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五个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猕猴桃溃疡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讲解

猕猴桃溃疡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讲解

猕猴桃溃疡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讲解
猕猴桃是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品种,但是在种植猕猴桃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多种病害,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果园直接毁掉,让果农损失巨大,而猕猴桃以溃疡病多发,对树体造成很大危害,那么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一、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症状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枝干、叶片、嫩梢和花,枝干发生病害,就会在叶痕、芽眼部位益处清黄色或者白色的菌脓,后期变为红褐色,严重是直接导致干枯,嫩梢发生病害,叶片会卷曲,之后干枯脱落,并在叶面上形成不规则褐色斑点,严重时,直接导致干枯脱落,植株生长停滞,花蕾发病后,会枯萎脱落。

二、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嫁接的话,需要将刀剪用具消毒,在冬至前完成修剪工作,并在伤口涂药保护,冬季防冻保温,树干刷生石灰,枯叶隔绝病虫,另外,加强肥水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预防:树体休眠期、嫩叶期、果实采摘后可以使用无机铜制剂、抗生素类药物及生物菌剂进行有效预防,还可以增加复配剂型以增加防效,注意轮换用药。

3、病树处理
如果发现病株,就要对病枝进行修剪,对主干、枝条发病轻的病
株,及时刮除清理病部,涂抹氢氧化铜、噻霉酮等。

另外,采取用刀纵划病斑,并用消毒液喷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斑扩散。

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至此,关于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现在猕猴桃正值溃疡病高发期,所以农民朋友一定要掌握猕猴桃的溃疡病防治措施,避免造成减产和经济损失。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发病季节: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于春夏季,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更易发生。

2.致病菌种: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菌种主要有青霉菌和炭疽菌。

3.发病症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从边缘开始出现褐色斑点,并逐渐向叶片中心扩散,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会生长出菌丝状物质,严重病叶自然枯萎。

4.传播途径: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和土传播,另外,猕猴桃自身伤口和昆虫叮咬也会导致病菌传播。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抗病性较强的猕猴桃品种,如“澳嘉”、“猕猴1号”等,可以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率。

2.加强环境管理:因为高温多湿环境是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发生环境,因此应加强通风、干燥和光照等措施,及时清理病枯叶和枯枝,防止病害传播。

3.使用化学药剂:在病情比较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苯甲酸、百菌清、铜质杀菌剂等,但药剂使用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免杀伤猕猴桃植株。

4.改善土壤环境:因为猕猴桃溃疡病也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因此合理施肥、钾肥和磷肥的添加、石灰的施用等,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猕猴桃的抗病能力。

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安全和环保的防治方法,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可使用生物防治代理菌,如红链霉菌、笔架菌等,来抑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展。

通过以上防治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在预防生产中,也需要加强病害的监测和识别,及时发现和处理猕猴桃溃疡病,以确保猕猴桃的健康成长。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猕猴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水果,但是猕猴桃也容易发生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会给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一、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1.发病特点: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在果园成熟期初期和盛果期发病,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2.病原菌传播途径: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枝干和果实传播,感染过的果实上会留有很多的孢子,这些孢子会通过气候条件和昆虫的传播迅速传播。

3.发病部位: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在果实的表面和果实内部发生,最初病斑呈现浅褐色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形成坑洞。

二、综合防治方法1.培育抗病品种:选择猕猴桃的抗性更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2.清理疫病源:及时清理果园中病害严重的猕猴桃树,这样可以减少疫病源的传播。

3.合理施肥:猕猴桃生长期间适量施用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4.合理浇水:避免果园间距太窄,适当排水,保持较低的湿度,减少疫害。

5.化学防治:在果实成熟初期使用45%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中后期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喷洒,使用40%潮汤可湿性粉剂也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6.生物防治:在果实生长早期使用辛硫磷进行防治,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7.采收前喷洒:采收前进行一次喷洒,可以提高病害的控制效果。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而且病害的发生对果园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平时管理猕猴桃果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防治工作。

通过上述的几种综合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保障果园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贯彻上述方法,共同完成果园的管理工作。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猕猴桃是我区精准扶贫产业之一,在我区金鼎山镇板桥、银江等村发展种植面积1000多亩,已挂果面积500多亩。

今年4月中旬以来,据金鼎山镇政府和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反映,猕猴桃病害发生危害较重;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由局分管领导带领植保站、种植业科和果蔬站等部门技术专家到板桥村和银江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认真开展了猕猴桃病害调查诊断,确诊为猕猴桃溃疡病。

目前,猕猴桃溃疡病已发生面积约200亩,发生危害较重,部分果园地已出现整株萎蔫枯死。

为有效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危害,减轻果园受灾;我局相关部门技术专家分析制定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如下,望各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猕猴桃发展种植村干部加大防治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指导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农户及时开展溃疡病综合防治。

