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计算规则

合集下载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引言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支撑结构,用于提供工人在高空操作时的安全作业平台。

在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一般规则和方法。

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1. 高度计算:根据需要搭建脚手架的工作高度来确定脚手架的支撑高度。

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支撑高度应超过作业高度1米以上。

2. 面积计算: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面积。

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面积计算包括平面面积和垂直面积两部分。

3. 长度计算:根据脚手架的安装位置和搭设需要,计算脚手架的长度。

长度计算通常包括水平支撑杆、竖向立杆、横向梁杆等。

4. 材料耗用计算: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搭设规则,计算脚手架所需要的各类材料的耗用量。

三、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具体步骤1. 调查勘测:在脚手架搭设前,进行现场调查勘测,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高度、操作平台面积、脚手架的安装位置等。

2. 高度计算:根据调查勘测获取的数据,计算脚手架的支撑高度。

支撑高度一般由地面到安全作业平台的高度决定。

3. 面积计算: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计算脚手架的平面面积和垂直面积。

平面面积一般由脚手架的底面积决定,垂直面积一般由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决定。

4. 长度计算:根据脚手架的安装位置和搭设需要,计算脚手架的长度。

长度计算包括水平支撑杆、竖向立杆、横向梁杆等的长度计算。

5. 材料耗用计算: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搭设规则,计算各类材料的耗用量。

包括钢管、钢板、连接件等的数量计算。

四、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需遵循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在计算过程中,需考虑脚手架的连接方式、支撑杆的布置等因素。

3. 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在工程量计算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4. 安全作业平台的面积应满足工作人员操作的需要,不能过小或过大。

脚手架计算规则

脚手架计算规则

以下是脚手架计算规则,以供你参考:(一)脚手架工程一、一般规定(一)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二)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三)总包施工单位承包工程范围不包括外墙装饰工程或外墙装饰不能利用主体施工脚手架施工的工程,可分别套用主体外脚手架或装饰外脚手架项目。

二、外脚手架(一)建筑物外墙脚手架高度自设计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儿墙顶);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凸出墙面宽度大于240mm的墙垛等,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墙长度内),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二)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高度在15m以上或高度虽小于15m,但外墙门窗与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或外墙为现浇混凝土墙、轻质砌块墙)时,按双排脚手架计算;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可根据工程情况按型钢挑平台双排脚手架计算。

(三)独立柱(现浇混凝土框架柱)按柱图示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设计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单排外脚手架项目。

现浇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双排外脚手架项目。

(四)型钢平台外挑钢管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设计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平台外挑宽度定额已综合取定,使用时按定额项目的设置高度分别套用。

三、里脚手架(一)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1/2处)的高度在3.6m以下(非轻质砌块墙)时,按单排里脚手架计算;高度超过3.6m小于6m时,按双排里脚手架计算。

(二)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套用里脚手架项目。

不能在内墙上留脚手架洞的各种轻质砌块墙等套用双排里脚手架项目。

四、装饰脚手架(一)高度超过3.6m的内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按里脚手架计算规则计算装饰脚手架。

装饰脚手架按双排里脚手架乘以0.3系数计算。

(二)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可计算满堂脚手架。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的,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不再计算脚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筒、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10、砌筑储仓,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1、储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超过1.2m以上的,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2、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筒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1.综合钢脚手架: 外墙综合脚手架工程量, 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外墙综合脚夫手架的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1).有女儿墙者, 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2).有山墙者, 以山尖二分之一高度计算, 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

@@(3).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 高度和步距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4).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 工程量分别计算。

裙楼的高度和步距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缩入的塔楼高度从缩入面计至塔楼的顶面, 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应从设计外地坪计至塔楼顶面。

@@2.多层建筑工程中, 上层飘出的, 外墙综合脚手架.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下层缩入部分, 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 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3.外墙为幕墙时, 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4.加层建筑工程部分, 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2.5m, 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5.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 按屋架跨度或梁长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高度从地面或楼面算起, 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 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 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6.建筑花架廊外脚手架: 按水平投影外边线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花架顶高度以面积计算。

