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降钙素原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科室,除了危重病人的的抢救外,还承担着基本的分诊工作。

感染是急诊科医生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严重感染又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感染是急诊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检验指标存在着耗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的缺陷。

近年研究发现降钙素原(PCT)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作为调整抗生素的依据。

近年来PCT已应用于急诊临床工作中。

一、概述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量极少,且不释放入周围循环血,故血清PCT测定低于0.1ng/mL,甚至检测不到。

自1993年Assicot等证实血清PCT水平升高和感染性疾病相关以来,血清PCT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鉴别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的监测。

研究证实PCT本身不能启动炎症,但可放大炎症的级联反应,并可增加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抑制多核型白细胞的吞噬和杀菌活性等。

用内毒素诱导后,内毒素或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成降钙素,PCT释放入血,使血中PCT增高。

2-3h后检测血清PCT浓度即升高,6-12h达到峰值,1d内保持较高水平,2d后降到基线水平,半衰期约20-24h。

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研究,PCT并不大量升高,也适用于肾衰工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由此可见,感染状况下PCT生成快,稳定性好,不受基础疾病的影响,可客观反映感染情况,具有评估病情和观察疗效的价值。

同时PCT浓度的增长反映了从一个健康状态到细菌感染的最严重后果的持续发展过程,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所以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指标,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临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降钙素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目前降钙素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它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克隆抗体R2B7特异地识别和连接合成氨基酸降钙素原,因放射性元素的污染致使此法使用受限。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降钙素原是一种在急性疾病和重症情况下逐渐释放的蛋白质。

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反应中,降钙素原的浓度会显著升高。

降钙素原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激活系统(RAAS)的一部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作用。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并分析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抗生素应用策略,提高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机制。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望为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2. 正文2.1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第一,作为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可以及时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降钙素原的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水平的降钙素原提示感染可能较为严重,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

降钙素原可以帮助区分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监测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耐药率,对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2 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降钙素原作为重症感染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对于评估患者的感染病情和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且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应用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降钙素原水平可反映患者的感染炎症状态和免疫功能,高水平的降钙素原往往与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监测降钙素原水平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感染病情,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摘要】降钙素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指标,具有调节抗菌肽、炎症介质释放等生理作用。

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而降钙素原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作用机制备受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应用在重症感染患者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降钙素原水平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并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尤为重要,可以为临床带来更多益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关键词:降钙素原、重症感染、抗生素应用、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临床研究、重要临床意义、潜在临床推广价值。

1. 引言1.1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重症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情,抗生素是其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剧了临床治疗的困难。

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在重症感染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降钙素原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感染作用。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降钙素原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有望为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2. 正文2.1 降钙素原的生理作用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在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原在体内能够抑制骨中的骨吸收细胞(成骨细胞),从而减少钙的流通到血液中,调节体内钙的平衡。

降钙素原还能够调节肾脏对钙的排泄,进一步维持体内钙的稳态。

降钙素原(PCT)在ICU中的重要应用

降钙素原(PCT)在ICU中的重要应用

降钙素原(PCT)在ICU中的重要应用2014-09-13IVDpoct一、降钙素原(PCT)在ICU中的重要性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感染相关性生物标记物,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其与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全身感染情况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感染和脓毒症是目前ICU 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特别是感染诱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ICU危重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对感染和脓毒症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感染测定指标很多,通常最常用的指标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等等,但许多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延迟,敏感度及特异性不高,近十年来一个新的诊断指标血浆降钙素原(PCT)受到注意。

它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预兆性的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逐渐被认识,同时被认为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感染的重要观察指标。

ICU病房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几率明显比一般病房要高,成为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地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抗生素使用没有一个客观的指标,住院患者中大部分都使用了抗生素,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更是超过98%。

如PCT能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对于ICU中的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降钙素原(PCT)在ICU中的临床意义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蛋白质,健康人体内含量极低(<0.1ng/ml)。

全身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但病毒或局部感染时正常或轻微升高,对鉴别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其在血浆中稳定、实验室检测快速简便,有利于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以下是PCT在ICU中的主要应用:1、作为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严重病毒感染或感染性致病原炎症反应,降钙素原含量不升高或略有升高。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感染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感染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感染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42例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为一般感染,74例为重症感染,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随治疗进展而逐渐降低;经治疗一周后重症感染组PCT为(3.20±0.51)ng/mL,一般感染组FCT为(0.55±0.09)ng/mL,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K(P<0.05),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CT(0.06±0.03)ng/mL水平(均为P.05)。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测定简便快速,可作为临床工作中鉴别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对重症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降钙素原;重症感染;诊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種降钙素前体,并已被视为早期鉴别细菌感染的高特异性指标之一,与机体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及免疫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

