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全国自考《古代汉语:00536》试题和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A:高亦心B:厷止力C:上血刃D:末下甘2、“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1分)A:动静关系B:时空关系C:礼俗关系D:相似关系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至杀不辜人也,祂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羲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C: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D: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水.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覆:覆盖)B: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惮:怨恨)C: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货:财物)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前往)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1分)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6、下列句中,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A: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方术不用,为人所疑.D:业精於勤,荒於嬉.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 A: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B: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C: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D: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8、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A:将不腾其忿而蚁附之.B:而後乃今将图南.C:築室百堵,西南其户.D:天雨雪,武卧啮雪.9、下列句中,“而”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一句是()(1分) A: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B:相鼠有皮,人而无义.C: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D: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10、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1分)A:夫执舆者为谁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B: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C: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D: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12、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1分)A: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C:虽有高城深池,厉法重刑,犹不能禁也.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单纯词的一句是()(1分)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B: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D: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14、“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这种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A:互文B:变文C:连及D:婉曲1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1分)A: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逵.B: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徧(遍)矣.C: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飞)又不鸣.D:蚤(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16、义疏是指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注释类型,它又称()(1分)A:补注B:集解C:音义D:正义17、下列各组字,原来是异体字关系,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的一组是()(1分)A:岳一嶽B:村一邨C:讶一迓D:炮一砲1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A:弓本秉弛B:大又趾淮C:豕名启齒D:戈而朱哀19、下列句中,“乃”用作副词,表示“就是”意义的一句是()(1分)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以送覆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D:吕公女乃吕后也.20、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A:彼不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币.B: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C: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D: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雲.(1分)2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1分)23、有國有家者,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分)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1分)2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1分)26、“已行, ,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1分)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固,制海内.凌:(1分)28、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1分)29、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恣:(1分)30、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硕:(1分)31、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宥:(1分)32、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1分)33、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吾非至於子之门則殆矣.則:(1分)34、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輿?乎:(1分)35、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以:(1分)36、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1分)37、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说明会意字与形声字的特点.(6分)逐逹捨折伐佞钦吹38、结合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说明什么是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6分)(1)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2)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4)舉儉力孝弟,罰偷窳,而惰民惡之.39、归纳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类型,并说明每种类型宾语前置的条件.