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一、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

(一)为了统一、规范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满足地名数据库编码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10114一88)的编码规则、《民政统计代码编制规则》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制定。

(三)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应做到不重、不漏,留有备用号。

(四)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共有20位数字,分为四段。

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1.行政区划数字代码(简称数字码)采用三层六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

2.数字码码位结构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层即前两位代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二层即中间两位代码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其中

(1)01~20、51~70表示市,01、02还用于表示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

(2)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3)90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第三层即后两位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其中:

(1)01~20表示市辖区、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市辖特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市,01通常表示市辖区汇总码;

(2)21~80表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地区辖特区

(3)81~99表示省(自治区)辖县级市。

3.为保证数字码的唯一性,因行政区划发生变更而撤销的数字码不再赋予其他行政区划。

4.凡是未经批准,不是国家标准的行政区划单列区、县级单位,代码的第三层即后两位必须设置为以91开始按顺序往下编制。

第二段的3位代码执行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其中的第一位数字为类别标识,以“0”表示街道,“1”表示镇,“2和3”表示乡,“4和5”表示政企合一的单位;其中的第二位、第三位数字为该代码段中各行政区划的顺序号。具体划分如下:

1.001—099 表示街道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2.100—199 表示镇(民族镇)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3.200—399 表示乡(民族乡)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4.400—599表示政企合一单位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5.600-699表示开发区等非法定单位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6.999表示省、地、区(县)本级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编写。

第三段由5位数字组成,表示地名属性类别,执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第四段为6位数字,表示附加码,具体代码段为 000000-999999,用以区分同一类别并且是同一行政区的地名并进行排序,如果前13位编码可以确定此地名的唯一性,则第四段代码用000000表示。

其具体格式为: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地名属性类别代码)附加码

二、地名数据库代码管理

(一)国家地名数据库所使用的代码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地名管理部门负责。

(二)各省地名管理部门要经常与质量技术监督、统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本地区县以下行政区划的代码变动情况,定期对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库进行维护和更新,并按年度随更新的地名数据一并报送民政部。

(三)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的适用范围为国家地名数据的普查采集项目及信息系统的存储、检索、分析、输出等方面的管理,主要用于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维护和地名信息公共服务。

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GB/T 18521-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名类别的划分规则与地名类别代码的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地名信息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中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93.1-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名 geographical 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GB/T 17693.1—1999,定义2.1]

3.2 地名信息 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反映地名及其属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的总称。

3.3 标准地名 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s

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

3.4 地名简称 shortened forms of geographical names

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3.5 地名别名 alias of geographical names

某一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

3.6 现今地名 under using geographical names

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3.7

历史地名 former geographical names

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

4 分类原则

4.1 选择地名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为分类依据,保证分类体系的稳定性。

4.2 以地名学、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尽可能采用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分类体系的科学性、继承性、兼容性。

4.3 在体现科学性的前提下,按地名及相关行业对地名分类的习惯,以及不同类别地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在具体分类时作适当调整,提高分类体系的实用性、通俗性。

4.4 在同一层面使用统一的分类方法,保证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

5 分类方法

5.1 地名类别的划分综合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在总体上采用面分类法将地名分为自

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类,各个“面”内采用面分类法或线分类法进一步细分。

5.2 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地名的使用时间、地名的表示方式4项作为地名类别划分的标准。

5.3 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将地名分为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国家(地区)2层。

5.4 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地名地理属性类别结构见表2。

5.4.1 门类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基本属性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两类。

5.4.2 大类根据门类的科学构成和实际管理的需要来划分。其中自然地理实体门类分为海域,水系,陆地地形;人文地理实体门类分为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电信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和名胜古迹,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5.4.3 中类根据大类的科学构成要素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际应用的需要来划分。

5.4.4 小类原则上隶属于中类,为构成中类的基本类别。对于不可细分或者个体数量较少的中类不设小类。

5.4.5 大类、中类、小类中分别设“其他”作为收容类目。

5.5 按照地名的使用时间分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2类。

5.6 按照地名的表示方式分为标准地名、地名简称和其他地名(如地名别名)3类。

6 编码方法

6.1 地名类别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分为4段,用10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1)。第一段4位数字表示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第二段4位数字表示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第三段1位数字表示地名的使用时间,第四段1位数字表示地名的表示方式。