廊顶高度.3.6.以内套用单排脚手架, .3.6.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

2.里脚手架: 房屋建筑里脚手架, 楼层高度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 层高超过3.6m每增1.2m按调增子目计算, 不足0.6m不计算。

在有满堂脚手架搭设的部分, 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 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子目规定分别计算。

计价-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计价-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脚手架工程(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凡砌筑高度超过1.5m的砌体均需计算脚手架。

2、砌墙脚手架均按墙面(单面)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3、计算脚手架时,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车辆通道、变形缝等所占面积。

4、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建筑物的坚向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外墙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如外墙有挑阳台,则每只阳台计算一个侧面宽度,计入外墙面长度内,二户阳台连在一起的也只算一个侧面)乘以外墙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外墙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高度,坡屋面至屋面板下(或椽子顶面)墙中心高度。

2、内墙脚手架以内墙净长乘以内墙净高计算。

有山尖者算至山尖1/2处的高度:有地下室时,自地下室室内地坪至墙顶面高度。

3、砌体高度在3.60m以内者,套用里脚手架:高度超过3.60m者,套用外脚手架。

4、山墙自设计室外地坪至山尖1/2处高度超过3.60m时,该整个外山墙按相应外脚手架计算,内山墙按单排外架子计算。

5、独立砖(石)柱高度在3.60m以内者,脚手架以柱的结构外围周长乘以柱高计算,执行砌墙脚手架里架子:柱高超过3.60m者,以柱的结构外围周长加3.60m乘以柱高计算,执行砌墙脚手架外架子(单排)。

6、砌石墙到顶的脚手架,工程量按砌墙相应脚手架乘系数1.50。

7、外墙脚手架包括一面抹灰脚手架在内,另一面墙可计算抹灰脚手架。

8、砖基础自设计室外地坪至垫层(或砼基础)上表面的深度超过1.50m时,按相应砌墙脚手架执行。

9、突出屋面部分的烟囱,高度超过1.50m时,其脚手架按外围周长加3.60m乘以实砌高度按12m内单排外脚手架计算。

(三)现浇钢筋砼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砼基础自设计室外地坪至垫层上表面的深度超过1.50m,同时带形基础底宽超过3.0m、独立基础或满堂基础及大型设备基础的底面积超过16m2的砼浇捣脚手架应按槽、坑土方规定放工作面后的底面积计算,按高5m以内的满堂脚手架相应定额乘以0.3系数计算脚手架费用。

脚手架计算规则

脚手架计算规则

脚手架计算规则一、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应分单层、多层和不同檐高,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综合脚手架。

2(满堂基础脚手架工程量按其底板面积计算。

二、单项脚手架计算规则:1(外脚手架、里脚手架均按所服务对象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2(砌砖工程高度在1.35,3.6米以内者,按里脚手架计算。

高度在3.6米以上者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砖柱高度在3.6米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米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米乘实砌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独立砼柱按柱外围周长加3.6米乘以浇筑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砌石工程(包括砌块)高度超过1米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砖石柱高度在3.6米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米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米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

4(围墙高度从自然地坪至围墙顶计算,长度按墙中心线计算,不扣除门所占的面积,但门柱和独立门柱的砌筑脚手架不增加。

5(凡高度超过1.2米的室内外砼贮水(油)池、贮仓、设备基础均以构筑物的外围周长乘高度按外脚手架计算。

池底按满堂基础脚手架计算。

6(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乘搭设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7(悬空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满堂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所占的面积。

满堂脚手架高度从设计地坪至施工顶面计算,高度在4.5米至5.2米时,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高度超过5.2米时,每增加0.6米,1.2米,按增加一层计算,增加层的高度若在0.6米内时,舍去不计。

例如:设计地坪到施工顶面为9.2米,其增加层数为:(9.2,5.2)/1.2,3(层),余0.4m舍去不计。

9(水平防护架按脚手板实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垂直防护架按高度(从自然地坪至上层横杆)乘两边立杆之间距离计算。

10(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按封闭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各种脚手架计算规则

各种脚手架计算规则

各种脚手架计算规则脚手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建筑、维修和装修工程的临时结构,以保证人们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脚手架计算规则则用于确定脚手架的设计和使用参数,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一、主要脚手架计算规则如下:1.轴力平衡原则:脚手架的立杆、水平杆、斜杆等构件应满足受力平衡的要求,即杆件承受的受力等于外加在其上的力的合力。

