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宗教艺术.
欧洲的传统祭祀与宗教仪式

欧洲的传统祭祀与宗教仪式欧洲是一个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大陆,传统祭祀与宗教仪式是欧洲各国深植民心且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这些祭祀和仪式不仅是人们宗教信仰的一种载体,也是人们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重要传承。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欧洲传统祭祀和宗教仪式,带您领略欧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古希腊神殿仪式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文明之一,其丰富多彩的神祗与祭祀仪式在欧洲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希腊人崇拜的众神包括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等,每位神祗都有相应的神殿供奉。
神殿仪式一般在特定日期举行,人们会穿着盛装,携带祭品前往神殿,进行祭祀和祈祷。
这些仪式通常伴随着音乐、舞蹈和诗歌,人们向神祗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祈求。
二、罗马大竞技场的角斗士比赛古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而角斗士比赛是古罗马文化中备受推崇的一项活动。
这种残酷的竞技活动起初是为了向神灵献祭,后来成为娱乐观众的一项盛会。
比赛通常在大竞技场举行,角斗士们会进行激烈的战斗,以取得胜利并得到观众的喝彩。
这种形式的传统祭祀和宗教仪式,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但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和文化遗产。
三、复活节的宗教仪式复活节是西方基督教世界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欧洲许多国家中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日子。
这个节日纪念基督耶稣的复活,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在复活节期间,教堂会举行特殊的弥撒仪式,神职人员会向信徒讲述耶稣受难、死亡和复活的故事。
此外,人们还会制作复活节彩蛋,进行家庭聚餐和庆祝活动,以此表达对重生和新生活的祝福。
四、巴伐利亚啤酒节巴伐利亚啤酒节是德国慕尼黑最著名的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俗节庆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开始,持续两周时间。
人们会身着传统的巴伐利亚传统服装,聚集在啤酒节会场上,享受美食和啤酒,欢庆节日。
节日期间,还有大型的游行、音乐表演和游乐设施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结:欧洲的传统祭祀与宗教仪式多样而丰富,从古希腊神殿仪式到复活节宗教仪式,再到罗马大竞技场的角斗士比赛和巴伐利亚啤酒节,每个仪式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西方美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这些艺术作品强调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这段时期的艺术被基督教教会统治着,并且更关注宗教主题的表现,艺术作品通常以圣经故事、圣徒和基督教教义为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开始在意大利兴起,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追求人体比例的完美和逼真,注重透视和光影的表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杰作,他们的作品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以宏伟、浮华的风格而著名。
巴洛克艺术强调运动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作品通常富于动态和活力,呈现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等历史事件的作品,以及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作品。
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则更加强调优雅、浪漫和俏皮的氛围。
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创作精美的装饰品,风格追求华丽和奢华。
洛可可艺术主题多样,从宫廷生活到田园风光,都有艺术家的创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艺术运动崛起,打破了传统画风的限制,艺术家开始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准确捕捉,注重瞬间的表现和情感的传递。
马奈、莫奈和梵高等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的西方美术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不同的艺术家追求不同的创新和表达方式,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多样和抽象,对观众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现代主义后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反思,产生了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流派。
当代艺术探索了更多的实验性和观念性,追求反传统和自由的艺术表达。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多个阶段,每个时期都由于艺术家们的努力和创造力而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对世界艺术影响深远。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18课西方宗教建筑

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体系。教堂正中的穹顶高15米,直径为 32.6米,是古代少数几个规模宏大的穹顶。采取这种结构,便能在 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使建筑物内外都有完整的集中式构 图,成为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在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俄罗斯)《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 整个建筑风格独特,中央主塔采用俄罗 斯民间建筑特有的帐篷顶,高47米,形 成垂直线,统率着周围8座形状、色彩与 装饰各不相同的浑圆饱满的穹顶。
