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下面对明代时期,国家组织变化表述错误的是(B)A.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B. 皇帝朱元璋放弃了绝对君主制C. 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设立D. 明朝宦官专权强盛2. 下面不属于商朝政务官系统的是(D)A. 相B. 三公C. 卿士D. 卜官3. 三司推事,首见于(A )时期。

A. 高宗B. 徽宗C. 玄宗D. 太宗4. 下面不属于汉代破产农民出路的是(A)A. 自杀B. 卖身为奴C. 为人佣工D. 隐附于豪强地主5. (A )帝密建皇储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封建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也是一项重大变革。

A. 雍正B. 乾隆C. 康熙D. 顺治6. (A )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首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7B. 1948C. 1949D. 19507. 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C )。

A. 人治B. 法治C. 礼治D. 德治8. (B )以后还另设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9. 在20世纪后20年里,下面书籍和作者排列错误的是(D)A.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B.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C.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D. 谢庆奎《中国宰相》10. 从(A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A. 曹魏B. 西蜀C. 东吴D. 西晋11. 下面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是(D)A. 民族B. 民生C. 民权D. 民建1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

A. 夏B. 商C. 西周D. 战国13. ( B)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A. 宋B. 元C. 明D. 清14. (C )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15.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在国民党政府下设立五院,下面不属于五院的是(D)A. 立法B. 司法C. 考试D. 教育16. 公元前(A )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DBCCCBDBBACAC CCDBAAD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B.西周C.战国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春秋B.战国C.秦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A.宋B.元C.明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A.夏B.商C.西周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B.三省C.六部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B.任命C.登记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8、“秀才”是指通过(A )的称谓。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Array行政管理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第一章—第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和两种。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商代称。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和的结合。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和。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和。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和的,而在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9、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在制度层面则发展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A.群队 B.部落 C.酋邦 D.聚落联合体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A.燧人 B.伏羲 C.神农 D.女娲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等三大集团。

A.华夏集团 B.东夷集团 C.苗蛮集团 D.炎黄集团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等义务。

A.朝觐 B.纳贡 C.劳役 D.兵役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宗庙制度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D.宫廷机构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

A.司土 B.司马 C.司工 D.司寇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和大行。

A.大谏B.大田C.大司马D.大理9、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

A.大理B.司寇C.廷尉D.都尉10、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

A.玺 B.印 C.符 D.节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中国法律史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中国法律史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一)题目1.简述七弃三不去答:“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中对于du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

正式归入律法,是从唐代开始。

(1)七出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舌”“窃盗”。

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下三点:无子,是就妻子过了五十岁以后来说;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

妒,更多是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严重的疾病。

三不去是:“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2)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富贵了。

“三不去”是作为“七出”规定的补充规范,但指出“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

也就是说,妻子若符合“七出”中的“有恶疾”及“淫”两项,则不在“三不去”的保障范围之内。

另外,若有义绝的情形,法律规定双方必须离婚,则“三不去”亦没有保障。

(3)从七出和三不去的条件可以看出,婚姻的缔结与解除和夫妻双方的感情没有任何关系,没一条是有关感情的。

因为古代婚姻是两家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所以古代社会才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抱着走”的说法,因为,一是不能自己做主,二是不能在结婚前见面,只听媒人说对方情况。

婚姻的决定权在于父母,结婚、离婚都由父母说了算。

所以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陆游妻子唐氏的离婚悲剧。

2.简述折杖法与刺配答:(1)折杖法。

为笼络人心,关闭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宋颁行“折杖法”,规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均折换成臀杖和脊杖。

其中加役流则脊杖二十,就地配役三年。

折杖法对缓和社会矛盾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予适用。

(2)刺配是我国唐末五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

其法可溯源到北朝的《北魏律》和《北齐律》,凡“论犯可死,原情可降”的鞭、笞各一百,并处以髡发之刑,发配边境,以为兵卒。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1 分)ACBCCDCADC二、多项选择题(10 分,每题2 分)1、BCDE2、DE3、BCD4、BCD5、BCDE三、辨析题(35 分,每题 5 分,说明: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判断的理由)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有政治制度。

答:错。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者为组织和维护政权而实施的统治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最早的法律是由原始习惯法转变而来,产生于国家之前。

