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分类解析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常考易错成语解析

10.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 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不可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的随意乱说。“信口开河” 也有随口乱说之意,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
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都集中 在家万巷皆空。 14.不谋而合: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 动却完全一致。注意区分“不约而同”,1、适用对象不
(贬义词) • 103、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
要,事少人多。(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 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 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 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 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 ,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 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 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 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 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 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 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 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 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 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 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精析

【易误成语辨析】一、两用成语归纳高考出题对于两用成语很青睐,我们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正确全面理解成语的各个义项。
如下列成语:1、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3、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
比喻办事圆滑。
4、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
(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如:王老师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6、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7、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如: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如: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8、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如: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9、数米而炊:比喻把精力都放在做琐碎小事上,以至劳而无功。
也形容生活困窘。
(此义项使用较多)。
如今他靠微薄的工资度日,虽然还不至于数米而炊,但已比较困难了。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1、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2、高考易错成语有哪些一、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二、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对于语文考试和日常交流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以及相应的解释和拓展:
1. 乘风破浪:比喻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易错易混:浪遏飞舟。
遏,阻止;飞舟,比喻勇往直前的船只。
这句话比喻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不能错用为阻止困难。
2. 万人空巷: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易错易混:
空巷,指空荡荡的街巷。
这句话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不能错用为街巷空荡荡的。
3.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
易错易混: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指写作时灵感突然出现的写作绝技。
这句话形容技艺非常精细巧妙,不能错用为写作时出现的灵感。
4.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易错易混:
设身处地地。
地,处所;设,设想。
这句话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或环境中,不能错用为把处所设想为自己所在的地方。
5. 水落石出:水退了,石头就显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
显露出来。
易错易混:石出。
石出,指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这句话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不能错用为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高考语文成语有很多,但有一部分成语比较简单,高考中基本不会出现,常考易错的成语数量有限,小编整理了近10年来常考易错的成语,同时增加了具体例子,帮助考生轻松过成语关。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
漫:随便。
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
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
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4、不论什幺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
5、实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使他时时刻刻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
形容牢记心上,时刻不忘。
一般不用于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6、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指把成绩、优点全部勾销或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7、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休:喜;戚:悲伤,不幸。
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人与集体之间,而不用于事物。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敷衍:做事不认真。
随便应付一下,就算把事办了。
用于对事。
9、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10、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
一般用于对人、单位、集体。
11、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
高中高考语文易错易混成语释义

高中语文易错易混成语释义(一)两义成语【灯红酒绿】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②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想入非非】①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②胡思乱想。
【按图索骥】①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死板地做事。
②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左右逢源】①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②形容办事圆滑。
【不绝如缕】①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②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瞻前顾后】①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②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息事宁人】①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
②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细水长流】①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
②比喻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总不间断。
【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②玩弄文字技巧。
【指手画脚】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②形容轻率地指点或批评,作贬义词。
【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眉来眼去】①形容以眉眼传情。
②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力透纸背】①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②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秀色可餐】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②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拭目以待】①擦亮眼睛等待着。
②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
使人容易接近。
②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李代桃僵】①指以此代彼。
②代人受过。
【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②比喻人聪明伶俐。
【千锤百炼】①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②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
【四平八稳】①形容说话、做事稳当。
②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醍醐灌顶】①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②形容清凉舒适。
【苦心孤诣】①指刻苦钻研探索,学问技艺超群,达到某种独到的境界。
②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例: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淋漓尽致】①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
高考易考易错成语例句及详析

高考易考易错成语1.不孚众望:孚,不使群众信服。
2.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3.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空前绝后:“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用“绝后”。
6.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不用于知识。
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8.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9.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不能用于对待别人。
12.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用于批评说话人的。
13.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区别“不可理喻”。
14.振聋发聩: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常误解为声音大。
区别“震耳欲聋”。
15.螳臂当车: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多指逆潮流而动。
1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一样完全消除。
17.炙手可热:比喻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指知名度。
18.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19.耿耿于怀:习惯用于不能忘怀与别人的芥蒂。
20.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
21.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
22.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
不能用于人。
23.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不能与“前景”搭配,可与“希望”搭配。
24.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25.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26.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防继续受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分类解析高中语文常考成语300例精析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
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
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32、过犹不及:“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
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
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多用作贬义。
6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6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6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7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7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7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7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8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多用作贬义)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87、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贬义词)89、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1、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贬义词)9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9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4、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9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
(不要望文生义)97、自怨自艾: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
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
(艾:治理,惩治)98、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贬义词)9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