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PPT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专项七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课件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专项七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课件

(1)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100%(S
100 g+������
表示溶解度),如
t3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4.4% (保留至 0.1%)。
(2)计算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如将 t3 ℃时 180 g A 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可以析出 60 g 晶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质质量分数 不变 ;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升温时溶质质量 减小 ,
溶质质量分数 减小 ,因此升温至t2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曲线呈上升型的固体物质(如A、B)溶解度曲线呈下降型的固体物质(如C)
(1)饱和溶 液→不饱和溶 ① 液
升 温② 增加 溶剂
③ 降 温④ 增加 溶剂
(2)不饱和 溶液→饱和溶 液

初三化学小专题复习课--溶解度曲线(共18张PPT)

初三化学小专题复习课--溶解度曲线(共18张PPT)
t1
这是一种什么图像,可以 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
A
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A这种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 度明显上升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达到饱和 状态
3、可以获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t (℃)
4、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 到较纯净的A
……
S(克/100水)
KNO3
图像中a表示的意义 23℃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36克/100水
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
b 的温度升高到t2℃,试判断MN两
物质的溶液是否t3℃, 是判断判断M、N两物质的溶液 是否饱和? M、N的溶质质量分
t3 t (℃) 数是否相等?
练习2 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 果(汁1)、加小入苏柠打檬(酸Na的H目CO的3是)_、与__凉小_苏_开_打_水_反_,_应_还产__需生__加二_氧_入_化_柠_碳_檬_气_酸体__。; (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现 将 具 体 理由阐 述如下 : 一 、 教 育 理 念的统 一:
我 们 的 教 育 理念是 :培养孩 子多方 面的兴 趣,发 现孩子 的内在 潜能,鼓 励孩子 大胆尝 试 ,并 协 助 孩 子实;现 理想 。我们 认为在 这方面 与贵园 的教育 理念是 一致的 。 二 、 对 贵 园 的喜爱 :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精品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精品课件

(7)t2℃时,将15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饱__和__。 (8)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__低__温__度__(_或__增__加__溶__剂__或___ _恒__温__蒸__发__溶__剂__)。 (9)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将t3℃时丙的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__加__溶__质__(_或__恒__温__蒸__发__溶__剂__)。
4. 碱+盐 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3)A
B. 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 ℃时,仍是饱和溶液 猜想假设 红色粉末可能是铜或氧化亚铜,则第三种猜想就是两种同时存在,即猜想③是Cu和Cu2O。
2 (16)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2H2O2 2H2O+O2↑(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
1 应,所以不能用E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不能燃烧 3Fe+2O2 Fe3O4 [解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考查点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结晶现象的判断,2016.10AD)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专题5 溶解度及溶 解度曲线
考向1 溶解度曲线(10年6考)
例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22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22张PPT

9.(2019·常州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B的溶解度是__3_6_.0__g;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 SA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升度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 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ωA__>____ωB(填“>”、“=”或 “<”) (继3续)蒸现发有掉t21℃0g的水B,的仍溶将液温10度0将恢其复蒸到发t2℃掉,10此g水时,析再出将B的温质度量恢_复__>到_t_23℃g时(,填析“>出”、3g“=B。”或若“≥”)
D.16g
12.t1℃时,向盛有等体积水的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 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1℃时,_①__(选填“①”或“②”)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 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w
100Leabharlann S gS100
%
3.固体饱和溶液不同情况下各量变化
恒温蒸发
溶解度 溶质 质量
不变 减小
溶剂 质量
减小
溶液 溶质 质量 质量
分数
变化趋势
减小 不变 析出晶体
KNO3饱和 溶液升温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变不饱和
氢氧化钙饱 减小 和溶液升温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析出晶体
S 100 w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 1 w
中考真题集训
1.[2019·威海]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B.20 ℃时,50 g水中溶解了15 g的硝酸钾,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 g C.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 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课件】PPT2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课件】PPT29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 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
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复习课件(26张PPT)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复习课件(26张PPT)
温度
温度
溶解度
越大
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硝酸钠
氢氧化钙
氯化钠
一、基础知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
100 g溶剂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
温度
氯化铵
氯化钠
氢氧化钙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溶液的结晶 (1)定义:溶质从 中以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常见的结晶方法: ①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固体物质; 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适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的固体物质。
一定温度
一定压强
饱和
温度
压强
越大
越小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溶解的气体冒出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水中氧气不足
例题分析
例1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填“>”、“<”或“=”,下同)B。 (2)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 (3)t2℃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溶液
晶体
较小
增大
3.应用: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法除杂。
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法除杂。
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冷却热饱
1.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 2.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河南省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PPT课件1 人教版

