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思路分析
射频电路分析与设计

射频电路分析与设计射频(Radio Frequency)电路是指在射频频段内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系统,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射频识别、雷达、无线电广播等领域。
射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是了解和掌握射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根据特定需求设计和优化射频电路的过程。
本文将从射频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流程以及常见射频电路的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一、射频电路的分析方法在射频电路的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分析法、非线性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
1. 线性分析法:线性分析法是假设电路中的元器件和信号源均为线性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通常通过模拟仿真软件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参数。
2. 非线性分析法:非线性分析法考虑了电路中元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小信号模型和大信号模型对电路进行分析。
3. 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可以观察电路中各个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
通过时域仿真可以得到电路的波形图、功率消耗等信息。
4. 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是将电路中的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等方法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电路的频率响应、带宽等参数。
二、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电路拓扑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布局、电路优化等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射频电路的功能需求、频率范围、输出功率等指标,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先级排序。
2. 电路拓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和工作模式。
常见的射频电路拓扑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
3. 元器件选型:根据电路拓扑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包括放大器管、滤波器、混频器、电感、电容等。
要考虑元器件的特性参数、工作频率范围、功耗等因素。
4. 电路布局:对于高频电路尤其重要,要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串扰。
要注意信号链和功耗链的分离,减小互相影响。
5. 电路优化:通过仿真和实验等手段对电路进行优化和调试,保证电路性能的达到设计要求。
电路中的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

电路中的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射频(Radio Frequency)电路是指在射频频段(一般定义为300 kHz至300 GHz)工作的电路。
它在无线通信系统、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输和反射特性,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和元器件的选择来实现信号的收发、放大和调制解调等功能。
1.1 射频电路的特点射频电路与普通的低频电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射频信号的频率高,因此对于信号的传输线路和元器件的电特性有更高的要求;其次,射频信号容易产生反射和干扰现象,因此要进行阻抗匹配和抗干扰设计;最后,射频电路的噪声、失真和动态范围等参数要求较高,需要采用优化的电路拓扑结构和设计方法。
1.2 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电路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包括频率范围、增益、带宽、动态范围等;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射频器件和元器件,如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等;第三步,进行电路布局和阻抗匹配设计,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第四步,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评估设计的性能和稳定性;第五步,制作电路原型,进行实验验证和调试;第六步,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电路优化和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二、射频电路的元器件选择与设计2.1 射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是射频电路中常用的关键元器件,主要用于放大射频信号,提高信号的功率和增益。
常见的射频放大器包括二极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和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等。
在选择放大器时,需要考虑其频率响应、噪声系数、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和优化设计。
2.2 射频滤波器射频滤波器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频率选择和滤波,以满足系统对信号频带的要求。
