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园林植物群落生态配置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的一群植物在确定地点生长的特定区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特征、植物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将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一定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稀有种,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1.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如一个森林、草原或湿地等。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样方设置和数据收集等。

3.标定样方:在调查区域内确定若干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相同,并记录下样方的位置和编号,以便后续的调查。

4.进行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的物种调查,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物种清单、标本采集或摄影等方式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调查方法:1.物种清单法:在样方内对所有出现的物种进行记录,包括植物名称、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标本采集或图像比对等方式记录物种信息。

2.采样法:在样方内随机选择若干个固定面积的小区域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出现频率来了解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调查工具:可以使用手提式GPS仪、量角器、采样网、标本工具和数字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和记录。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显微镜、显微摄影仪和物种鉴定手册等。

结果分析: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指数,得出每个样方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2. 物种多样性: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而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

植物群落调查的实训报告

植物群落调查的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植物群落调查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和对植物生态学的认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实习地点:某森林公园三、实习内容1. 植物群落样方设置与调查- 根据实习区域的特点,我们选择了随机布点的方式设置样方。

- 样方大小为20m×20m,共设置了10个样方。

- 在样方内,我们调查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胸径等指标。

2.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通过样方调查,我们记录了不同植物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组成、数量、高度、胸径等指标。

- 分析了不同植物层的结构特征,如分层高度、冠幅、叶面积等。

3. 植物群落组成调查- 对样方内所有植物进行鉴定,记录其学名、科属、高度、胸径等指标。

- 分析植物群落组成特征,如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优势种等。

4. 植物群落分布规律调查- 通过样方调查,我们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如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等。

- 结合地形、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规律。

5. 植物群落动态变化调查- 通过对样方进行连续调查,我们分析了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如物种更替、生长速度、群落结构演变等。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 收集实习区域的相关资料,了解其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等。

- 准备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指南针、GPS、测绳、皮尺、笔记本、记录表等。

2. 实习过程- 按照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分组进行样方设置和调查。

- 记录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

- 分析调查数据,撰写实习报告。

3. 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后,各组进行交流,分享实习经验和成果。

- 对实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习成果1. 调查了实习区域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

2. 掌握了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生态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

生态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

生态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组员:指导老师:日期: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摘要:通过实习掌握森林群落的调查方法,掌握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群落基本特征的理解,了解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得到群落中各成份的重要值,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关键词:样方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辛普森指数前言:生物群落作为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生物集合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是有别于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根本所在。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本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将所观测的乔木层的最小面积定为20 5m2,灌木层定为5×5m2 ,草本层定为1×1m2。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而划分群落成员型。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植物群落,在查清了它的种类组成之后,还需要对种类进行定量分析,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析技术的基础。

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

利用最小面积法来确定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方法,就是本实习所用的样方法。

同时,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成层性),季相等。

植物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

通过此调查方法加深对植物群落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一、实习时间2013年7月3日— 4日二、实习地点①兔耳关小哨②大板桥宝象河三、实习内容(一)参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1)实习过程参观云南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圃,了解相关草本植物的生长类型及生活习性,同时认识植物种类,为后期实习做准备。

(2)实习结果本次参观中收集到的植物种类包括:砖子苗、非洲狗尾草、隐花狼尾草、紫冠马鞭草、百合花、木兰、鸭茅、遏蓝菜、曼陀罗、金银花、白花丹参、扁穗雀麦、杭白菊、稗草、橘梗、党参、甘草、白茅草、兔子草、紫花苜蓿、菊苣、马鞭草、红三叶、皱叶狗尾草、棕叶狗尾草、黑麦草、铁扫帚、鬼针草、鱼黄草、弯叶画眉草、长叶车前草、多变小冠花、异燕麦属、垂穗披碱草、鼠尾草、毛连菜、丝毛雀稗、酸模叶蓼、云南甘草、象牙红(刺桐属)、落花生(豆科)、光叶紫花苕、草木犀(黄花或白花)、沙打旺(豆科)。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生态属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一群植物个体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群体,是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的基本单位。

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相互关系,探索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

以下是对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的一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其中一特定地域内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了解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并分析其生态系统的功能。

实验方法:1.确定研究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地点,可以是公园、林地、荒漠等。

2.设置样方:以100m×100m的固定面积为样方,在选定地点内随机放置5个样方。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内的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包括物种鉴定、数量统计和生长形态描述。

可以使用草地方块法或网格法进行样方划分。

4.数据分析: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功能指数,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物种组成:在5个样方内共记录到30种植物,包括10种乔木、8种灌木和12种草本植物。

2.种群结构:在各个样方内,乔木和灌木为主要层次,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草本植物在各个样方的地上层中比例较小。

3.物种丰富度:根据物种数量统计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等指标计算,每个样方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说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4. 物种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指标计算,每个样方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说明物种的多样性较大,植物群落平衡性较好。

5.生态系统功能:采用生物量积累和群落生产力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功能指数较高,说明该地域的植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对该地域内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域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且物种丰富度较高。

