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2020 东城一模】(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共5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

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

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8.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3分)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地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答案:8.答案示例:①高大巍峨②昂扬向上③无归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9.答案:D(2分)【2020 西城一模】(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含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含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含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含答案)篇一:阅读理解一、阅读理解Passage 1A man once painted a picture. When he showed it to his friend, the friend said, "That picture is no good at all."The man had been told that he was a good painter, so he felt very disappointed. He thought, "If my friend says that my picture is no good, he must be right. I'm certainly not a good painter."For many years he gave up painting and did other things. One day, he happened to see his old picture. He looked at it and said, "I have been foolish. My friend was not a painter. He knew nothing about painting. I took his words seriously and stopped painting."So he started painting again, and this time he became a famous painter.1. What did the man's friend think of his picture?A. He liked it very much.B. He didn't care about it.C. He thought it was terrible.D. He thought it was good.2. Why did the painter stop painting?A. Because he was too busy.B. Because he was too tired.C. Because his friend didn't like his picture.D. Because he didn't like painting.3. What did the painter find out one day?A. He found his old picture was terrible.B. He found his friend was a good painter.C. He found his friend knew nothing about painting.D. He found his old picture was good.Passage 2In our everyday life, we oftentimes come across problems that need logical thinking. Here is one such problem:There is a family with seven children, and every child is either a boy or a girl. The oldest child, a boy, is standing with his six younger siblings.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re will be at least two boys standing together?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need to consider all the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boys and girls standing together. Let's denote "B" as boy and "G" as girl.Possible combinations:1. BBBBGGG2. BBBGGGG3. BBGGGGGFrom the above combinations, we can see that 3 out of the 7 combinations have at least two boys standing together. Therefore, the probability is 3/7.4. How many children does the family have?A. 3B. 6C. 7D. It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5.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re will be at least two boys standing together?A. 2/7B. 3/7C. 4/7D. 5/7答案:1. C2. C3. D4. D5. B篇二:完形填空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

2024年北京市海淀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海淀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海淀中考模拟语文试卷2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古诗文背诵默写。

(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2)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云:诗歌美如画。

往往是指诗描绘的意境很美,读起来脑海里会闪现出一幅画面。

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黑夜里传来悠扬的笛声,任春风送到城里的高楼或小巷的画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三部分保护北京城的精灵——北京雨燕ㅤㅤ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

北京雨燕即使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也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

这让北京雨燕成为了北京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ㅤㅤ每年春夏晨昏之际,成群结队的北京雨燕都会现身京城。

它们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追逐竞飞,成为古都北京一道鲜活而经典的生态风景。

七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又飞往非洲南部。

ㅤㅤ“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中的“玄鸟”,被古人奉为神圣。

学者认为,“玄鸟”指的是北京雨燕。

有学者说:“‘北京雨燕’应该就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图腾原型。

北京城的起源在‘燕山’脚下的西周‘燕都’古城,可以说,一个小小的‘燕’字与古都北京有着不解之缘。

‘玄鸟’有祥瑞与守护之意,而北京雨燕已不离不弃地守护古都600余年。

”ㅤㅤ2021年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北京展区采用沉浸式手法,让观众跟着雨燕,打开超大型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ㅤㅤ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

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练习答案2015.4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1.(3分)“清明节”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如全抄第一段或答“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得2分。

2.(3分)“清明”吸纳融合了寒食、上巳二节的习俗,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

如答“上巳节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得2分。

3.(3分)立春立夏秋分(每点1分)4.(3分)C5.(6分)第一问:清明时节,我国江南、华南上空冷暖空气往来频繁、相持交锋,因此多雨,北方也有降雨概率。

(2分)第二问:①从生理层面看,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故清明雨令人忧郁不悦。

(2分)②从心理层面看,心怀悲戚的人会赋予清明细雨悲凉之意,清明冷雨又加剧悲凉的心理体验。

(2分)(意思对即可)6.(3分)清明时节,古人有亲近自然、游艺踏青的习俗。

(意思对即可)7. (6分)要点:清明节踏青、修禊等习俗反映了人们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和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2分)清明节祭奠祖先先贤的活动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以及人们以懿行嘉言留名传后、追求生命清明的理想;(2分)人们对安定祥和的社会生活、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的渴求。

