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生物制药概述
生物制药的概念-概述

生物制药的概念-概述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如用免疫法制得的动物原料、改变基因结构制得的微生物或其它细胞原料等。
生物药物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
这些物质的组成单元为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还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
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
微生物制药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利用某种微生物以“纯种状态”,也就是不仅“种子”要优而且只能是一种,如其它菌种进来即为杂菌。
对固定产品来说,一定按工艺有它最合适的“饭”—培养基,来供它生长。
培养基的成分不能随意更改,一个菌种在同样的发酵培养基中,因为只少了或多了某个成分,发酵的成品就完全不同。
如金色链霉菌在含氯的培养基中可形成金霉素,而在没有氯化物或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生成氯化的物质,就产生四环素。
药物生产菌投入发酵罐生产,必须经过种子的扩大制备。
从保存的菌种斜面移接到摇瓶培养,长好的摇瓶种子接入培养量大的种子罐中,生长好后可接入发酵罐中培养。
不同的发酵规模亦有不同的发酵罐,如10吨、30吨、50吨、100吨,甚至更大的罐。
这如同我们作饭时用的大小不同的锅。
我们吃的维生素、红霉素、洁霉素等,注射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就是用不同微生物发酵制得的。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第一章:生物技术制药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1.2 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主要领域和应用1.1.3 理解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与挑战1.2 教学内容1.2.1 生物技术制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2 生物技术制药的主要领域和应用1.2.3 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与挑战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资源1.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1.4.2 课件1.4.3 案例资料1.5 教学过程1.5.1 引入新课:介绍生物技术制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5.2 讲解生物技术制药的主要领域和应用1.5.3 分析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与挑战1.5.4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几个生物技术制药的案例第二章:重组DNA技术2.1 教学目标2.1.1 理解重组DNA技术的原理与步骤2.1.2 掌握重组DNA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2.1.3 了解重组DNA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2.2 教学内容2.2.1 重组DNA技术的原理与步骤2.2.2 重组DNA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2.2.3 重组DNA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2.3.2 实验演示法2.4 教学资源2.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2.4.2 课件2.4.3 实验器材与材料2.5 教学过程2.5.1 引入新课:介绍重组DNA技术的原理与步骤2.5.2 讲解重组DNA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2.5.3 分析重组DNA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2.5.4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简单的重组DNA实验第三章:细胞培养技术3.1 教学目标3.1.1 理解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与步骤3.1.2 掌握细胞培养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3.1.3 了解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3.2 教学内容3.2.1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与步骤3.2.2 细胞培养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3.2.3 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3.3 教学方法3.3.1 讲授法3.3.2 实验演示法3.4 教学资源3.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3.4.2 课件3.4.3 实验器材与材料3.5 教学过程3.5.1 引入新课:介绍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与步骤3.5.2 讲解细胞培养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3.5.3 分析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3.5.4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简单的细胞培养实验第四章:蛋白质工程4.1 教学目标4.1.1 理解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与方法4.1.2 掌握蛋白质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4.1.3 了解蛋白质工程的优势与局限性4.2 教学内容4.2.1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与方法4.2.2 蛋白质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4.2.3 蛋白质工程的优势与局限性4.3 教学方法4.3.1 讲授法4.3.2 案例分析法4.4 教学资源4.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4.4.2 课件4.4.3 案例资料4.5 教学过程4.5.1 引入新课:介绍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与方法4.5.2 讲解蛋白质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4.5.3 分析蛋白质工程的优势与局限性4.5.4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几个蛋白质工程的案例4.5.5 课堂讨论:学生第六章:发酵工程6.1 教学目标6.1.1 理解发酵工程的原理与步骤6.1.2 掌握发酵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6.1.3 了解发酵工程的优势与局限性6.2 教学内容6.2.1 发酵工程的原理与步骤6.2.2 发酵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6.2.3 发酵工程的优势与局限性6.3 教学方法6.3.1 讲授法6.3.2 实验演示法6.4 教学资源6.