罗马式教堂萌发于加洛林王朝、成熟并流行于11-12世纪西欧、北欧及部分东 欧地区,被称为中世纪“第一次国际性时代”的教堂建筑风格。实际上,罗马 式建筑艺术反映了从古代地中海世界(罗马帝国)到西欧中世纪社会(加洛林 王朝)的过渡,代表着中世纪早期西欧基督教世界的确立和巩固。其实,在罗 马式的前期还存在着“前罗马式”时期,是从8世纪末到10世纪的酝酿时期。 由于10世纪以来的克吕尼修会运动、赴西班牙圣地亚哥的圣雅各朝圣浪潮及十 字军东征等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各地“前罗马式”教堂建筑风格逐渐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宏大的国际化流行风格。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 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 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 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 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 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 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 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这是因为“蛮族”艺术掺入的影响。这些被变形的形 象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产生一种阴郁和怪异感,具有解释教义的意义,体现中 世纪人的世界观。 罗马式教堂的典型代表为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普瓦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注:公元476年是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从这之后,欧洲开始进入了黑暗中世纪,一直到东罗马灭亡,文艺复兴开始。
)原始艺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
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
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
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
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
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
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
西方艺术发展史

西方艺术发展史西方艺术发展史古典前时期艺术(原始艺术,古埃及艺术,古代两河流域艺术)古典时期艺术(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早起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欧洲文艺复兴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尼德兰,德国,西班牙)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17世纪意大利艺术,18世纪新古典主义艺术)19世纪西方艺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古典前时期艺术原始艺术两种艺术形式:小型雕刻品---维林多夫母神像、洞穴壁画----遗址:法国拉斯科洞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受伤的野牛)巨石建筑----巨石阵古埃及艺术332BC以前的埃及艺术,人类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三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吉萨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尼弗而提提王后彩色雕像古代两河流域艺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美索不达米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
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伊拉克一带。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是亚洲最早具有完整文化的民族。
牛头竖琴古典时期艺术古希腊艺术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艺术包括爱琴艺术和希腊艺术两部分(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爱琴艺术:抓蛇女神像,狮门(迈锡尼城城门)希腊艺术:希腊艺术的主要成就是雕刻。
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掷铁饼者(米隆)断臂维纳斯(米洛斯)古罗马艺术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共同构成西方文明的起源。
罗马人最有成就的是建筑。
罗马人开始使用拱门与拱顶,并开始使用水泥制作混凝土,因此能建造出各种形状与体积的建筑物,所以建筑是罗马艺术上最大的成就。
其他建筑有市场、广场、澡堂(公共交际场所)、运动场、竞技场、斗兽场等。
古罗马建筑的代表类型:大角斗场、万神庙、凯旋门(君士坦丁)中世纪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文化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文化宗教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风貌。
世界各国因历史、地理、民族等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探讨宗教和文化在世界各国中的表现与影响。
一、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是世界上宗教和文化多样性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这里孕育了诸多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每一种宗教都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印度教与印度文化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它崇拜多神,注重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的观念。
印度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宗教节日和仪式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印度教徒信仰的修行方式也对印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佛教与东亚文化佛教源自印度,后传入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
佛教倡导的“舍利子”、“禅宗”等思想观念对东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文化在东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体现在建筑、绘画、文学、哲学等方面。
3. 伊斯兰教与中东文化作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中东地区的文化与伊斯兰教紧密结合。
中东地区的饮食习惯、服饰风格、建筑风格等都受到伊斯兰教规范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伊斯兰教的文化价值观也对中东地区的社会风俗、道德准则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传统地区之一,基督教文化催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哲学思想。
1.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基督教对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教堂建筑、宗教音乐、绘画等都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另外,基督教信仰的普及也推动了欧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 犹太教与犹太文化犹太教是犹太人的主要宗教,犹太文化是犹太民族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犹太文化在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均有显著影响。
西方工艺美术史

罗马式建筑艺术
