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科基考点强化(第11讲 三元相图)

材科基考点强化(第11讲  三元相图)
材科基考点强化(第11讲  三元相图)

考点1:基础知识

例1:在三元系中出现两相平衡时,若要计算两相的百分数,则()。

A.在垂直截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

B.在水平截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

C.在投影面上运用杠杆定理计算

D.在水平截面上运用重心法则计算

例2:解释三元系合金相图的重心定律?

考点2:固态完全不互溶三元相图

例:某A-B-C三组元在液态完全互溶,固态完全不互溶,且具有共晶反应,其三元相图的全投影图如图所示。图中O点成分的合金自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1)分析O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2)写出室温时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3)计算室温时各相组成物的质量百分数和各组织组成物的质量百分数。

考点3:固态有限互溶三元相图

例1:画出固态下有限互溶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并在图中标出室温下组织为γ+(γ+α)+(γ+α+β)的相区。

例2:分析三元合金相图中K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其冷却曲线,并写出它在室温时的组织组成物(见图)。

考点4:四项平衡反应的判断

例1:(1)在如图所示的三元相图投影图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四相平衡反应?写出反应式;(2)组成这个三元系的三个二元系中分别发生什么样的三相平衡反应?写出反应式。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精要与真题详解

2

例2:如图所示为组元在固态下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1)分析O 点成分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2)写出该合金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表达式。

例3:试根据如图所示的液相面投影图,分别写出四相平衡反应式。

三元合金相图习题

三元合金相图 一、填空 1. 三元相图等温截面的三相区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 2. 图1是A-B-C三元系成分三角形的一部分,其中X合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3. 图2是三元系某变温截面的一部分,其中水平线代表________________反应,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2 4.图3是某三元系变温截面的一部分,合金凝固时,L+M+C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图3 5. 三元相图的成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6. 四相平衡共晶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图6是A-B-C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在常温下: 合金I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金II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金III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 8.三元相图有如下几类投影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三元系中两个不同成分合金,合成一个新合金时,则这三个合金成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四相平衡包共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三元相图垂直截面可用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三元系三条单变量线相交于__________,就代表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并可根据单变量线箭头 _____________判断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大学《880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880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武汉大学《880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全套 目录 ?全国名校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名校考研真题 导论 1.试举例分析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中南大学2007研] 答: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材料也必须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来。通过合理和经济的合成和加工方法,可以不断创制出许多新材料或改变和精确控制许多传统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加工不仅赋予材料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是控制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必要手段。如钢材可以通过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来改变它们内部的结构而达到预期的性能,冷轧硅钢片经过复杂的加工工序能使晶粒按一定取向排列而大大减少铁损。 2.任意选择一种材料,说明其可能的用途和加工过程。[中南大学2007研] 答:如Al-Mg合金。作为一种可加工、不可热处理强化的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优良的耐蚀性能和塑性,在飞机、轻质船用结构材料、运输工业的承力零件和化工用焊接容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材料使用目的,设计合金成分,考虑烧损等情况进行配料,如A15Mg合金板材,实验室条件下可在电阻坩埚炉中750℃左

材科基考点强化(第4讲 缺陷)

