 滑,出现了“入世”以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 美双边贸易总额为2982.7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但2009年下半年 以来,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带动年末对美贸易止跌回升,加之上年同 比基数较低,2010年1季度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快速增长25.8%,达 到781.1亿美元。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 不开你”的贸易格局。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劳动密 集型的鞋类、服装、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与此同时, 美国的飞机、化肥、电站设备、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等也大量出 口到中国。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发展是大势所趋。
中美贸易的摩擦及分析
其次,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中美贸易的顺逆差问题上。 中美贸易,中国存在顺差,美国存在逆差。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上公布 的数据统计,美中之间在1993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金额为62.76亿 美元,截止2008年10月份,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1441.95亿美元, 是1993的18倍多。造成美方逆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贸易结构、贸易 转移问题以及统计的方式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等因素造成。美国MBG 信息中心宣称,从1995年到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累计为8047亿美元。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在过去三年多下降了近300万。对于就业人数的 下降,美国不从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查找原因,而 是全部归咎于中国对美国的巨额出口,而贸易逆差是这一结果不可辩 驳的证据,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成为攻击中国的靶子。
3. 中国对美国钢材展开反倾销 时间:2009年6月3日中国启动了据信是首次针对美国进口钢材的 反倾销调查,加剧了美中之间的紧张形势。 4.中国决定对美己二酸征反倾销 时间: 2009年11月2日对进口自美国、欧盟、韩国的己二酸产品 征收5%~35.4%不等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
中美贸易摩擦
二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反倾销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二)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 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 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在美国,钢铁、 纺织业、汽车等制造业都属于“夕阳产业”。由于劳动 力成本高,这些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按照古 典贸易理论,美国应从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比如中国进口, 以节约资源,提高福利水平。但美国纺织品、钢铁和汽 车生产商认为中国廉价产品的大量涌入对美国劳动密集 型产业以及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纷纷转向政府寻求保 护,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频 繁。
中美贸易摩擦
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 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 术知识领域.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 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比如美国对 华反倾销问题、纺织品贸易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及知 识产权问题等,则仍然严重存在。尤其近年来,中国刚刚 初尝WTO“自由贸易”果实,就饱受欧美“特保”、“反 倾销”等一系列举措,有些摩擦甚至逐步升级。应该说,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但 过多的贸易摩擦最终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分析
中美经贸关系存在不平衡性
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原因
中国“威胁论”在作祟
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 人民币币值升值问题
美国政治的需要加剧贸易的频繁
中美贸易的摩擦及原因
(一)中美经贸关系存在不平衡性
首先,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美经贸的不对称性。近年来, 中国政府一直推行出口主导型的外贸政策,其外贸依存度由1990年的 30%上升到2003年的60%。中国外贸依存度的连续攀升反映出中国产品 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客观上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带来压力。。 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 中国对美国较高的依存度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部分产业与产 品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较大。如中国对美出口的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 型产品,一旦这些产品对美国出口额度减少,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度就会 锐减。二是中美贸易在双边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对称。中国对美出口占 中国出口总额的20%以上,而美国对华出口仅占其出口总额的7%;中国 从美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约为10%,而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仅占 其进口总额的2.5%。三是美国经济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较为显著。美 国GDP每下降1%,其总进口额就会被拉低2%—3%左右,分摊到从中 国的进口份额就会达到5%—10%。正是因为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美国对 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而中国对美国则缺乏相应的制约能力。
1.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油井管征收反倾销关税 时间:2009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5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 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2.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钢丝层板、钢格板、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用钢绞线、石油管材展开反倾销 时间:今年以来,美国发起了8起。 3.美国对中国的铜版纸反倾销 时间:从2007年10月20日开始。 4.美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轮胎产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征 收惩罚性关税 时间: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三 年的惩罚性关税,第一年为35%,这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 的首例特保调查的结果。
中美贸易摩擦
一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反倾销:
1.中国对美国肉鸡启动反倾销反补贴 时间:2009年9月27日 日前商务部已启动对美国进口的肉鸡产品 和部分汽车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审查程序,这标志着立案受 理的开始。
2. 中国对原产美国的排气量在2.0和2.0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发起反倾销 时间:2009年11月6日 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 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