表示方式

使用时间

地理属性

空间位置

图1 地名类别代码结构示意图

6.2 空间位置类别代码分为2层,分别用1位、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2)。

×

国家(地区)

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

图2 地名空间位置类别结构示意图

6.2.1 空间位置类别代码第一层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大洲、跨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其代码见表1。

6.2.2 空间位置类别代码第二层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国家(地区)。

6.2.2.1 国家(地区)的代码按GB/T 2659规定的数字代码。

大洲本身用000表示,如欧洲的代码为2000。

6.2.2.3 一个洲内的跨国地理实体用999表示,如亚洲跨国地名的代码为1999。

6.2.2.4 跨洲地理实体用所跨大洲的代码表示。如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地名的代码为

132。跨两个洲的第四位用0补齐,如跨亚洲和欧洲的地名的代码为120。但同一国家(地区)内的跨洲地理实体仍使用所在国家(地区)的代码。

6.2.2.5 国际公有领域中,南极洲的代码为100,公海海域的代码为200,天体的代码为300。

6.3 地理属性类别代码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分别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的末位用“0”补齐。大类、中类、小类3层中的“其他”类别用9表示。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见表2。

6.4 使用时间类别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现今地名的代码为1,历史地名的代码为2。

6.5 表示方式类别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地名的代码为1,地名简称的代码为2,其他地名的代码为3。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试行)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1) 3.2 (1) 3.3 (1) 4 编码规则 (1) 4.1 代码结构 (1) 4.2 编码方法 (2) 4.3 赋码规则 (2) 4.4 代码表 (3) 参考文献 (5)

前言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引言 为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实现全国宗地编码的标准化,使每宗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以适应土地统一登记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宗地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对宗地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20001.3—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TD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 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 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 编码规则 4.1 代码结构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地名地址数据生产

地名地址数据生产 摘要:地名地址数据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空 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非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之间联系的纽带。本文根据现实 生产的需求,阐述地名地址采集生产与建库的流程,并着重阐述其中数据采集相 关情况。 关键字:兴趣点;地址;地名;数据采集 1 引言 在现今信息化的社会,建立全面,准确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而地名地 址数据库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名地址数据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可以广泛应用到快递、物流、交通、工商、公安等相关领域。为了及时向政府和大众提供准确、全面、权威的地名地址信息,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对于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及建库工作。 本文对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生产建库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 2 建设内容 地名地址数据库从数据的逻辑分类上可区分为两类:地名数据和地址数据,兴趣点(POI)数据属于广义地名数据中的一部分,由于其在民生应用上的特殊性以及其巨大的数据量,在 数据库分层时,可将其独立分层。 2.3兴趣点数据 兴趣点主要为各类店铺,单位等公众感兴趣的信息。由于兴趣点主要用于服务社会群体,故实地通过门牌、广告牌等相关信息能判定工商户、单位等兴趣点内容的进行采集。 3 生产流程 地名地址数据生产建库工作从性质上区分,主要就是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整合 以及数据质检。 3.1外业数据采集 现在地名地址采集在大多数地区早已实现无纸化作业,作业方式大同小异,但尚无固定 模式,这里以浙江省第一测绘院的外业采集为例进行简述。 3.1.1 底图准备 由于地名地址数据必须保证其相对较高的精度,而地名地址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底 图的精度,所以底图的数据源必须使用最新最全的大比例尺矢量数据或者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在确定使用的数据后,将其转化为手持设备上采集系统能够读取的数据格式,并导入手持设 备中。 3.1.2数据采集 有别于传统的打印图纸作业,使用手持设备进行无纸化作业,能够现场记录采集数据的 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并可拍摄现场照片,根据拍摄照片,自动识别照片中的兴趣点信息、 楼幢、门牌、门址信息,可以有效减少照片关联错误,内业图纸空间位置判断失误等错误, 并大大的提高了采集的效率。 数据采集时,采取百分百全覆盖的采集方式,只要实地有地名或地址信息就进行采集,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所有采集的兴趣点地名等数据原则上应该全部进行拍照,以方便内业的 制作以及后期的数据质检,除非由于实地特殊情况导致照片无法拍摄,如未挂牌的重要信息 点位,字迹模糊的兴趣点等。地址数据则进行部分拍照用于内业核实,也利于提高数据的采 集效率。 数据采集时,在实地会有很多种意外情况,如某些内业无法通过名称来了解点的信息分类;如同一块正规门牌出现在不同的两个地方,无法实地确认哪个为正确门牌;如出现了特 殊的地方生僻字,手持设备无法录入。所以在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时,应该在数据中做 好解释备注工作,便于后期数据处理。 3.1.3数据导出 采集完成后将采集的数据导出成数据库格式,同时将照片导出到文件夹。