河南省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PPT课件1 人教版
A. 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于乙饱和溶液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都为30%
C.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 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 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目录
上一
下一

7. (2015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 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 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 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 A > C
目录
上一
下一

C. 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 饱和溶液实现
D. 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 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 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上一
下一

【解析】 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A正确;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B错误;t2℃时,a的溶解度比 b的溶解度大,因此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 b, C 正确;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 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共28张PPT)

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共28张PPT)

【2016·四川省】如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80g溶液吗? 不能 (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
溶解度大,正确吗?
23
t (℃)
不正确
6
3、比较同一温度下各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或某一个范围)才能比较溶解 度的大小,过该温度做横坐标的垂线,与溶解度曲线相 交,越高的溶解度越大,如果正好在交点则相等。
注意由大到小(由小 到大),中间用“>”、 “=”、“<”连接。
(1)在t2 ℃时,A、B、C、三种 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
排列是 c b a
(填物质序号)。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c a b(填物质
序号)。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一轮专 题复习 :溶解 度曲线 专题复 习(共2 8张PPT )
23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中 考化学 一轮专 题复习 :溶解 度曲线 专题复 习(共2 8张PPT )
(2)交点的意义:X℃时,A、B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是XXg(给出数字)。
(2)O点表示___t1_℃_时_,_A_、_C_的_溶_解_度__相等。 (3)P点表示 。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g、
2、线的意义
根据一条曲线的变化情况判断
(1)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KNO3、绝大多数物 质) (2)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氯化钠 (2)蒸发溶剂(或加入氯化钠) (3)11 ∶ 10(或110 ∶ 100) (4)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2015遵义改编)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 的重要依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M、N均不含 结晶水)
C. t1℃时,往180 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 620 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 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 的方法提纯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 (2015孝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D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a > b > c
D. 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解析】 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A正确;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B错误;t2℃时,a的溶解度比 b的溶解度大,因此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 b, C正确;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将t2℃时a、b的饱和溶 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典例精析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典例 (2015北京,1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 不饱和溶液
B.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质量不变
C.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a > b
A.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 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 (2015盐城)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B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稀硫酸
【特别提醒】 溶解度曲线类试题是考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一种常见题型。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
变化的趋势,理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备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解专 度题 曲五
线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Contents
A 考情分析 B 典例精析 C 备战演练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情分析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规律总结: 溶解度曲线是河南中招考试的高频考点,常出现在选择题 和填空题中,分值一般为1~2分。考查的内容较固定,一般为溶解度 大小的比较、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或溶质质量分 数的比较等。学生在复习时能做到熟练掌握溶液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便可在考试中轻松得分。
B.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相等
C.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 降温的方法
D. t2℃时,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 分搅拌,得到80 g a的饱和溶液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6. (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D ) A. 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二、填空题
9. (2015大连)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 是_______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 (4)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 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大于乙饱和溶液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都为30%
C.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 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 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7. (2015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 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 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质量相等
C. 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 的甲相似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2015重庆B卷)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浓度相同
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 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30℃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 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 g
D.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2015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 溶液的浓度
B. t1℃时,在50 g水里加入 15 gKNO3固体, 充分溶解,可得到65 g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