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样卷3)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假设中美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且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
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150吨。
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
(1)请判断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那种产品上有优势(2)如果发生自由贸易,中美两国会分别出口哪种产品,请确定大米的世界市场相对价格的范围?(3)画图说明自由贸易发生前后中美两国的福利变化。
2、作图说明什么是“悲惨增长”,并说明悲惨增长实现的条件。
3.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资本是特定要素(生产葡萄所用的资本不能流动到汽车生产行业)。
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如果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4、叙述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内容,并作图分别说明在大国和小国的情况下,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5、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状态如下图所示,请继续作图,画出自由贸易发生以后A、B两国的福利变化和贸易三角。
钢铁钢铁SA=CACIC0SB=CB大米大米B国A国6、画图说明关税和出口补贴所引起的进口国福利的变化。
7、画图说明什么是持续性倾销并说明持续性倾销存在的条件。
8、假设某一国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某、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某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为2,进口量为200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
1、解:依题意可知,两国劳动生产率为:中美大米劳动生产率11.5小麦劳动生产率0.51以下均用A表示中国,B表示美国,某表示大米,Y表示小麦,a、b分别表示中美两国生产率。
(1)美国在大米与小麦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1.5a某a某112>b某b某1.51.52>1.5因为0.5ayay0.5byby11所以中国在生产大米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半期考试题及答案1、假设中美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且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
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150吨。
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
(1)请判断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那种产品上有优势(2)如果发生自由贸易,中美两国会分别出口哪种产品,请确定大米的世界市场相对价格的范围?(3)画图说明自由贸易发生前后中美两国的福利变化。
2、作图说明什么是“悲惨增长”,并说明悲惨增长实现的条件。
3.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资本是特定要素(生产葡萄所用的资本不能流动到汽车生产行业)。
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如果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4、叙述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内容,并作图分别说明在大国和小国的情况下,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5、A 、B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状态如下图所示,请继续作图,画出自由贸易发生以后A 、B 两国的福利变化和贸易三角。
6、画图说明关税和出口补贴所引起的进口国福利的变化。
7、画图说明什么是持续性倾销并说明持续性倾销存在的条件。
8、假设某一国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CIC 0 钢铁 大米 B 国 S A =C A S B =C B钢铁 大米 A 国位和4个单位,试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X 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为2,进口量为200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
1、解:依题意可知,两国劳动生产率为:中 美大米劳动生产率 1 1.5小麦劳动生产率 0.5 1以下均用A 表示中国,B 表示美国,X 表示大米,Y 表示小麦,a 、b 分别表示中美两国生产率。
(1)美国在大米与小麦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因为1 1.52> 1.50.51x x y y a b a b ====1 1.52> 1.50.51x x y y a b a b ====所以中国在生产大米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有比较优势。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试卷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上海海事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试卷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1、闲暇是一种“自由物品”。
2、需求曲线为直线时,在单位弹性点上总收益最大。
3、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由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加总而成。
4、若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则平均产量必然会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5、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不受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6、当失衡点处于LM曲线上方时,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7、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绝不会上涨。
8、转移支付的增加,会导致GDP的增加。
9、若利率水平处于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10、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不考虑折旧,稳定状态的GDP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择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50分)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降到9元,需求量从60增加到65,则该商品的需求为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2.以下哪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a)厂商的预期。
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
d)以上三者皆是。
3.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消费者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4.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边际转换率。
d)边际效用。
5.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等于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率。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商品B 资本C 人员D 技术2、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 商品的价格,在 A 国是 10 美元,在 B 国是 8 美元,C 国是 6 美元,并且 A 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 B 国和 C 国的价格。