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6.4.2 课件6.4.3 实验器材与材料6.5 教学过程6.5.1 引入新课:介绍发酵工程的原理与步骤6.5.2 讲解发酵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6.5.3 分析发酵工程的优势与局限性6.5.4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简单的发酵工程实验第七章:基因治疗7.1 教学目标7.1.1 理解基因治疗的原理与方法7.1.2 掌握基因治疗在制药领域的应用7.1.3 了解基因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7.2 教学内容7.2.1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方法7.2.2 基因治疗在制药领域的应用7.2.3 基因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7.3 教学方法7.3.1 讲授法7.3.2 案例分析法7.4 教学资源7.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7.4.2 课件7.4.3 案例资料7.5 教学过程7.5.1 引入新课:介绍基因治疗的原理与方法7.5.2 讲解基因治疗在制药领域的应用7.5.3 分析基因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7.5.4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几个基因治疗的案例第八章:生物仿制药8.1 教学目标8.1.1 理解生物仿制药的概念与要求8.1.2 掌握生物仿制药的制备与评价方法8.1.3 了解生物仿制药的优势与挑战8.2 教学内容8.2.1 生物仿制药的概念与要求8.2.2 生物仿制药的制备与评价方法8.2.3 生物仿制药的优势与挑战8.3 教学方法8.3.1 讲授法8.3.2 实验演示法8.4 教学资源8.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8.4.2 课件8.4.3 实验器材与材料8.5 教学过程8.5.1 引入新课:介绍生物仿制药的概念与要求8.5.2 讲解生物仿制药的制备与评价方法8.5.3 分析生物仿制药的优势与挑战8.5.4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生物仿制药的制备与评价实验第九章: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9.1 教学目标9.1.1 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与措施9.1.2 掌握生物技术制药中的伦理问题9.1.3 了解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的关联性9.2 教学内容9.2.1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与措施9.2.2 生物技术制药中的伦理问题9.2.3 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的关联性9.3 教学方法9.3.1 讲授法9.3.2 案例分析法9.4 教学资源9.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9.4.2 课件9.4.3 案例资料9.5 教学过程9.5.1 引入新课:介绍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与措施9.5.2 讲解生物技术制药中的伦理问题9.5.3 分析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的关联性9.5.4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几个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的案例第十章:第十章:生物技术制药的未来趋势10.1 教学目标10.1.1 理解生物技术制药当前的挑战与机遇10.1.2 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3 了解生物技术制药对医药产业的潜在影响10.2 教学内容10.2.1 生物技术制药当前面临的挑战10.2.2 生物技术制药的机遇与未来发展趋势10.2.3 生物技术制药对医药产业的潜在影响10.3 教学方法10.3.1 讲授法10.3.2 前瞻性分析法10.4 教学资源10.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10.4.2 课件10.4.3 相关研究报告与文章10.5 教学过程10.5.1 引入新课:讨论生物技术制药当前的挑战10.5.2 讲解生物技术制药的机遇与未来发展趋势10.5.3 分析生物技术制药对医药产业的潜在影响10.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未来的生物技术制药创新方向10.5.5 课堂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第十一章:案例研究:成功的生物技术制药公司11.1 教学目标11.1.1 理解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11.1.2 掌握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11.1.3 了解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11.2 教学内容11.2.1 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11.2.2 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11.2.3 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11.3 教学方法11.3.1 讲授法11.3.2 案例分析法11.4 教学资源11.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11.4.2 课件11.4.3 案例研究资料11.5 教学过程11.5.1 引入新课:介绍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案例研究的重要性11.5.2 讲解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11.5.3 分析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11.5.4 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几个成功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案例11.5.5 课堂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制药的市场分析12.1 教学目标12.1.1 理解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现状12.1.2 掌握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预测方法12.1.3 了解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挑战12.2 教学内容12.2.1 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现状12.2.2 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预测方法12.2.3 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挑战12.3 教学方法12.3.1 讲授法12.3.2 数据分析法12.4 教学资源12.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12.4.2 课件12.4.3 市场研究报告与数据12.5 教学过程12.5.1 引入新课:讨论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意义12.5.2 讲解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现状12.5.3 分析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预测方法12.5.4 数据分析:学生分组分析生物技术制药市场的数据12.5.5 课堂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13.1 教学目标13.1.1 理解生物技术制药商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13.1.3 了解生物技术制药商业计划书的作用与重要性13.2 教学内容13.2.1 生物技术制药商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13.2.3 生物技术制药商业计划书的作用与重要性13.3 教学方法13.3.1 讲授法13.3.2 实务操作法13.4 教学资源13.4.1 教材:《生物技术制药》13.4.2 课件13.4.3 商业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与应用领域。