(8分)(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2)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4)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5)无乃尔是过舆?40、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12分)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翻译下列加划线句子.(12分)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2分)(2)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分)(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2分)(4)见灵辄饿,问其病(2分)(5)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2分)(6)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2分)42、(重耳)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公弗听.(20分)(1)過:(1分)(2)相:(1分)(3)盍:(1分)(4)蚤:(1分)(5)亡:(1分)(6)图:(1分)(7)翻译“余焉能尽礼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字的词性和用法.(4分)(8)翻译“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无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4分)(9)请解释“明贤”、“矜穷”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6分)13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指事答案:D解析: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末、下和甘都是在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构成新字的.2、【考点】相似关系答案:D解析:“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似关系.“斗”的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由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小的星群也呈勺形,长柄,与酌酒的器皿相似,也就用“斗”来命名,于是“斗”便引申出“斗星”的意义.3、【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答案:B解析:《说文·辛部》:“辜,罪也.从辛,古聲.”此处用本义,义为罪.4、【考点】斗且廷见令尹子常答案:C解析:A项中的“覆”是放置的意思;B项中的“惮”害怕,这里指不忍;D项中的“来”使动用法,使······来.5、【考点】广度宽窄的差异答案:B解析:汉代以前,“河”往往特指黄河.后来范围逐渐变宽,泛指河流.6、【考点】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答案:C解析: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式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即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为人所疑”意思是被人怀疑.故选C.7、【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D解析:文字承担着与它的字形相一致的本义,也承担着由本义引申出的引申义,这些都是文字的职能.文字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因声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D项“辩”是“辨”的借字,分辨.8、【考点】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解析:C项中“西南”为名词的使动用法.“西南其户”是指“使门户向西方或南方开着”.9、【考点】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或假设关系答案:B解析:B项中的“而”连接主语“人”和谓语“無儀”,意思是人不如老鼠,居然沒有威仪.10、【考点】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答案:D解析:D项中的“為”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11、【考点】楚归晋知罃答案:B解析:B项中“遇”《说文·辵部》:“遇,逢也.从辵,禺聲.”此处用本義,義为不期而遇、遭遇.12、【考点】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即在叙述某件事情和观点后,用判断句说明原因答案:A解析:B项表比喻关系;C项表示主谓之间的逻辑关系;D项表示同一关系.故选A13、【主考点】联绵词的结构特点【副考点】秋水时至答案:C解析:单纯词中,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一部分双音节的单纯词,即联绵词.“望洋”即是联绵词.C项中的“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才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陽”,意思是“仰视”.14、【考点】第二节互文答案:A解析:互文是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之一,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15、【考点】分化本义答案:A解析:A项中“然”的本义是“燃烧”.后来“然”字被借用去记录指示代词,本义另造“燃”字来分担,所以“然”与“燃”是分化字关系.B项中“徧”与“遍”是异体字关系.C项中“蜚”是“飛”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D项中“蚤”是“早”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16、【考点】古注的类别答案:D解析:义疏类是指既能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义疏又称“义注”“正义”“义证”.17、【考点】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答案:C解析:C项“訝”和“迓”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迎接”.后来这两个字职能产生分化,“迓”记录“迎接”义,“訝”记录“诧异”义.18、【主考点】象形【副考点1】指事【副考点2】会意答案:A解析:A项“弓”是象形字;“本”是指事字;“秉”是会意字;“弛”是形声字.故选A 项.19、【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答案:D解析:“吕公女乃吕后也”意思是“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故答案选D.20、【考点】双宾语答案:A解析:A项中“假我道”是双宾语,“道”是直接宾语,“我”是间接宾语.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北冥有鱼答案:鹏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解析: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选自《北冥有鱼》)22、【考点】虽有佳肴答案: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解析: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23、【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24、【考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答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解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选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5、【考点】上兵伐谋答案:全旅为上,破旅次之解析: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26、【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解析: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考点】苏秦以连横说秦答案:淩:凌驾28、【考点】鸿门宴答案:讓:责备29、【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恣:听任30、【考点】圣王之制也答案:碩:大31、【考点】楚归晋知罃答案:宥:原谅32、【考点】唯)答案:唯:语气词,强调希冀和期望的语气33、【考点】连接2个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面动作行为与后面动作行为时间有先后顺序,存在假设或条件关系,可译为那么,就答案:則:连词,表示承接.34、【主考点】夫子至于是邦也【副考点】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答案: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35、【考点】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答案: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36、【考点】夫答案: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37、【主考点】会意【副考点】形声字的类型答案:“逐、折、伐、吹”是会意字;“達、捨、佞、欽”是形声字.