感染及其诱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危重症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且病情进展快,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对重度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本组病例中重症感染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急救学组推荐的感染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感染,且同时具备以下临床特征:1)心率大于不同年龄正常心率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90次/min;2)体温高于38.3℃或低于36℃;3)气促,呼吸频率>30次/min;4)白细胞计数>12×109/L或10%,伴淋巴细胞计数减少;5)C反应蛋白大于正常2个标准差。

有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肿瘤及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不被纳入本研究队列。

降钙素原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项新的炎症指标,近年来PCT检测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检测其血清浓度可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评价感染的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

本文简要介绍PCT在危重病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降钙素原(PCT); 危重病; 感染; 脓毒症doi:10畅3969/j畅issn畅1002-1949畅2014畅04畅023Clinicalapplicationofprocalcitoninincriticalillpatients DENGShui-xiang,HUZu-peng.HuashanHospital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Shanghai210040,China[Abstract] Asanewindicatorofinflammation,procalcitonin(PCT)hasbeenreportedtobehelpful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inrecentyears.BydetectingtheconcentrationofserumPCT,itcanhelptodiagnosistheinfectiousdiseasesatearlyperiod,evaluatetheseverityofinfection,guidethemedicationandindicatetheprognosis.Inthispaper,themainpurposewastointroduc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PCTincriticallyillpatients.[Keywords] Procalcitonin(PCT); Criticalillness; Infection; Sepsis 在危重病的诊治过程中,随着侵入性操作、细菌耐药性、严重创伤发生率、器官移植患者和放化疗患者的增加,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且这些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很需要一种能对疾病做出快速诊断,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做出正确评估的有效指标。

降钙素原检查在急诊抗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意义

降钙素原检查在急诊抗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意义

2 3 各指 标 对诊 断 细菌感 染 的敏 感性 及 特 异 性 : . 对 于 急诊 患者 诊 断 细菌 感 染 , C P T的 敏 感 性 及 特 异 性
力 , 现上述 指 标 在 细 菌 感 染 组 的检 测 数 值 均 高 于 发
非 细菌感 染 组 , 助 于 临床 对 患 者病 情 的判 断 。但 有
早期 判 断其 是 否 存 在 感 染 及 感 染 的严 重 程 度 , 态 动 观察 P T的变化 , C 可作 为判 断感 染控 制 的一项 依 据 , 从 而可 避免 滥用 抗生 素 、 少细 菌耐 药 的产生 。 减 本研 究 比较 了血 常规 ( 白细 胞 总数 、 中性 粒 细胞 比值 ) P T检查 对 于 急诊 患 者 细 菌 感染 的鉴 别 能 与 C
丁 勇 , 陈
[ 摘要] 目的
伟 , 立山 杨
收集 7 9例 急性 感染
探讨降钙素原 ( C ) P T 检查在急诊抗感染 中的临床应用及诊 断意义 。方法
患者 , 同时采血测定血常规及 P T检查 , C 比较各指标对细菌感染 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非 细菌感 染组 白
细胞总数 、 中性粒细胞 比值 、C P T检查值 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 细菌感染组 以上各 指标均显著高 于非 细菌感染 组( 0 0 ) C P< . 1 。P T检查诊 断患者细菌感染 的敏感性 达 9 .4 , 44 % 特异性 8 .3 , 33 % 均高于其他指标。结论
有很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 有助于鉴别急诊 患者的细菌感染 。
P T检测 C
[ 关键词 ] 急诊 ; 染; 感 血常规 ; 降钙素原 [ 中图分类号] R 3 61 [ 文献标识码】 A

降钙素原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源自生物标记物-指引抗生素疗法
骨髓细胞可溶性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 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 数目(WBC)于医院情境下为抗微生物疗法指引方向时,前 述标记的效用并未获得对照干预试验的支持
降钙素原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简介
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出现抗药性,已成为影响中国与世界 重症监护患者预后及整体医疗资源的重大威胁
在人群层面、医院层面与个体层面上,感染及抗生素滥用 相关控制措施的不足,与抗生素抗药性发生风险上升存在 极强的相关性
医学界开始呼吁医师避免不当使用抗生素,方法有二: 一、抗生素疗法仅用于确实罹患细菌感染的患者身上 二、针对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缩短治疗时间
出生后未满48小时的新生儿(生理性上升)
•局部感染 •上述流程曾于多项不同的干预试验中接受测试,
•Chest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发生重大创伤、严重烧烫伤或施行重大手术
• •PCT浓度阴性时:可亚以迅急速性停用心抗生内素膜,减少炎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寻介找细入菌、感O染K以T外3的抗诊体断 及其他可刺激促发炎性细胞
降钙素原(PCT)引导的抗生素相关决策法,其有效性与安全 性已经在数个探讨各种临床情境(包括重症监护情境)的随 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获得证实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5, 33(4):792-796.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7, 35(3):990-991. Chest 1995, 108(5):1288-1291. Clinical pediatrics 1980, 19(11):753-760.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171(15):1322-1331.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钙素原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
急诊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复杂,故准确判断病情和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降钙素原具有早期、特异、敏感的特性,可在临床广泛应用;而且它对病情的早期评估,预后评价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意义。

