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成语汇总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1.层出不穷(近五年考频 15 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2.大相径庭(近五年考频 15 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3.不可或缺(近五年考频 14 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4.历久弥新(近五年考频 13 次)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
“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5.理所当然(近五年考频 12 次)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相辅相成(近五年考频 12 次)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7.不言而喻(近五年考频 12 次)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8.持之以恒(近五年考频 11 次)长久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持之以恒”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9.方兴未艾(近五年考频 11 次)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根深蒂固(近五年考频 11 次)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根深蒂固”多指存在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根深蒂固”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根深蒂固”是中性词,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
11.潜移默化(近五年考频 11 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潜移默化”强调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常搭配物或事,多用于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是中性词。
12.一成不变(近五年考频 11 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变”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常用于否定句中。
“一成不变”为中性词,但含贬义。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高频成语100条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高频成语100条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意义。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成语题目一直都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下面是100个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高频成语,供考生参考:1.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不思努力。
2. 青红皂白: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3. 刻舟求剑:比喻固执不知变通。
4. 画龙点睛:比喻在重要地方加以补充,使事物更加完美。
5. 一池春水:形容思绪波动。
6. 目不识丁:形容十分无知。
7.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
8. 风花雪月:形容诗情画意。
9.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不及。
10. 文过饰非:指掩盖真相,支使非理。
11. 笔直如箭:形容直接而迅速。
12. 自命不凡:自我看重,认为与众不同。
13. 颁布施行:公布并执行。
14. 群雄逐鹿:比喻多方争斗,谋求统一。
15.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大。
16. 老调重弹:比喻话语或手法落入俗套。
17.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于紧张或多疑而猜疑莫名其妙的事情。
18. 能力有限:指能力有一定限度。
19. 见仁见智:指人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20. 垂涎三尺:形容对美味食物极为渴望。
21. 闻风而动:听到某种消息后迅速行动。
22.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多得像牛一样,充满了整间房。
23. 功夫不负有心人:表扬有心人所付出的努力。
24. 毫不费力:形容轻松容易。
25. 过犹不及:表示做事不应该过分。
26. 嫉妒心作祟:指妒忌心理导致的坏行为。
27. 调兵遣将:指调动军队进行作战。
28. 山穷水尽:形容无路可走。
29. 情同手足:感情像手足一样亲密。
30.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兵员强大、作战能力强。
31. 枝繁叶茂:形容事物发展兴旺。
32. 揭竿而起:表示群众起来反抗统治者。
33. 目不转睛:目不离开,专注。
34. 恶人先告状:表示作恶的人出问题时先告状。
35. 认字不多:指人的知识面狭窄。
36. 皇帝的新衣:比喻虚假的事物。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9611c4d3186bceb18e8bb45.png)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公考成语汇总

公考成语汇总(包含近5年国考真题的所有成语)1.—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侧重强调做事容易且快速,多强调在时间层面上用时较短。
否定句中用的较多。
2.不可或缺:或,稍微;略微。
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侧重强调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3.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侧重强调不断地出现,数量很多。
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侧重于强调差别很大。
5.举足轻重: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侧重强调某人或某事物的地位、作用很重要。
6.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侧重于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强调受到的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
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用于人时,常用于习惯、修养、思想、作风等内在方面的影响。
7.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侧重强调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常见,偏向对客观状态的描述。
8.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侧重强调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般搭配新生事物。
9.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强调背离既定的方向目标、道路。
10.历久弥新:弥,更加;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
或指某种事物不因历时长久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一般用于好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
11.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侧重于变化大,出现了新事物、新气象。
一般用于好的、积极的事物,且是朝着好的方向变化。
12.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那样白。
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强调事物已经发展到比较旺盛的阶段。
13.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强调两种事物互相配合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重在效果更好。
14.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侧重于存在的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行测常考高频成语总结

行测高频成语在行政能力测试考试过程中,有一些词语会经常出现。
查看历年真题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会在不同年份进行考察。
所以现在进行总结归纳一些出来,希望对备考有帮助。
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七月流火:天气开始变凉。
差强人意:还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不名一文:形容很贫穷。
山高水底:比喻意外的不幸,多指人的死亡,不能形容风景很好。
师心自用:比喻自以为是,固执已见。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了没多久。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易用错对象的词语有些词语的使用范围是固定的,在考试中会出现一类题考察词语的使用对象是否正确。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鱼龙混杂:多形容人。
行云流水:多用于文章、唱歌等。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很差,不能指画画。
呼之欲出:只能用于画画和写作。
三令五申:只能适用于上级对下级。
鳞次栉比:只能形容建筑物或船只。
耳提面命、淳淳教导只适用于长辈对晚辈。
易用错感情色彩贬义词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用于贬义。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的算计、谋害别人。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临渴掘井:比喻事到临头才开始动手。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无以复加:比喻不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极点。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标新立异: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
粉墨登场:指登上政治舞台时多为贬义。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
褒义词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是最好的,好到了极点。
伶牙俐齿:形容很会说话,能说会道,灵活乖巧。
无以伦比:指事物很完美,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易用错的谦敬词常见谦词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恭列门墙、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等。
历年国考行测高频成语200例

历年国考行测高频成语200例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积累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积累1、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
也指不仅各方面都照顾到,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例句:他们照顾细致,面面俱到,有些老人不能自已吃饭,工作人员就一勺一勺地喂,特别细心。
2、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例句:放眼南大地,各地都在展现出万马奔腾的热烈围和时不我待的新气象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3、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
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
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例句:正是由于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洋溢着龙腾虎跃的青春脉动、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4、一马平川: 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
例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
5、争先恐后:竞相抢先而不肯落后;多用于形容人的动作等。
例句:学员们争先恐后,积极向老师请教,认真记录制作要领,现场气氛热烈。
6、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例句: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意气风发,勇毅前行。
7、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
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例句:当前全国各地高度重视产业经济,呈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山西优势明显,特别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8、千帆竟发:数不尽的船只竞相出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例句:调查研究开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农村长远利益出发从群众身边实事破题,榜样引路,带来千帆竞发。
9、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例句:这种内在气质,让他们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挠、逆水行舟;在机会和荣誉面前,团结协作,热血拼搏。
10、化繁为简: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句:设计人员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仪表的数据显示化繁为简,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更加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成语汇总
距离2016国考只有20天了,编者整理出了历年国考行测高频成语,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全国公务员考试网特邀“中国行测第一人”李国斌老师,教你“最后20天突破行测70分”;特邀“申论状元缔造者”于丹老师,为大家带来“三招通吃申论大作文”,教你“最后20天突破申论70分”!
历年国考行测考试高频成语汇总如下: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
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之后,重
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
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