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人美版

合集下载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3课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3课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动态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以生动的图片、详细的步骤说明,引导学生探索线条的动态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运用线条的动态变化,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线条的动态变化可能还没有充分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掌握线条的动态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变化,并能运用到绘画中。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线条的动态变化规律。

2.如何将线条的动态变化运用到绘画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的动态变化,发现线条的美的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画线、组合等方法,创作出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相关线条动态变化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线条动态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线条美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讲解线条的动态变化规律,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动态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线条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线条动态变化的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线条的动态变化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动态变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多运用线条的动态变化。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会动的线条(教案)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学习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线条除了种类、长短、粗细等丰富的变化外,组织线条时还有疏密的变化,并尝试通过线条的丰富变化营造出美感。

【教学目标】1.回忆、感受生活中带有动感的线条,欣赏绘画作品中带有动感的线条,了解线条带来的动感。

2.通过观察、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3.通过欣赏《飞天》壁画和视频,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习线条造型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体验感受1.观看视频,提问:视频中运动员用手中的彩带舞动出了哪些灵动的线条?指名请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绳操运动员用手中的彩带,舞动出了波浪线、弧线、曲线等线条,这些线条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动感,是《会动的线条》。

2.出示生活中带有线条的图片。

师:会动的线条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会发现的眼睛一起去找找它们吧!说一说图片中会动的线条在哪里?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会动的线条?指名请学生回答。

师小结:夜晚灯光下的立交桥,路灯下的公路都能给人以动感;线条构成的雕塑、带弧形的栏杆、弧形的钢架外墙装饰,阳光都过钢架形成的光影,都能给人以动感。

从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会动的线条,古代的画家也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都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环节二:分析探究1.出示《敦煌320窟壁画》,思考:是什么让飞天飞得这么轻盈?指名请学生回答。

师:是呀!飞天具有动感的姿态和随风飘动的飘带都让他们看起来很轻盈。

2.出示几幅剪纸飞天对作品。

思考:哪一幅飞天更具有动感?小结:身体动作更有动感;飘带使画面更有感。

3.欣赏多幅图片,思考:用线条让画面动起来的方法有哪些?指名请学生回答。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3会动的线条 教案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3会动的线条 教案

3会动的线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条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4)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身边表现“会动的线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并且启发学生的想想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都认识哪些线条呢?学生回答各种线条名称。

问:“你认识的线条会动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三段音乐,并抬起双手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感受一下音乐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教师同学生一起随音乐舞动双手)问:你感受到音乐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节奏有强弱、快慢的变化。

)问:刚刚我们的双手跟着音乐舞动的时候,手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线?下面让我们用美术语言---线条画出节奏的变化(边听音乐边画出不同的线条)展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引导总结美术也有节奏的变化,线条会随着节奏的强弱、快慢发生不同的变化,而在变化的过程中,线条自然也会动起来,原来线条真的会动。

(二)欣赏分析师:生活中的线条其实会动的线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善于发现,认真观察,总能找到它们藏在哪。

欣赏课件图片,五星红旗、雕塑、波浪、舞蹈者。

引导学生找线条并总结。

这些会动的线条是很神奇的造型手段,它可以让静止不动的画面生动起来,让它们具有动感、质感、速度感,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三)探究新知:要怎样运用这些会动的线条来表现一幅有动感的画面呢?1、用线条表现事物的动态,是使画面具有动感的最直接的办法。

早在2000多年前的敦煌壁画中,我国古代的画师们就用流畅的曲线描绘了飞天优美的舞姿,看,这是敦煌320壁画,上面有四身飞天凌空起舞,正是他们优美的动态让画面充满了动感。

飞天以他独特的艺术形式,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飞舞动态,让飞天飞得那么轻盈、潇洒,也让我们由衷的赞叹古代画师们的伟大和智慧。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变化的方法和实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线条变化和运动规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和引导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以及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演示用的线条变化实例。

3.学生绘画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线条变化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课前准备: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让学生述说看了这幅壁画之后的感觉。

提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教师可以现场用简笔画示范。

2、分析线条的使用方法,例如波浪形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

(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怎样处理比较好?(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4、小结: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四)作业展评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五)课堂总结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

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审美判断:学会从线条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形成独立的审美观。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运用线条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角和创意的作品,激发创新思维和创作潜能。
5.文化理解:通过线条的表现,使学生了解线条在美术作品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知名艺术家线条作品欣赏》:介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以线条为主题的代表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线条主题创作:鼓励学生以线条为主题,进行课后创作实践,如描绘家庭成员、校园生活等场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线条艺术研究:引导学生研究线条在古今中外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线条艺术的发展历程,拓宽知识视野。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作品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提高自我驱动力。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我评价和改进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线条描绘技巧,提升创作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审美鉴赏力。
3.线条艺术作品欣赏
-古代线条艺术:如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工笔画等,运用线条描绘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现代线条艺术:如毕加索、米罗等艺术家的作品,运用线条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间艺术中的线条:如剪纸、刺绣等,展示线条在民间艺术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反思
在本次《会动的线条》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课堂讲解和示范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线条的种类和特点掌握不够牢固,这可能是由于预习环节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活动中,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表现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对线条的观察不够细致,导致创作过程中难以把握动态表现。此外,在课后作业环节,部分学生的作品表现较为简单,线条运用不够丰富,这可能与学生缺乏创作灵感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动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条基础,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了许多动态线条的现象,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同时,学生对动态线条的表现手法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态线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教师准备动态线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态线条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线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动态线条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动态线条的表现手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创新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3. 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和表现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动态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线条的动态表现力缺乏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美,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运用线条表现动态场景。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分享创作心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和表现力。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场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发现动态美。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动态线条,提高表现力。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资料。

2.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3.相关动态线条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动态线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线条的动态美,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线条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练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态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总结线条动态表现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线条动态美运用到其他美术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的动态美和表现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运用线条表现一个动态场景,下周课堂分享。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所调整。

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动的线条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

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
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
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

教师可以现场用简笔画示范。

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

(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

(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
(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
4.小结: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四、作业展评
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
五、课堂总结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

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