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经典词牌
经典词牌及其名篇

61个常见词牌及其广为流传的名篇(137)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
※※※(按拼音顺序排列) ※※※1、八声甘州(1) <3>2、卜算子(9) <3>3、采桑子(5) <5>4、钗头凤(2) <7>5、长相思(2) <8>6、点绛唇(5) <8>7、蝶恋花(6) <10>8、定风波(2) <11>9、洞仙歌(1) <12>10、风入松(1) <12>11、鹤冲天(1) <13>12、贺新郎(1) <13>13、画堂春(3) <14>14、浣溪沙(6) <15>15、江城子(4) <16>16、浪淘沙(1) <18>17、临江仙(5) <18>18、满江红(2) <20>19、满庭芳(1) <21>20、摸鱼儿(1) <21>21、木兰辞(1) <22>22、南歌子(2) <22>23、南乡子(2) <23>24、念奴娇(1) <24>25、破阵子(2) <24>26、菩萨蛮(3) <25>27、沁园春(3) <26>28、清平乐(3) <27>29、青玉案(2) <28>30、鹊桥仙(2) <29>31、如梦令(2) <29>32、阮郎归(2) <30>33、少年游(1) <31>34、生查子(1) <31>35、声声慢(1) <32>36、十六字令(3)<32>37、苏幕遮(1) <33>38、诉衷情(2) <33>39、水调歌头(3)<34>40、水龙吟(3) <35>41、踏莎行(3) <37>42、天仙子(1) <37>43、望海潮(1) <38>44、武陵春(1) <39>45、西江月(4) <39>46、相见欢(1) <40>47、小重山(1) <41>48、阳关曲(1) <41>49、扬州慢(1) <41>50、谒金门(1) <42>51、一剪梅(2) <42>52、忆江南(2) <43>53、忆秦娥(2) <43> 54、永遇乐(1) <44>55、渔歌子(2) <45>56、渔家傲(2) <45>57、雨霖铃(1) <46>58、玉楼春(4) <46>59、虞美人(2) <48>60、鹧鸪天(4) <48>61、醉花阴(1) <50>1、《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经典词牌名的古诗词

经典词牌名的古诗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常见的词牌名有:如梦令、忆江南、长相思、相见欢、菩萨蛮等。
以下是一些经典词牌名的古诗词赏析: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代〕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回忆少女时代在溪亭日暮的景色,抒发了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2.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唐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全词格调清新,语言优美,是描写江南美景的佳作。
3.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清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远行之人的思乡之情,词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着深情。
4.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五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通过对西楼、残月、梧桐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是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
5.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唐代〕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当地女子的美丽容貌,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是描写江南美景的佳作。
以上是一些经典词牌名的古诗词赏析,每首词都有着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十大经典词牌名

十大经典词牌名一、《清平乐·春江晚景》春江晚景千里空,碧水东流至西空。
桃花岸满明月潭,柳垂檝头双双簇。
渔家唱晚莺催君舟,秋云空渡日迁迁。
从此夜夜漂击鼓,清猿台上千题书。
二、《人月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金沙水拍堤岸,玉昆夜照月台。
老僧闲坐讲经场,故城旧梦仍在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心尽散乱。
归来操笏出离门,苦处安排早回魂。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四、《菩萨蛮·芙蓉楼送辛渐》银烛秋光冷画屏,聊书慰离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庭院深处,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五、《水龙吟·杏花天晓》杏花天晓寒蝉初鸣,江边芦苇冷翠萋。
暮雨潇潇连横行,七月人来乡心惊。
牧童弄笛断绿脚,樵夫孤灯袅袅烟。
采桑书声碎柳黄,芳草满汛草变青。
六、《苏幕遮·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七、《念奴娇·落梅风雨晚》落梅风雨晚,江山愁似秋。
乡愁引云行,叶惊风萧秋。
灯看玉帘底,舞看林堂秋。
月思弟妹归,梦总归故处。
八、《瑞鹧鸪·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更喜江南春,佳期又一年。
春晓独自愁,思君不可见。
九、《渔家傲·水调歌头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衔杯饮酒醉春媚,分曹游老处高低。
沙场秋点兵,酒肆曲调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十、《清平乐·西江月》西江月,似弓影,笼纱窗,看渔舟,红烛昏,枕簟冷。
几点催被,梦空归客,水清云淡,湖月初明。
千家落日,一笛箫声,沉吟凄切,愁不禁。
60个古代经典词牌名的由来