总装图图号编制规则草案

总装图图号编制规则草案 一、常规图纸图号编制: 总装图绘制完成,图号排序原则自下而上,顺时针排序。 部装编号:以机器机座为起点顺时针排序,测试系统和控制系统排在后面(见示意简图)。 同种系列部套只能拥有唯一一个编号。 零件图图号编制:零件号开始起点以在部装中最下一个零件开始,顺时针排号。 同种零件只能拥有唯一图号。 图号格式: ①XXX-②XXX-③XXX-④XXX-⑤XXX 格式说明: ①机器型号,如S01,W1T,W5T,W10T,LD,RD,A40…… ②部装号码,如01,02,03,04,05…… ③零件号码 ④⑤零件为非标时使用。 图号举例: YYQ-300,公司标准滚轮板图号:S01-03-04 机器号GQ09YQ110为客户定制滚轮板 S01-03-04-GQ09YQ110 若定制两种规格非标滚轮板 S01-03-04-GQ09YQ110-1 S01-03-04-GQ09YQ110-2 二、为客户定制工装夹具图号编制 机器号GQ09YQ110为客户定制一组工装: GQ09YQ110-1 GQ09YQ110-2 …… GQ09YQ110-X 2009-7-9

总装图图号编制规则草案(第一次修改) 一、常规图纸图号编制: 总装图绘制完成,图号排序原则自下而上,顺时针排序。 部装编号:以机器机座为起点顺时针排序,测试系统和控制系统排在后面(见示意简图)。 同种系列部套只能拥有唯一一个编号。 零件图图号编制:零件号开始起点以在部装中最下一个零件开始,顺时针排号。 同种零件只能拥有唯一图号。 图号格式: ①XXX-②XXX-③XXX 格式说明: ①机器型号,如S01,W1T,W5T,W10T,LD,RD,A40…… ②图号,第一码为部装号,二三码为零件号。如108,212,……,1011,…… ③图纸变更次数。 图号举例: YYQ-300,公司标准滚轮板图号:S01-304 图纸第N次修改:S01-304-N 二、通用件图号编制 图号格式:YS-XXX-XXXX 床身图号举例:YS-01-4220 YS:通用件。 01:床身。 4220:床身规格,420中心距,2000长度。 三、非标间以及工装夹具图号编制 依客户要求为机器号GQ09YQ110定制非标件或工装夹具。 G09110-XX: G:非标件和工装夹具。 09110:机器号,09年第110台机器。 XX:零件号,如:01,02,03…… 技术部 2009-07-11

国家地名数据库汇总标准

国家地名数据库汇总操作指南和验收标准 《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和总参测绘信息技术总站共同研究开发的地名、区划、界线“三合一”管理系统,是全国区划地名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为建立完善、规范、标准的《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做好数据库的管理应用和数据汇总上报工作,现制定如下验收标准。 一、对《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硬件、软件和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硬件: 1、配备符合管理系统配臵的计算机1台(CPU:P4 3.0G以上;内存:1G以上;硬盘:80G以上;显示分辨率:1024 X 768)。 2、配备多功能打印机1台。 3、配备必要的地名数据采集器、数码照相机等附属设备。 (二)软件: 1、使用Windows2000或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和 Office办公软件。 (三)对操作人员要求: 为保证《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应用,各市、县(区)应该配备1名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保持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操作人员要按保密要求对系统进行管理和应用。 二、地名数据库汇总验收标准。 第一章属性数据汇总验收标准(需针对不同省份制定出数据