(2分)(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11小题,共42分。

8.(3分)C9.(3分)①赞扬美好的;②美好的心灵;③喜欢(爱好)阅读10.(4分)(1)穷神尽相:《水浒》描写人、事、物和日常生活细节,摹形传神,淋漓尽致。

(2分)(2)不可枚举:《儒林外史》刻画的人物数量多、类型多样(性情心术多样)。

(2分)11.(3分)A12.(3分)富贵非吾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

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13.(6分)评分要点:观点鲜明1分,论据可靠(要结合名著内容)2分,分析合理3分。

2020年中考一模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一模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闭塞.(sè)狩.猎(shòu)狡黠.(xié)屡见不鲜.(xiān)B.生肖.(xiào)诡谲.(jué)瘦削.(xuē)冠.状病毒(guàn)C.豪横.(hèng)羸.弱(léi)炽.热(chì)厚德载.物(zài)D.陨.石(yǔn)酵.母(xiào)字帖.(tiè)一塌.糊涂(t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气慨掉书袋油然而生振聋发聩B.战栗区块链轻歌曼舞心旷神怡C.慰藉断舍离相辅相成九宵云外D.汲取雷震雨鸠占鹊巢不经之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很多人知道猎食野生动物是不正确的,却不以为意....,我行我素。

B.疫情期间,全国中学生“停课不停学”,但学习效果良莠不齐....。

C.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D.我刚去了大明湖,那里的行云流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囧妈》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脉脉的温情。

B.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这一个个名字对广大群众非常熟悉。

C.下班高峰期,为了避免发生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加大了对机动车辆的疏导力度。

D.各个学校应当拟定校园应急处理方案和防疫演练,保障每个孩子的身体健康。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镇关西”郑屠户欺男霸女,激怒武松,之后武松三拳打死镇关西,被迫到五台山出家为僧。

B.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老水手朱赫来,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C.《红星照耀中国》中,“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仍不脱孩子气”描写的是周恩来。

D.简·爱 18 岁时离开学校,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在这里,她遇到了罗切斯特并与他相爱。

2024届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北京海淀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4分)近段时间,一批旅游城市成为全国各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你所在的小组对“网红城市爆火原因”展开专项调查,撰写了研究报告。

现在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第一部分研究源起去成都看诗圣草堂①,去长沙逛太平老街,去苏州游拙政园,去哈尔滨玩冰雪大世界……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打造出独特的城市“网红”标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这些城市也因网络带来的红利脱(yǐng)而出。

那么,它们究竟“红”在何处① 它们又是如何“出圈”的② 我们的调查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1、小组同学对调查报告的部分文字作了注释,请你帮助补充完整。

(1分)()(2分)A. “逛”和“游”都指闲游,“游”还有观赏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在句中用得很贴切。

B. “打卡”本义是指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这里指来到某个城市的标志地游玩观览。

C. “脱yǐng而出”,这里指从众多城市中显露出自己的独特之处,“yǐng”写作“颖”。

D. 文段末尾①②两处的句子,①处的标点符号应该用逗号,②处的标点符号应该用问号。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同学们通过访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从多方面对“网红城市爆火原因”进行了调研,其中两个原因还需要你帮助完善。

【原因一:】【甲】贵州松桃是1956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开发出以苗俗、苗艺、苗食、苗绣、苗药“五苗”为代表的苗族特色文化资源,全力打好民族文化这张牌。

【乙】借助对地方特色的发掘,网红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

可见,城市首先要在明确自身定位和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来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因为同质化的内容很难发酵,只有异质化的内容,才更易于传播。

3、某同学在整理访谈内容时未注明上面两则材料的来源,请你根据访谈对象的话语风格帮助他判断其身份,将序号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2分)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A.B.C.D.2.(4分)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3.(4分)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①__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北京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北京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闭幕,亚运会中有关非遗文化的精彩瞬间至今仍令人回味。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相关展板的文字介绍。

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展览文字介绍的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九个字作为标题。

(1分)【答案】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将“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用正楷字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注意“遗、熠、辉”等字书写正确。

前言将“你”“我”汇成“我们”①亚运会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将亚洲各国和地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让翘.首以盼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更加真切可感。

也正是通过这项盛事,亚洲多姿多彩的文化得以章显。

②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体育盛会如何牵手“中国式浪漫”,一个现代之城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再现马可·波罗笔下记载.的“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杭州及其协办城市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让世界与之联结。

2.有同学认为画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翘”应读为“qiáo”B.“章显”应写为“彰显”C.“载”应读为“zǎi”D.“联结”应写为“联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D.判断错误。

联结:把两个以上事物结合在一起。

“结”不能写为“节”。

故选D。

第一部分亚运刮起“非遗风”走进亚运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陈列区前的宾客总是摩肩接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