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38、【考点】词关系答案:异词同字是指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1)中的“歸”义为“赠送”,(2)中的“歸”义为“回家”,属于异词同字.异字同词是指一个词有不止一个字来记录.如(3)、(4)中的“悌”“弟”,都表示“孝悌”义,属于异字同词.39、【主考点】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前【副考点1】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2】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答案:第一类:(1)中的“歲不我興”,(4)中的“我未之見”;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前.第二类:(2)中的“客何好”;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位于动词前.第三类:(3)中的“何古之法”,(5)中的“爾是過”;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40、【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答案:昔者,越之東有輆沐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楚之南有炎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1)【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晋侯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士想要杀害他.(2)【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一边搏斗一边往外撤退.提弭明为赵盾而战死.(3)【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宣子在首山打猎,在翳桑休息(住宿).(4)【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看见灵辄饿得快不行了,问他生病的原因.(5)【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为他准备一筐饭与肉,把它们装在口袋里给他.(6)【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灵辄)调转戟来抵挡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免于祸难.42、(1)【考点】动词答案:過:经过(2)【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答案:相:辅佐(3)【考点】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有“盖”“殆”答案:盍:何不(4)【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蚤:通“早”(5)【考点】动词答案:亡:流亡,逃亡(6)【考点】名词答案:圖:考虑,谋划(7)【主考点】焉【副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答案:余焉能盡禮焉:我怎么能够都对他们以礼相待呢?第一个“焉”: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兼词,作补语,相当于“于之”“于是”.(8)【主考点】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答案: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恐怕不行吧?是:代词,作“难”的前置宾语.無乃······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9)【主考点】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副考点1】动词【副考点2】第三节实词的活用与兼类答案:明賢:推崇、尊重贤德之人.矜窮:同情处于困境的人.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在外,有三个人具有国卿之才,却一直跟随他,说明重耳是贤德之人.然而曹伯却轻视他,说明曹伯没有做到“明賢”.重耳流亡在外,正是处于困境的时候,然而曹伯却不同情他,不以礼相待,说明曹伯没有做到“矜窮”.。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宾语前置》

《古代漢語》中的賓語前置1、其斯之謂與?(《貧而無諂》)“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斯”作“謂”的前置賓語,用代詞“之”複指。
2、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我未見好仁者》)“大概这样的人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否定句中“之”作宾语,置于动词“见”前3、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爾是過:賓語前置,“爾”作動詞“過”的前置賓語,用代詞“是”復指。
4、既庶矣,又何加焉?(《子適衛》)“人口已经众多了,又对他们增添些什么?”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何”作賓語,置於動詞“加”前。
5、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陽貨慾見孔子》)“时间消逝了,年岁是不等待人的”歲不我與: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我”作賓語,置於動詞“與”前。
6、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爲不善?(《子欲子之王之善與》)“王与谁做不好的事呢”誰與:介賓結構,賓語前置,疑問代詞“誰”作賓語,至於介詞“與”前。
7、此之謂也(《紂王之失天下》)“正是说的这个意思”“此”作“謂”的前置賓語,用代詞“之”復指。
8、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於國也》)何如:賓語前置,可釋爲“怎麼樣”。
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國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置於動詞“有”前。
10、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士君子之勇》)“眼红得只看到吃喝”惟飲食之見:賓語前置,“飲食”作“見”的前置賓語,用代詞“之”復指。
11、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齊桓公伐楚》)寡人是徵:賓語前置,代詞“是”作賓語,置於動詞“徵”前。
徵:征收、索取。
寡人是問:賓語前置,代詞“是”作賓語,置於動詞“問”前。
问:查问。
12、齊侯曰:“豈不榖是爲”(《齊桓公伐楚》)“诸侯们难道是为不谷(我)而来吗?”豈不榖是爲:賓語前置,“不榖”作“爲”的前置賓語,用代詞“是”復指。
13、先君之好是繼(《齊桓公伐楚》)“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先君之好是繼:賓語前置,“先君之好”作“繼”的前置賓語,用代詞“是”復指。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2015.10月真题真题真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A.大篆C.小篆B.籀文D.秦隶考点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C】A.大篆C.小篆B.籀[zhòu]文D.秦隶汉字形体的演变繁难简易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已知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使汉字体系由古文字跨入今文字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亦血高C.果弓又B.朱刃息D.上月矢真题真练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C】A.亦血高C.果弓又B.朱刃息D.上月矢解析:A中的“亦”B中的“刃”C中的“上”均是指事字,如亦:从大,即一个正面的人形,用两个点指示腋下的部位;刃:似刀,但比刀多了一点,即标志性的指示符号,指刀的利刃。
