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排查和管理ppt

合集下载

2024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自查报告

2024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自查报告

2024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自查报告摘要:充分认识到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社会安全的巨大威胁,本报告自查了2024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保障社会安全。

一、问题概述____年以来,由于社会对精神病人健康管理和治疗的不足,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频发。

2024年,我国仍然面临着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的严重困扰。

本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公民个人安全,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2024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进行自查,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问题分析1. 事件数量: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XX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

2. 肇事肇祸原因:a. 康复管理不到位:精神病人康复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随访机制,导致部分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加重了可能的肇事肇祸风险。

b. 社区帮扶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社区对精神病人的帮扶力度有限,缺乏有效的社区康复机构和服务。

导致精神病人在社区生活和康复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增加了肇事肇祸的风险。

c. 检测评估不全面:在一些机构和地区,精神病人的检测评估工作不够全面,无法及时发现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风险,从而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危害程度: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给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负担。

三、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鉴于2024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的自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1. 完善康复管理机制:a. 建立健全康复管理体系:完善精神病人康复管理机制,建立多级、多部门合作的康复服务体系,包括院内治疗、社区康复、家庭照料等环节,以便全面管理和监护精神病人的康复过程。

b. 加大康复资源投入:增加对康复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和家庭康复的支持,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确保精神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和管理。

2. 强化社区帮扶力度:a. 建设社区康复机构:在各地区建设和完善社区康复机构,提供医疗、康复和生活支持等服务,为精神病人提供更好的社区化管理和康复环境。

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

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

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经验做法针对春夏之交精神病患者疾病多发的情况,县公安局认真组织民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

一、调查摸排、分级管理。

今年三月xx县公安局组织各派出所对所属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展开全面性的调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层层落实管控,实行责任人、监护人双项责任制。

镇政府、村委会、责任区民警是主要责任人,精神病患者的近亲属是主要监护人,在管控工作中责任区民警要与监护人签定监护责任书,落实监护任的看管责任;对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的,所在单位、社区、村委会要相应履行监护职责;对生活无着落,流浪街头的精神病患者要积极护送到民政部门并妥善救助。

平时密切关注一般性精神病人的动态,落实药物治疗、心里疏导、生活安定措施,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二、及时监控,迅速处理。

制定工作预案,在遇突发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时及时出警并控制局面。

4月1日,精神病患者耿某精神病复发,背着装有菜刀的包来到县医院门口,嚷着要砍人。

旌阳派出所迅速出动并控制局面。

案发后及时与其家人沟通稳定患者情绪。

4月16日,乔亭村南山间歇性精神病人张某突然发病,在乔亭村东村山上放火烧山,群众制止时,张某一手拿一把菜刀,一手拿一把尖刀,威胁群众不许靠近,甚至拿刀具追赶群众,蔡家桥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警将其控制住,同时缴获了二把刀具。

5月16日,精神病人周某挑扁担于旌阳一小门口贩卖竹笋,期间精神病复发。

旌阳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防止事态恶化,这三起案件因处置及时、方法得当,均为造成人员伤亡。

三、及时汇报,社会联动。

各派出所对摸排调查出的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重点管控人员,做到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一方面联系患者所在社区工作人员,稳定患者情绪,另一方面协调民政部门实施医疗救助,如周某一人生活,性格孤僻且经常在旌阳一小卖菜,对旌阳一小师生人身安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

南京市溧水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监护、治疗和管理,保障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是指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严重精神发育迟滞共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病情不稳定,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评估为有暴力倾向等表现、达到3-5级高风险行为的患者或在不能辨认、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的精神病人。

第二章组织保障第三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行属地管理,区及镇(区)要成立由分管综治(稳定)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综治、公安、民政、财政、卫生、教育、残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区稳定办、镇综治办(稳定办)。

各级政府要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村(居)委会应明确一分管领导负责。

第四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部门要切实履行下列职责:(一)综治(稳定)办牵头组织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日常管理工作。

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辖区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对辖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及有关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二)公安部门牵头组织民政、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和各镇、村(居)委会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排查。

协调相关部门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诊断和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方案。

