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2. 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 (1) .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 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二.读背儿歌
) 。 ) 。 )
) 。
1.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 男女生分读。 3. 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里玩了半天
(4).( 方升起来了。
)(
)的太阳从东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练习1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初步句式的训练。 3.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诗歌。 6.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 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 的?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 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二.读背儿歌
) 。 ) 。 )
) 。
1.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 男女生分读。 3. 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里玩了半天
(4).( 方升起来了。
)(
)的太阳从东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练习1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初步句式的训练。 3.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诗歌。 6.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 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 的?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 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 4)
作业:
(1)读一读描写纳塔莉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句子。
(2)拓展阅读:《墨子智斗鲁班》《被绑架少年脱险 记》《小八路》《抗日英雄王二小》任选一篇。
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教学随笔:
2 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 10 个生字,会认 2 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 不断激励自 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现在我们着重解决 作者是如何用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公的 精神品质的?
小组交流讨论: ①找出描写纳塔莉动作的句子,用~~~~~表示。 ②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的句子,用_____ 表示。
动作描写的句子
a、“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 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
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 最后提 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4).再读诗歌,读好停顿和轻声,逐步达到生动和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 反馈:检查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9月10号是教师节,小朋友给老师祝贺节 日,还
亲手做了贺卡送给老师,大家都是尊敬老师的好孩子。那天, 你最想对老师 说什么? 2. 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投影出示图画,问: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怎 样做贺
作业:
(1)读一读描写纳塔莉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句子。 (2)拓展阅读:《墨子智斗鲁班》《被绑架少年脱险 记》《小八路》《抗日英雄王二小》任选一篇。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2. 指导。 (1).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 (2).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 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组句子。 a.朗读句子,要求读通顺,读连贯。 b.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 ( ),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作业:
(1)读一读描写纳塔莉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句子。
(2)拓展阅读:《墨子智斗鲁班》《被绑架少年脱险 记》《小八路》《抗日英雄王二小》任选一篇。
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退、危”等 9 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地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小组成员合作,推荐一名介绍本组喜欢的风景名胜。 4、 总结评议,说说听了别人的介绍以后,有什么感想。 展示台:
1、 分组展示学生自己的特长,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展示自己的本 领以及成绩。 2、 每组选一、两名代表到班上展示,评出“识字小能手”、“小小 收藏 家”、“小舞蹈家”、“小歌唱家”等。
课后反思: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比赛。 评选出四位故事大王。多种形式复习成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活动中巩 固成 语。
教学反思:
一、情景导入。 出示成语。问: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 自由读识字 4。 二、正确朗读。 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同桌互相读,互相正音。 展示读,谁读的正确、流利。 三、讲故事,读词识字。 老师讲故事,读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⑴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请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⑵出示成语,自由认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⑶出示寸、益、彰,问:谁有办法记住它们?请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第二、三节。 ⑴出示第二、三节成语。 ⑵学生自学。要求:读熟成语,大概了解意思。
2、 理解词语意思,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 3、 认读 9 个生字。 二、日积月累
1、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1、学生读词,说说发现了什么。
2、游戏:鸡妈妈找小鸡,近义词连线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
18 虎口藏宝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 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 卷,进行了掉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 护了胶卷的故事。
2. 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摘葡萄,读生字。 2、口头组词、运用。 3、和学习伙伴自由交流词语,联系生活实际。 二、我会写。 1、能干的孩子不仅会读,而且还会写呢,你认为哪个最难写?哪个
最简单?告诉你的同桌吧! 2、学生讲述,老师配合以范写。 3、试听写一、两个字。 三、分角色表演课文。(展示) 1、 学生评委评分。 2、总结颁奖。 酸的和甜的 听---------------------酸 吃---------------------甜
1 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 学生评价 4 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 一比,看 Nhomakorabea说得有条理。