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比類合誼,以見指僞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1、象形许慎说:象形者,畫成其物, 隨體詰詘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来造字的方法,大凡象形字,多数是具体实物名词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日月草木水戈户门 牛羊犬豕马鹿弓矢2、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用纯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如: 上 下 刃 亦 本 末 朱 甘3、会意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一个新字。
如:从 臭 莫 及 息 牧许慎说:會意者,比類合議,以見指偽。
(从......从.....)4、形声 是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符(义符)与表示字的读音的声符(音符)两部分组成。
如:簧、刎、江、星徒(从辵chuò土声,本义:行走) 錢(从金戋jīan声) 旗(从yǎn,其声) 颖 (从禾,顷声,本义:谷穗) 赖(从贝,剌là声,本义:盈利)佞 (从女仁声,本义:用花言巧语谄媚)许慎说: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从....,......声)(1)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
自考汉语言文学 0536 古代汉语 00536_2015_10_17344试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A.大篆B.籀文C.小篆D.秦隶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亦血高B.朱刃息C.果弓又D.上月矢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A.晏子卷膂相,出,其御之妻优门周而燃I(窥)。
B.王速出兵,反其旄(耄)倪,止其重器。
C.聚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JS(殁)。
D.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卷酒甚美,熟)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
B.今子是八尺,迺(乃)卷人偻御。
C.趣(取)舍瓢定需之辗常。
D.夫列子御凰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彳爰反。
5.下列各组异体字,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A.村----邨B.一一畿C.泪 ----SD.迹一蠲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A.及子羟卒,仲尼艮号之,出涕日:“古之遗爱也。
”B.膂人有^^者,贫乏不能自存。
C.曹育青先,不入,则子畿之。
D.是故以舄鸣春,以雷呜夏。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A.夫山居而谷汲者,腱腊而相遣以水。
8.遹莽着者,三飨而反,腹酒果然。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2022.10)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2022.10)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10)1.[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戶甘淼雞B.其閩築海C.元馭柴淚D.韭禮汝偏2.[单选题] 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C.視而可識,察而見意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3.[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声符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吐徒填B.供恭戴C.劍銜錢D.聞問閩4.[单选题] 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龜,象龟之形,指事。
B.果,从田从木,会意。
C.社,从土示声,形声。
D.穎,从禾顷声,形声。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B.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剪),采椽不断。
C.位尊而無功,奉(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D.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爱。
6.[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芣莒馳騁囹圄B.執事趑趄隳頹C.逶迤倉庚繽紛D.俊傑社稷形容7.[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8.[单选题] 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程度深浅不同:“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B.语法功能不同:“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恭”只能做谓语。
C.范围广狭不同:“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限制。
D.侧重的方面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侧重于外貌。
9.[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案灌夫項,令謝。
夫愈怒,不肯謝。
B.被有遺秉,此有滯穗。
C.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自考00536古代汉语重点资料串讲汇总

古代汉语重点题型分布:(单选20*1=20),(古文背诵默写6*1=6),(解释词语题10*(前5解释词语 后5说明词性和作用)10=10),(简答3*8+6+6=20),古文翻译题6*2(翻译划线句子)=12 ,古文标点题12*1=12 ,古文阅读题3*6+7+7=20课程特点:1、考试有默写题,要用繁体字答题;2、重点在于理解定义、概念;3、例子重点记忆;4、先苦后甜、先难后易;功夫下在平时;5、通过率高,纸老虎;古代汉语 概念: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古代汉语分类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中古汉语:晋魏至唐代的汉语近古汉语:宋代到民国的汉语现代汉语:民国以来(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第一课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一、汉字的性质:二、汉字的结构 (重点、难点)【选择题】【4分左右】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较易)【选择题】【2分左右】一、汉字的性质汉字发展的阶段: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称为表意文字 【选择题】1.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的外部轮廓来构形的字很多。
例:“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2. 在发展过程中,描摹事物的外形来→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指事字、会意字。
3.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就是用义符和声符的拼合方式构造字形——形声字 。
例: 湖 泳 渡 海 江 河 皇 簧二、汉字的结构许慎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 曰: “ 六书”【象形字】需熟记概念: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来造字,多数是具体实物名词,且是独体字 ; 少数为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词,如:高 、大; 象形字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如:向、眉、栗、血 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日月草木水戈户门 牛羊犬豕马鹿弓矢 【指事字】 【独体字】指事: 用纯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但是有局限性,字更少。
如:刃 亦刃:似刀,但比刀多了一点,即标志性的指示符号,指刀的利刃。
亦:从大,即一个正面的人形,用两个点指示腋下的部位。