一、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猕猴桃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具有隐蔽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猕猴桃植株发病后,轻者枝条枯死、树干产生病斑,严重时整株死亡,对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二、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果实及枝蔓,发病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初呈水渍状,后病斑扩大,色加深,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用手压呈松软状;后期病部皮层纵向线状龟裂,流清白色粘液,该粘液不久转为红褐色;病斑可绕茎迅速扩展,用刀剖开病茎,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

基部发病,则上部枝条枯死后,近地面部位或砧木部,又可萌发新枝。

叶片发病,病部先形成红色小点,外围有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小点扩大为2~3毫米不规则暗绿色病斑,叶色浓绿,黄晕明显,宽约2~5毫米;在潮湿条件下可迅速扩大为水溃状大斑,由于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苗木、接穗等栽植材料和果实。

溃疡病一般在九月至来年谢花前发生,幼苗较成年树易感染此病,树龄愈大,发病愈轻。

猕猴桃结果园溃疡病防控方法

猕猴桃结果园溃疡病防控方法

2019/339现 代 种 养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

一、防控重点时期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后,在发病部位流出菌脓,枝干溃疡,严重时甚至导致死树。

采果后、落叶期、冬剪后至萌芽前、萌芽后至开花前、花后五个时期,是该病害防控的重点时期。

二、不同时期的防控方法1.采果后。

全树普喷1次1.5%噻霉酮水乳剂5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防止病原菌从果柄、叶脉等部位侵入。

2.落叶期。

普喷1~2次50%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或46%可杀得三千1000~2000倍液,防止病菌从落叶痕处感染;有条件的,可在上述药剂中加入浓度为50微克/毫升的BTH,诱导树体产生抗性。

3.冬剪后至萌芽前。

可用1.6%噻霉酮膏剂直接涂抹病疤、剪口,或用2%春雷霉素水剂20倍液+72%链霉素20倍液、1.5%噻霉酮水剂或水乳剂20倍液涂抹剪口和病疤,结合脚接和桥接措施进行。

同时萌芽前全园喷洒2~3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8%辛菌胺水剂30~50倍液或0.15%四霉素水剂500~800倍液。

此外,遇低温可单喷2%多糖(如红糖)、50 微克/毫升的BTH,或与抗生素类药剂混合喷洒,可提高树体抗冻能力。

冬剪前后注意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如主干涂白、树干包扎、采用防冻剂处理、根颈部培土等,防止树体受冻和遭受霜害。

若病害较重或为高感品种,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用药次数或缩短用药间隔期,同时及时清园。

4.萌芽后至开花前。

全园喷洒2~3次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6%可杀得三千2000倍液,树体、地面、架材等都要全面喷药消毒。

同时继续巡查,剪除新发病组织。

5.花后。

喷洒1~2次50%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预防叶片、枝蔓发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周增强 王丽 侯珲邮编:450009)猕猴桃结果园溃疡病防控方法DOI:10.19433/ki.1006-9119.2019.03.013。

猕猴桃溃疡病治疗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治疗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治疗方法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的一种常见病害,其主要症状是植株叶片和果实上出现溃疡症状,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生产和品质。

治疗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预防措施、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种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关键措施。

首先,选择抗病品种,选用对猕猴桃溃疡病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其次,栽培技术上要合理,适当控制灌溉和施肥,避免猕猴桃树的水分和养分过剩或不足,以维持植株健康。

此外,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枯枝、病叶和果实,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在疫病高发期对猕猴桃进行防病处理,如喷洒可湿性硫磺、农用抗病剂等。

化学治疗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化学药剂可快速杀灭病原菌,并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铜剂、三唑酮等。

铜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可以使用铜剂进行叶面喷洒或树干涂覆来达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目的。

三唑酮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特别适用于治疗猕猴桃溃疡病。

化学治疗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频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遵守使用药剂的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治疗是一种环保、安全的治疗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

生物治疗主要是利用病原菌的天敌或拮抗菌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比较常用的生物制剂有枯草芽孢杆菌、次生代谢产物制剂等。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生防菌剂,它可以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可以将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洒、涂抹等方式施用于猕猴桃树冠和果实表面,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次生代谢产物制剂是利用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来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通过喷洒或灌根的方式施用于猕猴桃植株,以达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预防措施、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

预防措施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化学治疗可以快速杀灭病原菌,但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频率。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1、涂药防治:对猕猴桃主干、枝梢上溢出菌脓和流出褐色粘液的,先用刀片纵横划几道,使用护树将军原液涂抹+有机硅涂抹(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病情严重的(多处流液且量大)次日再涂抹1次。