浣溪沙: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名曲,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但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青玉案: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
长相思:本为乐府名篇,后来才成为唐教坊曲,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惜别离”一句,故名。
定风波: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钗头凤:原名《撷芳词》。
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唐代教坊名曲。
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破阵子:原是唐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念奴娇:调名取自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歌伎念奴。
念奴是在宋代被大量写入诗人的作品中,《全宋词》中最早用《念奴娇》作为调名的是沈唐。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此曲起源于民间的渔歌。
渔歌也是民歌的一种,是沿海、沿江地区和湖泊港湾周围的渔民在打渔时借以消遣的曲调。
这些渔歌类似现在沿海地区的咸水歌,歌词一般是齐言体。
满庭花: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
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阮郎归: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瑞鹤归: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望江南:本命《谢秋娘》。
经典词牌及诗词

※经典词牌浅析※浣溪沙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前两句往往对仗。
)·例词参考·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水调歌头九十五字,前后片各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
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
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临江仙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
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注】首句亦可作“中平中仄平平仄”,后片换韵。
【格二】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好听的古诗词牌名

好听的古诗词牌名好听的古诗词牌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古代诗词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那些优美的词句和优美的诗词牌名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人陶醉其中。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那些让人心驰神往的好听的古诗词牌名吧!一、《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之仪,词牌名则来自于古人所钟爱的名句《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的曲调优美,配合上其雅致的词句,富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词人创作的代表之一。
二、《离骚》《离骚》是屈原贬谪在南方时所作的一篇辞章,以神仙对话的方式,倾吐了屈原的忧患之情。
这篇辞章的诗句铿锵有力,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经典。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以泪水和叹息为特色的一首唐诗,深入描绘了潼关的沧桑和风雨历程。
这首诗的词句自然流畅,富有禅意和涵义,而且其抒情的方式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诗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意蕴。
四、《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著名女诗人白居易所作,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长篇诗歌,以皇帝和妃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天下苍生的关怀。
这篇诗歌的词句恢宏壮丽,富有深邃的哲理和文化底蕴,堪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名篇。
五、《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唐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代表作,这首词的优美曲调和清新淡雅的词句,使得它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的典范之一。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人生的领悟和对自然世界的赞美,即便是在漫长的时间流逝后,其内涵和深度仍然独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个好听的古诗词牌名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词汇,也代表了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些文化遗产,并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中国文化的美丽和多彩。
十大经典词牌

十大经典词牌NO.1 念奴娇词牌由来“念奴”是个人名,她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据记载:念奴“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其声“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以“念奴娇”为词牌名最著名的当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NO.2 雨霖铃词牌由来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
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
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顿时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
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这是一个悲伤的曲调,提起“雨霖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NO.3 钗头凤词牌由来《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提起“钗头凤”,不能不说陆游的词。
常见词牌曲牌

常见词牌曲牌
词牌和曲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填词和作曲时所依据的格律和曲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牌和曲牌:
一、词牌:
1.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水调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3.沁园春: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4.如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5.菩萨蛮: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二、曲牌:
1.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
中吕宫,套数、小令兼用,与南曲“山坡羊”大致相同。
2.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韵、一叶韵。
3.庆东原: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亦入“正宫”,与“庆东原”不同。
4.醉高歌:双调五十字,仄韵。
5.驻马听: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十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2、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明月人倚楼。
5、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6、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7、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
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
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9、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0、采桑子,词牌名。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国画桥流水。
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
帘里馀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
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
犹解飞花入洞房12、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
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13、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1)(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14、忆秦娥,词牌名。
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5、清平乐,词牌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6、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7、南歌子,词牌名。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
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18、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9、浪淘沙,词牌名。
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20、鹧鸪天,词牌名。
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21、鹊桥仙,词牌名。
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
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2、虞美人,词牌名。
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3、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