生物制药工艺学_吴晓英_第1章-生物药物概述(1)

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2000年6月26日美、英、日、法、德、中6国合作 年 月 日 国合作 的国际人类基因协作组宣布已完成人类生命的蓝 人类基因组的“ 人类基因组的 工作框架图” 图——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成为人类 基因组计划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基因组计划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1年2月,Nature和Science分别发表国际人 年 月 和 分别发表国际人 类基因组合作计划协作组和美国塞莱拉公司同时 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预示着经过多国科学家 11年的合作研究,一场以排列人类基因组 年的合作研究, 年的合作研究 一场以排列人类基因组DNA全 全 序列的“结构基因组”的研究阶段基本完成。 序列的“结构基因组”的研究阶段基本完成。
生物药物的历史与现状-现状
世纪80年代开始 从20世纪 年代开始,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物药 世纪 年代开始, 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已经上市的有 人胰岛素( )、人生长素 )、干扰素 人胰岛素(1982)、人生长素(1987)、干扰素 )、人生长素( )、 )、乙肝疫苗 (1987)、乙肝疫苗(1987)等等。 )、乙肝疫苗( )等等。 应用酶工程技术、 应用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生产抗生素、 生产抗生素、氨基酸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也已步 入产业化阶段。 入产业化阶段。
生物药物的历史与现状-现状
目前生化药物已有近600种。还有100多种 种 还有 目前生化药物已有近 多种 临床诊断试剂。 临床诊断试剂。 我国生化药物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独创 我国生化药物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一些新品种。 天花粉蛋白( 一些新品种。如天花粉蛋白(中期引产 药),人工牛黄(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天 ),人工牛黄(感冒药的主要成分, 人工牛黄 然牛黄是牛的胆结石) 然牛黄是牛的胆结石)
生物制药概论

美国已批准了56种生物制剂部分摘录(1)
• 产品
公司
主要适应症
-----------------------------------------------------------------------
• 人胰岛素
Eil Lilly
糖尿病
• 人生长激素
Eil Lilly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 2a干扰素 Hoffmann-La Rocke
• 离子交换层析法----采用阴离子交换剂, 如Dowex-I-X2离子交换树脂、DEAE-离 子交换纤维素等。洗脱液用氯化钠溶液 进行梯度洗脱。
4:脂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提取方法----常用的溶剂有氯仿、甲醇。
• 纯化方法
(1)沉淀法,利用脂质在丙酮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其 沉淀。
(2)吸附层析法,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 洗脱常常采用逐渐增大极性的洗脱液来进行洗脱, 非极性的脂肪先流出,极性的脂肪后流出。
3:检验上的特殊性
• (1)均一性检验。 (2)安全性检验。 (3)稳定性检验。 (4)有效性检验。 (5)理化检验。 (6)生物活性检验。
四:生物药物的分类
• (一):按药物的化学本质来分类 • (二):按药物的来源来分类 • (三):按药物的生理功能和用途分类
(一):按药物的化学本质来分类
1:生物组织与细胞和破碎
• (1)磨切法----组织 捣碎机、胶体磨、匀 浆器、匀质机、球磨 机、乳钵。
• (2)压力法----加压 破碎、减压破碎
• (3)反复冻融法---• (4)超声波震荡破
碎法---• (5)自溶法---• (6)酶解法----
2:有效成份的提取
《生物制药》课件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流程
从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细胞转 化到药物生产,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设 计和严格控制。
案例二: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细胞治疗技术概述
细胞治疗是指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个体 化、疗效好等优点。
细胞治疗技术分类
根据所用细胞的种类,可以分为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
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例
的合成。
微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实例
03
如青霉素的生产,通过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实现了
大规模生产,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制药的物质基础
生物制药的物质基础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多肽、核酸、糖类、脂 类等大分子物质。
03
生物制药的制备方法
生物制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
生物技术手段。
生物制药的历史与发展
01 生物制药的起源
生物制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 开始从天然生物体中提取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 质。
02 生物制药的发展历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经历了从天 然提取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的 转变。
03 生物制药的未来展望
未来生物制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 ,同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疗法等新 型治疗手段将逐渐成为主流。
生物制药的分类与特点
按照来源分类
生物制药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源生物药、植物源生物药和微生物 源生物药。
细胞治疗是指利用细胞来治疗疾病的 方法,未来细胞治疗将有更广泛的应 用前景。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基因工程药物概述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课教案一、课程简介《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药物的课程,主要介绍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包括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蛋白质工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前景,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