之后在第7天,第15天再涂抹一次,可在其表面迅速形成一层荧光保护膜,具有窒息性杀菌、防止病毒复制和感染的作用。

若病斑已扩展至大枝的周圈,则在病斑以下10-20厘米处剪除,剪口涂护树将军。

2、喷药防治:(1)用母液的1000倍液(500公斤)喷涂树干和树枝,在萌芽期、展叶期和花前期全园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用三次,可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全园喷雾,从发病前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有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对已经发病的,可选用 1.5%噻霉酮水乳剂600-800液喷雾,隔10-15天再喷一次50%立枯唑600倍液,可起到铲除和治疗的作用。

(3)秋季是病源入侵的重要时期,从果实采收后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一次,连用2-3次,用溃腐灵或靓果安交替使用。

(4)冬剪后,结合清园,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及害虫,降低来年发病指数。

3、灌根:溃疡病的发生多因施肥不当导致根系受损、衰弱,易于滋生病菌造成,可使用靓果安300倍液灌根,由根系吸收传导至植株各组织,即能直接杀灭根部病菌,又能传导杀菌或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农业防治:加强保健栽培,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这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关键。

一是科学修剪,确定合理的留枝量,改善果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二是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全年施好催芽、壮果和采后三次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施肥,并做好叶面追肥,培养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三是加强生长季节的管理,做好除萌、摘心、疏枝和绑蔓等工作,避免枝梢郁闭;四是合理挂果,根据树势,做好疏花、疏果工作,确定适度负载量,避免树势早衰。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怎么办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怎么办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怎么办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近年来,随着生活水水平的不断提高,红心猕猴桃逐渐走向人们的生活,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然而,红心猕猴桃的溃疡病始终是威胁红心猕猴桃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病害,那么,红心猕猴桃患溃疡病怎么办?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是什么病症:发病初期叶片或新梢出现水渍状褪绿,中期从枝干皮孔、伤口等出溢出白色粘质菌脓,在阳光的照射下变为锈红色液体。

发生规律:病菌通过雨水、昆虫或修剪等农事操作时借助修建刀、农具等传播,从皮孔、伤口等侵入植株体内。

2月下旬3月上旬开始发病,3-4月发病高峰期,随着气温升高,病情逐渐减弱。

9月中旬气温下降再次发病。

危害:一单发病就等于毁园,危害大、损失大、无法治疗,这也是阻碍红心猕猴桃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猕猴桃溃疡病多因传播、树势老、弱、衰等发生病害。

如果发现病株应该及时处理,关于几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介绍给大家:1、一但发现带病菌的枝条应该修剪去掉其病部,减少其传播,然后将这些枝条集中烧毁然后深埋,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摘除夏梢。

2、使用有机肥,应该尽量的腐熟,这样可以消灭一些肥料中的病虫菌和虫卵,提高肥料的质量。

3、由于公树比雌株更容易感染,一定要使用安全的商品花粉进行人工授粉。

4、加强苗木检查,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接穗和插条,防止远距离传播。

上述方法包括物理手段与多种用药手段互相支持,起到减少病原、使用药物杀死的特点,从而达到消灭病害。

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树体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发病率。

但是溃疡病现在还没有技术手段可以完全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五个防治方法
溃疡病是红心猕猴桃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溃疡病发生后来势凶猛,危害巨大,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轻者
减产、枝条干枯,重者死树、甚者毁园。

一、症状识别该病害一般发生在春季伤流期、开花期和秋季。

主要危害植株主杆、枝蔓、叶片及花蕾等部位。

一般新生嫩叶抗性差,较易侵入,初染叶片上出现退绿小点,水渍状,后发展到一至三毫米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边沿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新梢染病,发黑枯死;花蕾受害,不能张开;主杆和枝条受害,皮层组织呈水渍状,变软,梢隆起。

当病斑扩大成一厘米宽,数厘米长的条斑后,病斑开裂,皮层和木质部分离,病斑周围变暗褐色或黑色。

大部分树体染病后,春季伤流期,皮层渗溢出铁锈红色的胶状病菌,随分流液扩展,直漫延至木质部变褐腐烂。

导致枝条萎蔫、枯死或整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强、又耐低温的细菌,主要在树体病枝上越冬,或者随病枝病叶等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翌年早春三月开始发病。

四月下旬出现发病高峰期,发病部位多从衰弱的枝杆皮孔、芽基、落叶痕、枝条分杈处开始,如遇风雨,不断重复侵染。

三、致病原因低温高湿,多雨天气,气温突降遇冻后或先年超负荷挂果,树体抵抗力下降后,易染病原菌;农事操作人为碰伤,夏剪冬剪锯口愈合慢时有利病害侵入,则发病重。

四、农业防治多施农家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树体对多种元素的吸收利用,限制挂果量,入冬早浇防冻水。

增强树体抗寒适应能力。

五、化学防治先年9月中旬叶面喷施400―600倍的猕杀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消菌灵可湿性粉剂。