常见的射频滤波器包括陶瓷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和微带线滤波器等。
在设计滤波器时,需要综合考虑滤波器的带宽、衰减特性、插入损耗和群延时等因素,并进行优化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技术

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技术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方向,对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技术展开讨论,探讨其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射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射频电路是指工作频率在几十千赫兹到数百千赫兹之间的电路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1. 信号传输:射频电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通过收集和发送电磁信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2. 信号放大:射频电路需要放大电磁信号的幅度,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3. 频率选择:射频电路要实现对特定频率的选择,以将所需信号与其他无关信号区分开来。
4. 阻抗匹配:射频电路在传输信号时,需要确保发射源、传输线和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传输。
二、射频电路设计的关键要素在进行射频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器件选择:根据设计的需求和电路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如放大器、滤波器、谐振器等。
2. PCB设计:良好的PCB设计能够减小信号路径的长度、减小干扰和噪声,提高电路性能。
3. 阻抗匹配:设计时需考虑电路和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以避免信号反射造成的能量损耗和失真。
4. 抗干扰设计:射频电路易受外界干扰,需要采取抗干扰设计措施,如屏蔽罩、滤波器等。
5. 热管理:射频电路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需设计散热系统来确保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射频电路分析的方法射频电路分析是评估电路性能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步骤,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线性分析:通过对线性电路元件进行分析和建模,评估电路在频率响应、增益、相位等方面的性能。
2. 非线性分析:考虑电路的非线性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等,对电路的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以评估失真程度和动态范围等指标。
3. 噪声分析:考虑电路的噪声源,对射频电路的噪声系数、信噪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
4. 稳定性分析:通过判断电路的稳定性边界条件,评估电路在不同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性。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概述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一、 实验目的1.了解描述射频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类型2.掌握放大器偏置电路设计方法3.了解最小噪声、最大增益放大器的基本设计方法4.掌握放大器输入、输出网络的基本结构类型5.掌握用ADS 进行放大器仿真的方法与步骤二、实验原理常用的微波晶体管放大器有低噪声放大器、宽带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目的是提高信号的功率和幅度。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减小噪声干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
功率放大器一般在系统的输出级,为天线提供辐射信号。
1.二端口网络的功率与功率增益及主要指标送到网络的平均功率 送到负载的平均功率2.放大器的稳定性无条件稳定:不管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如何,放大器输入输出端反SS out L Lin S S S S S S S S Γ-Γ+=ΓΓ-Γ+=Γ112112222221121111射系数的模都小于1,网络无条件稳定(绝对稳定)条件稳定:在某些范围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内,放大器输入输出反射系数的模小于1,网络条件稳定(潜在不稳定) 无条件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稳定性系数K3.最大增益放大器设计(共轭匹配)源和负载与晶体管之间达到共轭匹配时,可实现最大增益。
4.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圆 源导纳为Ys=Gs+Bs 时,其噪声系数为: Fmin:为最小噪声系数;Yopt=Gopt+Bopt:最佳源导纳,Rn:为等效噪声电阻。
通过调节Ys 可达到最小噪声系数5. 宽带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增加带宽的常用方法补偿匹配网络 —— 输入输出网络复杂11 1 11121122222211211<Γ-Γ+=Γ<Γ-Γ+=Γss out LL in S S S S S S S S 2222221212112122122222212max24 24)1(1111C C B B C C B B K K S S S S G L S LLST -±=Γ-±=Γ--=Γ-Γ-Γ-=**∆-=∆-=∆--+=∆--+=11222221112211222222222111 1 1S S C S S C S S B S S B ])()[(22min 2min opt s opt s sn opt s s nB B G G G R F F Y Y G R F F -+-+=-+=电阻性匹配网络——增益降低、噪声变大负反馈——增益和噪声均恶化平衡放大器——直流供电功率翻倍分布放大器——电路庞大,增益较低三.微带天线特性测量回损驻波输入阻抗带宽W=2.65GHZ-2.54GHZ=0.11GHZ 四.练习题五.思考题1.若放大器的稳定性k<1,可否同时实现输入、输出网络共轭匹配?2.放大器设计的具体步骤有哪些?3.如何给仿真设计加噪声?4.实验体会和建议。