如果 A 国对从 B 国和 C 国进口的 X 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 100%的从价税,那么,A 国是()A 贸易创造国B 贸易转移国C 贸易受损国D 无法确定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 技术水平的差异C 产品品质的差异D 价格的差异4、以下哪种贸易政策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A 出口补贴B 进口关税C 进口配额D 自愿出口限制5、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A 规模报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增C 规模报酬不变D 以上都不对6、幼稚产业保护论的提出者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汉密尔顿D 李斯特7、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A 前者大于后者B 后者大于前者C 两者相等D 不确定8、一国货币贬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A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C 出口增加,进口增加D 出口减少,进口减少9、在浮动汇率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会()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10、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A 经常项目B 资本项目C 错误与遗漏项目D 国内生产总值项目1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A 一价定律B 利率平价C 相对购买力平价D 绝对购买力平价12、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的假设前提不包括()A 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B 汇率由货币当局决定C 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D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13、下列属于直接标价法的是()A 1 美元=68 人民币B 1 人民币=015 美元C 1 英镑=12 欧元D 1 欧元=085 英镑1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主要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政策的有效性。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共计100分)1. "供给"指的是:A. 指商品的市场供应量。
B. 指货币的供应量。
C. 指资金的供应量。
D. 指劳动力的供应量。
2. 比较优势理论是谁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曼3.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A. 外汇储备的数量B. 国内物价水平C. 利率水平D. 外国利率水平4.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世界银行(WB)D. 美洲国家组织(OAS)5.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维持物价稳定B. 促进经济增长C. 降低利率D. 减少失业率6. 国际分工的好处包括:A. 提高生产效率B. 扩大市场规模C. 促进技术创新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升值,会对该国的贸易产生什么影响?A. 减少出口,增加进口B. 增加出口,减少进口C. 减少出口和进口D. 增加出口和进口8.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时候,央行可能会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是:A. 加息B. 降息C. 货币放松D. 不采取任何措施9. 名义利率是指:A. 不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B. 超额储蓄的利率C. 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D. 市场利率10. 直接投资是指:A. 跨国公司间的资金流动B. 外商在本国购买股票和债券C. 资本流动到国际间接投资基金D. 政府间的经济援助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简述外汇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三、论述题(共计60分)1. 请阐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 选择一个国际组织,介绍其目标、职责以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四、分析题(共计80分)某国经济遭受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贬值,并且国内外投资都受到了打击。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宗旨?A. 促进国际货币合作B. 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C. 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D. 提高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答案:D2. 以下哪个国家的货币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A. 欧元B. 英镑C. 美元D. 日元答案:C3. 以下哪种汇率制度属于固定汇率制度?A. 浮动汇率制度B. 钉住汇率制度C.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D.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答案:B4. 以下哪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实行钉住汇率制度?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A5.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汇率的变动?A. 国际收支状况B. 货币政策C. 贸易政策D. 消费者偏好答案:D6. 以下哪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被认为是全球最稳健的?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日本答案:C7. 以下哪种金融工具不属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金融工具?A. 外汇B. 股票C. 债券D. 衍生品答案:B8. 以下哪个国际金融组织主要负责全球金融监管?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B. 世界银行C. 国际清算银行(BIS)D. 二十国集团(G20)答案:C9. 以下哪个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被认为是全球最严格的?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参与者?A. 美国B. 英国C. 日本D. 德国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
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包括:(1)监督和协调国际货币体系;(2)为成员国提供金融援助;(3)促进国际收支平衡;(4)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2. 简述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答案: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能减少政府干预,有助于实现内外部均衡。
缺点是:汇率波动较大,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2分),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2分)。
(指在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并可以在各国自由贸易,即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及其时间耗费,则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折合成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2、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2分)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2分)。
3、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1分),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1分)间全部经济交易的(1分)的系统记录(1分)。
4、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1分)、应用(1分)、推广(1分)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1分),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弗农在1966年推出。
这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总结与扩展。
根据这一模型,当一种新产品刚刚诞生时,其生产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当这种产品成熟并广为大众接受时,它就变得标准化了,就可以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和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进行生产了。
因此,对于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从最早引入它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不发达国家。
这一过程通常都伴随着发明国家向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的直接投资。
5、绝对优势原理: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2分)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分)绝对优势说: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中获利。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Advantage):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判断正(√)、误(×)题(2’×10)()1.若大学教师用大部分时间来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机会成本是备课时间减少,从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2.“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元,将促进内需增加”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3.需求量的变动是引起均衡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