冬剪后,及时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施部位为主枝、枝条及剪锯伤口,防止病害侵入。

三月份发病后,对小伤口或病斑,用小刀在病灶部位纵向上下割三个伤口,深达木质部,伤口上下必须超出病灶1至2厘米,用毛刷蘸强力克菌灵50倍液在上刀口挤压,迫使药液穿过病灶向下口流去。

如发病盛期,且病灶大,可用原液少量涂入,以利快速杀菌。

如剪锯口或树体的病斑过大,可选医用凡士林拌杀毒矾,在刮去病部坏组织后涂抹此膏,既能保护伤口不受染菌侵染,又能使新的皮层快速生长,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法。

红心猕猴桃酸奶的加工技术
作者: 红心猕猴桃果果时间: 2011-04-14 13:03 点击: 292次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酸奶有经乳酸发酵的,也有配制型酸奶是不经乳酸发酵的,在这里指的是配制型酸奶加入红心猕猴桃果酱的产品。

其加工工艺如下:
1. 红心猕猴桃果酱的加工:红心猕猴桃经挑选并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剥去皮,入打浆机打成浆状,在不锈钢锅内加热浓缩,加入原料重1:1或0.5的砂糖,并加入0.6%海藻酸钠增稠剂,0.05%山梨酸钾,加热浓缩到固形物达到45%便可停止加热。

装进5~10公斤大包装塑料瓶内待用。

2. 配制型酸奶的加工:使用奶粉1份加入10份水,不断搅拌均匀,同时加入添加剂0.2%海藻酸钠,加入与奶粉相同重量的红心猕猴桃果酱,4~5%白砂糖,0.5%柠檬酸,0.05%山梨酸钾,通过搅拌器混合均匀。

3. 高压均质:混合料液通过高压均质泵,目的是使料液在每平方厘米达170个大气压下使物料分子破碎得更细小均匀,避免沉淀严重。

4. 预热:红心猕猴桃酸奶通过片式热交换器被加热到80~90摄氏度。

5. 装瓶或装罐:可用聚丙烯塑料瓶100~150毫升容量为包装方式,进行装瓶,加盖密封。

6. 杀菌:在95摄氏度水中加热10分钟。

7. 冷却。

成品:风味酸甜,有猕猴桃奶香风味,具有一定营养价值
红心猕猴桃脯的制作加工
作者: 红心猕猴桃果果时间: 2011-05-07 16:18 点击: 250次
红心猕猴桃脯的制作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片→护色硬化→漂洗→糖制→烘干→包装。

原料选择上当然是以苍溪红心猕猴桃为原料,红心猕猴桃做出来的脯,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猕猴桃的营养成分不被丢失,而且色泽鲜艳、更容易勾起食欲。

操作要点:
①原料选择处理选用成熟度8成左右的红心猕猴桃果实。

剔除过青或过熟果及病、虫、霉变发酵果。

洗去表面污物,拣出夹杂物,然后进行去皮,先配浓度18%~25%的烧碱溶液煮沸,将红心猕猴桃果实倒人浸煮1~1.5min,保持去皮温度90C以上,轻轻搅动果实,使果实充分接触碱液。

当果皮变蓝黑色时立即捞出,用手工轻轻搓去果皮,用水冲洗干净,倒人1%盐酸溶液中护色。

②切片将果实两头花萼、果梗芯切除,然后纵切或横切成0.6~lcm的果片,切片要求厚薄基本一致。

③护色硬化将果片放人浓度0.3%亚硫酸盐和0.2%氯化钙混合溶液浸泡1~2h。

④糖制将果片取出漂洗,沥去水分,放人30%糖液中煮沸4~5min。

放冷糖渍8~24h 后,移出糖液,补加糖液重15%的蔗糖,加热煮沸后倒入原料继续糖渍。

8~24h后再移出糖液,再补加糖液重10%的蔗糖,加热煮沸后回加原料中,利用温差加速渗糖。

如此经几次渗糖,达到所需含糖量为止。

⑤烘干将果片取出沥干糖液,铺放在竹盘上在50~60℃下干燥,干燥后期以手工整形,将果心捏扁平,继续干燥至不粘手即成,干燥中注意翻盘和翻动果片使受热均匀。

⑥包装按果片色泽、大小、厚薄分级,将破碎,色泽不良,有斑疤黑点的拣去。

用PE袋或PA/PE复合袋作50g、100g等零售包装。

质量标准淡绿黄色或淡黄色,中间呈红色放射圆心。

包泽鲜艳,半透明,有光泽;椭圆片或圆片,块形大小较一致,厚薄较均匀,质地软硬适度;红心猕猴桃去皮切片糖制后应有的风味和香气,无异味,允许稍有种子苦涩味。

含糖量50%~60%;含水量18%~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