2.过载系数:为了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必须考虑工作荷载的不确定性,通常需要增设过载系数,来增加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过载系数一般根据脚手架的使用类别、工作环境和使用年限等进行确定。

3.自重计算:脚手架自身的自重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常需要根据脚手架的材料和结构进行计算,并将其考虑在内,以获得有效的承载能力。

4.构件间距:为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刚度,各个立杆、水平杆和斜杆之间的间距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通常,立杆和水平杆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脚手架工作高度的1/3,斜杆与立杆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脚手架的高度。

5.连接方式:脚手架的连接方式也是需要进行计算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刚度,并减少构件的应力集中。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套接和螺栓连接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6.材料强度计算:脚手架的构件和连接件的材料强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常根据构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规格进行计算,并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定其强度和承载能力。

二、其他脚手架计算规则如下:1.风载荷计算:在户外或高层建筑施工中,风的作用是重要的荷载之一、需要根据当地的风速、风向和脚手架的高度等因素,计算得到脚手架的风载荷,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地基承载力计算:脚手架需要支撑在地面或其他支撑面上,需要结合地基的性质和承载能力,计算得到脚手架在地基上的承载能力,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和安全。

3.地震力计算:在地震区域的施工现场,需要根据地震区划、设计水平和脚手架的高度等因素,计算得到脚手架的地震力,并进行合理的构造设计,以保证脚手架在地震中的稳定性。

脚手架面积的计算规则

脚手架面积的计算规则

脚手架面积的计算规则脚手架面积的计算规则:(一)脚手架工程一、一般规定(一)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二)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三)总包施工单位承包工程范围不包括外墙装饰工程或外墙装饰不能利用主体施工脚手架施工的工程,可分别套用主体外脚手架或装饰外脚手架项目。

二、外脚手架(一)建筑物外墙脚手架高度自设计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儿墙顶);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凸出墙面宽度大于240mm的墙垛等,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墙长度内),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二)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高度在15m 以上或高度虽小于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或外墙为现浇混凝土墙、轻质砌块墙)时,按双排脚手架计算;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可根据工程情况按型钢挑平台双排脚手架计算。

(三)独立柱(现浇混凝土框架柱)按柱图示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设计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单排外脚手架项目。

现浇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双排外脚手架项目。

(四)型钢平台外挑钢管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设计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平台外挑宽度定额已综合取定,使用时按定额项目的设置高度分别套用。

三、里脚手架(一)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1/2处)的高度在3.6m以下(非轻质砌块墙)时,按单排里脚手架计算;高度超过3.6m小于6m 时,按双排里脚手架计算。

(二)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套用里脚手架项目。

不能在内墙上留脚手架洞的各种轻质砌块墙等套用双排里脚手架项目。

四、装饰脚手架(一)高度超过3.6m的内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按里脚手架计算规则计算装饰脚手架。

装饰脚手架按双排里脚手架乘以0.3系数计算。

(二)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可计算满堂脚手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

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

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位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的确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按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再加上综合取定。

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出现不同时:间断变化时(标高变化不连续,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连续变化时(如坡屋面)按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大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单独计算,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的裙楼区段,单独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的裙楼区段,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

4.单排脚手架与综合脚手架的区分。

(1)当沿建筑物外墙外边线的建筑物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小于15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大于15m时,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上部墙体外边线挑出以上时,按照上层的外墙外边线凹凸长度乘以建筑物总高度计算外脚手架搭设面积;下部墙体缩入部分按照围护结构的垂直投影面积按相应自身高度的单排脚手架计算。

(3)凹入部分的采光开井: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采光井外口不论有无连梁,均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综合脚手架,采光井外口有连梁的,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无连梁的不计算脚手架。

(4)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5)大型设备基础高度超过2m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基础高度以面积(m2)计算单排脚手架。

(6)屋顶女儿墙内面超过屋面高度时,可按其内面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

(7)围墙高度超过时,按相应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围墙单面装饰的按单面计算,双面装饰的按双面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