汉语言文学专《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模拟四)古代汉语(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A.僚旃携徒B.裁颖雎腾C.旌徒戚赖D.旗疆哉恐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内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A.北冥.(溟)有魚,其名曰鯤。
B.郢人堊慢.(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
C.民食果蓏蜯.(蚌)蛤。
D.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是()A.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
”B.見靈輒餓.,問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C.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
D.棄甲曳兵而走.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A.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B.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C.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D.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5.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B.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C.鮑叔不以我爲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D.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6.下列句中,是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A.子邪,言伐莒者?B.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
C.是非君子之言也。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7.下列句中,用“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B.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C.求!無乃爾是過與?D.《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己。
”其是之請乎?8.下列句子中,“以”是连词的一句是()A.圉人归,(以)告夫人。
B.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D.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9.下列各组字,属于变换构字成分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A.碾——服B.雕——彤C.猿——猥D.雅——裸10.《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A.誇張B.互文C.變文D.連類而及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B.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3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厷齒矢B.莫雞眉C.星逐鹿 C.齊果向2.许慎为“转注”下的定义是()A.視而可議,察而見意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3.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捨,从手从舍,意。
B.餓,从我从食,会意。
C.產,从生,产声,形声。
D.吹,从口从欠,会意。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或令孺子懷錢絜壺罋.(翁)而往酷。
B.八月剝.(扑),十月穫稻。
C.名立而功成,美章.(彰)而惡不至。
D.近者說.(悅)服而遠者懷之。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為湯武敺.(軀)民者,桀與紂也。
B.誰謂河廣,曾不崇.(終)朝。
C.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避)死,不畏桀疆。
D.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効人之子姪.(侄)昆弟之狀。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是复合词的一句是()A.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牧妻子..。
B.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C.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D.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A.數不入洿池.,魚鱉不可滕食也。
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C.兩釋纍.囚以成其好。
D.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嚴.,其速怨於民多矣。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程度深浅差异的一句是()A.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B.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
C.二女不敢以贵驕,事舜親戚..,遂许先帝以驅馳。
..,甚有婦道。
D.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9.下列句中,加着重哈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B.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
”C.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D.天下之馬者,若減若沒,若忘若失,若此者絕.盧弭瞮。
10.“弑”和“杀”两词意义或用法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A.情感色彩:“弑”指下杀上,含有贬义:“杀”用于泛指,是中性词。
B.语法功能不同:“弑”不可以代宾语:“杀”可以带宾语。
C.程度深浅不同:“弑”用于庄重场合,程度深:“杀”用于一般场合。
D.侧重的方面不同:“弑”侧重于腰折:“杀”侧重于斩首。
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子是()A.小人懷壁,不可以越.鄉。
(越:超越)B.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與:推舉)C.舉儉力孝弟,罰偷窳,而惰民惡之:决獄.不避,貴強惡之。
(獄:監獄)D.好仁者,無以尚.之。
(尚:时尚)12.下列句中,数字表示分数的一句是()A.凡詩賦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
B.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
C. 稻苗長六七寸,陳草復起。
D.什一,去開市之徵,金茲未能。
1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与其他三个词性不同的一句是()A.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B.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
C.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D.旬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
14.下列句中,“莫”为副词的一句是()A.朝廷之臣,莫不畏王B默然遥相許,欲往心莫遂。
C.左右莫敢谦。
D.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15.下列句中,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句是()A.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
B.公子糾败,召忽死之。
C.單于使使校武,會議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D.我醉,汝道苦我,何故?16.下列句中,含有双宾语的一句是()A.兔子不可负得,而身为宋国笑。
B.甚矣,汝之不惠C.夫何之有?D.重为之而之。
17.下列句中,有动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此理之常,足怪者。
B.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既而公介,倒以公徒而兔之。