2. 了解生物技术制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技术制药概述1. 生物技术制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和挑战3. 生物技术制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章:重组DNA技术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2. 重组DNA技术的操作步骤3. 重组DNA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第三章:细胞培养技术1.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2. 细胞培养的技术方法3. 细胞培养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第四章:蛋白质工程1.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2. 蛋白质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3. 蛋白质工程的发展趋势第五章:生物技术制药实例分析1. 胰岛素的生产和应用2. 干扰素的生产和应用3.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实例。
2. 互动: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
六、第四章:蛋白质工程(续)1.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对特定药物蛋白的结构进行改造,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案例分析:如何通过蛋白质工程设计新药。
2. 蛋白质工程的技术挑战和未来趋势探讨蛋白质工程在药物开发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预测蛋白质工程在未来药物研发中的发展方向。
七、第五章:生物技术制药实例分析(续)1. 生物技术制药的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具体生物技术制药产品的研发过程。
生物制药案例

生物制药案例摘要:一、生物制药概述1.生物制药的定义2.生物制药的发展历程3.生物制药的优势和挑战二、生物制药案例分析1.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2.成功的生物制药企业案例a.企业名称及背景b.主要产品与技术c.市场表现与影响3.具有潜力的生物制药创新案例a.创新项目简介b.技术优势与创新点c.发展前景与挑战三、生物制药行业的未来展望1.行业趋势与机遇2.政策扶持与监管3.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建议正文:生物制药作为一种新型制药技术,以生物活性物质为基础,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制备和生产。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生物制药在医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一、生物制药概述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知识,研究和制备具有生物活性、可治疗疾病的药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制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尽管生物制药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针对性强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等挑战。
二、生物制药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生物制药企业。
例如,我国某生物制药公司,凭借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和多款创新产品,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较高的份额,同时也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此外,一些具有潜力的生物制药创新项目也在我国得到了关注与发展。
例如,某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针对肿瘤治疗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生物药物。
该药物在实验室和临床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未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款重要产品。
三、生物制药行业的未来展望面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监管改革等措施,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未来,生物制药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制药技术将不断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另一方面,生物制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研发、生产、管理水平,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生物技术制药》笔记_学习笔记

《生物技术制药》笔记第一章:生物技术制药概述1.1生物技术的定义与发展1.2生物制药的历史背景1.3生物药物的分类1.4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与趋势第二章:生物药物的研发过程2.1药物发现与筛选2.2临床前研究2.3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2.4药物上市后的监测第三章:生物制药的生产技术3.1重组DNA技术3.2细胞培养与发酵技术3.3纯化与制剂技术3.4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第四章:生物药物的市场与经济学4.1生物制药市场的规模与增长4.2价格与经济负担4.3竞争与合作策略4.4政策与法规影响第五章:生物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5.1药物的安全性评估5.2副作用与不良反应5.3有效性研究方法5.4风险管理策略第六章:未来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6.1个性化医疗与精准治疗6.2新兴技术的应用(如CRISPR等)6.3全球健康与生物制药的合作6.4持续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1章:生物技术制药概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发展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系统、活细胞或其衍生物来开发或制造产品的技术。
它的应用涉及医学、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
生物技术的核心在于对生物体的基因和细胞过程的理解与利用。
关键概念:生物技术的定义:应用生物学和技术于生产、改良生物产品的过程。
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的微生物发酵技术起,经过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等阶段,逐渐形成现代生物技术。
重要进展:1973年,第一例重组DNA技术成功。
1982年,首个重组人胰岛素上市。
1990年,基因治疗首次在临床应用。
生物制药的历史背景生物制药起源于对传统药物的改良,随着对生物体内机制的深入了解,生物制药逐渐崭露头角。
生物制药主要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包括抗体、疫苗、蛋白质等。
历史节点:1920年代,青霉素的发现标志着抗生素时代开始。
1970年代,开始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
1980年代,生物制药行业迅速发展,多种生物药物陆续上市。
重要药物:人胰岛素:由大肠杆菌生产,治疗糖尿病。
重组人干扰素: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及某些癌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药物生产菌投入发酵罐生产,必须经过种子的扩 大制备。从保存的菌种斜面移接到摇瓶培养,长 好的摇瓶种子接入培养量大的种子罐中,生长好 后可接入发酵罐中培养。
❖ 不同的发酵规模亦有不同的发酵罐,如10吨、30 吨、50吨、100吨,甚至更大的罐。这如同我们 做饭时用的大小不同的锅。
❖ 不难看出,生化药物与生物制品均属于生 物药物,两者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内涵愈 来愈接近,有时不易划分清楚。