本章特点 本章的中心内容就是各种缺陷的分类,特性,相互作用以及对材料的影响。重点是位错的理解。 出题形式 本章内容试题的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此类试题的容量和难度都不会太大,以记忆知识为主,比较简单。但还有综合性质的计算题,这类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对于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主要考点 考点1:晶体缺陷的分类 考点2:空位浓度的计算 考点3:点缺陷的分类和形成 考点4:点缺陷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 考点5:位错的一些基础知识:位错分类,柏氏矢量,滑移方式 考点6:位错的运动与增殖 考点7:位错的相互作用 考点8:扩展层错 考点9:位错应力场 考点10:位错与点缺陷和面缺陷的交互作用 考点11:全位错,不全位错 考点12:位错反应 考点13:面缺陷的分类 考点14:晶界 考点15:相界 考点1:晶体缺陷的分类 例1:什么是晶体缺陷按照晶体缺陷的几何组态,晶体缺陷可分为哪几类 例2:缺陷的特征是()。 A.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也不会合并和消失 B.随着各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动,它们运动,发展以及会产生交互作用、合并和消失。 C.随着各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动,但不产生交互作用,不会合并和消失 考点2:空位浓度的计算 (1)已知温度T,求形成能。 例:由600℃降温到300℃时,锗晶体中的空位平衡浓度降低了6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玻尔兹曼常数k=×10-23J/K)。 (2)已知形成能,求温度T。 例:计算某金属的空位浓度比室温(300K)空位浓度大1000倍时的温度。已知Cu的空位形成能力为×1019J/mol。 (3)求点缺陷数目 例1:已知空位形成能是atom,铁的原子量是,铁的密度是cm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023,玻尔兹曼常数k=×10-5eV/atom-K,请计算1立方米的铁在850℃下的平衡数目。 例2:铝的密度是cm3,假设其中只有肖脱基空位,求空位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1023,铝的原子量是,铝的点阵常数)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原子排列 本章需掌握的内容: 材料的结合方式: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范德瓦尔键,氢键;各种结合键的比较及工程材料结合键的特性; 晶体学基础:晶体的概念,晶体特性(晶体的棱角,均匀性,各向异性,对称性),晶体的应用 空间点阵:等同点,空间点阵,点阵平移矢量,初基胞,复杂晶胞,点阵参数。 晶系与布拉菲点阵:种晶系,14种布拉菲点阵的特点; 晶面、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确定及晶面族,晶向指数的确定及晶向族,晶带及晶带定律六方晶系的四轴座标系的晶面、晶向指数确定。 典型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fcc、bcc、hcp; 晶胞中原子数、原子半径,配位数与致密度,晶面间距、晶向夹角 晶体中原子堆垛方式,晶体结构中间隙。 了解其它金属的晶体结构:亚金属的晶体结构,镧系金属的晶体结构,同素异构性 了解其它类型的晶体结构:离子键晶体结构:MgO陶瓷及NaCl,共价键晶体结构:SiC陶瓷,As、Sb 非晶态结构:非晶体与晶体的区别,非晶态结构 分子相结构 1. 填空 1. fcc结构的密排方向是_______,密排面是______,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_______致密度为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晶胞中原子数为___________,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是____________;bcc结构的密排方向是_______,密排面是_____________致密度为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 晶胞中原子数为___________,原子的半径是____________;hcp结构的密排方向是_______,密排面是______,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_______,致密度为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晶胞中原子数为 ___________,原子的半径是____________。 2. bcc点阵晶面指数h+k+l=奇数时,其晶面间距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3. Al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其结构原子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 4. 在体心立方晶胞中,体心原子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5. 在fcc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6. 空间点阵只可能有___________种,铝晶体属于_____________点阵。Al的晶体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Fe的晶体结构是____________。Cu的晶体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7点阵常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1是fcc结构的(-1,1,0 )面,其中AB和AC的晶向指数是__________,CD的晶向指数分别 是___________,AC所在晶面指数是--------------------。

材科基考点精讲(第3讲 合金相)

第3讲合金相、离子晶体、共价晶体以及聚合物的晶体结构 主讲人:高山 网学天地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637288.html,

网学天地(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637288.html, ) 版权所有 一、合金相晶体结构 基本概念:合金、合金相(相)、组织 合金相分类:固溶体,中间相 重点:各类固溶体的定义 固溶体与中间相的区别

网学天地(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637288.html, ) 版权所有 (一)基本概念 1.合金(alloy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冶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单元。组元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也可以是化合物。 2. 组织(structure ):材料中的直观形貌,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也可以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微观形貌。分为:①宏观组织,肉眼或是30倍放大镜所呈现的形貌;②显微组织,显微镜观察而呈现的形貌。 3.相(phase ):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体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网学天地(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637288.html, ) 版权所有 ()?????????????????????????????????????? 无限固溶体按固溶度分有限固溶体置换式固溶体按溶质原子无序固溶体按原子排列所占位置固溶体的程序性分有序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限固溶体一次固溶体初级固溶体按基体类型二次固溶体(二)固溶体 1. 固溶体的定义 固溶体:溶质原子以原子态溶入溶剂点阵中组成的单一均匀固态溶体称为固溶体;其最大特点是保持了原溶剂的晶体结构。 2. 固溶体的分类

第五章 三元合金相图(习题)

第五章 三元合金相图 1 根据Fe -C -Si 的3.5%Si 变温截面图(5-1),写出含0.8%C 的Fe-C-Si 三元合金在平衡冷却时的相变过程和1100℃时的平衡组织。 图5-1 2 图5-2为Cu-Zn-Al 合金室温下的等温截面和2%Al 的垂直截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中标出X 合金(Cu-30%Zn-10%Al )的成分点。 2) 计算Cu-20%Zn-8%Al 和 Cu-25%Zn-6%Al 合金中室温下各相的百分含量,其中α相成分点为Cu-22.5%Zn-3.45%Al ,γ相成分点为 Cu-18%Zn-11.5%Al 。 3) 分析图中Y 合金的凝固过程。 Y