标签:降钙素原;抗生素;临床应用
急诊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心肺复苏术后、内科危重患者和外科严重创伤、大手术后转入的重症患者,多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休克、严重感染、内环境紊乱等情况,病情变化快,治疗复杂,同时重症患者合并感染的风险急剧上升,故准确判断病情和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正确应用抗生素的前提是正确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及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准确评估。

临床上普遍使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但是特异性不高,尤其是老年人常伴有免疫功能和机体反应低下,这些指标的升高水平不一定能准确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降钙素原作为一种全身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与其他临床传统指标如自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相比显示出了较高的特性与敏感性[1]。

在细菌感染的鉴别和评估抗感染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动态检测PCT可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对感染患者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

1降钙素原概述
血清降钙素原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降钙素原和降钙素的合成始于前体肽(早期前降钙素)的翻译,它由141个氨基酸组成。

在信号肽链(A A1-25)被切除后才形成前降钙素。

在健康人血中几乎检测不到(<0.5 ug/L),但在机体受到强烈刺激(通常是细菌感染或组织外伤),激活免疫反应,发生一定强度的炎症反应时,除甲状腺外,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分泌降钙素原。

此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会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且随病情进展或控制而持续在高水平或逐渐下降。

而在病毒、支原体等感染时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2]。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里,降钙素原水平常规监测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尤其是抗生素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降钙素原在急诊监护室的临床应用
2.1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钙素原是一项可定量的客观指标,能够及时反映患者自身病情变化,对于指导确定抗生素的使用指征、评估疗效、更换或终止抗生素、缩短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时间具有参考价值。

降钙素原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相似菌感染及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3];用于鉴别SIRS和脓毒症,而且降钙素原浓度会随着脓毒症进展而变化[4]。

可根据其数值的动态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2.2正确评估患者的预后降钙素原水平比CRP、IL-6、LBP水平对脓毒症和SIRS的危重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特别是在入院后第一个24 h,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确定治疗方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并防止不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5]。

初始降钙素原水平的绝对值不能预测预后。

随着降钙素原水平的升高,病情逐渐加重,存在感染或发生感染的风险也逐渐增高,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

降钙素原和SOFA评分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更密切相关;相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是估计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更好参数[6]。

在重症医学科,结合其他监测指标,对PCT浓度的动态监测可对治疗效果做出可靠的评价。

PCT浓度逐步下降表示愈后良好。

相反,PCT浓度升高或持续高浓度水平则指示感染未得到控制,愈后不佳。

2.3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如感染、物理、化学、肿瘤、自身免疫等)的一种病理生理(应激)反应,是人体疾病表现的重要体征之一。

临床上常碰到一些不明原因的高热,而且许多疾病伴有继发性免疫病理改变,如风湿性发热等,因此对患者很难将其与原发性细菌感染相区别。

检测血清PCT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鉴别感染性发热为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尽快明确原因,及时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7]。

由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治疗上存在本质性的差别,因此降钙素原对具有非特异性感染症状的患者的治疗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結论
降钙素原作为一种新的感染性炎性标志物目前已被临床医师广泛认可。

在临床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降钙素原具有早期、特异、敏感的特性,优于传统的炎性标志物,可在临床广泛应用;而且它对病情的早期评估,预后评价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可用于临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还可大大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病死率等,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Ilatherill M,Tibby SM,Turner C,et a1.PM·aleitnnin and eytokine levels:relationship to organ failure and mortality in pediatric septic shock[J]. Crit Care Med,2000,28:2591-2594.
[2]王林霞,韩国强.降钙素原对细茵性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50-1152.
[3]Rau B,Steinbach G,Gansauge F,et a1.The potential role ofpro-calcitonin and interleukin 8 in the prediction of infected necrosis inacute pancreatitis[J]. Gut,1997,41(6):832-840.
[4]R Arkader,E J Troster,M R Lopes,et al.Procalcitonin does discriminate between sepsis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 Arch Dis Child,2006,91:117-120.
[5]Iwan A. Meynaar,Wouter Droog,Manou Batstra,et a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Serum Procalcitonin Is More Useful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Sepsis and SIRS than CRP,Il-6,or LBP[J]. Critical Ca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V olume,2011,6:594-645.
[6]Castelli GP,Pognani C,Cita M,et al.Procalcitonin,C-reactive protein,white blood cells and SOFA score in ICU: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sepsis[J]. Minerva Anestesiologica,2006,72(1-2):69-80.
[7]林兆谦.缓热疾病的诊断与病例分析I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