答:对。

在国家与法的起源上,是法律先于国家,由“习惯”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反倒是为了维护法律而产生的3、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答:对。

禹大会诸侯于涂山,在更广阔的地域内树立起了无与匹敌的权威,得到了当时几乎全部诸侯的认同,涂山之会无异于夏朝的“开国大典” 。

所以,一般认为,涂山之会是禹在更大地域内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4、王权是周代的政治制度的主体答:错。

周代的政治制度是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其主体。

5、周公“制礼作乐” ,本质上是对殷商“先鬼而后礼”的反动。

答:对。

商代的神权政治,鬼神至上,民众至下,其最终结果不恤民众、惟天惟命,导致灭亡。

周公以“礼”为尚,倡导的是“敬天保民” ,其中固然仍有鬼神的地位,但已有所下降。

6、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

答:错。

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7、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出现于战国时期。

答:错。

大约在春秋中后期,在一些大国,已出现了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国家已经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将他们纳入类似战国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下面对明代时期,国家组织变化表述错误的是(B)A.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B. 皇帝朱元璋放弃了绝对君主制C. 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设立D. 明朝宦官专权强盛2. 下面不属于商朝政务官系统的是(D)A. 相B. 三公C. 卿士D. 卜官3. 三司推事,首见于(A )时期。

A. 高宗B. 徽宗C. 玄宗D. 太宗4. 下面不属于汉代破产农民出路的是(A)A. 自杀B. 卖身为奴C. 为人佣工D. 隐附于豪强地主5. (A )帝密建皇储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封建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也是一项重大变革。

A. 雍正B. 乾隆C. 康熙D. 顺治6. (A )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首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7B. 1948C. 1949D. 19507. 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C )。

A. 人治B. 法治C. 礼治D. 德治8. (B )以后还另设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9. 在20世纪后20年里,下面书籍和作者排列错误的是(D)A.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B.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C.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D. 谢庆奎《中国宰相》10. 从(A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A. 曹魏B. 西蜀C. 东吴D. 西晋11. 下面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是(D)A. 民族B. 民生C. 民权D. 民建1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

A. 夏B. 商C. 西周D. 战国13. ( B)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A. 宋B. 元C. 明D. 清14. (C )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15.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在国民党政府下设立五院,下面不属于五院的是(D)A. 立法B. 司法C. 考试D. 教育16. 公元前(A )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

福师(2020-2021)《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2)答案

福师(2020-2021)《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2)答案

福师(2020-2021)《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一、判断题(共50题,100分)1、战国时期,文武分职明显,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将相之下各有分职。

武官有国尉(中央武官)、都尉(地方武官)、廷尉(刑罚)、司马(军事和军事行政)等。

A错误B正确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2、进入民国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的南京政府的一切都集中在袁世凯、蒋介石等个人手中,实际仍是以军权支持的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实行法治。

A错误B正确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3、清代六部的分工主要有:吏部,掌管人事工作。

户部,掌管民政财政工作。

礼部,掌管文教礼仪及部分对外关系事务。

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及武职任免等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工作。

工部,掌管工程修建事务。

A错误B正确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4、相同的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相同的政体也可以有不同的国体。

A错误B正确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政治组织形式上采取参议会制度。

A错误B正确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6、东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错误B正确。

奥鹏满分作业 东北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平时作业1

奥鹏满分作业 东北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平时作业1

《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平时作业1
司法院于()年成立
A:1926
B:1927
C:1928
D:1929
答案:C
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A
()年2月15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A:A 1912
B:B 1911
C:C 1913
D:D 1910
答案:A
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发展至()已基本成熟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是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A:A《大纲》
B:B《暂行条例》
C: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D《鄂州约法》
答案:A
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而在()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A:社会
B:经济
C:文化
D:维稳
答案:B
雍正年间,设立()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

A:枢密院
B:军机处
C:内阁
D:中书省
答案:B
()以后内阁地位渐重,阁员可以兼领六部
A:明仁宗
B:明太祖
C:明成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
提交方式:文本框粘贴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
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2.分封制更多作业答案威yaoyao9894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4.翰林学士
官署名称。

唐代武则天时期,有所谓"北门学士",选文词经学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