% 图5-2 3 如图5-3是A-B-C 三元系合金凝固时各相区,界面的投影图,A 、B 、C 分别形成固溶体α、β、γ。 1) 写出P p '',P E '1和P E '2单变量线的三相平衡反应式。 2) 写出图中的四相平衡反应式。 3) 说明O 合金凝固平衡凝固所发生的相变。

图5-3 图5-4 4 图5-4为Fe-W-C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写出e1→1085℃,P1→1335℃,P2→1380℃单变量线的三相平衡反应和1700℃,1200℃,1085℃的四相平衡反应式。I,II,III三个合金结晶过程及室温组织,选择一个合金成分其组织只有三元共晶。 5 如图5-5为Fe-Cr-C系含13%Cr的变温截面 1)大致估计2Cr13不锈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锈钢含碳量0.2%, 含Cr量13%) 2)指出Cr13模具钢平衡凝固时的凝固过程和室温下的平衡组织(Cr13钢含碳量2%)3)写出(1)区的三相反应及795 时的四相平衡反应式。 图5-5 图5-6 6 如图5-6所示,固态有限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的浓度三角形上的投影图,试分析IV区及VI区中合金之凝固过程。写出这个三元相图中四相反应式。

材科基作业题

石墨是由二维石墨层一片片沿其法线方向以ABABAB …方式重叠而成,片层间距相等,且为l 0=0.336nm 。每层碳原子构成正六角形网状结构,片层投影如下图所示(注:实心点代表A 层原子,空心点代表B 层原子)。碳原子与碳原子的最近距离a =0.142nm 。 (1) 画出石墨片层(二维)的Brivais 空间点阵,并确定其点阵矢量; (2) 确定石墨晶体的Brivais 点阵类型及点阵常数大小。 (3) 比较石墨片层的晶胞与原胞的异同。 解:(1)石墨片层的Bravais 空间点阵如下图红虚线所示,其中a 1和a 2为点阵矢量。如两原子间距离为a ,则点阵矢量可表示为(i,j 为单位矢量): 10 22cos3033sin 6022a a j j a ai a j ai j ===+= (2)若考虑对称性,则石墨为六方晶胞,其点阵常数大小为: 00.1420.246a nm === 00220.3360.672c l nm ==?= 0090,120αβγ=== (3)石墨片层的晶胞(黄色)与原胞(浅兰色)分别如下图所示。 j i

3. 推导出正六变形点阵的倒易点阵矢量,并确定其倒易点阵的空间点阵类型。 解:设正六边形的变长为a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正六边形的原胞矢量可以写为: 122a a i j a ai =+= (1) 其点阵常数间的关系为设其倒易点阵矢量为: 111222b x i y j b x i y j =+=+ 则由公式:1122211211 0a b a b a b a b ?=?=?=?= 可得: 1211b j b j a a =+=+ (2) 将(1)式和(2)式进行比较,可知两组点阵矢量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由(2)矢量所构成的倒易点阵仍是正六边形。 注:原胞矢量的写法不唯一。 1. 有一工件需要使用到1000℃以上, (1)采用铁合金材料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2)试计算由于铁晶型转变所造成的体积变化。 (3)假设单轴应变为体积应变的1/3,铁的弹模量为210GPa,试计算所产生的应力大小。 (已知:BCC 铁的晶格常数为0.2863nm ,FCC 铁晶格常数为0.3591nm ) 111222111222)1022)02)02 0)12 a i j x i y j x a x i j x i y j a a y i x i y j y a i x i y j ?+=?=?????=+=????????=+=????=??+=?? (+)((+)(()(() (i

06材料科学基础试卷A(答案)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东 北 大 学 秦 皇 岛 分 校 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 试卷: A 考试形式: 闭卷 授课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考试日期: 2008年12月31日 试卷:共 4 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三元凝聚系统中最大相数是 4 。 2、某一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系统,其独立组元数是 2 ,相数是 1 。 3、下图为晶核的半径r 与△G 间的关系,现有不同温度的三条曲线,请指出哪条温度最高? T 1 。哪条温度最低? T 3 。 4、在单元系的p (压强)-T (温度)相图内,当高温相向低温相转变时体积 收缩,则根据克拉珀龙方程,相界线的斜率为 正 (填正、负或大 于零、小于零)。 5、测定某种晶体凝固时生长速度(υg )与液固相界面前端动态过冷度(△T K )的关系为υg 正比于△T K 2,则该晶体的长大属于 借螺型位错长大 方式。 6、一般金属在非均匀形核时,所需的过冷度是其结晶温度Tm 的0.02 倍。 7、高分子从熔体冷却结晶时,通常形成 球晶 。高分子的熔点随其晶 片厚度的增加而 增加 。 8、二元包晶合金中,有α相和β相两相,α相是初生相,其包晶转变式为βα→+L 9、调幅分解是经过 组元的上坡扩散 方式形成。 10、有效分配系数K e 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 K 0