表、数据项的不同重要性) 属性库数据包括区划、地名和界线(界桩)三方面内容,总的要求是:每条数据的代码都要严格按照编制标准进行编排,标准名称要准确、完整,不能简写,其他项目也要做到准确无误。具体汇总验收标准如下: 1.1“区划管理”属性库数据录入 1.1-1地级市行政区划属性库 必须采集录入的项目:代码,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登记人,登记单位,政府驻地,邮政编码,电话区号,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村委会数,社区(居委会)数,区域面积;其他项目尽量录入。 1.1-2县级市的行政区划属性库 必须采集录入以下项目:代码,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登记人,登记单位,政府驻地,邮政编码,电话区号,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村委会数,社区(居委会)数,区域面积。其他项目尽量录入。 1.1-3乡镇的行政区划属性库 必须采集录入以下项目:代码,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登记人,登记单位,邮政编码,电话区号,总人口数,村委会数。其它内容尽量采集录入。 V3.0中,经济指标从行政区划中分离单独建立了表格。 1.2地名管理属性库数据 地名管理属性库数据包括12大类, 75个子类,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采集录入的数量与质量,将决定整个系统功能的完整和使用。

图纸编号规则

图纸编号规则 文件号:ZH/QE-C06-01 版本:A/0 受控: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3—26发布 2015—3-26实施

文件修订记录

一、目的 为规范图纸编号及图纸标题栏的编制方法,统一编号形式和标题栏的使用,特制订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以下图纸编号的编制和标题栏的使用: 1、零部件图纸 2、电气图纸 3、结构图纸 4、安装布置图 5、外来图纸 6、任务单 四、要求 1、每种产品、部件、零件的图纸应遵循“一件一号"的原则,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2、同一产品、部件及零件的图纸用数张图纸绘出时,各张图纸号应相同。 3、通用件的编号可采用被通用件的图纸编号。 4、本公司出图的外购件、外协件,其图号由本厂给出;外购、外协件由外购、外协单位设计出图要由公司技术质保部给予验证确认,并给出公司内部图号。 5、产品开发中如出现零、部件相互借用时,图纸的编号应按最先开发的产品图纸编号为准,借用关系应借用最先开发的产品,不准

间接借用。 6、产品中通用性高,使用范围较广的零部件应尽快转换为通用件。技术部门应编制通用件目录和通用件图册,供相关部门查阅使用.相关部门负责设计变更的申请与确认,并依技术部发布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内容配合相关工作的实施与落实。 五、图纸编号的编制规则 1、电气图纸编号规则 电气图纸编号按产品名称分类编号的方法进行编号,分类编号其代号的基本部分由图纸识别码、特征号(图纸分类代码)、分类号(产品分类码)、识别号(产品零部件顺序号)四部分组成。 图纸编号区位及含义 图纸分类含产品合同记录编号(《技术部工作流程记录表》编号)和图纸年份。产品类别代码见表1. 表1 产品类别代码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浙江万里安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编制/日期:张作霖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6-8-10 发布 2016-8-10 实施

前言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为非等效采用。 本办法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所规定的原则编写。 本办法的附录是相关表格。 本办法由张作霖起草。 本办法为首次发布。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468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 基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采用下列字符: ———0~9 阿拉伯数字 ———A~Z 拉丁字母(O、I除外) 3.2 编号原则 A)选用公司涉猎或成熟的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B)采用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C)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示一个分类对象。 4. 一般要求 4.1 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4.1.1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1.2 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1.3 同一CAD 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 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1.4 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 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1.5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4.2 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含有产品编号和零件编号两要素。

地名数据库管理工作总结

编号:_____ 地名数据库管理工作总结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5 页

地名数据库管理工作总结 (一)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20**年2月,对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3.0版本进行了升级维护,并充实了新的数据。 (二)提供《省行政区划》组稿有关资料 20**年3月,根据上级要求,录入了我县县、乡两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行政区划代码、面积、人口以及村(居)委会名称和代码,并上报到市局。 (三)界线联检工作 20**年4月份,完成了-线联检实施方案,成立联检工作领导小组;5月份根据联检内容,实地勘察,进行了界线的自检和共检,并积极开展“边界和谐走廊”建设活动,在6月10日前全部完成-年度界线联检工作。 (四)启用“金民工程”行政区划编码管理系统,调整录入县辖区内的行政区划名称和行政区划编码。 (五)20**年5月,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部署要求,做好《政区大典·卷》的审核出版与宣传征订工作。 (六)20**年6月20日,完成了县烈士名录中地名的更改。 (七)道路命名工作 20**年6月10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县地名委员会组成人员,成立了新的地名委员会。编制了“县城区道路现状图”,出台了“县城区道路命名(更名)征求意见书”,并在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开征集道路名。 第 2 页共 5 页

