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净化技术在核工业实际应用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课件

欢迎来到《离子交换净化技术》的演示课件。通过本次课件,我们将深入讨 论离子交换净化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它的优缺点。
什么是离子交换净化技术?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交换树脂来去除水或其他液体中的离子和杂质 的技术。它可以提高水质、降低污染物浓度,并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盐酸或碱溶液,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水处理
化学制造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厂和工 业废水处理设施中,以提高水质和降低污染物浓度。
离子交换技术在化学制造过程中用于分离和纯化化 学物质,提高产品质量。
制药行业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用于药物的制备、纯化和检测, 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发电厂
离子交换技术被应用于电力行业中的锅炉水处理和 脱盐,以防止水垢和腐蚀。
总结与展望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水处理技术,它在提高水质、保护环境和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该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离子交换原理
离子交换是指通过交换树脂上的功能基团与水溶液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置换的化学过程。这种置换过程可以将 有害离子转化为无害离子,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及应用
阳离子交换树脂
适用于除去水中的铵盐、重金属等离子。
阴离子交换树脂
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磷酸盐等离子。
混床交换树脂
同时适用于去除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交换过用洗脱液将吸附的离子从树脂上洗脱下
来,并获得纯净的水。
3
吸附
将待处理的水通过离子交换设备,在树 脂上吸附目标离子。
核废水处理技术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与实践

核废水处理技术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与实践核废水是指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由于核废水的特殊性质,处理和处置成为核电厂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核废水处理技术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与实践,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核废水处理方法。
一、核废水的特点核废水具有以下特点:含有放射性物质、高浓度、复杂组成、放射性衰变等。
这些特点使得核废水处理成为一项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安全保障。
二、核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1. 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是核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
常见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离子交换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树脂吸附放射性核素,达到去除的目的。
2. 液体废物浓缩技术核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废物需要进行浓缩处理,以减少体积和提高处理效率。
常见的液体废物浓缩技术有蒸发浓缩、逆渗透浓缩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液体废物中的水分蒸发或透过膜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液体废物的浓缩。
3. 辐射废物固化技术核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废物需要进行固化处理,以减少辐射危害和便于长期储存。
常见的辐射废物固化技术有水泥固化、玻璃固化等。
这些技术通过将辐射废物与固化材料混合并进行固化,使辐射废物变为固体块状,降低辐射释放风险。
4. 废水排放技术经过核废水处理后,处理后的废水需要进行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核电厂需要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标准。
常见的废水排放技术包括深度净化、中和处理、消毒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核废水处理技术的实践案例1.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大量核废水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核废水处理技术,包括放射性物质去除、液体废物浓缩、辐射废物固化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核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2. 中国核电厂核废水处理中国的核电厂在核废水处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核废水是指核能发电、核科研、核医学、核工业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和核电站的建设,核废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其中,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是核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