材科基考点强化(第5讲扩散)

主要考点 考点1:菲克第一定律 考点2:菲克第二定律 考点3: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 考点4:扩散机制 考点5:上坡扩散 考点6:反应扩散 考点7:柯肯达尔效应 考点8:综合 考点1:菲克第一定律 例1(名词解释):稳态扩散。 例2: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注明表达式中各参量的含义及单位。 例3: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 答: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考点2:菲克第二定律 例1:考虑扩散系数为常量的半无限的一维扩散,保持扩散源的浓度为2C 不变;保持扩散介质中扩 散物质的初始浓度为1C ,且均匀分布。这时扩散介质中扩散物质的浓度随扩散时间和扩散距离的变 化可用下式来表示( )。 A .( )2,1exp 2C C x t ??=-???? B .( )112,()1exp C x t C C C ??=+--??? ? C .( )1212,1exp 22C C C C C x t ??--=+-???? 例2:已知碳在γ-Fe 中的扩散常数50 2.010D -=? 2m /s ,扩散激活能314010J/mol Q =?,要想得到与在927℃时渗碳10h 的相同厚度,则在870℃渗碳需要多长时间?(忽略不同温度下碳在γ-Fe 中溶解度的不同) 例3:生产中,在930℃对20号钢零件进行气体渗碳,渗碳碳势为1.2%,零件的技术要求是渗碳层含碳量不低于0.6%。(1)渗碳2h 后,估算渗碳层的深度?(2)若要求渗碳层的深度达到0.5mm ,渗碳时间应为多少小时?(930℃时碳在γ-Fe 中的扩散系数为1221610m /s -?) C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体心立方金属的滑移系是由_________滑移面和_________滑移方向组成的。 <> {110}111 【答案】; 2.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征,可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答案】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莱氏体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机械混合物。 【答案】奥氏体;渗碳体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再结晶 答: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况,这个过程称之为再结晶。 2.割阶 答:在位错的滑移运动过程中,若曲折线段垂至于位错的滑移面时,称之为割阶。 3.柯肯达尔效应 答:由于两种原子的扩散速率不同,导致了一种原子扩散出去的通量不等于另一种原子扩散进入的通量,进而导致标志面(Mo丝)移动的现象称之为柯肯达尔效应。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原子的结合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原子的结合键有:

(1)离子键。其特点是:正负离子相互吸引;键合很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 点、硬度高,固态不导电,导热性差。(2)共价键。其特点是: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键合强,有饱和性,有方向性;熔点、硬度高,不导电,导热性有好有差。 (3)金属键。其特点是: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相互吸引;键合较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点、硬度有高有低,导热导电性好。 (4)分子键。其特点是:分子或分子团显弱电性,相互吸引;键合很弱,无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差。 (5)氢键。其特点是:类似分子键,但氢原子起关键作用;键合弱,有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好。 2.简述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与应用。答:(1)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①表征位错线的性质。据与位错线的取向关系可b v b v 确定位错线性质;②表征了总畸变的积累。围绕一根位错线的柏氏回路任意扩大或移动,b v 回路中包含的点阵畸变量的总累和不变,因而由这种畸变总量所确定的柏氏矢量也不改变;③表征了位错强度。同一晶体中大的位错具有严重的点阵畸变,能量高且不稳定。位b v b v 错的许多性质,如位错的能量,应力场,位错受力等,都与有关。 b v (2)柏氏矢量的应用:柏氏矢量可表示位错性质和取向,即晶体滑移方向。柏氏矢量越大,位错周围晶体畸变越严重。 3.一根多晶Zn ()棒和一根多晶镁()棒受压缩变形,分析二/ 1.86c a =/ 1.62c a =者的变形特征,比较二者的塑性。(提示:从分析滑移和孪生入手) 答:多晶体压缩滑移转动,(0001)转向压缩面,产生织构。继续压缩,滑移越来越难。 对于Zn :由于c /a =1.86,位于锐角区,宏观压力方向与微观孪生变形相适应,故可发生孪生。孪生之后改变位向可继续滑移,反复进行,故表现出较好的塑性。 对于Mg :由于c /a =1.62,压力轴位于钝角区,宏观压力方向与微观孪生变形相反,故不可发生孪生。因此表现出较差的塑性。 4.根据凝固理论,简述细化晶粒的基本途径。 答:由凝固理论可知,结晶时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目Z 取决于形核率N 和晶体长大速率V g 两个因素,即ZN /V 。基本途径: (1)增加过冷度T 。T 增加,ZV g 都随之增加,但是N 的增长率大于V 的增长率。 因而N /V 的值增加,即Z 增多。(2)加入形核剂。加入形核剂后,可以促使过冷液体发生非均匀形核。即不但使非均匀形核所需的基底增多,而且使临界晶核半径减小,这都使晶核数目增加,从而细化晶粒。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2021年考研考点归纳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2021年考研考点归纳与考研 真题 第1章材料概论 1.1 考点归纳 一、材料的分类 工程材料按属性可分为四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由前三类相互组合而成复合材料; 按使用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和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能的功能材料。 1.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中包括两大类型: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有色金属主要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镍合金等; (2)在有色金属中,铝及其合金用得最多,这主要是因为铝及其合金的以下特性: ①重量轻,只有钢的1/3; ②有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远距离输送的电缆中多用铝; ③耐大气腐蚀,可用来制作容器和包装品、建筑结构材料及导电材料。 2.陶瓷材料 (1)传统的陶瓷材料是由粘土、石英、长石等成分组成,主要作为建筑材料使用;(2)新型的结构陶瓷材料,其化学组成和制造工艺都大不相同,其成分主要是 A12O3、SiC、Si3N4等; (3)新型结构陶瓷在性能上的优点: ①重量轻;