7月18日-8月7月,县民政局地名办公室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汇总。本次征求意见共收到112人、1278条意见和建议,县地名委员会召开了地名委员会全体成员专门会议,形成了“县城区道路命名(更名)建议”。 10月20日,结合社会各界和市民政局的意见和建议,县地名委员会形成了“县城区新命名道路草案”。 (八)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拟将镇更名为镇。为稳妥的完成该项工作,县民政局和镇政府,进行和各种调查和走访工作,并邀请相关专家在县政府和市民政局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 20**年6月,发放了500余份“镇更名为镇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7月,走访了镇所有的村委会,形成了35个村委会的意见表,所有的村都进行村民代表讨论,并签字按指纹,都一致同意把镇更名为镇。并形成了“关于镇更名为镇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7月11日,镇人民政府和县民政局在县组织召开了“镇”名称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镇更名为镇,形成了“关于镇更名为镇的论证报告”。 9月12日,在市民政局召开了“镇名称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镇更名为镇。 10月8日,将县人民政府关于镇更名为镇的请示上报市政府。 (九)20**年10月,完成了《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中相关部分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并上报省民政厅。 (十)20**年9月-11月,在地名公共服务系统软件中,录入了全 第 3 页共 5 页

不动产编码规则

附录A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 (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动产单元的设定规则、不动产单元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不动产单元的设定、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 码 TD/T 1001 地籍调查规程 GB/T 房产测量规范 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 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 NY/T 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 宗海cadastral sea 权属界线封闭的同类型用海单元。 3.3 房屋 building 独立成栋、有固定界线的封闭空间,以及区分幢、层、套、间等可以独立使用、有固定界线的封闭空间。 3.4 定着物 things fixed on land 固定于土地(海域)并不能移动的房屋、森林、林木等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物。 3.5 不动产real estate

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6 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 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7 不动产单元代码 identifier of real estate unit 即不动产单元号,是按一定规则赋予不动产单元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8 地籍区cadastral district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不动产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 a)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b)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c)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应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机械图号编写规则

图纸编码及填写规范 技术部王峰 一、目的 加强对技术部文件、图纸的管理,使设计、工艺文件管理有规可寻,实现资源共享。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部所有设计、工艺图纸的编码及管理。 三、定义 本制度所述的技术文件包括产品零件图、装配图、工装、量具图,试制流程图、工艺规程、检验卡片、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文件资料等。 四、一般要求 4、 1 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与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4、 1、1 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 1、 2 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 1、3 同一CAD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 1、4 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 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 1、5 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五、主要内容 1、软件的使用 技术部机械制图统一采用 AutoCAD(2D),Solidworks(3D);具体版本由技术部商讨决定。 2、图纸编号规则 1)产品编号 XXX·XX ·XX

序号 产品代号 公司代号 2)零件图编码规则 产品编号:参照1); 特征码(可增加): 零件图——L; 装配图——Z; 装配流程图——P; 工装夹具图——J; 版本号:从A-Z进行编号; 零件号:从01-99进行编号。 3)装配图编码规则 产品编号:参照1); 特征码:参照2); 版本号:从A-Z进行编号; 零件号:从01-99进行编号。 4)工装夹具图编码规则 产品编号:参照1); 特征码:参照2); 版本号:从A-Z进行编号; 零件号:从01-99进行编号。 5)装配流程图编码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一、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 (一)为了统一、规范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满足地名数据库编码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10114一88)的编码规则、《民政统计代码编制规则》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制定。 (三)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应做到不重、不漏,留有备用号。 (四)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共有20位数字,分为四段。 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1.行政区划数字代码(简称数字码)采用三层六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 2.数字码码位结构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层即前两位代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二层即中间两位代码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其中 (1)01~20、51~70表示市,01、02还用于表示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 (2)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3)90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第三层即后两位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其中: (1)01~20表示市辖区、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市辖特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市,01通常表示市辖区汇总码; (2)21~80表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地区辖特区 (3)81~99表示省(自治区)辖县级市。 3.为保证数字码的唯一性,因行政区划发生变更而撤销的数字码不再赋予其他行政区划。 4.凡是未经批准,不是国家标准的行政区划单列区、县级单位,代码的第三层即后两位必须设置为以91开始按顺序往下编制。 第二段的3位代码执行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其中的第一位数字为类别标识,以“0”表示街道,“1”表示镇,“2和3”表示乡,“4和5”表示政企合一的单位;其中的第二位、第三位数字为该代码段中各行政区划的顺序号。具体划分如下: 1.001—099 表示街道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2.100—199 表示镇(民族镇)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3.200—399 表示乡(民族乡)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4.400—599表示政企合一单位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5.600-699表示开发区等非法定单位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6.999表示省、地、区(县)本级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编写。 第三段由5位数字组成,表示地名属性类别,执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第四段为6位数字,表示附加码,具体代码段为 000000-999999,用以区分同一类别并且是同一行政区的地名并进行排序,如果前13位编码可以确定此地名的唯一性,则第四段代码用000000表示。 其具体格式为:

河南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实施细则

河南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实施细则(试行) 为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根据《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技术方案》和《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总则 目标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按照“示范推广、急用先行、双码运行、成熟并轨”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我省的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为全省的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奠定基础,提升地籍管理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任务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础,结合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和已有地籍调查成果、土地登记等资料,完成地籍区、地籍子区的划分,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和原有宗地地号的转换工作。 已完成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并编制了宗地地号的区域,以原有街道、街坊为基础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按照要求制定宗地代码转换规则,通过计算机手段,统一转换原有宗地地号。 城镇地籍更新调查以外的区域,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为基础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根据宗地统一代码编制要求,编制宗地代码。同时应做好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范围内外地籍区界线的衔接。 基本概念 宗地代码。即宗地统一代码,指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县级行政区划。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确定的县级行政区划为准。 地籍区。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乡(镇)、街道为基础结合明显线状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地籍子区。在地籍区范围内,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结合明显线状地物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土地管理区域。 宗地。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土地权属类型编码。由土地所有权类型和宗地特征码组成。根据宗地的土地所有权权属编制宗地土地所有权类型码;根据宗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特征编制宗地特征码。

湖南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

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 省第三测绘院 省第一测绘院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1、目的与意义 (3) 2、建设原则 (4) 2.1数据标准统一 (4) 2.2信息齐全、现势 (4) 2.3充分利用已有成果 (4) 2.4更新维护方便 (4) 2.5强化公共服务,具有前瞻性 (5) 3、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5) 3.1 1:5万地名数据库 (5) 3.2 GPS导航数据库 (5) 3.3省级基础测绘成果 (5) 3.4城镇地籍数据 (6) 3.5其他资料数据 (6) 4、项目实现目标与要求 (6) 4.1总体目标 (7) 4.2具体目标和任务 (7) 4.2.1数据标准和规的制定 (7) 4.2.2数据资源收集整合、补查 (7) 4.2.3数据处理与入库 (7) 4.2.4数据更新、维护 (8) 5、进度安排 (8) 5.1准备阶段 (8) 5.2数据收集整合阶段 (8) 5.3数据补查阶段 (8) 5.4业数字化处理阶段 (9) 5.4数据转换入库阶段 (9) 5.5数据更新维护阶段 (9) 6、作业依据 (9) 7、技术路线与方法 (10) 7.1技术路线 (10) 7.2技术流程 (11) 7.3工作方法 (11) 7.3.1技术要求分析 (11) 7.3.2现有资料收集、整合提取 (12) 7.3.3外业补查 (12) 7.3.4业数字化输入与处理 (13) 7.3.5地名/地址数据转换入库 (14) 7.3.6数据更新维护 (14) 8、预期成果 (14) 9、经费预算 (14) 9.1预算编制依据 (15)

9.2预算容及计算方法 (15) 9.3后续更新和维护费用 (16) 9.4项目经费预算表 (16)