5 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三)“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 则故事,
2、课文中讲什么是甜的还是酸的?相机认读“酸”、“葡”、“萄”。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请教大枫叶,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互帮互助。 学习故事中的生字并组词。 做生字对对碰游戏。 (三)、朗读感悟 1、围绕“课文里的葡萄是酸的吗”这个问题,进行朗读感悟。要求: 带着 问题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谁能读出葡萄的甜味?谁还能读得更甜? 用“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各说一 句话。 2、为什么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葡萄是酸的呢? 3、分角色读全文。 (四)作业延伸: 准备表演故事。 续编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抓狐狸。。。。。。
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
18 虎口藏宝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 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 卷,进行了掉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 护了胶卷的故事。
2. 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摘葡萄,读生字。 2、口头组词、运用。 3、和学习伙伴自由交流词语,联系生活实际。 二、我会写。 1、能干的孩子不仅会读,而且还会写呢,你认为哪个最难写?哪个
最简单?告诉你的同桌吧! 2、学生讲述,老师配合以范写。 3、试听写一、两个字。 三、分角色表演课文。(展示) 1、 学生评委评分。 2、总结颁奖。 酸的和甜的 听---------------------酸 吃---------------------甜
1 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 学生评价 4 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 一比,看 Nhomakorabea说得有条理。
5 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三)“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 则故事,
2、课文中讲什么是甜的还是酸的?相机认读“酸”、“葡”、“萄”。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请教大枫叶,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互帮互助。 学习故事中的生字并组词。 做生字对对碰游戏。 (三)、朗读感悟 1、围绕“课文里的葡萄是酸的吗”这个问题,进行朗读感悟。要求: 带着 问题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谁能读出葡萄的甜味?谁还能读得更甜? 用“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各说一 句话。 2、为什么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葡萄是酸的呢? 3、分角色读全文。 (四)作业延伸: 准备表演故事。 续编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抓狐狸。。。。。。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么特点,怎样才能写好?
汇报、交流。 半扶半放指导左窄右宽的字。 观察:老师写三个“挑”,一个穿插迎让疏密得当;一个左右不让“拳 打 脚踢”;另一个左右虽有相让,但是没有注意穿插,不够紧凑。 比较:哪 个字写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提示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练习书写“挑”。
成果展示,评议提高: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给 大家 看,并请大家评议。 小组讨论写“折、根、独、满”这四个字要注意什么? 练习:在田字格中 练习写以上四个字。 教师示范书写“容、易”两个字,提示宝盖不要写得太宽,“日”要 写小 些。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斤、容、易”三个字。 书写擂台赛:擂主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自主、合作、探究: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现在我们着重解决 作者是如何用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公的 精神品质的? 小组交流讨论: ①找出描写纳塔莉动作的句子,用~~~~~表示。 ②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的句子,用_____ 表示。
动作描写的句子 a、“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 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 b、“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扫视了一 遍,书架、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却没有找 到最合适藏胶卷的地方。” c、“纳塔莉关上房门……然后把自己的胶卷塞进口 袋。” d、“纳塔莉竭力把目光避开照相机……她顿时感到 一阵头晕。” e、“纳塔莉点了点头,跟他一起来到过道。” f、“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赶忙把 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教学目标:
识字 5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谚语的理解和生字“满”的书写。 课时 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 里究 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 2 节。
①指名读第 2 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 读?(以 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的绿阴 )的翠竹(
(
)的眼睛(
)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 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他是谁? (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 就多读几 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细读第 3 节。 ①女生齐读第 3 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 4、5 节。 ①男生齐读第 4、5 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 6 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读生字词。
*细读第 2 节。
①指名读第 2 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 读?(以 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的绿阴 )的翠竹(
(
)的眼睛(
)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 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他是谁? (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 就多读几 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细读第 3 节。 ①女生齐读第 3 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 4、5 节。 ①男生齐读第 4、5 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 6 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读生字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虎口藏宝 语文S版(共31张PPT)

险举动而担心。
理解探究
从哪里可以看出纳塔莉的聪明和机智?
1.看了威廉叔叔的信,她从陶瓷虎上发现了隐藏 胶卷的秘密,这说明她很聪明。
2.当歹徒搜查时,她巧妙地把胶卷调了包,让坏
蛋们白忙一场,这说明她很机智。
课堂练习
这样细致的描写,把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的
小姑娘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兴地 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惊呆”和“连连摇 着头”分别表现了什么?