②压缩强度高,可以和金属相比,甚至超过金属; ③熔点高,耐高温; ④耐磨性能好,硬度高; ⑤化学稳定性高,有很好的耐蚀性; ⑥电与热的绝缘材料。 (4)新型结构陶瓷在性能上的缺点: ①容易脆断; ②不易加工成形。 3.高分子材料 (1)高分子材料又称聚合物; (2)按用途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三大类型; (3)塑料又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4.复合材料 (1)金属、聚合物、陶瓷自身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如把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可分为三大类型:塑料基的复合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的复合材料;5.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1)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介电功能材料和磁性材料等; (2)光电子材料; (3)超导材料。 二、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三元相图练习题

三元相图练习题1 一、 在如图所示的相图中完成下面各个问题。 (25分) 1. 直接在给定图中划分副三角形; 2. 直接在给定图中用箭头标出界线上温 度下降的方向及界线的性质; 3. 判断化合物D 和M 的性质; 4. 写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反应式; 5. G 点的析晶路程; 6. 组成为H 的液相在完全平衡条件下进 行冷却,写出结晶结束时各物质的百 分含量(用线段比表示)。 解: 1、 见图; 2、 见图; 3、 D ,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高温稳定、低温分解; M ,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 4、 E1,单转熔点,M C A L +?+ E2,低共熔点,M B C L ++? E3,单转熔点,M B A L +?+ E4,过渡点,B A D L +?→← 5、 6、过H 点做副三角形BCM 的两条边CM 、BM 的平行线HH 1、HH 2,C%=BH 2/BC ×100%,B%=CH 1/BC ×100%,C%=H 1H 2/BC ×100% 1 没有心脏我还可以思念你没有下体我还可以燃烧你 ■■■■■■■■■■■■■张为政整理■■■■■■■■■■■■■勿删■■■■■■■■■■■■■■ L ? A f= 2 熔体G L f= 3 G[B ,(B)] 1[B,B+(A)] L ?A +B f=1 E 3[2,A+B+(M)] L +A ?B +M f=0 E 3[3,A 消失+B +M] L ? B +M f=2 E 2[4, B +M +(C)] L ?M +C +B f=0 E 2(L 消失)[G,M+B+C]

二(20分)下图为CaO-A12O3-SiO2系统的富钙部分相图,对于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试: 1、画出有意义的付三角形; 2、用单、双箭头表示界线的性质; 3、说明F、H、K三个化合物的性质和写出各点的相平衡式; 4、写出M熔体的冷却平衡结晶过程; 5、为何在缓慢冷却到无变量点K(1455℃)时再要急剧冷却到室温?