❖ 但生物制品的制造工艺在原料的来源、性 质和质量要求上有别于生化药物,它更多 地涉及到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 免疫学、预防医学与微生物学。但在制品 的纯化工艺上许多生物制品与生化药品的 制造、纯化原理和操作技术都十分近似。
功能用途分类: ❖ 治疗药物 ❖ 预防药物 ❖ 诊断药物 ❖ 其他生物医药用品
4 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
国外(欧美发达国家) ❖ 克隆技术 (?器官克隆) ❖ 血管生长 ❖ 艾滋病疫苗 ❖ 药物基因组学(增强特异性)
国内 ❖ 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发酵生产 ❖ 开发活性蛋白和多肽药物
重点——微生物发酵
❖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 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 经济效益。
2 生物药物的来源和分类
❖ 生物药物的来源
❖ 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 括a 动物脏器、b 血液、分泌物和其他代 谢产物、c 海洋生物、d 植物、e 微生物等。
❖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 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 源。如用免疫法制得的动物原料、改变基 因结构制得的微生物或其它细胞原料等。
❖ 化学合成药物
❖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医学、生物 技术、化学、工程学和药学等学科基本原理的综 合性应用学科。
生化药物
中药
生物技术药物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制药)
生物制品
生化药物
❖ 生化药物是指以生物化学方法为手段从生 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精制而成的用来治 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品。譬如氨基酸、 多肽、蛋白质、维生素、脂类、核酸、核 苷酸及其衍生物、激素、各种酶制剂等。
生物药物的特点
❖ 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 高。
❖ 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 类等。这些物质的组成单元为氨基酸、核 苷酸、单糖、脂肪酸等,对人体不仅无害 而且还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 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 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 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 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 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学工业出版社 2005 ❖ (美)霍(Ho, R.J.Y.),吉巴尔地(Gibaldi,M)著,王
旻 等译 生物技术与生物药物: 蛋白质药物与基因药物 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06-01-01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 概述❖ 1 生物药物的概念
❖ 2 生物药物的来源和分类 ❖ 3 生物药物的发展历程 ❖ 4 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 ❖ 5 重点——微生物转化 ❖ 6 生物技术 ❖ 7 课程成绩和安排
生物制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
❖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 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体液等生物材料 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
❖ 目前,我国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 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血液 制品、细胞因子、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 活性制剂(包括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 隆抗体、重组DNA产品、抗原-抗体复合物、免 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
那么什么叫生物药物呢?
❖ 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及其成分, 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 学、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和药学原理与加工方 法制造而成的一类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制 品。
❖ 化学药物:我们将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 的有效成分,以及经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而 值得的药物,统称为化学药物。结构明确的具 有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 品。
生物制药工艺学
此门课程侧重于工程技术
参考书 ❖ 齐香君 主编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版 ❖ 齐香君 主编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版
(有电子版) ❖ 孙文基 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 2011 ❖ 张致平 姚天爵 主编 抗生素与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 化
❖ 我们吃的维生素、红霉素、洁霉素等,注射用的 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就是用不同微生物 发酵制得的。医药上已应用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来 自微生物,每个产品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
❖ 微生物制药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利用某种微生物以 “纯种状态”,也就是不仅“种子”要优而且只 能是一种,如其它菌种进来即为杂菌。
❖ 对固定产品来说,一定按工艺有它最合适的 “饭”——培养基,来供它生长。培养基的成分 不能随意更改,一个菌种在同样的发酵培养基中, 因为只少了或多了某个成分,发酵的成品就完全 不同。
3 生物药物的发展历程
❖ 天然提取 ❖ 发酵制备(发酵=培养) ❖ 酶工程技术 ❖ 细胞工程 ❖ 基因工程
生物药物的分类
化学分类: ❖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 多肽蛋白类药物 ❖ 酶类药物 ❖ 核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 多糖类药物 ❖ 细胞因子类 ❖ 生物制品类
来源分类: ❖ 人体组织来源类 ❖ 动物组织来源类 ❖ 植物来源类 ❖ 微生物来源类 ❖ 海洋生物来源类
1 生物药物的概念和研究范畴
❖ 生命物质与疾病
❖ 健康正常的身体在生命活动中能保持健康状态, 能躲避疫情和不断战胜疾病,就在于人体内部含 有并不断产生多种与人体代谢紧密相关的调控物 质,如蛋白质、酶、核酸、激素、抗体、细胞因 子等。这些物质起着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 人体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其自身老化和自 身功能发生缺陷使某种活性物质的产生或作用受 到阻碍时,就会产生疾病,如胰岛素分泌障碍时 就会发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