一、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核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沉淀剂与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放射性物质的去除。
常见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二、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方法,它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吸附和去除。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放射性物质,同时保留其他离子。
通过控制树脂的pH值和流速等条件,可以调节吸附效果和去除效率。
三、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通过膜的孔径和表面性质来实现对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去除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包括超滤、逆渗透和电渗析等。
超滤膜可以去除较大分子量的放射性物质,逆渗透膜可以去除更小分子量的放射性物质,而电渗析则通过电场作用将放射性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其他介质中。
四、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利用气泡将放射性物质从废水中脱附的方法。
通过向核废水中注入气体,产生大量微小气泡,放射性物质会被气泡附着并浮到液面上,从而实现去除。
气浮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核废水处理中。
五、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放射性物质从核废水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温度、添加适当的沉淀剂等,可以使放射性物质发生沉淀反应,形成沉淀物。
化学沉淀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放射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总结: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有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气浮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离子交换器的主要用途和控制原理

离子交换器的主要用途和控制原理一、离子交换器的主要用途主要用于锅炉、热电站、化工、轻工、纺织、医药、生物、电子、原子能及纯水处理的前道处理,工业生产所需进行硬水软化、去离子水制备的场合,还可用于食品药物的脱色提纯,贵重金属、化工原料的回收,电镀废水的处理等。
二、离子交换器的失效控制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最简单的流程为阳床-阴床组成的一级复床除盐系统。
有的一级复床除盐系统采用单元制,即每套一级复床除盐系统包括阳床、(除碳器)、阴床各一台,在离子交换除盐运行过程中,无论是阳床还是阴床先失效,都是同时再生;还有的一级复床除盐系统采用母管制,即阳床与阳床或阴床与阴床是并联运行的,哪一台交换器失效就再生哪一台。
1、离子交换器的检测和控制原理强酸性阳树脂对水中各种阳离子的吸附顺序为:Fe3+>Al3+>Ca2+>Mg2+>Na+>H+;由此可知,水中金属离子Na+被吸附的能力最弱,所以当离子交换时树脂层的各种离子吸附层逐渐下移,H+最后被其他阳离子置换下来,当保护层穿透时,首先泄漏的是最下层的Na+;因此监督离子交换器-阳离子交换器失效是以漏钠为标准的;其反应方程为(A代表金属阳离子,R为树脂基团):n++nRH=RnA+nH+HCO3-+H+=H2O+CO2↑强碱性阴树脂对水中各种阴离子的吸附顺序为:SO42->NO3->Cl->OH->HCO3->HSiO3-。
由此可知,HSiO3-的吸附能力最弱,所以当离子交换时树脂层的各种离子吸附层逐渐下移,OH-.被其他阴离子置换下来,当保护层穿透时,首先泄漏的是最下层的HSiO3-;因此监督阴离子交换器失效是以漏硅为标准的;其反应方程为(B代表酸根阴离子,R为树脂基团):Bm-+mROH=RmB+mOH-2、离子交换器控制点和控制方法由于母管制系统包含了单元制系统,而且它具有能充分使用树脂、提高交换器的出水能力、降低酸碱消耗等优点,我们在研究中主要讨论以这种结构为基础的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系统。
离子交换技术在核电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技术在核电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核能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然而,核电站废水处理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废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
离子交换技术因其高效、可靠和环保的特点,在核电站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离子交换技术在核电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是一种将水中的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的过程。
它通过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杂质,例如放射性核素、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是由有机或无机材料制成的,具有高度选择性和高容量。