()4.因随消费量增加总效用会增加,所以商品需求曲线应呈正斜率。
()5.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6.AP曲线一定经过MP曲线的最高点,并与X轴相交。
()7.变动成本VC就是总成本TC曲线的斜率。
()8.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MC=AR=AC。
()9.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指标。
()10.从总供给看,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应为:Y=C+S+T+X。
二、单项选择题(2’×15)1.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对市场制度的调节问题B.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C.研究企业如何赚取利润的问题D.研究如何使人变得更无私,以缓解资源稀缺性问题2.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正式实施,使海南旅游市场()迅速增加。
A.供给B.供给量C.需求D.需求量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
A.实际支付的金额B.愿意支付的金额C.获得额外的满意程度D.愿意支付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差4.当某消费者由商品X的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MU X = 0时,()。
A.TU X = 0 B.TU X达最大C.TU X上升D.TU X下降5.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跌10%,引起需求量增加20%,则该商品()。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单一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完全弹性6.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使其()向右移动。
A.预算线B.无差异曲线C.供给曲线D.边际收益曲线7.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处于合理区域时,必然有()。
A.TP开始下降B.MP开始上升C.AP≥MP D.AP≤MP8.在短期内,AC与AVC之间的垂直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样卷)
选课序号:任课教师:考试时间: 90分钟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双语教学:□是■否需计算器:■是□否
修读方式:■必修□选修□辅修试卷页数共 6 页机考座位:号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
A. 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 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 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D. 政策的完全一致
2、英国对钢铁(每吨1000英镑以下)的进口,征收15%的关税,加征100英镑,
这种税是 ( )
A. 选择税
B. 混合税
C. 从量税
D. 从价税
3、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是 ( )
A.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 优惠贸易安排
4、H—O—S理论认为,进行贸易的结果是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差别将
( )
A. 扩大
B. 不变
C. 消失
D. 先扩大然后不变
5、日本对茶叶农药残留量规定不超过百万分之零点二,这种规定为 ( )
A. 技术性贸易壁垒
B. 禁止进口
C. 进口许可证制
D.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6、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主要是保护 ( )
A. 衰落的工业
B. 垄断的工业
C. 有前途的幼稚工业
D. 没有竞争力的幼稚工业
7、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
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 ( )
A. 偶然性倾销
B. 掠夺性倾销
C. 长期性倾销
D. 永久性倾销
8、从长期讲,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的因素是 ( )
A、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实力
C、通货膨胀
D、利率高低
9、假定某国以1990年为基期,1995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20%,进口价格指数为
7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171%
B. 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化优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化
C. 每单位出口商品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
D. 若维持原有进口规模,出口数量应小于1990年
10、目前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拉美自由贸易协会
11、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 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B. 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C. 不同的成本比利
D. 生产诸要素的不同供求比例
12、李斯特认为,保护幼稚工业的最高期限是 ( )
A. 10年
B. 20年
C. 30年
D. 50年
13、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 缔结关税同盟前的状况不同
B. 生产利得不同
C. 消费利得不同
D. 总收入不同
14、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 ( )
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B、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
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
15、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
外国货币,这表明 ( )
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16、当一国经济出现膨胀和顺差时,为了内外经济的平衡,根据财政货币政策配
合理论,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17、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高于进口原料的名义关税时,则最终产品的有效
关税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关系是 ( ) A. 低于 B. 等于
C. 高于
D. 高于或低于
18、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 ( )
A、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B、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C、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D、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19、共同市场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 (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政策
D. 货物的自由流动
20、汇率采取直接标价法的国家和地区有 ( )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香港
C、英国和日本
D、香港和日本
得分 评阅人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比较优势原理
2、最适关税
3、贸易创造
4、欧洲货币
得分 评阅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简述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5分)
2、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观点?(8分)
3、简述小国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对福利水平所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得分 评阅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1、如果即期汇率为1美元=1欧元,3个月远期汇率为0.99美元=1欧元,试问
欧元兑美元3个月远期要升水还是贴水,年升水或贴水幅度为多少?(6分)
2、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30-P,供给曲线为S=10+2P,自由贸易时的
世界市场价格为1,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10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变为多少?(6分)
得分 评阅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试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优缺点,并分析两种政策如何在中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