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

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当前,射频前端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设计方案也日渐复杂。
而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模拟实际电路情况,预测电路参数,减少实验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和可靠性。
一、高速射频前端电路设计的难点高速射频前端电路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参数,如功率、频率、噪声等。
同时,电路通常由多种元件组成,如滤波器、放大器、变频器等,且不同元件间存在相互影响。
因此,设计者需要深入理解电路的物理特性和工作机制,以充分利用电路中的元件。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电路末端的负载匹配问题,避免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反射、失真等问题。
同时,对于高速电路而言,还需要注意信号传输时间延迟的影响,以确保电路的高速性能。
二、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的意义针对上述设计难点,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仿真可以模拟电路的工作波形、S参数等关键参数,直观地反映电路性能,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参数优化和性能分析。
同时,仿真还可以降低了实验的成本和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对元件的磨损和损坏,避免了开展工作实验对元件库造成的消耗和浪费。
三、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思路在高速射频前端电路仿真设计中,常用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基于MATLAB的仿真设计,另一个是基于SPICE仿真电路设计。
在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时,设计者可以调用MATLAB中现有的函数和工具箱,如RF Toolbox、Communications Toolbox等,以实现相应电路的仿真。
利用MATLAB的无代价的优点,同时MATLAB支持求解微分方程等高级数学运算,能够支持更加高级精确的计算模型,因此广泛应用。
而基于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仿真电路设计则是基于电路仿真器SPICE软件平台所设计的。
它主要使用模拟计算模型进行仿真,支持多种元器件的拓扑设计,包括传输线、滤波器和放大器等。
射频电路仿真与设计

射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的需要,使用射频EDA软件工具进行射频电路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射频领域主要的EDA工具首推的是Agilent 公司的ADS ADS是在HP EESOF系列EDA软件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大型综合设计软件。
由于其功能强大,仿真手段和方法多样化,基本上能满足现代射频电路设计的需要,已经得到国内射频同行的认可,成为现今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研发过程中最常用的辅助设计工具。
关键词:射频电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过程,仿真方法,展望未来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所用频率日益提高,射频(RF)和微波(MW电路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高频电路设计领域得到了工业界的特别关注,新型半导体器件更使得高速数字系统和高频模拟系统不断扩张。
微波射频识别系统(RFID)的载波频率在915MHz和2450MH濒率范围内;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频率在1227.60MHz 和1575.42MHz的频率范围内;个人通信系统中的射频电路工作在 1.9GHz,并且可以集成于体积日益变小的个人通信终端上;在C波段卫星广播通信系统中包括4GHz的上行通信链路和6GHz的下行通信链路。
通常这些电路的工作频率都在1GHz以上,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
但是,处理这种频率很高的电路,不仅需要特别的设备和装置,而且需要直流和低频电路中没有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这对射频电路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正文:1.射频电路设计原理频率范围从300KH— 30GHz之间,射频电流是一种每秒变化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的简称。
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
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无源元件、有源器件和无源网络组成的,高频电路中无源线性元件主要是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在高频条件下,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对电路的影响很大。
杂散电感存在于导线连接以及组件本身存在的内部自感。
射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优化

射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优化射频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作用是在传输信号之前将信号放大、滤波、调制等,以保证信号质量和传输距离。
因此,对于射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十分重要。