它们能够有效地吸附并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使得核电站废水能够达到国家和国际的排放标准。
首先,离子交换技术在核电站废水处理中用于去除放射性核素。
核电站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水,其中主要包含铯、锶、铀和镭等核素。
这些核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离子交换树脂通过选择性吸附这些放射性核素,从而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例如,聚苯乙烯型树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铯和锶,而钙钠填充型树脂对铀和镭也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离子交换技术可以将放射性核素的浓度降低到安全排放标准以下,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其次,离子交换技术还可以用于去除核电站废水中的有机物。
核电站废水中常常含有有机溶剂、油漆、液体垃圾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
离子交换技术通过将废水与具有亲水性的树脂接触,使有机物质与树脂表面发生吸附反应。
这种吸附反应是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形成和范德华力等方式实现的。
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大小的有机分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地去除核电站废水中的有机物。
离子交换技术还可用于去除核电站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核电站废水中常常含有汞、铅、镉、铬等重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特点,能够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树脂的吸附性能可以通过改变树脂的颗粒大小、孔隙结构和表面改性来调控。
几种常用的核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几种常用的核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核工业废水是指核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高浓度废水。
由于核工业废水的特殊性质,处理核工业废水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为了实现核工业废水的安全处理和排放,人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核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核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离子交换、深度净化和膜分离。
离子交换是指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不同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和解吸这一过程。
离子交换工艺在核工业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对废水进行深度净化,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离子交换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子交换树脂会逐渐饱和,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
深度净化是指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深度去除。
常用的深度净化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
活性炭吸附是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层,利用活性炭吸附杂质的性质将有机物和某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氧化还原法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降解有机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废水的深度净化。
膜分离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废水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常用的膜分离工艺包括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
超滤是指通过超滤膜将大分子物质、胶体和悬浮物分离出来,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反渗透是指通过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高压逆渗透,将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有机物和无机盐等去除,得到更为纯净的水。
电渗析是指通过电场作用,利用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电离特性,通过离子迁移达到分离和净化的目的。
膜分离工艺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药剂污染等优点,但膜组件费用较高,膜污染问题也需要重视。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核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还有一些其他工艺也在核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应用,比如湿式废气处理、辐照技术等。
化学工程中的离子交换技术应用

