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①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

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然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为艺术品。

②按照艺术的种类来分,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不同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以及综合艺术等。

③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

显然,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首先,任何实用艺术都应当具有实用性,例如建筑应当使人们在居住时感到舒适和方便,实用的工艺品应当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称心如意。

实用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

就拿建筑艺术来讲,自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后,历代的建筑师一直把它奉为重要的形式美法则来遵循。

最后,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

例如日本的双轨制,既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又与时代相接轨。

④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首先,造型艺术作为一门空间和视觉艺术,它的审美特征体现在造型性和直观性。

但是造型艺术并不是只限于表面,它要求以形写神,体现出艺术家的精神情感。

其次,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等在画面上都是静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们也将这种瞬间的画面固定了下来,成为动和静最好的交叉点。

⑤任何艺术样式都必然要表现情感,而所谓表情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狩猎活动和巫术活动中,就已经有了舞蹈与音乐。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临门一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临门一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临门一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标举的有别于儒家“仁义”道德的“玄德”伦理价值观,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古代文人和文学传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问题需要从哲学到文学作交叉贯通性的深入探究。

老子的“玄德”,作为沟通天人、协和天道与人道、实现天人合一的伦理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哲学、伦理学、价值论、实践论的学说,也是一个影响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文人和文学的文艺理论学说。

其核心影响在于,“玄德”以其对中国古代文人道德观的影响,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审美境界的生成。

早在《尚书》中,“德”就既有天地乾坤之德,也有人生社会之德。

然而自老子标举“玄德”和孔子高扬“仁义”之后,逐步形成了儒、道两种具有对立性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古代文人的个体人生修养而言,这两种“德”是可以互补的,并非决然对立和不容。

他们既以“明德”精神修养儒家的仁义道德,又以“玄德”观念修炼道家的自然之德,从而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双重道德人格,进而形成“入世”和“出世”兼容的人生观。

他们普遍“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

这样的道德人格境界表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是既有诉诸“明德”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境界,又有诉诸“玄德”的宇宙情怀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区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他指出,道德境界相当于儒家的“仁义”境界,“其行为是为义的”;天地境界相当于道家的“道德”境界,“其行为是事天的”。

儒家的“仁义”道德境界和道家的“玄德”天地境界都具有超功利性,因而都是审美的境界,但相对于自由平等、无私忘我、超尘拔俗、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独立不羁等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学精神来说,以“玄德”品格生成的天地情怀和天地境界,无疑是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文学史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一大批优秀文士和他们的作品,正是“玄德”与“明德”兼修的生动体现,他们既以家国情怀、道德人生的书写著称,又以天地情怀、天人相和的歌吟长存,苏轼最为显著,他一生既坚守儒家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境界,又始终呈现出宇宙情怀和天地境界。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

而且中国是目前第一个有对外关系法的国家,因此这个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既是在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旧范式的超越。

通过一整部完整法律,确定了中国发展、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性质,以及开放性质,以往还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这么做过。

这是对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最强有力的驳斥。

打破了“国强必霸”逻辑的中国,开创出了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国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就越大。

只要是跟中国正常打交道的国家,都不难从对外关系法中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善意和担当。

与此同时,这部法律还给当下受逆全球化浪潮和地区热点冲突影响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

比如,对外关系法明确了国家善意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还明确了国家采取措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制裁决议和相关措施。

对外关系法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地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一些美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法感到紧张,甚至试图在第一时间抹黑它,这也是不奇怪的。

安徽”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安徽”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安徽”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开学语文试题.8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开发和共享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

大数据能够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并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

数据的开发和共享也成为信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经济运行、生活方式、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与个人相关的数据往往包含大量个人信息和隐私,甚至涉及个人的敏感信息和核心隐私,一些机构也可以从数据中分析出个人的身份、财产、消费习惯等。

因此,数据开发和共享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关系十分密切。

数据开发和共享的过程既涉及数据的流转,也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

同时,个人信息还可以通过共享被多次加工、利用。

如果不加以规范,一旦数据共享行为失控,就可能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或不当使用。

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应在坚持保护个人基本信息权利的前提下,促进数据开发和共享。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信息被收集者同意。

知情同意是信息权利人对其个人信息支配权的具体体现,这种支配应当是一种独占性的支配。

这种支配的效力不仅体现在个人信息的初次收集方面,也应当体现在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中。

2020年高考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2020年高考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2020年高考(80)“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这阐明了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

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

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

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

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

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

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

安徽”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人教版高三

安徽”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人教版高三

安徽”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人教版高三“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10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习近平同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这阐明了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

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②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

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

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

③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

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

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

“皖豫联盟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皖豫联盟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D.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方式,也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意识与方法融入人们的生活,有助于社会风貌得到更大改观。
6.请结合材料,就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从不同层面提出合理性意见。
【答案】4.C5.A
6.①政府环卫部门等: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体系统筹,不断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借鉴其他国的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
C项,“不要注重于资本力量追逐”错。文中有“如果大IP只是资本力量不遗余力追逐效仿的对象,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内容,没否定“资本力量的追逐”。
D项,以偏概全。“网络文艺要走出国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只是网络文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一个方面。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试题预览
“皖豫联盟体”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项,“供大于求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如果大IP只是资本力量不遗余力追逐效仿的对象,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那么这就背离了人们对多层次、高品质阅读的期待。当前的网络文艺要练就爆款IP,首先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2020年安徽省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安徽省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安徽省高三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截至目前,我国共公布了五批传统村落6819个。

中国传统村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仍然鲜活的文化遗产。

在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一心、三片、多组团、多特色”分布特点。

这些种类繁多、生动多彩的传统村落,形成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支撑,它们既是世界农耕文明的源头和我国农耕文明最集中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所在。

在城乡关系重构的今天,传统村落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重要载体和诗意栖居的家园。

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紧迫任务依然是严格保护。

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遏制了传统村落的自然消亡,但是空心化、建设性破坏、资金不足等依然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传统村落进行严格保护,一方面需要开展传统村落谱系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记录和管理,把传统村落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

另一方面则要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分级分类,精准保护利用。

对于有一定价值的传统村落,要保护好传统风貌,充分挖掘特色,适度恢复和还原,促进传统建筑的改善利用。

让传统村落走向现代,离不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

当前历史村镇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居住者对现代生活的要求与历史文化的冲突。

对此,我们要重点研究和突破,进一步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包括加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设小型综合体等。

通过优化调整适宜的产业,促进传统村落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