会同有关部门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跟踪管理。

移送有暴力倾向或正在实施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人到定点医院诊治。

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对本人及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12
O 1.辖区精神患者的信息情况(把底摸清)
O 2.辖区内的监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
O 3.辖区安全防范,主要由辖区派出所、村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 院共同管理,但要多系统信息交换,才能保障。
ppt课件
13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通知开展患者管理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表1-4复印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7
O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ppt课件
8
O 一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严重,尤其在急性发病 期需要尽快尽早进行救治,否则有可能危害个人及 他人。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发病报告,对优先提供救 治服务十分必要。
O 二是对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 安全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发病报告,有助 于卫生、民政、残联及社区治安管理等部门加强合 作,共同对患者进行救治、帮扶和管理,有助于最 大限度减少此类患者对他人及社会的危害,保护公 共安全。
50
飘扬的绿丝带—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
谢谢!
ppt课件
51
ppt课件
1
一、目前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和出院信息的情况; 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和出院信息的流程; 三、我市肇事肇祸案件调查情况; 四、制度汇编。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监护、治疗和管理,保障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是指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严重精神发育迟滞共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病情不稳定,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评估为有暴力倾向等表现、达到3—5级高风险行为的患者或在不能辨认、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的精神病人。

第二章组织保障第三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行属地管理,区及镇(区)要成立由分管综治(稳定)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综治、公安、民政、财政、卫生、教育、残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区稳定办、镇综治办(稳定办)。

各级政府要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村(居)委会应明确一分管领导负责。

第四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部门要切实履行下列职责:(一)综治(稳定)办牵头组织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辖区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对辖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及有关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督查督办.(二)公安部门牵头组织民政、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和各镇、村(居)委会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排查。

协调相关部门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诊断和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方案。

会同有关部门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跟踪管理。

移送有暴力倾向或正在实施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人到定点医院诊治.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对本人及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方案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方案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全国、全省严打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国、全省公安治安系统开展重点打击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全省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摸清全县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底数,掌握其现实情况,为今后加强救治服务、落实管理措施、有效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精神病人合法权益打下基础,县公安局、县综治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残疾人联合会决定,自即日起至9月底,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

为确保排查行动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综合运用多种工作措施,扎实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工作,切实摸清底数,掌握现实情况,为切实加强救治服务、落实管理措施、有效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有力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精神病人合法权益打下工作基础。

二、工作目标(一)摸清底数。

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上海世博会安保、广州亚运会安保为契机,以乡镇、街道、社区、乡村为单位,对精神疾患人员进行普遍调查,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真正摸清底数。

(二)采集信息。

全面采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详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为录入全国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信息库打好基础;公安机关要根据排查结果,及时更新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系统相关数据。

(三)病情评估。

切实掌握辖区内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现实情况,开展危险性评估,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管理措施,落实看护人员和责任。

三、排查范围全面调查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癲痫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的人员以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精神疾患人员。

重点排查曾经肇事肇祸和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疾患人员,即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违犯《刑法》或者《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精神病人;或患有上述重性精神疾病,且病情不稳定、流露暴力倾向,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评估为高风险的精神病人。

预防与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工作方案

预防与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工作方案
等部门要加强对本工作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与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2.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宣传教育与社区支持
1.宣传教育
(1)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大对精神疾病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3)加强团队协作,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社会参与与监督
1.社会参与
(1)鼓励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康复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为患者提供多样化服务。
(3)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2)公安机关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作,对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并纳入重点人员管理。
2.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预警机制
(1)卫生健康部门要制定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风险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
(2)公安机关要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预警能力。
2.信息共享
(1)建立完善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卫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部门间信息共享。
(2)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患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3)通过信息共享,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和管理。
八、监测预警与危机干预
1.监测预警
(1)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点患者进行定期跟踪评估。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规范及操作指南ppt课件