一、射频电路的设计原理1、射频电路常见组件射频电路由多个组件组成,其中常见的组件包括:(1)二极管:在不同的交、直流工作模式下,二极管均可用于射频电路。
(2)电容器:作为一种具有低通/高通滤波器效果的器件,电容器可以用于频率选择电路和耦合电路。
(3)电感器:作为一种具有高通/低通滤波器效果的器件,电感器主要用于射频放大器中。
(4)变压器:主要用于匹配不同电阻值和阻抗值的电源和负载,并用于驱动天线。
(5)晶体管:在现代射频电路中广泛使用的放大器器件,它可以实现高速开关,并将低功率信号转换为高功率信号。
2、射频电路的基础参数(1)指标:阻抗(Z)、频率(f)、频带宽度(BW)、输入输出功率P。
(2)特性:增益(G)、稳定性、谐振频率、相关系数和线性度。
二、射频电路的优化方法1、降低噪声水平在射频电路中,噪声是由电气信号和热无关噪声共同产生的。
射频电路的设计师需要采用多种技术,以降低噪声水平。
这些技术包括减小电路本身的噪声、采用防射频干扰和阻尼噪声的方法。
2、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射频电路的设计师需要预先确定电路所需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指标,并对其进行验证和调整。
射频电路的选择性指标是其频带宽度(BW)。
通过调整电路本身的各项参数,设计师可以调整选择性指标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提高线性度和输出功率在射频电路中,线性度和输出功率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要求。
然而,通过熟练的设计技巧和优化方法,设计师可以提高射频电路的线性度和输出功率。
4、实现所需的阻抗匹配在射频电路中,阻抗匹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用于输入和输出电缆进行阻抗匹配,并采用匹配网络等工具,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电路阻抗不匹配的影响。
5、减小电路本身的损耗射频电路的损耗包括传输线、电感、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各种组件产生的电耗和电流损失。
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

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电路成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基础、设计流程以及常用技术手段。
一、理论基础在进行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射频电路的理论基础。
射频电路是指工作频率高于几百千赫兹的电路。
对于射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我们需要掌握电磁场理论、网络理论、传输线理论等相关知识。
电磁场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电磁波的传播规律,网络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传输线理论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播过程。
二、设计流程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布局设计、射频特性分析等步骤。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通过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分析和确定,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系统设计阶段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整个射频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电路设计阶段是指将系统设计的结果转化为电路的具体实现,包括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选取合适的元件、确定电路参数等。
布局设计阶段是指根据电路设计的结果,进行线路布局和元件布局,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射频特性分析阶段是指对设计的射频电路进行性能分析,包括频率响应、增益、噪声、谐波等方面的分析。
三、常用技术手段在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参数优化、模拟仿真、射频测试等。
参数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电路设计中的各个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参数包括电容、电感、阻抗等。
模拟仿真是指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并进行改进。
射频测试则是通过实际测量射频电路的性能指标,以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常见的射频测试设备包括网络分析仪、频谱仪等。
四、设计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应用,我们以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设计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思路分析
发表时间:2020-03-25T06:34:04.616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曾鸣
[导读] ADS电子设计自动化主要有频域电路仿真、时域电路仿真、三维电磁仿真、通信系统仿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等.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当前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通信设备使用的频率也逐渐提高,射频以及微波电路等被广泛的使用在通信等系统中,高频电路设计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新型的半导体器件使高速数字系统和高频模拟系统不断扩张。
本文就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射频电路设计;仿真;思路分析