这句话描写了威廉叔叔知道事情真相后的神态
动作和语言。“惊呆”表现出了威廉叔叔吃惊的神
态。“连连摇着头”是因为威廉叔叔为纳塔莉的冒
册
新课导入
老虎的嘴巴里怎么能藏宝呢?
藏的又是什么宝贝呢?让我们一起 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相关资料
胶卷 又名菲林、底片、胶片,是一种成像器材。 现今广泛应用的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 基上,此种胶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 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 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 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 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 胶片等等。早期的胶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纪晚期 塑胶工业技术成熟,压成薄片的塑胶片取代玻璃成 为片基。
神秘的色彩。
这里对陶瓷虎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描写陶瓷虎的外形和给人的 神秘感觉,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
下了伏笔。
“胶卷算什么宝物呢?”纳塔莉想,“难道
威廉叔叔是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要让
我再把它藏起来呢?”
这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这是心理描写。纳塔莉看到威廉叔叔发回的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1、课文围绕这卷胶卷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 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发生 → 发展 → 结局
发生——发展——结局
第一部分: (1~5)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 现了一卷胶卷。
(6~27)陌生人来家里搜查胶卷, 第二部分: 纳塔莉巧妙地调包,保护了胶卷。
第三部分: (28~35)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 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她是个 聪明的孩子。
以“胶卷”为线索,简要的概括课文 的发展顺序:
纳塔莉发现胶卷 纳塔莉藏起胶卷 纳塔莉保住胶卷 陌生人搜查胶卷 歹徒抢走被调包 的胶卷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朗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故事的发生作铺垫。
1.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扫视了 一遍,书架、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却 没有找到最适合藏胶卷的地方。
我能把胶卷藏到哪呢?
表明纳塔莉当时 心里非常焦急。
2.纳塔莉关上房门,眼睛拼命地四处搜索着。突 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禁一亮。她 迅速取出照相机里的胶卷,把威廉叔叔的胶卷装 了进去,然后把自己的胶卷塞进口袋。 动 有了,我可以把胶卷放进照相机 作 里,用对换的方法来保护真胶卷。 描 写
纳塔莉善于思考,发现了胶卷 这一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文中有关描写纳 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并用笔划出来, 有体会的地方作好批注。(心理活动的句 子用“——”表示,动作描写用“~~~”表 示。)
心 理 活 动
一、“胶卷算什么宝物呢?” 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 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 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
zhē jiāo mò 遮 胶 陌
词语采集
瞥见 陌生 陶瓷 歹徒 琢磨 眼眶 遮掩 间谍 竭力
价值连城 迷惑不解 若明若暗 疲惫不堪 翻相倒柜 喜出望外
胶卷
栩栩如生 忧心忡忡 无能为力
词语积累
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 栩栩如生: 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 翻箱倒柜: 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一样。栩栩:活泼生动的 翻:倒,反转。 样子。
课堂小测:多音字组词。
mó ( 磨 mò (
jiān( ) )
juǎn (
)
卷
juàn (
diào ( )
)
)
间
jiàn( )
调
tiáo ( )
再见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 是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
2.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 部分来写的?
这段话写纳塔莉通过观察,知道 了陌生人的目的,她很快作出判 断并拿定主意,这表明纳塔莉非 常______。 机敏、果断
三、突然,她仿佛觉得有一只 虎眼朝她眨了一下,好像在说: “真有你的,纳塔莉!”
这句话写纳塔莉回望虎眼时的感 心理活动 描写, 受,这也是人物________ 纳塔莉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保住 自豪 了胶卷,她为此而十分______。
1、你认为纳塔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纳塔莉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的好孩子。
2、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1)在危机中纳塔莉能表现得如此的镇定。 (2)能够读懂叔叔写的字谜,找到胶卷所在。 (3)在危机情况下能够把胶卷放进照相机里,巧妙地将 掉包后的胶卷放进虎口。
3、纳塔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成功保护了胶 卷,对于这种结果威廉叔叔有什么反应?