化学工程中的离子交换技术应用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在化学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处理技术,它主要是针对水中含有的各种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剂实现离子的分离和去除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对于纯水或纯液体的生产、在水处理系统中去除杂质和替代某些化学反应中用到的离子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下面就来详细看看离子交换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一、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剂溶液中的达到离子与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从而实现离子分离的一种技术。
离子交换剂是一种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和其表面吸附质形成化学键,从而替换水溶液中的离子形成水合物,从而达到水溶液中离子分离的目的。
二、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1、水净化水净化就是利用离子交换技术滤除水中存在的各种杂质离子的过程。
例如,镁、钡、钙等离子是水中经常存在的主要污染物,易积累在水管壁、锅炉中,导致结垢和腐蚀,使用离子交换技术处理水可以去除这些离子,提高纯水的质量,用途更广泛,生产效益更高。
2、电子工业在电子工业中,离子交换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高纯度的硅片、半导体材料和涂层电子元件,并可用于生产高纯度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离子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需要极高的纯度,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去除其中的杂质,从而获得完美纯净的化合物。
3、食品和药品行业离子交换技术在食品和药品行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澄清、分离和纯化食品和药品中的成分。
例如,利用硅胶和活性炭等吸附能力强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豆浆中的苯乙烯酸和棕榈酸,从而提高豆浆的口感和质量。
此外,应用离子交换技术可以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鸡肉中提取肌肉蛋白等。
4、环保离子交换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水、土壤和废弃物等方面的环保工作。
例如,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去除大气中的硝酸盐和二氧化硫等物质,达到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同时,它还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微量有害物质,治理污水。
可以将涂鸦、有毒或者危险废物中的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处理,使其在处理后达到树脂的使用寿命或达到废物处理标准,达到分析的科学极限。
化工原理在核化工上的应用资料

化工原理在核化工上的应用2011111106 樊晨晨化工原理是以化学、物理和数学原理为基础,研究物料在工业规模条件下,它所发生物理或化学状态变化的工业过程及这类工业过程所用装置的设计和操作的一门技术学科。
化工原理的知识在核化工中有大量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化工原理在核燃料循环中的应用原理1.1 溶剂萃取分离原理及主要设备萃取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洗涤:把萃取到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部分或全部地反洗到水相中去,而所需要的金属离子仍然留在有机相中,这个过程叫做洗涤。
反萃取:把萃取后的萃取液与某一水相接触,有机相中的金属离子重新转移到水相中的过程。
补充萃取:从有机相中选择性的反萃某物质时,有机相中其它被萃取物质也会被部分的反萃下来,把不希望被反萃的物质(如铀)重新萃取到有机相中去,这个过程叫做补充萃取,所用的有机溶剂叫做补充萃取剂。
12…n F n n F+2n F+1…SFXW P萃取段洗涤段萃取装置有机溶剂萃原液萃余液萃取液反萃装置萃取液反萃剂产品液污溶剂1.1.1萃取剂的要求考虑萃取能力、化学及辐照稳定性、水力学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等。
1.1.2铀水冶工艺中常用萃取剂种类 1)有机磷类萃取剂十二烷基磷酸、二(2-乙基己基)磷酸、磷酸三丁酯 2)胺类萃取剂三脂肪胺(N 235)、四烷基氧化季铵盐(N 263)萃取剂萃取性能比较萃取性能胺类磷类对铀选择性高,对杂质的分离系数在103~104范围内一般,D2EHPA 还能同时萃取Fe3+萃取速度快 较慢分配系数 高 较低,中性磷酸酯比酸性磷酸酯更低饱和容量较低较高,中性磷酸酯容量最高 反萃取情况易于反萃取,硝酸盐、氯化物、碳酸盐等都可作为反萃取剂用10%的碳酸盐溶液或强酸溶液才能进行反萃取12…n F-1n n F+1n F …SFXPU补萃段反萃段对酸、碱、辐射稳定稳定一般性稀释剂中的溶解度较小,需加添加剂以增大其溶解度较大进料中吸附固体含量要求较低,<50ppm 可允许达300ppm 乳化情况容易产生乳化不易产生乳化中毒情况钼容易在三脂肪胺中积累,季铵盐易被浸出液中的有机物中毒1.2萃取剂的选择1.2.1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萃取剂的种类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PUREX流程使用TBP作为萃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Fe的质量分 Si的质量分数/10-9
-
数/10-9 NH3的质量分数/10-6
<0.5
Na的质量分数/10-9
-
Pb的质量分数/10-9
-
固体总的质量分数/10-9
-
燃烧公司自然循环 蒸汽发生器 8.8~9.2 9.2~9.5 <10 >10(4h)1 - 100
<0.5
>1.5(4 h) -
第一讲 核电站基本类型
核电站分为轻水堆(包括压水堆和沸水堆)核电站;石墨气冷堆核 电站;重水堆核电站;增值堆核电站等