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 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 得名。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 响很大。其明显特征: 第一点,罗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于 古希腊艺术。在那个宗教信仰强烈的时代,教堂会成为 主要建筑是在自然不过的了,而且教堂还是当时最富有、 最有学问、设备最好且无所不在的机构。 第二点,则是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 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第三点,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 复,强调明暗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 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 第四点,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 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
文艺复兴时期陶工艺
• 陶制品的低廉迎合了市民需求,地位得到重视。
• 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进而影响到欧洲诸地。
• 代表:意大利的 法国的 德国的
马略卡式陶器
• 西班牙瓦伦西亚——马略卡——意大利
• 工艺:先
,然后
,
,再
• 内容:早期——图案化的纹样 晚期——以写实手法表现神话或日常生活
动物纹陶壶
田园风格陶器
三,剔刻装饰陶器
初期
装饰技法
最早时候出现几何组合纹样边饰(螺旋纹, 曲线纹)后来出现人物动物(鸟,鱼) 色彩:黄色,绿色透明面釉
风格:刻画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单纯,和谐, 质朴无华。
中期
装饰:剔刻技术的出现----浅浮雕效果的装饰图案 色彩:白色化妆土与红色底胎映衬,纹样色调层次 丰富 装饰题材:动物 民间传说故事情节 十字架等象征 基督教的纹样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西方美术史是指欧洲及其殖民地的美术发展史。
它的起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艺术的发展,经过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各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在西方美术史上都有着各自的地位和影响。
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发展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是西方美术史的起源。
希腊雕塑主要表现人体的美和力量,而罗马雕塑更注重逼真性和细节的表现。
在基督教时期,艺术开始表现宗教和道德的主题,主要是壁画和彩绘玻璃窗。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复苏的时期,这个时期将艺术界的注意力从宗教主题转向了人类和自然中心的主题。
著名艺术家包括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
此期画家采用线性透视法和色彩透视法,达到了超凡的表现力和逼真的效果,元素变得更加平衡、和谐和自然。
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艺术的主题变得更加辞藻华丽、装饰奢华和运动多样。
洛可可时期(18世纪)风格更接近于这样的乐观和浪漫的风格,主要用于装饰和室内设计。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突出了人类生活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作品包括高度情感化的主题、强烈的色彩和自然的创造力。
同时,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印象主义和后印象派的兴起带来了艺术的独立性,开始强调个人的观感和带给观众的印象。
现代主义(20世纪至今)以它的新技术、思想和哲学改变了艺术的取向。
其特点是艺术家实验性地创造和创新,强调个人和群体认同和自由,作品跨越了更多的话题和问题。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也受到政治、科学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同时,它也对欧洲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的生活,他们的信仰、内心、外部世界的感觉和想象,为人们创造了充满艺术感和富有思想性的视觉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斯兰教的宗教艺术
伊斯兰教认为建筑是一切美术品中最持久的,而宗教建筑是美术的最高成就。
“札玛尔”,清真寺的圆顶,代表着神的完美。
伊斯兰建筑独具特色的是穹庐顶和拱券顶以及两个主要装饰,宗教建筑和世俗建筑共有的“帕提”和钟乳饰。
“帕提”是一个拱形门厅。
钟乳饰是墙和拱顶之间具有装饰性的过渡部分。
伊斯兰建筑上的这种结构起源于古代巴比伦,它们很早就运用穹庐形结构于坟墓,运用拱举顶结构于宫殿、寺庙。
到了萨珊王朝时期,这种建筑形式在伊斯兰建筑中占了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富有特征的形式,弯庐和拱形已经被认为是萨珊建筑的典型。
在印度的阿旃陀、中国的龟兹石窟建筑中也有这种穹庐顶和拱券顶窟形,这可能是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反对偶像崇拜,认为表现人或动物的形象,是对真主所独享特权的侵犯和亵渎,因此在清真寺既找不到人和动物的画像,也没有以宗教情节为内容的雕像。
在伊斯兰教里,真主被理解成一种摆脱一切尘世成分的纯粹的精神,他不具备人类的、类人的特性,也不可能被描绘出来。
认为只有思辨力量是人类认识真主和世界的一种最高的能力,因此,一切失掉物质和感性外壳的抽象概念是知识的最高形式,这从理论上证实伊斯兰教禁忌的合理性。
神的意愿、趋于抽象化的思辩的升华和绝对化,与人的种种欲望和世俗享受的斗争,明显地限制艺术在正统的伊斯兰教世界中存在,或者它们至少要求艺术十分明确地改变自己形象的、感性的、情感的本质。
“伊斯兰教的这种宗教一哲学的思考,结果向着有利于抽象一思辩的哲学和美学发展。
艺术成为伊斯兰教结构里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永远滞留在抽象几何图案或植物图案的一些合乎规范的永恒不变的情节中,在阿拉伯花纹和阿拉伯连体字的奇怪而夸张的交错形状中,在大君主们的墓志铭和清真寺山墙上的格言中。
”(E.T.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17l页)
伊斯兰教的审美一艺术的原则与近东、中亚、高加索和北非的许多民族、部族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思维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相吻合,这些民族和部族的艺术思维持征,是深刻的装饰感、华美感、节奏感,注重装饰图形与平面的综合统一感。
由于宗教的禁忌,雕塑、绘画艺术在伊斯兰世界从未象在其它文化中那样得到充分发展。
也许是游牧生活环境,而对日用物品的相对兴趣,促使伊斯兰工艺美术展现出独一无二的造型艺术价值。
伊斯兰教装饰艺术中三大形式: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图案、几何图形和书法文字被普遍地用于建筑物、彩饰画、地毯还有陶瓷器皿。
在一些伊斯兰国家中,陶器是艺术表现最高形式之一,他们在各种陶瓷器物上都采用装饰形式,甚至把建筑物的外观变成五彩缤纷的花朵和绿叶中穿插着铭文的奇异花园。
萨珊波斯帝国时期,伊朗人在绘画中用莲花状的圆盘来代表太阳,用带八个尖角的一圆圈来代表星星,早在阿契美尼德的波斯帝国和安息王朝就有用兔或鹰代表月亮,用马代表太阳。
这使我们想到龟兹石窟和敦煌壁画中的那些日月星辰图和极富装饰感的藻并画,特别是“三兔飞天藻井”。
而那些在空中飞行、手中托着花盘和宝盘、几乎都是用飘动的披巾和带子装饰起来的飞天也是来源于波斯艺术。
马里奥.布塞格里《中亚绘画》说:“用飘动着的飞巾来对衣饰作逼真的处理以及那长长的纤细的手,这种特征是属于伊朗艺术的。
”而云冈大佛络腋上的连珠纹,则是波斯萨珊朝常用的装饰纹饰。
早在公元7、8世纪,伊斯兰教艺术的这种装饰性传统经由波斯、埃及、北非传入西由牙,影响了整个欧洲艺术。
英国学者贡布里奇曾说:这要归功于穆罕默德使我们了解了东方精美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它使艺术摆脱了受真实世界形体的束缚,而进入梦幻似的色彩与线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