植物群落调查和分析报告

植物群落调查和分析报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样地选择的方法: 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 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 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 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 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 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 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 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 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调查者
调查日期 样地号
样地面积
地理位置
地形
海拔
坡向
坡度
土壤
微地形
地被物植物
群落总覆盖率
植物群落调查表2号
乔木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树高
枝下高
胸径
树冠
植物群落调查表3
灌木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株数 覆盖率 最大胸 优势胸 高度


植物群落调查表4 草本植物记录表
样地名
样方号
时间
种名
株数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1、环境条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形条件. 〔3土壤条件. 〔4人类影响. 〔5气候条件.
2、组成特征调查: 〔1种类组成.记录一份完整的种类名单.在设定的 样地内调查,记录,完成.为防遗漏,还应在样地周围 反复踏查.调查种类组成时,应采集标本,用于以后 定名和订正. 〔2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投影盖度、 基部盖度、频度、高度等.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自然风景的场所,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增添公园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进行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的种类丰富多样。

公园中一般种植了树木、灌木、花卉等各类植物。

树木可以根据公园的规模和环境特点选择种植,如大叶挺水杨适合河岸和湖泊边种植,金叶槭适合广场和大街种植。

灌木可以起到修剪造型的作用,如常青灌木可以使公园四季常绿,具有欣赏价值。

花卉则能为公园增添色彩和花香,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和拍照。

各类植物的配置组合使公园充满了变化和生机。

公园植物配置能够提供各种生态功能。

公园的植物配置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公园中的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减少空气污染。

植物配置还能起到保持土壤、水源的作用。

树木的根系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吸收水分,起到调节水分平衡的功能。

公园中的草坪和绿化带还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源。

公园中的植物配置还能提供休闲空间和生态保护。

树木多的区域可以提供遮阴,减轻高温对人体的不适,供人们休息和娱乐。

植物还是一些小动物的栖息地,提供了生态保护。

公园植物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公园在植物配置上存在单一性,种植的植物种类过少,缺乏变化和丰富性。

有些植物配置不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导致植物生长困难,影响了公园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

公园中植物的养护和管理也需要加强,如喷洒农药和施肥频率过高,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密不可分。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能够增添公园的美观度和吸引力,提供了众多生态功能。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和养护管理的科学性,以保护环境和植物的生长。

植物群落调查报告

植物群落调查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20*班姓名懵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2012119010***成绩日期2014/6/3 星期二目录一、实习目的 (5)二、实习内容 (6)三、实习线路 (11)四、结果与分析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文献 (11)一、实习目的1、认识实习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特征;2、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3、培养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4、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1)植物群落的概念:地球表面各地区内的植物不是杂乱无章地分布,而是在一定地段形成有规律的组合。

任何地段内,具有相同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植物组合。

(2)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①植物群落是植物的同住结合,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

自然界中环境相同的地段,可能出现基本相同的植物生态类群结合;②植物群落内各种植物间相互作用。

它表现在争夺空间、光线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也可能发生某些相互有利的影响;③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与结构。

表现为群落中的植物有机体处于空间上的不同层次与时间上的季相更替,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外部形态;④植物群落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定类型的植物群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形成,并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⑤植物群落是一个功能集体。

主要表现为能量转换和有机质物质生产,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对土壤形成与改造作用,以及群落本身的增长、扩展和更新等;⑥植物群落在空间上占有一定位置,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⑦植物群落在时间上有其形成与发展过程。

《2024年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范文

《2024年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范文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独特的园林植物配置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本文旨在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其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植物群落功能1. 生态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了丰富的群落结构,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植物群落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为游客提供一个宜人的游览环境。

2. 景观功能:园林植物配置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

杭州西湖的植物群落通过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元素,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3. 文化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等,它们在园林中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文化特色。

三、种类组成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

其中,乔木如香樟、朴树、广玉兰等,为园林提供了层次感和空间感;灌木如红枫、紫薇等,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形态;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配置则使园林更加生动和自然。

此外,杭州西湖还引种了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如造型独特的盆景、珍稀的花卉等。

四、案例分析1. 断桥残雪:断桥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植物配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桥的两边,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柳树、桃树等。

春天时,桃花盛开,与残雪相映成趣;夏天时,柳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凉的环境。

这种植物配置不仅美化了景观,还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2.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杭州西湖著名的赏荷景点。

这里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荷花及搭配其他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形成了优美的水景景观。

每当夏秋时节,荷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这种植物配置也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和诗情画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二、园林植物群落生态配置调查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公园不同功能区植物群落的结构调查与分析,掌握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

二、实验地点
娄星公园或石马公园等。

三、材料与用具
测高器、卷尺、《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1200种》、《观赏树木检索表》等。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园林植物群落的结构调查的主要内容: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配置方式、垂直结构和动态结构。

对公园的休闲娱乐区(神童像旁)、园路、坡地(湖池)三个区内的园林植物进行全面的调查,得出园林植物的种类、数量与配置方式,同时对园林植物的物种结构、水平结构进行分析。

对各样地的园林植物群落调查其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搭配情况、物种组成、季相变化情况及应用效果与特色表现,分析各群落外貌特征,最后进行比较。

五、结果与分析
1、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科数、生长型数、种数。

2、园林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规则式OR自然式
3、园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层现象。

4、园林植物群落的外貌与季相变化:常绿与落叶、色木、花木情况。

5、完成下表,并根据表内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