D.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18.下列句中,属于无形式标志被动句的一句是()A.管仲既用,任政於齊。
B.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C.雖萬被戳,豈有毁哉?D.父母宗族,皆為戳没。
19.下列古注术语中,与“读若:功能不相同的是()A.讀如B.讀破C.讀近D.讀似20.下列有关“集解类”的说法,表述正确的一句是()A.“集解类”的代表作是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
B.“集解类”的最大特点是维护前人注释的观点。
C.“集解类”是指汇集各家注解,再加上自己注解的一种古注类型。
D. “集解类”的重点是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订正。
二、古代背诵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1.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
故曰教學相長也。
22.先王之清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
23.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善之善者也。
24.子曰:“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5.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光而不耀。
26.之罕曰:“()若以與我,皆喪實也,不若人有其實。
三、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5分)27.適.莽蒼者,三而反,腹猶果然。
適:2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隅:29.昔者晉獻公欲.假道於與以伐虢。
假:30.萬端俱起,不可勝.理。
勝:3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知:(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
(5分)32.齊孝公來伐魯,臧文仲欲以辭告,病焉.,問於展禽。
焉:33.南面北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為:3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而:35.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之:36.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37.根据异体字在构造和书写方面的差异,归纳并说明以下异体字的类型。
(6分)(1)猨—猿(2)丘—坵(3)秋—秌(4)柏—栢(5)尘—塵(6)岳—嶽38.按照两个音节的语音关系给下面的联绵词分类,并据以说明各类联绵词的语音特点。
(8分)窈窕仓促流连从容逍遥蹉跎犹豫参差39.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以”的词性和语法作用。
(6分)(1)然而衆賓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2)古之民樸以.厚,今之民巧以偽。
(3)許子以.釜爨甑,以鐵耕乎?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把下段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吳起治西河之外,王錯讃之於魏武侯。
武侯使人召之。
吳起至於岸,止而望西河,泣敷行而下。
其僕吳起曰:“竊親公之意,視釋天下若釋蹦,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吳起抿泣而應之曰:“子不識。
君知我而使我畢能西河,可以王。
今君聽識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為秦取不久矣。
魏從此削矣。
”吳起果去魏入楚。
有問,西河畢入秦。
秦日益大,此吳起之所先見而泣也。
40.王錯讃之於魏武侯41.視釋天下若釋蹂42. 吳起抿泣而應之43.西河之為秦取不久矣44.有問,西河畢業入秦45.此吳起之所先見而泣也六、古文标点题(12分)46.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講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講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問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滕定公菀,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也。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鄰問於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可謂孝矣。
”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
雖然..,吾嘗問之矣。
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遠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也,故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且志曰:“喪祭從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
”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
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量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
”然友復之鄉問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
孔子曰:“君菀,聽於。
飲粥,面深墨,即位而哭。
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徳風,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風必偃。
”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
”五月居盧,未有命戎,百官族人,可謂曰知。
乃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
(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47.菀:48.故:49.雖然:50.反:51.其52.顏色:(二)53.翻译“君子之徳風,小人之德草也”一句,并说明这两个句子中的句子类型及表达功能。
(三)54.翻译“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和“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两句,指出二者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四)55.父兄百官明确表示不同意定位“三年之喪”,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他们的理由。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2.C3.D4.B5.C6.B7.A8.D9.D 10.A11.B 12.D 13.C 14.B 15.A16.D 17.C 18.A 19.B 20.C二、古代背诵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1.知困,然後能自强也22.聲亦如味,一氣,二體23.不戰而屈人之兵24.十有五而志于學25.廉而不劇,直而不肆26.我以不貪為實,兩以玉為實三、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5分)27.適::到……去28.隅:角29.假:借30.勝:尽、全部31. 知:智慧(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
(5分)32. 焉:兼词,作补语,相当于“于是”“于之”33.為:介词,引进原因34. 而: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性短语,表示顺承关系35.之: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36. 哉: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37.(1造字方法不同。
如:丘—坵岳—嶽(2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
如:柏—栢尘—塵猨—猿(3造字方法相同,构件相同。
如:秋—秌38.分类:(1)双声联绵词:仓促流连犹豫参差(2)叠韵联绵词:窈窕从容逍遥蹉跎语音特点:双声联绵词的语音特点是两个音节(古音)声母相同。
叠韵联绵词的语音特点是两个音节(古音)韵相同。
39.(1)中的“以”是介词,引进原因(2)中的“以”是连词,连续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3)中的“以”是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