规范及操作指南ppt课件

9
3、应急处置的非在管患者:由精神卫生 医疗机构将应急处置记录单在月内上报 至区县级精防机构,对非本辖区常住或无 法判断来源的患者保留记录单,当月内 汇总上报“非在管患者应急处置表”至 市级精防机构,由其在每月10日前汇总 数据,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 收集分析系统。(规范及技术指南32页)
14
1、基层医疗机构建档随访产生的纸质材料需根据个 案保留至少5年,死亡个案信息保留3年。
2、已录入国家信息系统的随访数据信息以及所产生 的统计分析结果,每年4月1日自动清空,需定期 备份。
15
1、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督导检查。
2、精防机构—制定重性精神疾病信息报告工作考核 方案,定期指导与考核。 3、医疗机构—纳入工作考核,定期自查。
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上报
18
序 号
信息条目
来 源 表 格
填写规则
填写说明
1
患者编号
1
2
知情同意
2
17 位,区县国标码( 6 位) + 街 道 ( 乡 镇 ) 编 码 ( 3 与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 17位编码 位) + 居委会(村委会) 相同,前 6 位将根据现住地国标 编 码 ( 3 位 ) + 患 者 顺 序 码自动生成。 号码(5位) 根据监护人或者患者本人是否同 意参加网络管理填写。原始来源 1=同意参加网络管理; 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0=不同意参加网络管理 规范》的附件1之表1-3参加重性 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 书。 年 1=男;0=女 年 月 日 月 日 签字时间要求准确到日。 分为男、女两个类别。 根据居民身份证出生日期,按照 年( 4 位)、月( 2 位)、日( 2 位 ) 顺 序 填 写 , 如 1949 年 01 月 19 0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两个
一、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二、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
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三、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
强制性思维; 四、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五、原发性妄想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六、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七、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八、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九、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个人独有 常见的妄想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夸大妄想、罪恶妄想、嫉妒妄想、钟情 妄想等
躁狂状态
心境高涨是核心症状,思维、言语和行为的 量和速度都增加,具体表现为:
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豁达乐观,精力旺 盛
思维奔逸、奇思妙想,创造力突发 意志增强,社交活动多,说话滔吗?
诊断工具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参考《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
精神分裂症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少 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 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 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 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 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 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偏执狂
诉讼狂 色情狂 嫉妒狂 夸大狂
偏执状态
系统性 扩大性 虚构性 幻想性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或 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的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在整 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 与消失的时间接近
排除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 所致精神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 碍
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 排查和管理
“重性精神病”,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严重的精神运动性 兴奋(如哭笑无常、乱喊乱叫、冲动毁物、 打人骂人等)、严重的精神运动抑制(如 不吃不喝、不语不动)等症状。发病时可 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 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 害。

以上为疑似病人的表现 认识精神疾病的症状
简要认识一
重性精神疾病的概念 下吧
具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 等精神病性症状
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
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 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等
(1)幻听: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 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 觉凭空闻语,带有评论性和命令性
(2)幻视:一般都是见到陌生人像、动物等。 严重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导致意识障碍时 常出现幻觉,内容以小动物、魔鬼等多见。
(3)幻嗅:闻到特别难闻的气味,可因此产 生被人下毒的被害妄想并导致危害后果。
(4)幻味:吃食物时,体验到十分难吃的怪 味,而别人吃不出来这种味道。
(5)幻触:体验到皮肤上被外界事物刺激的 感觉,如各种刺痛、蚂蚁爬等。
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古怪,衣衫不整,甚至赤身 露体
疑心特别大,怀疑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者害他 (比如给他下毒,等等)
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 管闲事等
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 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
自杀,或者自残 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
双相障碍的诊断
躁狂状态持续1周以上 抑郁状态持续2周以上 影响生活、工作 有反复发作倾向
偏执性精神障碍
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
可有幻觉,但历时短暂且不突出 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
理方面异常 30岁以后起病者较多 病程至少3月
偏执性精神障碍
疑似重性精神病人
曾经住精神病院,目前在家 因精神异常而被关锁在家 经常胡言乱语,或者说一些别人听不懂、或者不
符合实际的话(比如说自己能够和神仙或者看不 见的人说话、自己本事特别大,等等) 经常无故吵闹、砸东西、打人(不是因为喝醉了 酒) 经常自言自语自笑,或者表情呆滞,或者古怪
疑似重性精神病人
患者自知力丧失
精神活动异常的判定
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精神状态是否有明显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 比较,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 超出一定限度;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所处的具 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避免主观片 面
但是…… 夸大妄想 疯狂购物,挥金如土 管闲事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易激惹,说翻脸就翻脸 注意力不能持久(随境转移),做事虎头蛇尾,
行为不当
抑郁状态
3个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 丧失,易疲劳
其他症状:
1. 集中注意困难 2. 自我评价降低 3. 无用感和自罪观念 4. 认为前途悲观 5. 自伤或自杀 6. 睡眠障碍 7. 食欲下降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有原发性癫痫的证据 精神障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相关 病程
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反复发作
一定时间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障碍,心 境恶劣,精神运动性发作,或短暂的分裂症样发作
持续性:分裂症样障碍、人格改变、智能改变
双相障碍
也称双相情感障碍 以持续而显著的情绪低落或高涨为主要表现,伴
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有躁狂和抑郁两种表现形式,可以单独发生,也
可以交替或混合(双相)。 一般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完全正常 虽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但不出现精神衰退
妄想
妄想是诊断精神病的分水岭 妄想的三大特征:歪曲事实、坚信不移、
排查对象
排查重点
曾经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 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 评估为高风险的精神病人
排查对象
疑似重性精神病病人:家属或有关人员认为 有精神异常但没有被专业机构明确诊断的 患者
精神疾病患者:已被精神卫生医疗专科机 构明确诊断的患者
6个重点疾病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严重精神发育迟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