地址编码数据库简介

地址编码数据库简介 作为古都,北京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地名地址信息丰富;而今,北京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国际大都市迈进,旧城改造,新城扩建方兴未艾,城市格局日新月异。北京城市的地址名称也承载了历史沿革变迁,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北京地名地址,体系异常复杂、混乱和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在北京市政府、市信息办等上级单位的协调下,建立地址数据采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得到了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和市规划委、市邮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及合作,并通过专业的监理单位,对数据采集流程进行监控,保证了地址数据的空间精度和地址名称的准确。与此同时在与各个业务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更新体制,保障地址数据的维护更新。 1、地理编码能做什么 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主要纪录了北京市各类地址的标准名称、空间坐标和唯一编码。地址的标准名称通常出现在工商、税务、信用、规划、建设等经济社会部门的资料和信息系统中,也是公众日常进行位置指定的表达手段。据统计,经济社会信息中的80%的资料都与空间地理信息有关,其主要联系方式就是通过地址名称等信息进行联系。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采集整理了北京市地址的标准名称,借助专业软件录入标准地址对应的空间坐标并对标准地址赋予唯一编码。通过标准地址和对应的空间坐标,将带有地址名称的信息与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完成对经济社会信息的分析、统计、管理、制图和可视化表示,以支持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建立地理编码数据库可以为所有需要使用空间信息的部门提供统一的资源,为所有的部门提供实时、准确和权威的集成与融合工具。

2、解决什么问题 地理编码数据在北京市经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在建立了北京市的地名、路名、楼名和门址等数据库后(包括地名的标准名称、地名的空间坐标、地名的唯一编码等信息内容),对空间信息可以进行简单的查询和检索分析,以支持与位置相关的服务,如LBS、智能交通、移动梦网、影像数据库的查询等;对非空间部门的信息可以进行分析、统计、管理、制图和可视化表示,以支持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如通过对工商税务管理的各类企事业数据库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生成各类空间专题信息系统--餐饮分布图、商业分布图、商业银行分布图;对企事业单位评估,可以生成各类点位分布图,如医疗卫生分布图、学校分布图;对房地产的评估,可以生成各类专业房地产信息分布图,如小区分布图、已有预售许可房产分布图等等。 通过利用北京市普查办公室的各类普查数据库中的地址信息,我们就可以对大量宝贵的普查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生成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商业普查、教育、住房普查分布图,进一步可进行人口与教育布局的空间分布合理性、进行商业网点的选址、房地产的地价指数分析等。

图纸编号规则

图纸编号规则 文件号:ZH/QE-C06-01 版本:A/0受控: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2015-3-26发布2015-3-26实施 文件修订记录

一、目的 为规范图纸编号及图纸标题栏的编制方法,统一编号形式和标题栏的使用,特 制订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以下图纸编号的编制和标题栏的使用: 1、零部件图纸 2、电气图纸 3、结构图纸 4、安装布置图 5、外来图纸 6、任务单 四、要求 1、每种产品、部件、零件的图纸应遵循“一件一号”的原则,均应有独立的编 号; 2、同一产品、部件及零件的图纸用数张图纸绘出时,各张图纸号应相同。 3、通用件的编号可采用被通用件的图纸编号。

4、本公司出图的外购件、外协件,其图号由本厂给出;外购、外协件由外购、外协单位设计出图要由公司技术质保部给予验证确认,并给出公司内部图号。 5、产品开发中如出现零、部件相互借用时,图纸的编号应按最先开发的产品 图纸编号为准,借用关系应借用最先开发的产品,不准间接借用。 6、产品中通用性高,使用范围较广的零部件应尽快转换为通用件。技术部门应编制通用件目录和通用件图册,供相关部门查阅使用。相关部门负责设计变更的申请与确认,并依技术部发布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内容配合相关工作的实施与落实。 五、图纸编号的编制规则 1、电气图纸编号规则 电气图纸编号按产品名称分类编号的方法进行编号,分类编号其代号的基本部分由图纸识别码、特征号(图纸分类代码)、分类号(产品分类码)、识别号(产品零部件顺序号)四部分组成。 图纸编号区位及含义 图纸分类含产品合同记录编号(《技术部工作流程记录表》编号)和图纸年份。产品类别代码见表1。 表1产品类别代码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 2017年7月