(完整word版)材科基试卷 (1)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试卷(A) (闭卷) 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 班级:材料1101,1102,1103 考试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姓名:班级:学号: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实际金属结晶时,通过控制形核率N和长大速率G的比值来控制晶粒大小,在下列情况下获得粗大晶粒( B ) (A)N/G很大(B)N/G很小(C)N和G接近(D)不确定 2.材料中能发生扩散的根本原因是(C ) (A)温度的变化(B)存在浓度梯度(C)存在化学势梯度(D)压力的变化 3.马氏体相变属于( A )。 (A)无扩散型相变。(B)扩散型相变。 (C)非共格相变。(D)扩散与非扩散混合型相变。 4.在SiO2七种晶型转变中,存在两种转变方式:一种为位移型转变,另一种为重构转变,位移转变需要的激活能( B )重构转变的激活能。 (A)大于(B)小于(C)等于(D)视具体情况而定 5.对于铁碳合金而言,铸铁和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C ) (A)渗碳体(B)铁素体(C)莱氏体(D)珠光体 6.某金属凝固时的形核功为△G*,其临界形核表面能为σ。假设晶核为球形,则△G*和σ的关系为( A ) (A)σ=3△G * (B)σ=1/3△G* (C)σ=△G * (D)σ=2△G* 7.下列材料中属于良好的绝缘体是:( C ) (A)金属(B)单晶硅(C)绝大多数陶瓷(D)石墨

8.根据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可以( B ) (A )分析相成分变化规律 (B )分析材料的平衡凝固过程 (C )用杠杠定律计算各相的相对含量 (D )得到三元系投影图 9.当压力不变时,根据相律:( C ) (A )单元系中两相平衡反应可以在某个温度区间内进行 (B )二元系中三相平衡反应可以在某个温度区间内进行 (C )三元系中三相平衡反应可以在某个温度区间内进行 (D )三元系中四相平衡反应可以在某个温度区间内进行 10.运用区域熔炼方法可以( D )。 (A ) 使材料成分更均匀。 (B )可以消除晶体中的微观缺陷。 (C )可以消除晶体中的宏缺陷。 (D )可以提高金属的纯度。 二、液/固相变时,画出自由能变化△G 与晶胚r 之间的关系图,从能量的角度简述 晶体的形核过程。单组元液相和合金熔体在凝固时均可能形成树枝晶,它们的结晶过程有何不同。(10分) 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液体中若出现一固态的晶体,该区域的能量将发生变化,一方面一定体积的液体转变为固体,体积自由能会下降,形成晶体形核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液-固相界面,增加了表面自由能,形成晶体形核的阻力。因此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为: 单组元液相在负的温度梯度下形成枝晶,而合金熔体 由于存在成分过冷现象,无论正温度梯度还是负的温度 梯度均可能形成枝晶。 3 2443 V G r G r ππσ?=?+

三元相图的绘制详解

三元相图得绘制 本实验就就是综合性实验。其综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得综合 本实验涉及到多个基本概念,例如相律、相图、溶解度曲线、连接线、等边三角形坐标等,尤其就就是在一般得实验中(比如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等)作图都就就是用得直角坐标体系,几乎没有用过三角坐标体系,因此该实验中得等边三角形作图法就具有独特得作用。这类相图得绘制不仅在相平衡得理论课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化学实验室与化工厂中经常用到得萃取分离中具有重要得指导作用。 2、运用实验方法与操作得综合 本实验中涉及到多种基本实验操作与实验仪器(如电子天平、滴定管等)得使用。本实验中滴定终点得判断,不同于分析化学中得大多数滴定。本实验得滴定终点,就就是在本来可以互溶得澄清透明得单相液体体系中逐渐滴加试剂,使其互溶度逐渐减小而变成两相,即“由清变浑”来判断终点。准确地掌握滴定得终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多种操作,例如取样得准确、滴定得准确、终点得判断准确等。 一、实验目得 1、掌握相律,掌握用三角形坐标表示三组分体系相图。 2、掌握用溶解度法绘制三组分相图得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组分体系K= 3,根据相律: f =K–φ+2=5–ф 式中ф为相数。恒定温度与压力时: f= 3–φ 当φ= 1,则f = 2 因此,恒温恒压下可以用平面图形来表示体系得状态与组成之间得关系,称为三元相图。一般用等边三角形得方法表示三元相图。 在萃取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得三组分相图对确定合理得萃取条件极为重要。在定温定压下,三组分体系得状态与组分之间得关系通常可用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如图1所示:

图1图2 等边三角形三顶点分别表示三个纯物质A,B,C。AB,BC,CA,三边表示A与B,B与C,C 与A所组成得二组分体系得组成。三角形内任一点则表示三组分体系得组成。如点P得组成为:A%=Cb B%=Ac C%=Ba 具有一对共轭溶液得三组分体系得相图如图2所示。该三液系中,A与B,及A与C完全互溶,而B与C部分互溶。曲线DEFHIJKL为溶解度曲线。EI与DJ就就是连接线。溶解度曲线内(ABDEFHIJKLCA)为单相区,曲线外为两相区。物系点落在两相区内,即分为两相。 图3(A醋,B水,C氯仿) 绘制溶解度曲线得方法有许多种,本实验采用得方法就就是:将将完全互溶得两组分(如氯仿与醋酸)按照一定得比例配制成均相溶液(图中N点),再向清亮溶液中滴加另一组分(如水),则系统点沿BN线移动,到K点时系统由清变浑。再往体系里加入醋酸,系统点则沿AK上升至N’点而变清亮。再加入水,系统点又沿BN’由N’点移至J点而再次变浑,再滴加醋酸使之变清……如此往复,最后连接K、J、I……即可得到互溶度曲线,如图3所示。 三、实验准备 1、仪器:具塞磨口锥形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 2、药品:冰醋酸,氯仿,NaOH溶液(0、2mol·mol–3),酚酞指示剂。 四、操作要点(各实验步骤中得操作关键点) 1、因所测得体系中含有水得成分,所以玻璃器皿均需干燥。

材科基网上习题

2.8题(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2.9题在立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322)与[236],(257)与[111],(123)与[121],(102),(112),(213),[110],[111],[120],[321]。 2.10题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2.16题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1与MgO的晶格能。MgO的熔点为2800℃,NaC1为80l℃, 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2.8题参考答案: 解:(1)h:k:l=1/2:1/3:1/6=3:2:1,∴该晶面的米勒指数为(321); (2)h:k:l=3:2:1,∴该晶面的米勒指数为(321)。 2.10题参考答案:解:(0,0,0)、(0,1/2,1/2)、(1/2,0,1/2)、(1/2,1/2,0) 2.13题参考答案: 解:e=1.602×10-19,ε0=8.854×10-12,N0=6.022×1023 对于NaCl:z1=1,z2=1,A=1.748,n Na+=7,n Cl-=9,n=8,r0=2.819×10-10m ∴NaCl的晶格能为u NaCl=752KJ/mol; 对于MgO:z1=2,z2=2,A=1.748,n O2-=7,n Mg2+=7,n=7,r0=2.12×10-10m ∴MgO的晶格能为u MgO=3920KJ/mol; ∵u MgO> u NaCl,∴MgO的熔点高。 2.9题参考答案:

第8章-三元相图-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已整理-袁圆-2014.8.7)汇总

第8章三元相图 8.1 复习笔记 一、三元相图的基础 三元相图的基本特点:完整的三元相图是三维的立体模型;三元系中的最大平衡相数为四。三元相图中的四相平衡区是恒温水平面;三元系中三相平衡时存在一个自由度,所以三相平衡转变是变温过程,反应在相图上,三相平衡区必将占有一定空间。 1.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 (1)等边成分三角形 图8-1 用等边成分三角形表示三元合金的成分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S都代表三元系的某一成分点。 (2)等边成分三角形中的特殊线 ①等含量规则:平行于三角形任一边的直线上所有合金中有一组元含量相同,此组元为所对顶角上的元素。 ②等比例规则:通过三角形定点的任何一直线上的所有合金,其直线两边的组元含量之比为定值。 ③背向规则:从任一组元合金中不断取出某一组元,那么合金浓度三角形位置将沿背离此元素的方向发展,这样满足此元素含量不断减少,而其他元素含量的比例不变。 ④直线定律:在一确定的温度下,当某三元合金处于两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和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定位于成分三角形中的同一条直线上。 (3)成分的其他表示方法: ①等腰成分三角形:两组元多,一组元少。 ②直角成分坐标:一组元多,两组元少。 ③局部图形表示法:一定成分范围内的合金。 2.三元相图的空间模型

图8-2 三元匀晶相图及合金的凝固(a)相图(b)冷却曲线 3.三元相图的截面图和投影图 (1)等温截面 定义:等温截面图又称水平截面图,它是以某一恒定温度所作的水平面与三元相图立体模型相截的图形在成分三角形上的投影。 作用:①表示在某温度下三元系中各种合金所存在的相态; ②表示平衡相的成分,并可以应用杠杆定律计算平衡相的相对含量。 图8-3 三元合金相图的水平截面图 (2)垂直截面 定义:固定一个成分变量并保留温度变量的截面,必定与浓度三角形垂直,所以称为垂直截面,或称为变温截面。 常用的垂直截面有两种: ①通过浓度三角形的顶角,使其他两组元的含量比固定不变; ②固定一个组元的成分,其他两组元的成分可相对变动。 图8-4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