ADS是当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微波射频电路、通信系统、RFIC 设计软件,是由美国 Agilent 公司推出的,是微波电路与通信系统的一种仿真软件。
这种软件具有丰富的仿真手段,能够实现时域和频域、数字和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等多种仿真功能,科学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促进电路设计频率的提升,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微波射频电路,也是当前射频工程人员必备的一种软件。
1 射频电路与ADC分析
1.1 射频电路
射频电路就是一种具有超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工作频率比较高的线路,人们一般称作“高频电路”、“微波电路”等。
在工程上,一般指的是工作频段的波长为10m-1mm之间的电路,或者是频率为30MHz-300MHz的电路。
当频率不断升高达到射频频段时,一般使用欧姆定律、电压电流或者是基尔霍夫定律对DC和低频电路进行分析,但是已经不够精确。
还需要注重分布参数的影响。
如果使用电磁场理论方法,虽然能够对全波、分布参数等影响进行分析,但是很难接触到VCO、混频器或者是高频放大器等实用内容。
因此射频电路的设计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
1.2 ADS
ADS电子设计自动化主要有频域电路仿真、时域电路仿真、三维电磁仿真、通信系统仿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等,被应用通信以及航天中,是当前研究最多的射频电路仿真软件。
2 ADS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仿真设计方法
ADS软件能够使电路设计者进行模拟、射频微波等电路和通信系统设计,仿真方法主要有时域仿真、频域仿真、系统以及电磁仿真等。
2.1 高频SPICE分析和卷积分析
高频SPICE分析能够对线性以及非线性电路的瞬态效应进行分析,在SPICE仿真器中,对于不能直接使用频域分析模型,比如说微带线带状线等,就可以使用高频SPICE仿真器,仿真过程中,如果高于高频SPICE仿真器,频域分析模型会被拉式变换,然后进入到瞬态分析,并不需要使用者转化。
这种高频SPICE不仅能够对低频电路进行瞬态分析,还能够对高频电路的瞬态响应进行分析。
此外,还能够进行瞬态噪声的分析,对电路的瞬态噪声进行仿真。
卷积分析法是以 SPICE 高频仿真器为基础的一种高级的时域分析的方法,通过卷积分析法能够更加科学的使用时域分析法对频率元件的进行分析。
2.2 线性分析方法
线性分析是一种频域电路仿真分析法,可以对线性、非线性的射频微波电路进行分析,进行线性分析时,软件先对电路中的元件计算需要的线性参数,如电路阻抗、稳定系数、反射系数、噪声以及S、Z、Y参数等,进而对电路进行分析和仿真。
2.3 谐波平衡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是对频域、稳定性好,大型号的电路进行分析的仿真方法,能够对多频输入信号的非线性电路进行分析,明确非线性电路的响应,比如谐波失真、噪声等。
相比于时域的SPICE 仿真分析反复,这种谐波平衡分析在分析非线性电路时能够提供更加有效并且快速的方法。
SPICE瞬态响应分析、线性S参数分析在分析多频输入信号非线性电路仿真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谐波平衡分析方法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当前的高频通信系统中,有很多混频电路结构,谐波平衡分析方法的使用次数也就逐渐增加,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并
且对于高度非线性电路,比如锁相环中的分频器,ADS也可以使用瞬态辅助谐波平衡的仿真方法,瞬态分析电路,依据结果,使其成为谐波平衡分析的最初条件,从而进行电路仿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高度非线性线路分析时的不收敛现象得到有效地解决。
2.4 电路包络分析
这种电路包络分析的方法主要分为时域和频域分析两种方法,能够被使用到调频信号的电路和通信系统中。
电路包络分析将谐波平衡分析与SPICE两种仿真方法的优势进行有效地结合,通过时域SPICE仿真方法对低频信号进行调频,对于高频的载波信号则是使用频域的谐波平衡分析方法进行。
2.5 射频系统分析
射频系统分析法是为使用者提供模拟评估系统,系统的电路模型不仅能够使用行为级模型,还能够利用元件电路模型验证响应。
射频系统仿真分析中含有线性分析、谐波平衡分析以及电路包络分析的内容,从而对射频系统的无源元件、线性化模型特性、非线性系统模型特性、具有数字调频信号的系统特性进行验证。
2.6 电磁仿真分析
ADS软件提供了2.5D的平面电磁仿真分析功能,也就是Momentum,能够对微带线、带状线、共面波导等电磁特性进行仿真,天线的辐射特性,电路板上的耦合以及寄生反应也能够进行仿真。
分析的S参数结果能够直接被应用到分析谐波平衡和电路包络中,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
Momentum电磁分析中,主要有 Momentum微波模式和Momentum射频模式,人们可以根据电路工作的频段、尺寸等进行科学的选择。
2.7 托勒密分析
托勒密分析能够同时对具有数字信号以及模拟高频信号的混合模式系统进行仿真,ADS中提供了数字元件模型、通信系统元件模型以及模拟高频元件模型。
3 结束语
射频电路设计以及仿真工作需要做到低成本、能耗,具有较高的工作频率以及集成度,传统的设计方法不能达到这些要求。
而ADS仿真软件具有很大的功能,仿真手段也比较丰富,能够促进电路设计效率的提升,成为很好的微波电路、系统信号的链路设计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喜,曹卫平,姜彦南 . 微波与射频电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269-271
[2]杨明,周金芝 . 单片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设计与仿真 [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70-73
[3]曾清祺 . 数字家庭网关射频滤波电路设计与仿真 [J]. 通信技术,2013,02:115-119
[4]张会民.WLAN射频接收机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23):45-47.
[5]刘璇.2.4G高灵敏度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5(30):78-79.
[6]蔡立群.L波段接收机射频前端硬件平台设计及实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1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