目录 1 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籍区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籍子区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宗地(宗海)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宗地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宗海(含无居民海岛)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定着物单元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着物单元划分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着物单元划分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着物单元划分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 不动产单元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8 不动产单元编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代码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码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过渡期编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代码表示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代码变更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代码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资料性附录)不动产单元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宗地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宗海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动产单元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不动产单元变更与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地籍区与地籍子区变更与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宗地变更与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动产单元的变更与编码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动产单元的设定规则、不动产单元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不动产单元的设定、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TD/T 1001 地籍调查规程 GB/T 房产测量规范 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 NY/T 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 GB/T 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19834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 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地籍区cadastral district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不动产管理区域。 地籍子区cadastral subdistrict 在地籍区范围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不动产管理区域。 宗地cadastral parcel 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宗海sea plot 权属界线封闭的同类型用海单元。 界址线boundary line

湖南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

湖南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 湖南省第三测绘院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1、目得与意义 (3) 2、建设原则 ........................................................................................................................................... 4 2、1数据标准统一?4 2、2信息齐全、现势 (4) 2、3充分利用已有成果 (4) 2、4更新维护方便........................................................................................................................ 4 2、5强化公共服务,具有前瞻性5? 3、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5) 3、1 1:5万地名数据库.............................................................................................................. 5 3、2 GPS导航数据库 (5) 3、3省级基础测绘成果 (5) 3、4城镇地籍数据6? 3、5其她资料数据6? 4、项目实现目标与要求6? 4、1总体目标7? 4、2具体目标与任务7? 4、2、1数据标准与规范得制定 (7) 4、2、2数据资源收集整合、补查?7 4、2、3数据处理与入库 (7) 4、2、4数据更新、维护?8 5、进度安排 ........................................................................................................................................... 8 5、1准备阶段?8 5、2数据收集整合阶段 (8)

地名数据库编码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一、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 (一)为了统一、规范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满足地名数据库编码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10114一88)的编码规则、《民政统计代码编制规则》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制定。 (三)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应做到不重、不漏,留有备用号。 (四)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共有20位数字,分为四段。 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1.行政区划数字代码(简称数字码)采用三层六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 2.数字码码位结构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层即前两位代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二层即中间两位代码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其中 (1)01~20、51~70表示市,01、02还用于表示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 (2)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3)90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第三层即后两位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其中: (1)01~20表示市辖区、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市辖特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市,01通常表示市辖区汇总码; (2)21~80表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地区辖特区 (3)81~99表示省(自治区)辖县级市。 3.为保证数字码的唯一性,因行政区划发生变更而撤销的数字码不再赋予其他行政区划。

地名数据库解决方案

长春地名数据库二期工程解决方案 引言 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行使着国家管理的多 种重要职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民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带动着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影响着民政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地名及楼门牌管理建 设是民政工作的一个重点,影响着民政部门在社会行政事务中作用的发挥。顺 应时代湖流,满足长春市地名楼门牌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务 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已成为民众所需。 本文所描述的区划楼门牌管理项目建立在区划楼门牌地名数据库一期工程 之上,针对区划楼门牌管理需求重点加强拓展了诸多新模块和子系统。为区划 地名电子政务的信息化、门户化和地名楼门牌管理的移动便携智能化提供完善 的解决方案。 系统设计依据 本系统基于地名楼门牌数据库一期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门户型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标准性和开放性:门户型政务系统是利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服务系统,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流改造并加速传统政务模式。本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超越地域界限、时间界限,通过网络将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流连接在一起;由于I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考虑到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延续性,新建电子政务系统应该尽量行业内软件开发标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方便随着需求的进步而持续完善。 实用性和易用性:服务是门户型政务系统的主要职责,良好的实用性和易用性有助于展示民政部门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的风采。本系统坚持界面设计简洁大气,布局时尚富有科技感,大量使用新技术方便用户操作。

先进性:本系统采用线上GIS系统,富客户端异步加载技术,JavaEE企业级技术体系,在线地址服务解析,海量数据处理,在线导航线路解析,DES对称加密算法等最新技术,保障系统的快速和稳健。 安全性:安全是政务门户网站的一个基本要求。本系统采用严格的权限审核制度,每个模块节点进行用户资料过滤检查,关键信息采用广泛使用在金融行业的DES对称加密算法进行保护。保障项目的安全运行。 第一部分 基于在线GIS平台的地名楼门牌电子政务门户解决方案 1 、总体框架 系统总体架构以地名数据库一期工程为基础,基于软硬件和网络支撑体系,通过区划地名门户整合信息和应用资源形成结构化的,有效的业务数据。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