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易错成语

合集下载

望文生义类成语80例

望文生义类成语80例

易因望文生义用错的成语80例1、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2、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3、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4、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5、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6、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

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

1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3、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4、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5、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6、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7、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8、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

对簿:受审问。

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19、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20、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21、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2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3、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4、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5、涣然冰释: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2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成语分类整理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对象误用

成语分类整理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对象误用

成语分类整理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对象误用【一】望文生义类1、白驹过隙:时间快。

【易错点】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很出众。

【易错点】人才缺乏。

3、半青半黄:未成熟。

【易错点】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疑后恐。

【易错点】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很贫穷。

【易错点】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很失望。

【易错点】不负众望。

7、不绝如缕:情势急和声细长。

【易错点】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好言论。

【易错点】不能刊登。

9、不可理喻:不讲理。

【易错点】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极贫穷。

【易错点】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文悲惨。

【易错点】文章不好。

12、不瘟不火:戏曲好。

【易错点】不够火爆。

13、不学无术:没学问。

【易错点】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正言论。

【易错点】不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不值得作为教训。

18、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易错点】经营状况不好。

1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易错点】轻视、瞧不起;仰慕对方;骄傲自满。

20、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不能令人满意。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易错点】出神。

22、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作决定。

【易错点】眼光长远从长远考虑。

23、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易错点】做善事迅速自然。

24、大而化之: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易错点】化大为小。

25、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易错点】大大方方的人。

26、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易错点】生活俭朴。

27、当场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100个易错的成语

100个易错的成语

100个常见望文生义之成语1、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2、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沉。

是天气转凉之意。

3、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注意:阳春白雪)4、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褒义)7、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0、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1、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2、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生活简率,或家境清贫。

1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4、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15、三人成虎:三人谎传市上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误假为真。

16、五风十雨: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17、万人空巷:家家产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19、危言危行:危,正直。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注意:正襟危坐)20、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1、木人石心:形容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22、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训,法则。

23、大而化之:原意是赞美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现在用以形容对事情不过细,马马虎虎。

24、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

25、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26、非异人任:异人,别人。

不是别人的责任。

后常用以指某事由自己担当。

27、师心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浙江卷]1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1. 向壁虚构:文章词句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常误用为形容作画时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

2. 旷日持久: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常误用为形容花费时间久、有耐心的正面意义。

3.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常误用为形容空谷中的脚步声。

4.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常误用为表示对某事不赞同,不说一句赞同的话。

5.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常误用为形容商品热门,受欢迎。

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误用为形容街上空无一人。

7.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常误用为褒义词,表示什么都敢做。

8.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误用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 不刊之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常误用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10.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能卒读。

11.安土重迁:原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常误用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12.空穴来风:原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常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13.七月流火:原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常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14.美轮美奂:原指房屋高大美丽。

常误用为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15.目无全牛:原指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常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16.首鼠两端:原指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7.首当其冲:原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常误用为冲锋在前。

18.望其项背:原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

常误用为“赶不上”。

19.差强人意:原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20.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的菊花。

常误用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21.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使人很不满意”。

22.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常见的容易出现望文生义错误的成语总结

常见的容易出现望文生义错误的成语总结
23.宴安鸩毒:贪图安逸享乐如同饮毒酒自杀一样致命、有害。
24.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2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拍手称快:快:痛快。
12.毫发不爽: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爽,失差。一点也不差。
13.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
14.目无全牛:形容技艺极其精湛纯熟。
15.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16.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17.三纸无驴:讽刺废话连篇,不着边际,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18.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
20.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
21.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相对。
22.偃旗息鼓: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
1.百身何赎:赎,抵偿。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沉痛的悼念。
2.不刊之论:不刊,不能削除,不能删改。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不以为然:然:正确,对。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5.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6.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7.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
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解析——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解析——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解析——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假,借。

如:借书最忌一套书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这套书不完整。

2.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如: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龙飞凤舞,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

(不是不加标点) 3.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

(成语义显然不是花钱大方)4.侧目而视:斜着眼看人。

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5.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

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6.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意思)7.危言危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

如:在没有约束的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中,政治辩论很可能会导致不健康、不可靠的危言危行产生,并误导公众。

(“危”不是危险,而是正直)8.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9.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这里错解为“乡下人”)10.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11.不赞一词:《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望文生义的成语

望文生义的成语

望文生义的成语以下是20个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一、不足为训,意思是指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易被误解为不足以作为教训。

二、不刊之论,意思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被误解为不能刊登出来的言论。

“刊”是削除、修改的意思,不是刊登的意思。

三、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常和“不孚众望”混用。

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四、豆蔻年华,豆蔻常用以比喻少女,后用“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光。

易被误用指成年女子。

五、胸无城府,意思是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六、破镜重圆,意思是比喻夫妻离散后又团聚。

易被误用到其他关系上,破镜重圆专指夫妻之间。

七、洛阳纸贵,意思是借指好的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八、功亏一簧,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土山,因只差一筐土而未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

易和“前功尽弃”混用,前功尽弃指以前的功劳完全废弃,努力完全落空。

区别在于“功亏一簧”表示差一点点就能成功,“前功尽弃”则未指明很快就能成功,只强调功劳废弃。

九、望尘莫及,意思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十、苦心孤诣,有两个意思,一是尽心竭力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二是为了达到目的费尽心思。

常和“苦口婆心”混用,苦口婆心形容怀着慈爱的心反复地劝导。

十一、高屋建瓴,意思是在高屋脊上往下倒瓶中的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常被误用来形容房屋高大雄伟。

十二、三人成虎。

意思是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十三、美轮美奂,意思是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十四、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十五、师心自用,意思是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文生义
1、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3、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5、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
6、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的意思,
7、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8、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9、曾几何时:过去没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10、不以为然:不认为对,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能理解为不在乎。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坏。

12、目无全牛:指艺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13、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身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14、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艺术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15、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6、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17、差强人意:只勉强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18、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1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20、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

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21、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的不能出声。

22、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23、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4、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25、众望所归:陈述对象应该是人。

26、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27、山高水长:人的品格节操高洁,影响深远。

28、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

(多指不好的情况)(多陈述将来的状态)
29、五风十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30.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31、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32、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33、明日黄花: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34、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35、表里山河:形容地势险要。

36、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

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

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

也代指流言蜚语。

37、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

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38、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39、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含贬义。

40、坐地分赃:赃,赃物。

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41、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42、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43、不赞一词:赞,参与。

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也指一言不发。

44、惨淡经营:原指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45、莫衷一是:衷,决断。

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46、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

是天气转凉之意。

47、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48、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
49、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50、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51、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52、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53、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不能理解为什么都捐献出去的意思。

54、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55、木人石心:形容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56、大而化之:原意是赞美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现在用以形容对事情不仔细,马马虎虎。

57、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

58、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59、非异人任:异人,别人。

不是别人的责任。

后常用以指某事由自己担当。

60、师心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

61、一定不易: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

后用以形容事理正确无疑,不可改动。

62、独具只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有独到之处。

63、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64、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家危难。

65、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66、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67、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68、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69、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70、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71、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72、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73、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74、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75、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76、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77、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8、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79、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80、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81、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82、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83、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84、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85、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86、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87、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区别“不负众望”。

88、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

89、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90、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91、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

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92、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

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人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

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春秋不是指时代。

93、哀而不伤: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

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94、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95、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

9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

不肖:不像其先辈。

97、作舍道边: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成事。

98、坐地分赃: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物;
99、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人。

100、如石投水:比喻听而不闻或言论毫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