浙大材科基模拟题

模拟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非本征扩散 2.硼反常现象 3.液相烧结 4.位移型转变 5.液相独立析晶 6.填空题 二、填空题 1.热缺陷浓度与有关,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缺陷浓度与有关。 2.T g为玻璃的温度,T f为玻璃的温度。 3.空位扩散活化能包括能和能。 4.相变的推动力是,烧结的推动力是。 5.二级相变相等,不相等。 6.产生二次再结晶的重要原因是,防止二次再结晶的有效方法是 。 7.晶界结构按两个晶粒之间夹角分为晶界和晶界。按晶界两边原子 排列的连贯性可分为、、。 8.按润滑的程度,润湿可分为、、。 三、完成下列各题。 1.什么是固溶体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2.简述影响硅酸盐熔体粘度的因素。 3.少量Al2O3加入到MgO中形成???固溶体,写出缺陷方程。 4.试用图例说明过冷度对形核化、晶化速率、析晶??、析晶??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5.简述成型压力、粒度、添加剂对烧结的影响。 6.为加快固相反应的速度,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理由。 7.粘土的很多性能与吸附阳离子种类有关,指出粘土吸附下列不同阳离子后的性能变化规 律(以箭头) H+、Al3+、Ba2+、Sr2+、Ca2+、Mg2+、NH4+、K+、Na+、Li+ 1)离子置换能力 2)粘土的ζ—电位 3)泥浆的稳定性 4)泥团的可塑性 5)泥浆的滤过性 8.根据下图和下表可知,具有面心立方晶格不同晶面(110)、(100)、(111)上,原子密 度不同,试回答,哪一个晶面上固——气表面能是最低的?为什么? 构造结晶面表面浓度最近邻原子 面心立方 (111)0.907 6 (100)0.785 4 (110)0.555 2 大小

材科基考点强化(第5讲 扩散)教学内容

材科基考点强化(第5 讲扩散)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5 主要考点 考点1:菲克第一定律 考点2:菲克第二定律 考点3: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 考点4:扩散机制 考点5:上坡扩散 考点6:反应扩散 考点7:柯肯达尔效应 考点8:综合 考点1:菲克第一定律 例1(名词解释):稳态扩散。 例2: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注明表达式中各参量的含义及单位。 例3: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 答: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考点2:菲克第二定律 例1:考虑扩散系数为常量的半无限的一维扩散,保持扩散源的浓度为2C 不变;保持 扩散介质中扩散物质的初始浓度为1C ,且均匀分布。这时扩散介质中扩散物质的浓度 随扩散时间和扩散距离的变化可用下式来表示( )。 A .( )2 ,1exp 2C C x t ??=-??? ? B .( )112,()1exp C x t C C C ? ?=+--???? C .( )1212,1exp 22C C C C C x t ??--=+-???? 例2:已知碳在γ-Fe 中的扩散常数50 2.010D -=? 2m /s ,扩散激活能314010J/mol Q =?,要想得到与在927℃时渗碳10h 的相同厚度,则在870℃渗碳需要多长时间?(忽略不同温度下碳在γ-Fe 中溶解度的不同) 例3:生产中,在930℃对20号钢零件进行气体渗碳,渗碳碳势为1.2%,零件的技术要求是渗碳层含碳量不低于0.6%。(1)渗碳2h 后,估算渗碳层的深度?(2)若要求渗碳层的深度达到0.5mm ,渗碳时间应为多少小时?(930℃时碳在γ-Fe 中的扩散系数为1221610m /s -?)

第二章 相图练习题

第二章 相图 一、名词解释: 三元系相图中的液相面,三元系相图中的等温线,相图中的无变量点,三元系相图中的初晶面 二、其它 1、相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冶金炉渣三元系的相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三元系的组成用浓度三角形,浓度三角形内的等含量规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元系的组成用浓度三角形来表示,浓度三角形中的等比规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冶金渣三元系中,若自由度为零,则一定是_____相共存。 4.三元系相图中的等温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图中等温线之间相距越近的区域,则说明该区间炉渣组成的改变对_______影响大。 5.三元相图中三元共晶点有________相平衡共存,自由度为___ 。 6.在冶金三元系渣相图中,自由度为零时,相数为_____;四相平衡的三元共晶点处的自由度为_____,其析晶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7.通常对冶金炉渣,相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由此推导出三元冶金炉渣系中最多可能存在的相数为_________,此时的自由度为___。 8、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P 点的结晶反应式。 (2)指出自由度为零的点。 (3)写出E e 3线上发生的结晶反应式。

8、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化合物D 的稳定性。 (2)相图中三角形ADB 区(即分三角形ADB )可以似为哪一类基本相图? (3)写出1E 点、23e E 线、51e E 线的析晶反应式,并指出其中自由度为零的点或线 9.如下所示的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