核电站通常由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两部分组成。核电站的核心 是反应堆,反应堆工作时放出核能主要是以热能的形式由一回路系 统的冷却剂带出,用以产生蒸汽,所以一回路系统又被称为“核供 汽系统”。由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二回路系统与一般 的火力发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系统基本相同。
10~50 <10 -
<10
<10
<1 <10 - -
巴布科克公司 直流蒸汽发生
8.5~9.3 9.3~9.5 7(正常工作)
- 100(最大值)
- 0.5(最大值)
- 1.0(最大值)
20~100 10(最大值) 100(最大值) 2(最大值) 20(最大值)
- - 1(最大值) 50(最大值)
第二讲 水处理回路
反应堆型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批商业应用的原型核电站为第一代, 如SHIPINGPORT等;
20世纪60-80年代世界上大批建造的核电站为第 二代;
20世纪80年代发展,90年代投入市场的先进轻水 堆核电站,如ABWR,APWR,SYSTEM80+, AP600,1000和EPR为第三代;
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正在被开发,追求更高的安 全性,更好的经济性,环境的可持续性并满足防 核扩散的要求。这些要求对核电水回路的处理提 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离子交换净化技术 在核工业的实际应用
内容
前言 第一讲 核电站基本类型 第二讲 核电站水回路 第三讲 核级离子交换树脂 第四讲 粉末树脂 第五讲 水回路净化工艺 第六讲 核电站特殊液体处理
前言
截止2000年底,全世界共有433座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 机容量3.56 亿千瓦(电功率),核电占全球总电力生产 量的16.1%. 2005年底,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超过3.78 亿千瓦。 核电站有关的水处理问题与普通电站所遇到的完全不同。 因此,研究水的用量、消耗和废水排放,以及核电站废液 处理是有益的。 在这种有着许多水回路的系统中,必须安装许多特定的水 处理装置。如果熟悉在各种场合下所用离子交换剂所必须 具备的功能,就能够根据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推断出技术指 标。 并不是所有的市场上的树脂产品和工艺就能满足上序需要; 必须在实际应用中和通过多种试验积累经验,以便选择合 适的的交换剂和工艺并确定其应用范围。
只要对使用大孔阴离子交换剂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能确保 补给水的基本纯度和去除有机物质; 同时对混合床精处理装置的正确再生技术予以重视,就能 保证最少的离子泄漏。 水源好时,混床可设计成不再生的精混床。一般运行周期 可达半年到一年,甚至2年。 随着技术的提高,物理膜法水处理工艺用得越来越多,系 统模块化且减少了废水排放,运行变得简单。
设备
西屋公司自然循
参数或工况 pH值(25。 系统中有铜
环蒸汽发生器 8.8~9.2
C) 系统中无铜
<9.6
正常工况
<5
氧的质量分 异常工况
-
数/10-9 启动
-
停堆
-
阳离子电导 正常工况
率/(S/cm)(25 异常工况
。C)
启动 联氨的质量分数
4(最大值) - -
正常工况
<10
启动
-
Cu的质量分数/10-9
硼质量分数/10-6
2500
<2500 0~4000 0~3000 0~4000 0~682
锂离子质量分数/10-6
0.7~2.2
<0.5 0.22~2.2
0.2~2
融解氧质量分数/10-6
水中融解氢质量分数/mL.kg-1 (标准状态)
氨质量分数/10-6
<0.1
<0.1 10~50
<0.5
<0.1 25~35
就四种反应堆类型而言,每种均可划分为6个本质上不同的单元。 其中除用于调节反应堆功能的某些辅助单元外,水处理都使用离子 交换剂。
图1-图4所示流程乍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但实际上由于存在污染或 某种产物进入水回路而使离子交换剂的操作条件有很大不同。
图1.1 具有压水堆(PWR)和蒸汽发生器的核电站原理
表1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质量标准推荐值
项目 电导率(25。C)/(μS.cm)
法国
美国
燃烧公司 西屋公司 取决于添加 取决于添
物浓度 加物浓度
俄罗斯
新沃罗涅 什电站
日本
德国
1~40
2~3(最 大为30)
总悬浮体质量分数/10-6
1
<0.5
1
<0.1
Ph(25。C)
4.5~10.2 4.5~10.5 10~10.5 4.5~10.5 4.5~9.5
图1.3 具有气冷的重水慢化堆核电站原理
水处理:1=补给水;2=冷却水;5=二次/凝结水回路;6=废水; 7a=D2O-慢化器/纯化;7b=D2O;慢化器/控制装置;8=屏蔽冷却剂
图1.4 Magnox型和AGR型气冷石墨慢化堆的核电站 原理
水处理:1=补给水;2=冷却水;4=释热燃料元件冷却池;5b=蒸 汽发生器排污;6=废水
水处理:1=补给水;2=冷却水;3a=主回路/纯化;3b=主回路/化学补偿剂; 4=释热燃料元件冷却池;5a=二次/凝结水回路;5b=二次回路排污处理;6=废 水
图1.2 具有沸水堆(BWR)和直接蒸汽的核电站 原理
水处理:1=补给水;2=冷却水;3a=主回路/冷却剂;4=释热燃料 元件冷却池;5=蒸汽/凝结水回路;6=废水
2.1 补给水 2.2 冷却水 2.3 反应堆冷却剂(一回路)的纯化 2.4 反应堆冷却剂(一回路)的处理 2.5 废释热燃料元件池 2.6 二回路凝结水处理 2.7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处理 2.8二次回路处理 2.9废水处理 2.10内冷水处理
2.1 补给水
典型系统:预处理+C+DO+A+MB 或 预处理+UF+RO+MB 预处理+UF+RO+EDI
<0.02 30~60 10~30
<0.1
<0.05
25~35 <3×10-6
氯离子质量分数/10-6
<0.15
<0.15
<0.15
<0.05
<0.15 <0.15
氟离子质量分数/10-6
<0.15
<0.10
<0.15
<0.15
<0.2
联氨质量分数/10-6
<20
表2 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水质化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