3 这段话中连续提出___个问题,这 是纳塔莉看到威廉叔叔发回的信和胶 疑问 卷后所产生的___,表明纳塔莉是 个十分_______的好孩子。 天真、爱动脑筋
做错了事怕人知道。 这里指纳塔莉怕陌 生人知道胶卷在她 这里。
二、胶卷!纳塔莉有点儿心虚地在 口袋里摸摸。“原来他们是要找这 玩意儿!为什么呀?他们肯定不是 好人。我得把胶卷快藏起来!”
3、纳塔莉背对着那 个高个子,手里攥 (zuàn)着胶卷,在 陶瓷虎右眼眶鼓起的 地方按了一下。老虎 的嘴慢慢张开,纳塔 莉一松手,赶忙把胶 卷放进老虎口中。
藏好 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具体展示了纳塔莉将胶卷___的 机智、勇敢、聪明 过程,由此可一看出纳塔莉是个_________的 小姑娘。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想一想:
18.虎口藏宝
看了课文题目,你知道带有“虎口”的四字词 语有?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脱险 虎口余生
陶瓷虎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
胶卷 (能够证明两个歹徒是间谍的胶卷)
胶卷
胶卷
胶卷相机
相机
读一读
piē 瞥
cí 瓷
xǔ 栩 kān 堪
zuó kuàng 琢 chōng 忡 眶 dié 谍
洋洋:得意的样子。
歹徒: 歹人;坏人。歹:坏(人、事)。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 或能力达不到。 多指没 无能为力: 有力量完成某件事情或 解决某个问题。 ①.声音忽然停止的样子。 戛然: ②.指事情突然中止。
凝视: 聚精会神地看。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 是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 连连摇着头,高兴地说: “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威廉叔叔高兴地夸奖纳塔莉,但为什 么又“连连摇着头”?
“连连摇着头”在这里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 不可思议的意思。因为威廉叔叔觉得太不可思 议了,想不到纳塔莉这么小,但在歹徒面前却 如此的镇定、勇敢、聪明,保护了真胶卷。
同学们读了威廉叔叔对纳塔莉的赞 叹,你们能不能也用一两句话来夸 夸纳塔莉呢? 纳塔莉你真勇敢! 纳塔莉你真镇静! 纳塔莉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 榜样!
非常疲 惫
1.“纳塔利,你父母呢?”威廉叔叔看上去 既疲惫不堪,又忧心忡忡。(威廉叔叔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 十分担忧的样
子
威廉叔叔疲惫不堪,是被两个歹徒折磨的结果; 忧心忡忡是担心证明两个家伙是间谍的唯一证据 ——胶卷会被夺走。更担心纳塔莉一家会因为此 事受牵连。
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禁一 亮。(纳塔利这时在想什么?)
指在困难面前,有 了新的解决办法
Hale Waihona Puke 纳塔利在想:把威廉叔叔的胶卷装进去,手里拿上 自己的胶卷来对付两个歹徒,会更安全些。
最后一段话中对陶瓷虎的描写, 其用意是什么?
用意是:表现出了纳塔莉聪明、 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
课堂小结
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 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 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 了调包,保护了胶卷里的秘密, 赞扬了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 勇敢。
价值连城: 形容物品价值特别高,极 洋洋得意: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其珍贵。 ①.( zuó mo )思索,考虑。 ②.( zhuó mó )1.动词,雕琢、 琢磨: 打磨(玉石); 2.比喻对待诗文 等反复加工,精益求精。 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 喜出望外: 感到特别高兴。 疲惫不堪: 形容非常疲乏。不堪:不 能忍受。 忧心忡忡: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 愁。 忡忡:忧愁不安的 样子。 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 迷惑不解: 不理解。
2.“神秘的色彩”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为下文描写陶瓷虎中藏有胶卷埋下了伏笔。
3.这封信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发现胶卷的方法。
思索; 考虑。
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 一边用手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突然, 在右眼眶的旁边,她的手指碰到了一处 鼓起的地方,虎纹将这里巧妙地遮掩着。 她用力一按,只见虎嘴慢慢张开,露出 一个小洞,里面放着一卷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